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三国——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

孙策在江东称雄,军队精锐,粮草充足。建安四年,他袭击了庐江,打败了刘勋,派虞翻急速向豫章传递消息,豫章的太守华歆于是投降。从此,孙策的势力大增,于是派张纮去许昌上表献捷报。曹操知道孙策很强大,感叹道:“狮子崽子难以争锋!”于是把曹仁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弟弟孙匡,两家结亲。张纮留在许昌。孙策想当大司马,曹操却不答应。他心中愤恨,常想着袭击许都。于是,吴郡的太守许贡暗中派人去许都上书给曹操,内容大意是:

孙策勇敢,跟项羽相似。朝廷应该外表上给予荣宠,召他到京城;不应该让他留在外地,以免将来出问题。

使者带着书渡江,被江边的士兵抓住,送到孙策那里。孙策看到信非常生气,杀了使者,派人假装请许贡来商议。许贡到后,孙策拿出信给他看,怒斥道:“你想让我死吗!”然后命令武士将他绞死。许贡的家属都逃散了。有三个家客想为许贡报仇,但无奈没有机会。

一天,孙策带军队去丹徒西山打猎,追赶一只大鹿,骑马往山上追。正追着的时候,看到树林里有三个人拿着枪和弓站着。孙策勒马问:“你们是谁?”他们回答:“我们是韩当的军士,在这里射鹿。”孙策正要走,一个人用枪刺向他的左腿。孙策大惊,急忙用佩剑从马上砍去,剑刃掉了,只剩下剑靶在手。那个人早已拉弓搭箭射来,正中孙策的脸颊。孙策拔掉脸上的箭,拿起弓反击,射中射箭的人。那两个举枪向孙策猛攻,大声喊:“我们是许贡的家客,特来为主人报仇!”孙策没有其他武器,只能用弓抵挡,一边抵挡一边后退。那两人拼命攻击,孙策身上中了好几枪,马也受了伤。正危急时,程普带着几个人来了。孙策大喊:“杀贼!”程普带着人一起上去,把许贡的家客打成了肉泥。看到孙策时,他满脸是血,伤得很重,于是用刀割布包扎伤口,救回吴会养病。后人有诗赞许许家的三位家客:

孙郎智勇冠江湄,射猎山中受困危。许客三人能死义,杀身豫让未为奇。

孙策受了伤回去,派人去找华佗医治。不想华佗已经去中原了,只有徒弟在吴国,让他的徒弟来治疗。徒弟说:“箭头上有药,毒已经入骨。需要静养一百天,才可以没有问题。如果情绪激动,伤口难以痊愈。”孙策性子急,恨不得马上就好。休养了二十多天,忽然听说张纮有使者从许昌回来了,孙策叫人问他。使者说:“曹操非常害怕主公;他的谋士们也都敬畏;唯独郭嘉不服。”孙策问:“郭嘉说过什么?”使者不敢说。孙策生气,逼问之下,使者只得如实告诉他:“郭嘉曾对曹操说主公并不可怕:轻敌而无准备,性急少计谋,不过是匹夫之勇,将来必死于小人之手。”孙策听后大怒说:“匹夫怎敢小看我!我誓言要攻下许昌!”于是就不等伤好,想商量出兵的事。张昭劝道:“医生警告主公要休息一百天,为什么因为一时的愤怒,轻视了自己的身体呢?”

就在说话间,忽然报告袁绍派使者陈震来了。孙策叫他进来问话。陈震详细说明袁绍想与东吴结盟,共同攻击曹操。孙策非常高兴,当天就在城楼上召集诸将,设宴款待陈震。在喝酒的时候,忽然看到众将相互耳语,纷纷下楼。孙策问怎么回事,旁边的人说:“有位神仙现在从楼下经过,众将想去拜见他。”孙策起身靠在栏杆上看,看到一个道人,身披鹤氅,手拿藜杖,站在路中间,百姓都在烧香跪地拜他。孙策生气说:“这是什么妖人?快把他抓来!”旁边的人说:“此人姓于,名吉,住在东方,常来吴会,施行符水,治愈人们的疾病,效果显著。当世称他为神仙,不可轻视。”孙策更加生气,喝令:“快点抓来!违者斩!”

左右无奈,只好下楼,去找于吉上楼。孙策大声喝道:“你这个狂妄的人,怎么敢来煽动人心!”于吉回答:“我只是琅琊宫的道士,顺帝的时候曾上山采药,得到一本神书,叫《太平青领道》,里面有一百多卷,都是治疗疾病的方术。我得到这本书,只想替天传播教义,普救众人,从来没有拿过别人一丝一毫的东西,怎么会去煽动人心呢?”孙策说:“你一点也没有拿人家的东西,那你的衣服和饮食从哪里来?你就和黄巾贼张角一样,如果现在不杀你,将来必定会成为祸患!”于是命令左右将于吉斩了。张昭劝说道:“于道士在江东待了几十年,并没有什么过错,不能杀他。”孙策说:“这种妖人,杀了他有什么不同于屠杀猪狗!”众官都苦苦劝谏,陈震也劝说。孙策的怒气没有平息,命令把于吉先囚禁在监牢里。众官纷纷散去,陈震回到馆驿休息。

孙策回到府中,早有内侍把这件事告诉了策的母亲吴太夫人。夫人叫孙策到后堂,说道:“我听说你要把神仙抓起来,那个道士曾多次治疗病人,军民都尊敬他,不能加害于他。”孙策回答:“他是个妖人,能用妖术迷惑众人,不能不除掉!”夫人再三劝解。孙策说:“母亲不要听外人的胡言,儿子自有主张。”于是出去叫狱吏把于吉带来问话。原来狱吏们都敬信于吉,吉在监牢里的时候,狱吏们都把他的枷锁去掉;等到孙策叫他出来时,才带着枷锁出来。孙策知道后非常生气,痛责狱吏,仍然把于吉带回监牢。张昭等几十个人,连名写状,拜求孙策,恳求保住这个神仙。孙策说:“你们都是读书人,怎么不明理?以前交州刺史张津,听信邪教,鼓瑟焚香,还用红帕包头,自称可以帮助出军之威,最后被敌军杀了。这种事毫无益处,你们还没有领悟。”

吕范说:“我知道于道士能祈风祷雨。如今天旱,为什么不让他祈雨来赎罪呢?”孙策说:“我先要看看这个妖人怎么样。”于是命令把于吉从监牢里带出来,打开他的枷锁,让他登坛求雨。于吉接受命令,先沐浴更衣,然后用绳子把自己绑在烈日中。百姓围观,街道上挤满了人。于吉对众人说:“我求三尺甘霖,来救万民,但我最终免不了一死。”众人说:“如果真的灵验,主公一定会尊敬他。”于吉说:“我的气数到了这个地步,恐怕无法逃脱。”过了一会儿,孙策亲自来到坛中下令:“如果中午没下雨,就把于吉烧死。”先让人堆积干柴准备。快到中午时,狂风骤起。风过之处,四周阴云渐渐聚集。孙策说:“时间快到中午了,空有阴云,却没有甘雨,这正是妖人!”于是大声命令左右把于吉扛到柴堆上,四处点火,火焰随风而起。突然看到一道黑烟直冲上天,一声巨响,雷电齐发,倾盆大雨如注。顷刻之间,街道成了河,溪涧都满了,足有三尺的甘雨。于吉仰卧在柴堆上,大声喝道,云收雨住,太阳又出来了。于是众官和百姓一起把于吉扶下柴堆,解去绳索,再次拜谢。孙策看到官民都在水中跪拜,不顾衣服,便勃然大怒,喝道:“晴雨乃天地的定数,妖人偶然利用这个,你们为什么如此迷惑!”拔出宝剑命令左右迅速斩了于吉。众官劝谏,孙策怒道:“你们都是想跟于吉造反吗!”众官于是都不敢再说话。孙策喝令武士将于吉一刀斩首。只见一道青气,向东北飞去。孙策命令将他的尸体高呼于市,以正妖妄之罪。

在那个晚上,风雨交加,等到天亮时,发现于吉的尸体不见了。守尸的士兵报告给孙策。孙策非常生气,想要杀掉守尸的士兵。忽然看到一个人从大厅前走过来,仔细一看,竟然是于吉。孙策大怒,正要拔剑砍他,忽然晕倒在地。旁边的人急忙把他抬进卧室,过了一会儿才醒过来。吴太夫人来探望,告诉孙策:“我的儿子,你杀了神仙,所以招来了这样的祸害。”孙策笑着说:“我从小跟随父亲征战,杀敌无数,怎么会有害处?如今杀了妖人,反而是消除了大祸,怎么会反过来害我呢?”夫人说:“因为你不信,所以才会这样;现在你可以做些好事来化解这个祸害。”孙策说:“我的命在天,妖人绝对不会给我带来祸害。何必去化解呢!”夫人知道劝说无效,便自己安排手下暗中修善事来化解。

那天晚上二更时,孙策在内宅睡觉,忽然阴风大作,灯光熄灭又恢复。灯光下,看到于吉站在床前。孙策大喝:“我一生发誓要惩罚妖邪,以平天下!你既然是阴鬼,怎么敢靠近我!”他拿起床头的剑扔向于吉,忽然又看不见了。吴太夫人听到声音,心中更加忧虑。孙策于是强忍着病痛,安慰母亲。母亲对孙策说:“圣人说:‘鬼神的德行,真是盛大啊!’又说:‘向上下神明祷告。’鬼神的事情,不可不信。你杀了于先生,难道没有报应吗?我已经让人去郡里的玉清观设醮,你可以亲自去拜祷,自然会安妥。”

孙策不敢违背母亲的命令,只得勉强乘轿去玉清观。道士接待他,请他焚香,孙策焚香却不道谢。忽然香炉中的烟雾不散,结成一个华盖,上面坐着于吉。孙策非常生气,骂了他一声;他急忙跑出殿宇,却又看到于吉站在殿门口,怒视着孙策。孙策对身边的人说:“你们看到妖鬼了吗?”大家都说没看到。孙策更加愤怒,拔出佩剑朝于吉扔去,一个人中剑倒下。大家一看,竟然是前几天动手杀于吉的小卒,被剑刺中了脑袋,七窍流血而死。孙策命人抬出去埋葬。等到出观,又看到于吉走进观门。孙策说:“这个观也是藏妖的地方!”于是坐在观前,命五百名武士拆毁它。武士正在上屋揭瓦,突然看到于吉站在屋顶上,飞速扔下瓦片。孙策大怒,命令把本观的道士逐出,放火烧毁殿宇。火起的地方,又看到于吉站在火光中。

孙策生气地回到府上,又看到于吉站在府门前。于是他不进去,随即集合三军,出城外扎营,召集众将商议,想要起兵帮助袁绍夹攻曹操。众将都说:“主公身体不适,不可轻易行动。等你恢复后再出兵也不迟。”那天晚上孙策在营中休息,又看到于吉披头散发地来。孙策在帐中不断吼叫。第二天,吴太夫人传话,召孙策回府。孙策于是回去见母亲。夫人看到孙策面容憔悴,哭着说:“我的儿子,你太虚弱了!”孙策立刻照镜子,果然看到自己瘦得很,不由得惊讶,转头对身边的人说:“我怎么变得这么憔悴了!”话还没说完,忽然看到于吉在镜子里站着。孙策拍打镜子大叫一声,金疮裂开,晕倒在地。夫人让人扶他回卧室。过了一会儿他醒来,自言自语说:“我不能再活了!”

随后召来张昭等人,以及弟弟孙权,来到卧榻前,嘱咐说:“天下正乱,凭借吴越之众,三江之固,完全可以有所作为。你们要好好帮助我弟弟。”然后拿出印绶交给孙权说:“如果召集江东之众,决策在两阵之间,与天下争衡,我不如你;举贤任能,使各尽其力来保卫江东,我还不如你。你应该想到父兄创业的艰难,好好谋划!”孙权哭着拜受印绶。孙策告诫母亲说:“我年纪已大,不能再侍奉慈母。现在将印绶交给弟弟,希望母亲日日教导他。父兄的旧人,务必要小心谨慎。”母亲哭着说:“我担心你弟弟年幼,不能担负大事,这样该怎么办?”孙策说:“弟弟的才能胜过我十倍,完全可以承担大任。如果内事不决,可以问张昭;外事不决,可以问周瑜。恨不得周瑜不在这里,无法当面托付!”又呼叫弟弟们嘱咐说:“我死后,你们都要辅佐仲谋。如果宗族中有人心怀异志,大家一起诛杀;亲属为逆,不得入祖坟安葬。”弟弟们泣不成声地接受命令。又呼来妻子乔夫人说:“我和你不幸中途相分,你必须孝顺敬养尊姑。早晚你妹妹来见时,可以嘱托她转告周郎,尽心辅佐我弟弟,不要辜负我平日的知交。”说完,闭上眼睛去世,年方二十六岁。后人有诗赞曰:

独战东南地,人称小霸王。运筹如虎踞,决策似鹰扬。

威镇三江靖,名闻四海香。临终遗大事,专意属周郎。

孙策死后,孙权在床前哭倒。张昭说:“这不是将军应该哭的时候。应该一方面处理丧事,一方面理军国大事。”孙权于是止住了眼泪。张昭让孙静来处理丧事,并请孙权出堂,接受文武百官的悼念。孙权长得方脸大口,碧眼紫须。当年汉朝的使者刘琬来到吴国,见到孙家的兄弟们,便说:“我看过孙氏兄弟,虽然各个才华出众,但都命运不长。只有仲谋的形貌奇伟,骨格非凡,注定会大富大贵,并且长寿,其他人都比不上。”

那时孙权继承了孙策的遗命,负责江东的事务。事情还没稳定,就有人来报说周瑜从巴丘带兵回吴。孙权说:“公瑾已经回来,我就不担心了。”原来周瑜在巴丘守卫,听说孙策受了箭伤,于是回来探望;快到吴郡时,听说孙策已经去世,因此连夜赶来吊唁。这时周瑜在孙策的灵柩前哭拜。吴国的太夫人出来,用遗嘱告诉周瑜,周瑜在地上拜伏着说:“我敢不竭尽全力,跟随您直到死!”不久,孙权进来了。周瑜拜见完毕,孙权说:“希望公不要忘记先兄的遗命。”周瑜点头说:“愿意以我的肝脑涂地来报答知己之恩。”孙权问:“现在承接父兄的事业,我应该怎样守住它?”周瑜说:“自古得人者昌,失人者亡。现在的计策,必须寻找高明远见的人来辅佐,然后江东才能稳定。”孙权说:“先兄的遗言是:内事托子布,外事全赖公瑾。”周瑜说:“子布是贤达之士,足以担任大任。瑜不才,恐怕辜负托付,愿意推荐一个人来辅佐将军。”孙权问是谁。周瑜说:“姓鲁,名肃,字子敬,临淮东川人。这个人胸怀谋略,肚子里藏着机谋。年轻时丧父,孝敬母亲。他家非常富有,曾经散财济困。我在居巢当长官时,带着几百人路过临淮,因缺粮,听说鲁肃家里有两囷米,各三千斛,便去求助。鲁肃立刻指着一囷赠送给我,慷慨如此。他一生喜欢剑术和骑射,住在曲阿。祖母去世后,还葬在东城。他的朋友刘子扬想约他去巢湖投靠郑宝,鲁肃还在犹豫。现在主公可以迅速召他。”孙权非常高兴,于是命周瑜去邀请。

周瑜奉命亲自去见鲁肃,叙礼毕后,说明孙权对他的欣赏。鲁肃说:“最近刘子扬约我去巢湖,我正准备去。”周瑜说:“以前马援对光武说:当今之世,不只是君主选择臣子,臣子也要选择君主。现在我孙将军亲贤礼士,纳奇录异,世上少有。你不必考虑其他,只要和我一起去东吴就可以了。”

鲁肃听了,便同周瑜去见孙权。孙权非常尊敬他,与他谈论,整天不觉得累。有一天,众官散去,孙权留下鲁肃共饮,直到晚上同床共眠。半夜,孙权问鲁肃:“现在汉室岌岌可危,四方动乱;我承接父兄的遗业,想要为桓、文之事,您将教我什么?”鲁肃说:“昔日汉高祖想要尊重义帝却未能成功,是因为项羽的阻碍。现在的曹操可以比作项羽,将军又怎么能做桓、文呢?我私下认为汉室不可能复兴,曹操也不可能轻易消除。对将军来说,只有在江东稳固自己的地位,才能观察天下的动向。现在可以趁北方忙碌,剿灭黄祖,进攻刘表,最终占据长江的尽头;然后建立帝王之号,来图谋天下:这是高祖的事业。”孙权听后非常高兴,披衣起来感谢。第二天厚待鲁肃,并将衣服帐帷等物赠给鲁肃的母亲。

肃又推荐一个人见孙权:这个人学识渊博,才华出众,对母亲非常孝顺;他姓诸葛,名叫瑾,字子瑜,来自琅琊南阳。孙权把他当作上宾来接待。瑾劝孙权不要与袁绍交好,而是顺从曹操,然后趁机再考虑对付曹操。孙权听了他的建议,便派陈震回去,写信与袁绍断绝关系。

与此同时,曹操听说孙策已经去世,打算起兵南下江南。侍御史张纮劝阻他说:“在别人家丧事的时候去攻打他们,并不是正义的行为;如果打不赢,就会从好变成仇:不如趁机善待他们。”曹操听从了他的意见,便立即上奏封孙权为将军,同时任命他为会稽太守;还让张纮担任会稽都尉,带着印信去江东。孙权非常高兴,又得张纮回到吴国,于是命令他和张昭一起处理政务。张纮又向孙权推荐了一个人:这个人姓顾,名叫雍,字元叹,是中郎蔡邕的门徒;他为人少言,不喝酒,严肃而正直。孙权任他为丞,负责太守的事务。从此,孙权的威信震慑江东,深得民心。

接着,陈震回去见袁绍,详细说:“孙策已经去世,孙权继位。曹操封他为将军,和他结为外应了。”袁绍大怒,于是召集冀州、青州、幽州、并州等地的军队,超过七十万,重新攻打许昌。正是:

江南兵革方休息,冀北干戈又复兴。

胜负如何,且听下文分解。

 

 
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

相关好文推荐:

白话三国——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

白话三国——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

白话三国——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

白话三国——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

白话三国——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

0条留言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