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三国——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

曹操举起剑想要杀张辽,玄德抓住他的手臂,云长则跪在曹操面前。玄德说:“像这样的忠心之人,应该让他继续留用。”云长说:“关某知道文远是忠义之士,愿意用我的性命来保护他。”曹操扔掉剑笑着说:“我也知道文远是忠心义士,所以只是在开玩笑。”于是亲自释放了张辽的绑缚,帮他脱去衣服,邀请他上坐。张辽感激他的好意,就投降了。曹操拜张辽为中郎将,封他为关内侯,让他去招安臧霸。臧霸得知吕布已经死,张辽已经投降,于是也带着他的军队投降了。曹操重赏了他。臧霸还招安了孙观、吴敦和尹礼,他们也都投降了;只有昌豨不肯归顺。曹操封臧霸为琅琊相。孙观等人也都被加官,让他们守卫青、徐沿海地区。将吕布的妻女带回许都。大宴三军,拔寨班师。路过徐州时,百姓焚香拦道,请求留下刘使君做牧。曹操说:“刘使君功劳大,等他封爵回来时再说也不迟。”百姓感谢他。曹操叫车骑将军车胄去掌管徐州。曹操的军队回到许昌,封赏出征的人员,留下玄德在相府附近的宅院休息。

第二天,献帝设朝,曹操上奏表彰玄德的军功,引玄德见帝。玄德穿上朝服,在丹墀拜见。帝召他上殿,问:“你的祖先是谁?”玄德回答:“我是中山靖王的后代,孝景皇帝的玄孙,刘雄的孙子,刘弘的儿子。”帝让人查看宗族世谱,宗正卿宣读道:

孝景皇帝生了十四个儿子。第七个儿子是中山靖王刘胜。刘胜生了陆城亭侯刘贞。刘贞生了沛侯刘昂。刘昂生了漳侯刘禄。刘禄生了沂水侯刘恋。刘恋生了钦阳侯刘英。刘英生了安国侯刘建。刘建生了广陵侯刘哀。刘哀生了胶水侯刘宪。刘宪生了祖邑侯刘舒。刘舒生了祁阳侯刘谊。刘谊生了原泽侯刘必。刘必生了颍川侯刘达。刘达生了丰灵侯刘不疑。刘不疑生了济川侯刘惠。刘惠生了东郡范令刘雄。刘雄生了刘弘。刘弘没有做官。刘备就是刘弘的儿子。

帝查看世谱,发现玄德是他的叔叔。帝非常高兴,请他入偏殿叙叔侄之礼。帝心里想:“曹操掌权,国事都不由我主导,如今得到了这个英雄的叔叔,我就有帮助了!”于是拜玄德为左将军、宜城亭侯。宴会款待结束后,玄德谢恩出朝。从此大家都称呼他为刘皇叔。

曹操回到府邸,荀彧等谋士进来见他说:“天子认刘备为叔,这对您恐怕没有好处。”曹操说:“既然他们认为刘备是皇叔,我就以天子的命令来让他服从,反而更不敢反抗了。况且我把他留在许都,名义上是近君,实际上在我的掌握之中,我有什么好担心的?我担心的是太尉杨彪是袁术的亲戚,万一跟二袁内应,那就麻烦了。所以我决定要除掉他。”于是秘密派人诬告杨彪与袁术有联系,结果将杨彪抓入监狱,命满宠对他进行审判。此时北海太守孔融在许都,因而劝曹操说:“杨公四世清德,怎么可以因为袁氏而要他受罪呢?”曹操说:“这是朝廷的意思。”融说:“如果成王杀了召公,周公能说不知道吗?”曹操无奈,只得免去杨彪的官职,放他回家务农。议郎赵彦愤怒于曹操的专横,上书弹劾曹操不奉帝旨、擅自抓捕大臣的罪。曹操大怒,于是将赵彦抓了杀掉。于是百官都感到恐惧。谋士程昱对曹操说:“如今明公的威名日盛,何不趁此时行王霸之事?”曹操说:“朝廷的权臣还很多,不能轻举妄动。我打算请天子去打猎,观察动静。”

于是曹操挑选好了良马、名鹰、俊犬,还有弓箭,先在城外聚集士兵,去请天子一起打猎。皇帝说:“打猎恐怕不是正道。”曹操说:“古代的帝王,春天搜寻猎物,夏天苗圃,秋天捕猎,冬天狩猎:四季出郊外,以显示武力给天下。现在四海动荡,正好借打猎来展示武力。”皇帝不敢拒绝,立刻骑上逍遥马,带上宝雕弓和金鈚箭,驾着车队出城。刘备和关羽、张飞各自弯弓插箭,穿上防护甲,手持兵器,带着几十骑随驾出许昌。曹操骑着爪黄飞电马,带着十万大军,与天子在许田打猎。士兵们排开围场,周围有二百多里。曹操和天子并肩骑马,只争一马头。后面都是曹操的心腹将领。文武百官远远地侍从,谁敢靠近。当日献帝骑马来到许田,刘备在路旁等候。皇帝说:“我想看皇叔射猎。”刘备领命上马,突然从草丛中窜出一只兔子。刘备射了它,一箭正中那只兔。皇帝喝彩。转过土坡,忽然看到从荆棘中跑出一只大鹿。皇帝连射三箭都没中,转头对曹操说:“你来射吧。”曹操就借来天子的宝雕弓和金鈚箭,扣满一箭,正中鹿背,鹿倒在草中。群臣将领看到金鈚箭,以为是天子射中,都纷纷向皇帝欢呼“万岁”。曹操骑马直接冲出,挡在天子面前来迎接。大家都脸色变了。刘备在后面看着关羽大怒,眉头一挑,睁开丹凤眼,提刀拍马冲出,想要斩曹操。刘备见了,急忙摇手示意。关羽见兄长如此,也不敢动。刘备欠身向曹操恭喜说:“丞相神射,世上罕见!”曹操笑着说:“这是天子的福气。”于是回马向天子称贺,竟不还宝雕弓,就自己悬在身上。围场结束后,在许田设宴。宴会结束后,驾回许都。大家各自回家休息。关羽问刘备说:“曹贼欺君罔上,我想杀了他,为国除害,你为何不支持我?”刘备说:“投鼠忌器。曹操和帝王只差一马头,他的心腹之人都在身边;如果我弟弟冲动出手,事情没有成功,反而伤了天子,罪责就落到我们头上了。”关羽说:“今天不杀这个贼,后必有祸。”刘备说:“还是要保密,不可轻言。”

献帝回宫后,哭着对伏皇后说:“我自即位以来,奸雄并起:先是遭受董卓的祸害,后又经历了傕、汜之乱。常人未受过的苦,我和你都经历了。后来得到了曹操,以为是国家的臣子;没想到他专权弄权,擅自作威作福。我每次见到他,心中就像针扎一样。今天在围场上,身边迎来欢呼,真是无礼到了极点!早晚必定有异谋,我和你不知道会死在哪里!”伏皇后说:“满朝公卿,都吃汉朝的俸禄,竟然没有一个人能救国难吗?”话还没说完,忽然有一个人从外面进来,说:“陛下,皇后不要担心。我有一个人,可以除去国害。”皇帝看去,原来是伏皇后的父亲伏完。皇帝掩面流泪问说:“皇丈也知道曹贼的专横吗?”伏完说:“许田射鹿的事情,谁不知道?但满朝之中,除了曹操的宗族,就是他的门下。如果不是国戚,谁愿意尽忠讨贼?老臣无权,难以行此事。可以托付给车骑将军、国舅董承。”皇帝说:“董国舅多次赴国难,我知道;可以请他进来,共同商议大事。”伏完说:“陛下左右都是曹贼的心腹,若是事情泄露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”皇帝说:“那该怎么办?”伏完说:“我有一个计策:陛下可以做一件衣服,取一条玉带,秘密赐予董承;在带子的衬里缝上一道密诏赐给他,让他回家看到诏书,可以昼夜策划,神鬼都不会觉察。”皇帝听后点头称是,伏完便告辞出去了。

皇帝自己写了一封秘密的诏书,咬破了指尖,用血写下内容,暗中让伏皇后把它缝在玉带的紫色锦衬里面。然后他自己穿上锦袍,系上这条带子,叫内史去喊董承进来。董承见到皇帝行礼后,皇帝说:“我昨晚跟后妃提到霸河的苦楚,想到国舅的伟大功劳,所以特别召你进来慰问。”董承马上跪下谢恩。皇帝带着董承出殿,走到太庙,再转到功臣阁里。皇帝点燃香火,礼拜完毕后,引导董承观看画像。中间有汉高祖的画像。皇帝问:“我的高祖皇帝是在哪里起家的?是怎样创业的?”董承大吃一惊说:“陛下这是在开玩笑我呢。圣祖的事情,难道我会不知道吗?高皇帝是从泗上做亭长开始的,提着三尺剑,斩蛇起义,横扫四方,三年灭秦,五年灭楚;因此建立了天下,奠定了万世的基业。”皇帝说:“我的祖宗如此英雄,而子孙却如此懦弱,难道不值得叹息吗!”于是指着旁边两个辅佐大臣的像说:“这两位难道不是留侯张良和酂侯萧何吗?”董承说:“是的。高祖创业,确实要靠这两个人的力量。”皇帝回头看了看左右,低声对董承说:“你也应该像这两个人一样,辅佐我。”董承说:“我没有一点功劳,怎么能和他们相比呢?”皇帝说:“我想起你在西都救驾的功劳,从来没有忘记,不能不给你奖励。”于是指着自己穿的袍子和带子说:“你应该穿上我的这件袍子,系上我的这条带,常常像在我身边一样。”董承再次跪下谢恩。皇帝解下袍子和带子赏给董承,低声说:“你回去后可以仔细看看,千万不要辜负我的心意。”董承明白了,穿上袍子,系好带子,告辞下阁。

不久,有人告诉曹操说:“皇帝和董承在功臣阁里说话。”曹操立即进朝廷来查看。董承刚走出阁,正好遇到曹操,没地方躲,只能站在路边行礼。曹操问:“国舅你来干什么?”董承说:“刚刚蒙天子召见,赐予我锦袍和玉带。”曹操问:“为什么赐给你?”董承说:“因为想起我以前在西都救驾的功劳,所以有这样的赐予。”曹操说:“把带子解下来让我看看。”董承心里明白带子里面肯定有秘密的诏书,怕曹操看破,迟迟不肯解开。曹操厉声对旁边的人说:“赶紧解下来!”看了好一会儿,笑着说:“果然是一条好玉带!再把锦袍脱下来让我借看看。”董承心里害怕,不敢不从,于是脱下袍子献上。曹操亲自用手提起,仔细在阳光下看。看完后,自己穿上了,系上玉带,回头对旁边的人说:“这长短怎么样?”旁边的人称赞好。曹操对董承说:“国舅就把这袍带转送给我,怎么样?”董承回答:“君恩所赐,不敢转赠;请让我另做一份奉献。”曹操说:“国舅收下这衣带,难道里面有什么阴谋吗?”董承惊慌说:“我怎么敢?丞相如果要,当然要留下。”曹操说:“你受了君主的赐予,我何必去抢?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。”于是把袍子和带子还给董承。

董承告辞曹操回家,晚上独自坐在书院里,仔细反复查看袍子,并没有发现什么。董承思考:“天子赐我袍带,叫我细看,肯定不是没有用意;现在看不见什么踪迹,怎么回事?”于是又拿起玉带检查,发现是白玉制成,雕刻成小龙穿花,背面用紫锦做衬,缝制得整齐,也没有什么东西,董承心里疑惑,把它放在桌上,反复寻找。过了很久,感觉疲倦。正想伏在桌上睡觉,突然灯花掉在带子上,烧着了背衬。董承惊忙去擦,已经烧破了一处,微微露出素绢,隐约看到血迹。急忙取刀拆开查看,果然是天子用血写的秘密诏书。诏书上写道:

“我听说人伦的根本,父子关系是最重要的;尊卑的差别,君臣关系是最重的。最近曹贼弄权,欺压君父;结党营私,败坏朝纲;赏罚都不由我来决定。我夜以继日地忧虑,恐怕天下将会危机。你是国家的重要大臣,我的至亲,应该想到高祖创业的艰难,聚集忠义之士,消灭奸党,恢复国家安定,祖宗会非常高兴!我用指头滴血,写下这个诏书给你,务必要谨慎,千万不要辜负我的心意!”这是建安四年春三月的诏书。

董承看完诏书,泪流满面,一夜没能合眼。早上起床后,他又回到书院,反复查看那道诏书,却没有什么办法。于是他把诏书放在桌子上,沉思如何对付曹操。思来想去未能决定,便躲在桌子后面睡觉。

忽然,侍郎王子服来了。门口的侍卫知道子服和董承关系密切,不敢阻拦,让他进了书院。子服看到董承趴在桌上没有醒,手里压着一块白绢,微微露出了“朕”字。子服心里有些疑惑,默默拿过来看完后,藏入袖中,叫道:“国舅真是安闲!你怎么能睡得这么香!”董承吓得惊醒,看到没了诏书,魂不附体,手脚都乱了。子服说:“你想杀曹公!我可以出头。”董承哭着说:“如果你这样做,汉室就完了!”子服说:“我开玩笑的。我祖宗世代为汉朝服务,难道没有忠心?我愿意帮助你一起除去国贼。”董承听了大喜,说:“你有这个心,真是国家之幸!”子服说:“我们应该在密室一起立下誓言,各自牺牲三族,以报汉君。”董承高兴地拿出一幅白绢,开始写名字和字。子服也跟着写。写完后,子服说:“将军吴子兰与我关系极好,可以一起谋划。”董承说:“满朝大臣中,只有长水校尉种辑和议郎吴硕是我信任的人,肯定能和我一起干。”正讨论的时候,家里的小厮来报种辑和吴硕来了。董承说:“这是天助我也!”让子服暂时躲到屏风后面。董承请二人进书院坐下,喝茶后,种辑说:“许田射猎的事,你也心怀怨恨吗?”董承说:“虽然心怀怨恨,但无可奈何。”吴硕说:“我誓杀这个贼,恨的是没有人能帮助我!”种辑说:“为国除害,死了也不怨!”王子服从屏风后出来说:“你们二人想杀曹丞相!我愿意出头,董国舅就是证人。”种辑愤怒地说:“忠臣不怕死!我们宁愿死成汉朝的鬼,也不愿意像你这样依附国贼!”董承笑着说:“我们正是因为这件事,想见你们二位。王侍郎的话只是开玩笑。”于是从袖中拿出诏书给二人看。二人读完诏书,泪流不止。董承于是请他们写名字。子服说:“二位在这里稍等,我去请吴子兰来。”子服去了一会儿,便带着子兰来了,大家见面后也写了名字。董承邀请他们去后堂喝酒。

忽然有人报西凉太守马腾来探望。董承说:“就说我生病,不能见他。”门口的侍卫回报。马腾大怒:“我昨晚在东华门外,亲眼看到他穿着锦袍玉带出门,为什么推说生病!我不是无事而来,为什么拒绝我!”门口的侍卫回去报告,详细说了马腾的愤怒。董承站起来说:“诸位请稍等,我出去一下。”随即出厅去接待。礼节过后坐下,马腾说:“我来拜见将要回去,所以过来告辞,为什么见到我却拒绝?”董承说:“我这个人有病,失礼迎接,罪过很大!”马腾说:“你面色红润,根本没有病相。”董承无言以对。马腾撩起袖子便要走,叹息着下台阶说:“大家都不是救国的人!”董承听了这话,想要挽留他,问:“您说谁不是救国的人?”马腾说:“许田射猎的事情,我心中充满愤怒;你作为国之亲戚,竟然还沉迷于酒色,而不想着去讨伐贼寇,怎么能称得上是皇家救难扶灾的人呢!”董承怕他是诈,假装惊讶说:“曹丞相可是国家的大臣,朝廷所依赖的,您为何这么说?”马腾大怒说:“你居然还把曹贼当作好人吗?”董承说:“耳目相近,请您小声一点。”马腾说:“贪生怕死的人,不足以谈论大事!”说完又想起身。董承知道马腾忠义,便说:“您先别生气。我请您看一样东西。”于是邀请马腾进书院,拿出诏书给他看。马腾读完,毛发竖起,咬牙切齿,嘴里流着血,对董承说:“如果你有行动,我就统领西凉的兵马来应援。”董承请马腾和大家见面,拿出誓言书,让马腾写名字。马腾于是拿酒用血盟誓道:“我们发誓死也不负所约!”指着坐着的五个人说:“如果能有十个人,大事就能成了。”董承说:“忠义之士,难得如此。如果与不合适的人一起,反而会互相伤害。”马腾让人拿《鸳行鹭序簿》来检查。看到刘氏宗族,便拍手说:“为什么不和这个人商议?”众人都问他是谁。马腾不慌不忙,便说出了那个人的名字。正是:

本因国舅承明诏,又见宗潢佐汉朝。

马腾所说的究竟是何事?且听下文分解。

 

 
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

相关好文推荐:

白话三国——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

白话三国——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惇拨矢啖睛

白话三国——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

白话三国——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

白话三国——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

0条留言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