白话西游——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
词曰:心地频频扫,尘情细细除,莫教坑堑陷毗卢。本体常清净,方可论元初。性烛须挑剔,曹溪任吸呼,勿令猿马气声粗。昼夜绵绵息,方显是功夫。
这一首词的名字叫《南柯子》。话说唐僧脱离了通天河的寒冰之灾,踏着白鼋的背上岸。四位师弟赶往西天,正逢严冬的场景,只见那林中烟雾缭绕,山上骨峻清晰。师徒们正走着,突然又遇到一座大山,挡住了去路,路窄而悬崖高,石头很多,马难以行走。唐僧在马上拉住缰绳,叫道:“徒弟们。”孙悟空带着猪八戒和沙僧走上前来,恭敬地说:“师父,有什么吩咐?”唐僧说:“你们看那山那么高,我担心有虎狼出现,妖怪会伤人,这次一定要小心!”悟空说:“师父放心,我们兄弟三人,心意相合,追求真实,使用驱妖降怪的本领,怕什么虎狼妖怪!”唐僧听了,便放心地往前走,到了山谷口,催马登上山崖,抬头一看,真是好山:高耸入云,山峰巍峨。高耸入云的山峰,阻挡着碧空。怪石乱堆像坐着的老虎,苍松斜挂像飞舞的龙。山岭上鸟鸣声甜美,崖前梅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。山涧的水流潺潺,山顶的云彩阴暗而凶险。又见那飞舞的雪花,凛冽的风,饿虎在山中咆哮。寒鸦找不到栖息的树,野鹿在寻找栖息的地方,却无处可去。可怜行人难以前行,皱眉愁苦,头上盖着衣服。
师徒四人,冒着雪冲锋,艰难地经过那巅峰峻岭,远远望见山凹中有高耸的楼台,房舍清幽。唐僧马上高兴地说:“徒弟们,今天又饿又冷,幸好那山凹里有楼台房舍,一定是农家的房子,或者庵观寺院,我们去要些素饭,吃了再走。”悟空听了,急忙睁眼看,只见那边阴云密布,邪气重重,回头对唐僧说:“师父,那边不是好地方。”唐僧说:“见到楼台亭宇,怎么会不是好地方?”悟空笑着说:
“师父,您不知道!西方路上有很多妖怪邪魔,擅长化妆成住宅,不管是什么楼台房舍,馆阁亭宇,都能诱骗人。你知道龙有九种,其中一种叫‘蜃’,蜃气放出来,就像楼阁浅池。如果遇到大江昏迷,蜃出现这种情况,倘若有鸟飞腾,必定会停下来,哪怕你有万般的准备,尽会被它一口吞掉。这种事情最害人,那边的气色凶恶,绝不可进入。”唐僧说:“既然不可入,我实在是饿了。”悟空说:“师父如果饿了,请下马,就在这平坦的地方坐下,等我去别处要些素饭给您吃。”唐僧依言下马。八戒抓好缰绳,沙僧放下行李,开始解开包裹,取出碗,递给悟空。悟空接过碗,吩咐沙僧说:“贤弟,别往前走,认真保护师父稳坐在这里,等我去要饭回来,再往西去。”沙僧答应了。悟空又对唐僧说:“师父,这地方少吉多凶,切记不要动身去别的地方,老孙去要饭了。”唐僧说:“不必多说,只要你快去快回,我在这里等你。”悟空转身想走,却又回来对师父说:“师父,我知道您坐不住,我给您个安身的方法。”于是拿起金箍棒,摇了一摇,把周围的平地画了一个圈,请唐僧坐在中间,叫八戒和沙僧站在两侧,把马和行李放在身边,然后对唐僧合掌说道:“我画的这个圈,比铜墙铁壁还要牢固,凭什么虎豹狼虫,妖魔鬼怪,绝对不敢靠近。只要你们不走出圈外,就在中间稳坐,保证你们安全;但如果出了圈,一定会遭到毒手。千万要小心!非常重要的嘱咐!”唐僧依言,师徒们都平静地坐下。
行者刚从云头起身,寻找斋饭,一直往南走,突然看到一棵高大的古树,旁边有一个村庄。行者降下云头,仔细观察,只见:雪压着衰弱的柳树,冰封着方形的池塘。
稀疏的修竹在摇曳着绿意,郁郁葱葱的乔松显得生机勃勃。几间茅屋似乎镶嵌着银色,一座小桥斜斜地搭建在粉墙之上。篱笆边微微吐出水仙花,屋檐下垂着冰冻的筷子。寒风呼啸,带来异香,雪地上看不见梅花绽放。行者走着看着村庄的景象,突然听到“呀”的一声,柴门响了,一个老者走出来,手里拄着拐杖,头上盖着羊毛的衣服,身穿破旧的衣服,脚踏蒲鞋,仰头朝天说道:“西北风起,明天晴了。”话还没说完,后面跑出一只哈巴狗,朝着行者汪汪叫。老者转过头,看到行者捧着钵盂,问道:“老施主,我是东土大唐的和尚,受命去西天拜佛求经,路过这里,师父肚子饿了,特来您这里乞讨一顿饭。”老者听了,点了点头,拄着拐杖说道:“长老,你先别乞讨了,你走错路了。”行者说:“没错。”老者说:“往西天的大路,在那直北方,这里离那里有千里之遥,为什么不去找大路走呢?”行者笑着说:“正是直北方,我师父现在在大路上坐着等我来乞讨饭呢。”
老者说:“这和尚真是胡说。你师父在大路上等你乞讨,离这千里之遥,走路也得六七天,怎么可能不饿坏他呢?”行者笑着说:“不瞒老施主说,我刚离开师父,还没喝上一盏热茶,就来到这里。现在乞讨完饭,还得赶着去吃午饭呢。”老者听了,心里害怕地说:“这和尚是鬼!是鬼!”急忙往里跑。行者一把抓住他,问:“施主你要去哪儿?快点给我乞讨些饭。”老者说:“不方便!不方便!去别家了!”行者说:“你这施主,真是说笑!你说我离这里有千里之遥,如果再去别家,不又得千里吗?
这真是要饿死我师父了。”老者说:“其实不瞒你说,我家里六七口人,刚刚淘了三升米下锅,还没煮熟呢。你先去别处转转再来。”行者说:“古人说,走三家不如坐一家。我贫僧就在这里等一等吧。”老者见他纠缠不放,生气了,举起拐杖就要打。行者毫不畏惧,反而被他打了七八下,感觉就像在挠痒。老者说:“这是个撞头的和尚!”行者笑着说:“老爷子,随你怎么打,只要记得打的次数,一杖一升米,慢慢来。”老者听了,慌忙把拐杖扔了,跑进去把门关上,喊:“有鬼!有鬼!”吓得全家人战战兢兢,把前后门都关上。行者看到他关了门,心里想:“这老贼说要淘米下锅,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。常言说,智者能化愚者。等我进去看看。”于是行者施展隐身之术,直接走进厨房,果然看到锅里冒着热气,煮了半锅干饭。他把钵盂放进去,装满了饭,然后驾云回去。
与此同时,唐僧坐在圈子里,等了很久。没见行者回来,心里有些失落地说:“这猴子去哪里乞讨饭了?”八戒在旁边笑着说:“知道他去哪里玩了!乞讨什么饭,让我们在这里等着!”三藏问:“为什么说是等着?”八戒说:“师父,你不知道。古人划地为牢,他用棍子划了圈,强过铁壁铜墙。如果有虎狼妖兽来,怎么挡得住?只好白白地送给它吃。”三藏问:“悟能,你有什么办法?”八戒说:“这里又不藏风,也不避冷,照老猪说,应该顺着路往西走。师兄乞讨完饭,驾云来,肯定会快点赶来。如果有饭,吃完再走。现在坐了一会,脚都冷了!”三藏听了这话,心里觉得不吉利,便跟着八戒一起出了圈。沙僧牵着马,八戒担着行李,唐僧顺着路走,不久就到了一个楼阁那儿,发现原来是坐北朝南的房子。门外有粉墙,门半开半掩。八戒把马拴在门口的石鼓上,沙僧放下担子,三藏怕冷,坐在门口。八戒说:“师父,这里看起来像是公侯的宅邸,前面也没人,想必都在里面取暖。你们坐着,我进去看看。”唐僧说:“小心点!别打扰了人家。”
呆子说:“我知道,自从我回到正宗的禅门,这段时间也学了一些礼仪,已经不是那个粗鲁的村夫了。”
他把钉钯挂在腰间,整理了一下青色的直裰,显得斯文,走进门里,只见是三间大厅,帘子高高挂着,静悄悄的没有人,也没有桌椅和火炉。转过屏风,往里走,看到一条长廊,廊后有一座大楼,楼上的窗户半开着,隐约可见一顶黄绫帐子。呆子说:“想是有人怕冷,还在睡觉呢。”他也没分清楚里面外面,迈步走上楼,用手掀开帐子一看,吓得他后退了一步。原来帐子里象牙床上,白花花的一堆骸骨,骷髅有巴斗那么大,腿骨有四五尺长。呆子定了定神,止不住泪水流下,对着骷髅点头叹息:“你不知道你是谁,是什么朝代的元帅,哪个国家的大将军。当时英雄豪杰争强斗狠,今天却孤零零露出骨头。连妻儿都不来侍奉,士卒们又怎么能焚香祭奠你呢?真是让人感叹,可惜了兴旺的王朝和霸业。”正当八戒感叹时,看到帐子后面有火光一闪。呆子说:“想是后面有人在侍奉香火。”急忙转身去查看,却是窗扇透出的光。
那边有一张彩漆的桌子,桌子上乱七八糟搭着几件锦绣的绵衣。呆子提起来一看,居然是三件锦绣的背心。他也不管好坏,拿下楼来,出厅房,径直到门外说:“师父,这里完全没有人烟,是一所亡灵的宅子。
老猪走进里面,直至高楼之上,黄绫帐内,有一堆骸骨。楼旁有三件锦绣的背心,我给拿来了,也是我们一路的造化,这时候天气寒冷,正好用得上。师父,您先脱掉外衣,把它穿在里面,受用受用,免得着凉。”三藏说:“不可不可!律法上说:公取窃取都是盗。假如有人发现,追上我们,到了官府,肯定会被判盗窃罪。还是把它放回原处吧!我们在这里避风坐一坐,等悟空来时再走,出家人不该这样小心眼。”八戒说:“四周无人,连鸡犬都不知道,只有我们知道,谁会告我?有什么证据?就像捡到的一样,哪里有什么公取窃取的说法!”三藏说:“你胡说啊!虽然人不知道,天知道啊!玄帝有训,暗室亏心,神明如电。赶快送回去给他,别贪图不义之物。”那呆子根本不想听,对唐僧笑道:“师父啊,我自己也穿了几件背心,没见过这么好的锦绣。你不穿,等老猪试试新衣服,试试背心。等师兄来了,再脱下来还给他。”沙僧说:“既然这样,我也穿一件。”两个齐齐脱掉外衣,把背心套上。刚系好带子,不知道怎么就站不住,扑的一声摔倒了。原来这背心儿像绑手一样,瞬间把他们两个的手和腰都绑住了。
三藏急得在那儿跺脚抱怨,赶忙上前去解,但根本解不开。三个人在那儿喊叫的声音不断,却早已经惊动了妖怪。
话说那座楼房果然是妖精的巢穴,妖怪整天在这里抓人。他在洞里正坐着,忽然听到怨恨的声音,急忙出门一看,果然看到几个人被绑住了。妖怪于是叫来了小妖,大家一起到那边,把唐僧扶住,牵着白马,挑着行李,把八戒和沙僧一起抓进洞里。老妖怪高高坐在台上,众小妖把唐僧推到台边,跪在地上。妖怪问道:“你是哪方和尚?”
“你怎么这么大胆,在白天偷我的衣服?”三藏流着泪说:“我是一位来自东土大唐的钦差,来西天取经的。因为肚子饿了,叫我的大徒弟去化斋,但他还没回来。我不想冒犯他,误闯了仙庭避风。我没想到这两个徒弟年纪小,拿出了我的衣服,我绝对不敢有坏心思,只想让他们把衣服送回去。他们不听我的话,想穿这衣服,结果被大王抓住了。希望您能大发慈悲,留我一条命,让我继续去求取真经,将来报答大王的恩情,让东土的人都知道我的经历!”
那妖怪笑着说:“我常听人说,有人吃了唐僧的一块肉,白的变黑,牙齿掉了又长出来。今天你自己送上门来,还指望我放你一条生路!你那个大徒弟叫什么名字?去哪里化斋?”八戒听了,马上说:“我师兄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。”妖怪听说是齐天大圣孙悟空,心里有些害怕,嘴里不说话,心里暗想:“我早就听说他神通广大,没想到今天碰上了。”于是他命令:“你们把唐僧绑起来,把这两个徒弟的宝贝也解下来,用两条绳子把他们绑起来。把他们抬到后面等着,等我抓住他的大徒弟,好好处理一下,把他们一起吃掉。”那些小妖答应了一声,把三个人一起绑起来,抬到了后面,把白马拴在槽头,行李也放进了屋里。妖怪们开始磨武器,准备抓住行者。
这时,孙行者从南庄的一个人家里拿了一碗斋饭,驾着云回去了。
他直接来到山坡的平地,按下云头,早已看不见唐僧,不知道他去了哪里,棍子划的圈子还在,只是人和马都不见了。他回头看那楼台的地方,也都没有了,只见山根有些怪石。行者心里大惊:“不用说了!他们一定是遭了那妖怪的毒手!”
他急忙沿着路看马蹄,向西赶去。走了五六里,正心里着急的时候,听见北坡外有人说话。看过去,发现是一个老翁,身上裹着毡衣,头上戴着暖帽,脚下穿着一双半新半旧的油靴,手里拿着一根龙头拐杖,后面跟着一个年幼的仆人,折了一枝腊梅花,从坡前唱着歌走过来。行者放下钵盂,走上前打招呼:“老公公,我来问好。”那老翁回礼说:“长老您从哪里来?”行者说:“我们是从东土来的,去西天拜佛求经,师徒四个人。我因为师父饿了,特意去化斋,让他们三个人在这山坡上等着。我回来后没见到他们,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。请问公公,您见过他们吗?”老者听了,呵呵冷笑说:“你们那三个人,难道有一个长嘴大耳的吗?”行者说:“有有有!”“还有一个脸色晦气,牵着一匹白马,带着一个胖和尚吗?”行者说:“是是是!”
老翁说:“你们走错路了,别去找了,快各自保命吧。”行者说:“那白脸的是我师父,那怪样的是我师弟。我跟他们一起发誓,要去西天取经,怎么能不去找他们呢!”老翁说:“我刚从这里经过,看到他们走错了路,闯进了妖魔的手里。”行者说:“请公公指教,是哪个妖魔,在哪里,我好去找他,继续去西天。”老翁说:“这座山叫金山,山前有个金山,那洞里住着一个独角兕大王。那大王神通广大,威武强大。这三个人这次肯定没命了,你要去找他们,只怕连自己也难保,不如不去了。”老翁说:“我也不敢阻你,也不敢留你,只看你自己决定。”行者再拜感谢说:“多谢公公指教,我怎么可能不去找他们!”把这斋饭倒给他,把空钵盂收好。那老翁放下拐杖,接过钵盂,递给仆人,显露出本来面目,双双跪下叩头叫:“大圣,小神不敢隐瞒,我们两个就是这山的山神土地,在此等候接您。这斋饭和钵盂,小神收下,让大圣轻松施展法力。待救出唐僧后,再把这斋饭奉还给唐僧,才显得我至恭至孝。”行者喝道:“你这毛鬼真讨厌!既然知道我来了,为什么不早点迎接?却又这么藏头露尾,是什么道理?”土地说:“大圣您性急,小神不敢鲁莽,怕冒犯了您的威严,所以才隐身告知。”行者息怒道:“你记住了!好好收着钵盂!等我抓住那个妖精回来!”土地山神遵命。
这位大圣刚把一根虎筋绳子系好,抓起虎皮裙子,拿着金箍棒,直接奔向山前,寻找妖怪的洞穴。转过山崖,只见乱石堆积,翠绿的崖边有两扇石门,门外有很多小妖正在轮流舞剑,真是:烟雾缭绕,云彩聚集,苔藓铺满青色的岩石。怪石嶙峋,崎岖的曲道缠绕。猿猴在叫,鸟儿在啼,风景很美;凤凰飞舞,像是仙境。阳光下几棵梅树刚开花,暖风中千竿竹子也显得青翠。陡峭的崖下,有深深的沟壑,崖下的雪像粉一样,沟里水结成冰。两边的松柏树已经千年挺拔,几簇山茶花开得鲜红。这位大圣看得不够,走到门前,大声喊道:“那些小妖,你们快进去告诉你们的洞主,我是唐朝的圣僧徒弟齐天大圣孙悟空,快让他把我师父放出来,否则你们就等着丧命吧!”那群小妖急忙跑进洞里报告:“大王,前面有个脸上长毛、嘴巴勾得很奇怪的和尚,自称是齐天大圣孙悟空,要来找他师父。”那妖王听了这话,心里非常高兴:“正想要他来呢!我离开了本宫,来到人间,还没试过我的武艺。今天他来了,肯定是个对手。”于是命令道:“小的们!拿出武器。”洞里的妖怪们一个个神采奕奕,忙抬出一根丈二长的钢枪,递给老妖王。老妖王下令:“你们要整齐,往前走的奖励,退后者处死!”众妖听令,跟着老妖王跑出来,喊道:“哪个是孙悟空?”行者在旁边闪过,看见那妖王长得非常凶恶:独角歪歪,双眼闪亮。头上粗皮突起,耳根黑肉光滑。舌头长得可以搅动鼻子,嘴巴宽大牙齿发黄。毛皮青得像靛蓝,筋骨硬得像钢铁。比犀牛还难照水,像是牛在荒地不耕种。完全没有喘息的样子,反而有欺天震地的力量。两只焦黑的手,雄威直挺着点钢枪。仔细一看这凶恶的模样,果然不愧是兕大王!
孙大圣上前说:“你孙外公在这里呢!快把我师父还给我,两边都不受伤!如果你敢说半个‘不’字,我让你死无葬身之地!”那妖王吼道:“你这个大胆的猴子!你有什么本事,竟敢说这么大话!”行者说:“你这家伙,真没见过我老孙的本事!”那妖魔说:“你师父偷了我的衣服,我把他抓住了,现在准备蒸着吃。你是什么好汉,敢来我的门口讨要!”行者说:“我师父可是忠良正直的僧人,怎么可能偷你的妖物!”妖魔说:“我在山路边开了一座仙庄,你师父潜入里面,心里想着情欲,把我的三领锦衣偷穿在身上,所以我才抓住他。你要是有本事,就跟我比试,如果你能打赢我,我就放你师父;如果打不过我,就让你一路归阴!”行者笑道:
“你这个家伙!不用说那么多!就比试力量,正合我老孙的意思。来吧,吃我一棒!”那妖怪一点也不怕,举起钢枪迎了上来。这一场好打斗!你看:金箍棒高举,长杆枪迎上。金箍棒高举,亮得像电光蛇一样;长杆枪迎上,明亮得像龙在黑海中。门前的小妖们擂鼓,排开阵势助威;这边大圣施展功夫,尽显本事。他那边一杆枪,精神抖擞;我这边一根棒,武艺高强。正是英雄相遇英雄,果然对手才碰见对手。那妖王口喷紫气,盘旋着烟雾,这位大圣眼发光,结成绣云。因为大唐的僧人有难,两家无义地苦争。两人斗了三十个回合,不分胜负。那妖王见孙悟空的棍法整齐,一来一往,完全没有破绽,喜得连声叫好:“好猴子!好猴子!真是那闹天宫的本事!”这位大圣也赞赏他枪法不乱,左遮右挡,十分有技巧,也叫道:
“好妖精!好妖精!果然是一个偷丹的魔头!”两个人又打了二十来招。那魔王把枪尖指着地面,叫小妖们都过来。那些妖怪一个个拿着刀、棍子,举着剑、枪,把孙大圣围在了中间。行者毫不害怕,喊道:“来得好!来得好!正合我的心意!”他用一根金箍棒,前挡后架,东挡西除,那群妖怪根本不打算退缩。行者忍不住生气,把金箍棒扔了出去,喊声“变!”立刻变成了千百条铁棒,像飞蛇和蟒蛇一样,在空中乱落下来。那群妖精见了,个个吓得魂飞魄散,抱着头缩着脖子,纷纷往洞里逃命。老魔王嘻嘻冷笑着说:“那猴子不要无礼!看我的本事!”说完,从袖子里拿出一个亮闪闪、白森森的圈子,朝空中一抛,叫了一声“着!”嗖的一声,把金箍棒收成一条,给套住了。这样一来,孙大圣赤手空拳,只能翻筋斗逃命。那妖魔得意地回到洞里,行者心里迷糊不知所措,这正是:
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性乱情昏错认家。可恨法身无坐位,当时行动念头差。
到底这件事情怎么结束,我们下次继续。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相关好文推荐:
0条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