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西游——第七十九回 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救婴儿
话说那锦衣官把假唐僧拖出客栈,围着他的是羽林军,直走到皇宫门外,对黄门官说:“我们已经请唐僧来了,请您转告一下。”黄门官急忙进宫,照着他说的向昏君报告,然后请假唐僧进去了。众官员都在台阶下跪拜,只有假唐僧站在台阶上,嘴里高喊:“比丘王,请贫僧有什么事?”君王笑着说:“我得了一种病,缠绵多年都不见好。幸好国丈给我准备了一种药,药材也都准备好了,只缺一种引子,特请长老求些药引。如果我病好了,就和长老修建一座祠堂,四季供奉祭祀,永远传承下去。”假唐僧说:“我只是个出家人,单身来到这里,不知道陛下问国丈要什么东西作为引子。”昏君说:“特别要长老的心肝。”假唐僧说:“不瞒陛下说,我的心有几个,不知道要什么颜色的。”国丈在旁边指着说:“那个和尚,要你的黑心。”假唐僧说:“既然如此,快拿刀来。剖开我的胸腹,如果有黑心,我一定奉命。”昏君高兴得连声道谢,立刻让随身的官员拿来一把牛耳短刀,递给假僧。
假僧接过刀,解开衣服,挺起胸膛,用左手抹腹,右手持刀,呼啦一声,把腹皮剖开,里面就冒出一堆心来。吓得文官脸色变了,武将也麻了。国丈在殿上看到,惊呼:“这是个多心的和尚!”假僧把那些心,血淋淋的,一个个拿出来给大家看,结果都是红心、白心、黄心、贪心、名利心、嫉妒心、计较心、好胜心、虚荣心、傲慢心、杀心、狠毒心、恐惧心、谨慎心、邪妄心、无名隐秘的心,种种不善之心,竟没有一个黑心。昏君吓得呆呆的,嘴里说不出话,战战兢兢地叫:“收了去!收了去!”那“假唐僧”忍不住,收了法术,显露出真身。对昏君说:“陛下真是没有眼力!我和尚心里都是好心,唯独你这国丈是个黑心,适合做药引子。你不信,我来替你取他的出来看看。”
国丈听了,急忙睁大眼睛仔细看,发现那和尚变了脸,不是那样子。咦!认出来了,原来是五百年前有名的孙大圣。于是他一转身,腾云而起,行者翻筋斗,跳到空中喝道:“哪里走!吃我一棒!”国丈立刻用蟠龙拐杖迎着他。他们在半空中打斗,场面很激烈。原来国丈是妖精,所以把怪女称为娇色。国主贪图享乐生了病,妖邪想要宰儿童。孙大圣显神通,抓住妖怪救人,场面很难解。铁棒狠狠地打下去,拐杖迎上来,场面一片云雾。打得满天雾气,城里的人们都惊慌失色。文武官员魂飞魄散,嫔妃们的容颜也变了。吓得那比丘昏君乱了身,战战兢兢不知道该怎么办。棒子打起来像老虎出山,拐杖却像龙离海。这次大闹比丘城,使得邪正分明。妖精和行者苦战二十多回合,蟠龙拐斗不过金箍棒,虚晃一招,化作一道寒光,落入皇宫内院,把进贡的妖后带出宫门,化成寒光,不知道去向。
大圣落下云头,来到殿下,对众官说道:“你们的好国丈啊!”众官齐齐拜谢,感谢神僧。行者说:“且别拜,先去找你们的昏主在哪里。”众官说:“我主见到争斗时,惊恐躲藏,不知道去哪个宫里了。”行者于是命令:“快去找!别让美后拐走了!”众官听了,毫不分内外,先去美后的宫殿,却毫无踪影,连美后也找不到了。正宫、东宫、西宫、六院,所有后妃都来拜谢大圣。大圣说:“且请起,不用谢,快去找你们的主公。”
很久以前,看到四五个太监扶着那个昏庸的国王从殿后走来。大臣们都跪在地上,齐声对国王说:“主公!主公!感谢神僧来到这里,分辨真假。那个国丈是个妖邪,连美后也见不到了。”国王听了,赶紧请行者出皇宫,来到宝殿拜谢道:“长老,您早上来的样子那么英俊,怎么现在变了模样?”行者笑着说:“不瞒陛下说,早上来的是我师父,他是唐朝的三藏法师。我是他的徒弟孙悟空,还有两个师弟,猪悟能和沙悟净,他们在金亭馆驿。因为知道您相信妖言,要取我师父的心做药引,我就变成我师父的样子,特意来抓妖。”国王听了,立刻下令太宰去驿站请师父和师弟们来。
三藏听说行者现身在空中降妖,吓得魂飞魄散,幸好有八戒和沙僧保护他。他脸上还涂着一层泥,正感到烦闷,听到有人叫道:“法师,我们是比丘国王派来的太宰,特请您入朝谢恩。”八戒笑道:“师父,别怕别怕!这不是又请您取心,不如想想师兄得胜,请您酬谢呢。”三藏说:“虽然是得胜来请,但我这张脏脸,怎么见人?”八戒说:“没办法,我们还是去见师兄,自有解释。”长老没有办法,只好扶着八戒和沙僧,挑着担,牵着马,一起去驿站。太宰见了,害怕地说:“爷爷呀!这都像妖怪!”沙僧说:“朝士别怪我们丑陋,我们都是生就的样子。如果我师父来见我师兄,他就俊了。”他们三人不等宣召,直接到殿下。行者看到,立刻转身下殿,迎面把师父脸上的泥抓掉,吹了一口仙气,叫道:“正!”唐僧立刻恢复了原样,精神更加爽利。国王下殿亲自迎接,口称:“法师老佛。”师徒们把马拴住,都上殿来见面。行者说:“陛下可知道那怪物来自哪里?让我去把它抓来,消除后患。”三宫六院,诸嫔群妃,都在翡翠屏后,听见行者说要消除后患,也不避男女之嫌,齐齐出来拜告道:“万望神僧老佛大施法力,斩草除根,把它彻底消灭,真是莫大的恩情,自然会重报!”行者忙忙答礼,叫国王说说那怪物住在哪里。
国王含羞说道:“三年前它来时,我曾问过它。它说离城不远,在向南七十里路有一座柳林坡湾的华庄。国丈年纪大了没有儿子,只有后妻生了一个女儿,才十六岁,还没嫁人,愿意送给我。我因为那女孩儿美丽,就纳了她,宠幸在宫里。不料她生病,太医多次用药无效。那妖怪说我有仙方,只用小孩子的心煎汤作为药引。所以我轻信了它的话,选了民间的小孩子,定在今天午时开刀取心。不想神僧降临,正好又没见到小孩。它说神僧修行十世,元阳未泄,得他的心,比小孩的心还要好万倍。这时候我误信了,不知道神僧已经看透了妖魔。希望您广施大法,消除后患,我愿意倾国之资来酬谢!”行者笑着说:“实不相瞒,笼中的小孩是我师父的慈悲,让我藏起来了。您先别提什么财物相谢,等我抓住妖怪,那是我的功劳。”他叫道:“八戒,跟我来。”八戒说:“遵命,兄长。”
但他的肚子空空的,没法发力。”国王于是下令:“光禄寺赶快准备斋饭。”没过多久,斋饭就送到了。八戒吃得饱饱的,精神焕发,跟着大家一起乘云而起。
吓得国王、王妃,还有文武百官一个个都朝空中拜,纷纷说:“这是真仙真佛来到了人间!”那大圣带着八戒,直接向南方走去,到了七十里外的地方,停下风云,寻找妖怪。但是只看到一条清澈的小溪,岸边长满了成千上万的杨柳,却不知道清华庄在哪里。正如那句诗:广袤的田野看不到尽头,烟雾缭绕的柳树隐匿无踪。
孙大圣找不到,便捏诀念咒,叫出一个土地神,土地神战战兢兢地跪下说:“大圣,我是柳林坡的土地。”行者说:“你别害怕,我不打你。我问你:柳林坡上有个清华庄,在哪里?”土地神说:“这里有个清华洞,并没有清华庄。我知道了,大圣你是从比丘国来的吧?”行者说:“正是。比丘国的国王被一个妖怪骗了,我去那里认出是妖怪,当时把那个怪打退了,化成一道寒光,不知道去哪里了。后来问比丘王,他说三年前进了美女,曾问过原因,怪说住在城南七十里柳林坡的清华庄。我们今天找到这里,只看见林坡,没有见到清华庄,所以问你。”土地神叩头说:“请大圣恕罪。比丘王也是我的主人,我理应知道这个地方,可是那妖怪的法力强大,我如果泄露了消息,就会遭到他的欺凌,所以没有得到消息。大圣您现在来,可以去南岸的九叉头那棵杨树根下,左转三圈,右转三圈,用两只手一起拍打树上,连叫三声开门,清华洞府就会显现。”
大圣听后,立刻让土地神回去,和八戒跳过小溪,去找那棵杨树。
果然有九条叉枝,全在一棵根上。行者吩咐八戒:“你站远一点,等我叫开门,找到那个怪物,赶出来,你再来接应。”八戒听命,离树大约有半里远的地方站好。大圣依照土地的话,绕着树根,左转三圈,右转三圈,双手齐拍树,喊:“开门!开门!”霎时间,一声响亮的声音,咔嚓两扇门开了,树的影子也消失了。里面光明霞彩,根本没有人烟。行者乘着神威,冲进去,只见那里真是个好地方:烟霞缭绕,日月偷明。白云常常从洞里飘出,翠绿的草漫延庭院。奇花争相盛开,珍贵的草在阶梯上争芳斗艳。温暖的气候,四季常春,仿佛仙境,不亚于蓬莱。滑梯攀爬长藤,平桥挂着乱藤。蜜蜂衔着红蕊飞入岩窟,蝴蝶在幽兰间飞舞。行者急忙走近仔细看,看到石屏上写着四个大字:“清华仙府”。
他忍不住,跳过石屏去看,见那老怪怀里抱着个美女,气喘吁吁地正在讲比丘国的事情,齐声叫道:“好机会来了!三年的事情,今天得以完成,被那猴头破坏了!”行者跑近身,举起棒子高喊:“我把你这伙毛团,什么好机会!吃我一棒!”那老怪放下美女,拿起蟠龙拐,急忙迎战。他们两个在洞前,打得不可开交:棒子发出金光,拐杖散发凶气。那怪说:“你无知,敢进我门来!”行者说:“我就是来降妖怪的!”那怪说:“我和国主没有关系,怎么能来伤心呢?”行者说:“僧侣修行本该慈悲,不忍心看着无辜的人被杀。”话说到这里,各自心中怨恨,棒子和拐杖在空中相撞。把美丽的花打得落地,把翠绿的苔藓踢得破碎。只杀得洞中霞光暗淡,岩壁上的花也被压得无影无踪。鸟儿被惊得飞不起来,美女们也都吓得逃散。只剩下老怪和猴王,呼呼的风卷地而来。眼看着要杀出洞门,却又碰到了悟能的呆性发作。原来八戒在外面,听见里面的吵闹,心里痒痒,拔出钉钯把一棵九叉杨树刨倒,钯子拍打了几下,鲜血直冒,似乎有声音。他说:“这棵树成精了!这棵树成精了!”按在地上,又正好拍到那地方,只见行者把怪引出来。那呆子没有说话,冲上前,举着钯就打。那老怪和行者已经打得很困难,看到八戒的钯来,更觉心慌,败了阵,身子一晃,化作一道寒光,径直向东逃走。他们两个决不放松,向东追去。
正当打斗声四起的时候,突然听到了一种美妙的鸟鸣声,伴随着祥和的光辉。我抬头一看,原来是南极老人星。那位老人把寒光遮住,喊道:“大圣慢点,天蓬别急,我在这里给你行礼。”行者立刻回礼说:“寿星兄弟,您从哪里来?”八戒笑着说:“肉头老儿,你把寒光遮住,肯定是抓到妖怪了。”寿星陪笑着说:“在这里,在这里,求二位饶他一命。”行者说:“这老怪和我老弟没关系,为什么要说人情?”寿星笑道:“他是我的一只脚力,没想到跑出来,变成了妖怪。”行者说:“既然是老弟的东西,就让他现出原形来看看。”寿星一听,立刻放出寒光,喝道:“孽畜!快现出本相,饶你死罪!”那怪物一转身,原来是一只白鹿。寿星拿起拐杖说:“这孽畜!连我的拐棒也偷来了!”那只鹿跪在地上,无法说话,只是不断叩头流泪。只见它的身体如玉一般,斑斑点点,两个角错落有致。几次饥饿的时候寻找药草,口渴时在云里饮水。经过多年学习飞腾的法术,慢慢修成了变化的本领。现在见到主人呼唤,现身的时候依旧伏在尘土中。寿星感谢了行者,就骑上鹿走了,行者却一把拉住他说:“老弟,慢着走,还有两件事没解决呢。”寿星问:“还有什么未完的事?”行者说:“还有美人没抓到,不知道是个什么妖怪;还要去比丘城见那昏君,现身汇报。”寿星说:“既然这样,我就忍耐一下。你和天蓬下去抓那美人,然后一同现身也可以。”行者说:“老弟稍等,我们去去就来。”
八戒精神抖擞,跟着行者直接进入清华仙府,喊着:“抓妖精!抓妖精!”那美人非常害怕,正想逃,却听到喊声震天,转身进了石屏内,又没有后门可逃,被八戒喝道:“哪里走!我把你这个糊涂的妖精抓住!看我的棒子!”那美人手里没有武器,无法反抗,身子一闪,化成寒光往外跑,行者用棒子一挡,那怪物立刻不稳,倒在地上,现出了本相,原来是一只白面狐狸。呆子忍不住,举起棒子照着狐狸的头一下,心疼那原本倾国倾城的美人,如今化作毛团狐狸的模样!行者喊道:“别打坏它,先留着它的身体去见昏君。”
呆子不嫌脏,一把抓住狐狸的尾巴,拖着跟随行者走出门。只见那寿星老人摸着鹿头骂道:“好孽畜啊!你怎么背叛主人逃跑,变成妖怪!要不是我来,孙大圣一定会打死你。”行者跳出来问:“老弟说什么?”寿星说:“我叮嘱过鹿的!我叮嘱过!”八戒把死狐狸扔在鹿面前说:“这可是你的女儿吗?”那鹿点头,伸着嘴闻闻,发出呦呦的声音,似乎有些依依不舍。寿星一巴掌打下去道:“孽畜!你命都保住了,还想闻什么?”于是解下腰带,把鹿的脖子勒住,牵着它说:“大圣,我和你一起去比丘国见面。”行者说:“先停下!把这里打扫干净,免得再出现妖怪。”八戒听了,举起棒子把柳树打得稀巴烂。行者又念了声“唵”字真言,叫出土地,喊道:“找些枯柴,点起大火,消除这里的妖患,以免再受欺凌。”土地立刻转身,阴风飕飕,招来阴兵,搬来了些枯焦的草木,见火就像油一样容易燃烧。行者喊道:
“八戒,不用再搭建树,只要用这个东西把洞口填上,点火烧了就行。”火一起来,果然把一座妖怪的家烧成了火坑。
这时土地神被打发走,寿星牵着鹿,拖着狐狸,一起回到殿前,对国王说:“这是你的美后,和他玩什么呢?”国王吓得心惊胆战。接着,孙大圣牵着寿星,牵着白鹿,都到了殿前,吓得国王和所有大臣、妃子都赶紧下拜。行者走上前扶住国王笑道:“先别拜我,这只鹿是国丈,你只需拜他就行。”国王羞愧得无处可去,只说:“感谢神僧救我一国的小儿子,真是天大的恩德!”于是下旨让光禄寺准备素宴,特意请南极老人和唐僧他们四人一起坐下来感谢。
三藏见了寿星,沙僧也以礼相见,大家都问:“白鹿既然是老寿星的东西,怎么会在这里作怪?”寿星笑着说:“前些日子,东华帝君路过我的荒山,我正坐在那里下棋,一局还没结束,这个孽畜就跑了。客人走后去找也找不到,我就算了一下,知道它在这里,所以特意来找,正好碰上孙大圣在施威。如果我来得晚,这个畜生就没命了。”
说着,就有人来报:“宴席已经准备好了。”好丰盛的素宴:五彩缤纷,香气四溢。
桌子上挂着绣花的锦缎,地上铺着红色的地毯,像霞光一样。宝鸭里飘着沉香,宴席前的素菜香气扑鼻。看那高高的果品像楼台一样摆放,龙形糖果和小动物糖果也摆得很精美。鸳鸯糖、狮子糖,形状各异;鹦鹉杯、白鹤勺,也都很像。桌上的水果种类繁多,案上素菜件件精致。栗子、荔枝和桃子都很新鲜。枣子和柿饼味道甜美,松子和葡萄酒香气浓郁。各种蜜食、蒸糕也不少。油炸糖浇在上面,花样繁多。金盘里装着大馒头,银碗里盛着香喷喷的米饭。辛辣的汤水和长粉条香气四溢,接连不断地上菜。各种蘑菇、木耳、嫩笋、黄精,十种香素菜,百种美食。来来往往不停歇,进退之间都是丰盛的款待。坐席安排好了,寿星坐首席,长老次之,国王在前,行者、八戒、沙僧在侧,旁边还有两三个太师陪着。于是命令乐师演奏,国王端着紫霞杯,逐一敬酒,只有唐僧不喝。八戒对行者说:“师兄,果子让你,汤饭都请让我来吃。”那傻子不分好坏,全部上去吃得精光。宴席结束后,寿星告辞。国王又跪下来向寿星求教延年益寿的方法,寿星笑道:“我因为来找鹿,没带丹药。想要教你养生之法,你又筋疲力尽,不能再吃丹药。我这衣袖里,只有三个枣子,是我献给东华帝君的,我还没吃,今天就送给你吧。”国王吃下去,渐渐感到身体轻松,病也退了。后来得长生的人,都是因为这个。八戒看到就叫道:“老寿,给我几个火枣吃吃。”寿星说:“我没带,改天我给你送几斤。”于是出了东阁,表达了谢意,叫白鹿一声,飞起跨上,踏云而去。朝中的国王妃子和城里的百姓,各自焚香礼拜,不再提及。
三藏叫:“徒弟,收拾辞王。”国王又苦苦留住求教,行者说:“陛下,从此减少欲望,多积德行。无论做什么都要长补短,自然可以祛病延年,这就是教导。”于是拿出两盘散金碎银,作为路费。唐僧坚决拒绝,一分不收。国王没有办法,只好命令摆驾,请唐僧端坐在凤辇龙车上,王和妃子一起推轮子送出朝门。六街三市,百姓们也都准备好净水,香炉中焚香,送他们出城。忽然听见半空中一声风响,路两边落下一千一百一十一个鹅笼,里面有小孩哭泣,暗中有城隍、土地、社令、真官、五方神明、四值功曹、六丁六甲、护教神等人,齐声高喊:“大圣,我们之前接到吩咐,要把小孩放在鹅笼里,现在知道大圣功成出发,特意把他们送回来。”国王的妃子和所有臣民都下拜。行者看着天空说:“多谢各位,请回去祭祀,我会在民间祭祀感谢你们。”呼呼的风声又起,阴风退去。行者叫城里的人来认领小孩。
当时大家都认出了笼子里的孩子,个个高兴得抱出来,叫着哥哥、叫着肉儿,跳的跳、笑的笑,都说:“快把唐朝的爷爷拉住,让他到我家来感谢救命之恩!”不论大人小孩,无论男孩女孩,谁都不怕他的样子丑,抬着猪八戒,扛着沙和尚,顶着孙大圣,拉着唐三藏,牵着马,挑着担子,一起拥回城里,连国王也无可奈何。这家设宴,那家摆席。请不及的,有的送上僧帽、僧鞋、褊衫、布袜,里面外面,大小衣服,都来相送。
这样转悠了将近一个月,才得以离开城。还有人传下影子和神灵,立起牌位,拜礼焚香供奉。这才是:
阴功高垒恩山重,救活千千万万人。
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,我们下次继续。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相关好文推荐:
0条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