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三国——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
张飞因为关公放了上游的水,便带着军队从下游杀了过来,截住了曹仁,混战起来。突然遇到许褚,张飞和他交手;许褚不敢多待,夺路逃跑。张飞紧追着,接上了玄德和孔明,一起沿河向上游走去。刘封和糜芳已经安排好船只在等着,大家一起渡过河,朝樊城出发,孔明则教他们把船筏放火烧掉。
曹仁收拾残余的军队,就在新野驻扎,让曹洪去见曹操,把失利的事详细说了。曹操非常生气,说:“诸葛亮这个乡下人,怎么敢这样!”于是催动三军,漫山遍野都去新野下扎营。命令士兵一边搜山一边填塞白河。大军分成八路,齐心去攻打樊城。刘晔说:“丞相刚到襄阳,必须先赢得民心。现在刘备把新野的百姓都迁到樊城,如果我们直接进攻,两县的百姓就会遭殃;不如先派人去劝降刘备。如果他不降,也能表明我们的爱民之心;如果他愿意投降,那荆州的地盘就可以不战而定。”曹操听了他的建议,问:“谁可以去?”刘晔说:“徐庶和刘备关系很好,现在就在军中,为什么不让他去呢?”曹操说:“他去的话,恐怕不会再回来。”刘晔说:“他要是不回来,那才是让人笑话。丞相不要怀疑。”于是曹操召来徐庶,告诉他说:“我本来想攻打樊城,但又怜惜那些百姓的命。你可以去告诉刘备:如果他愿意投降,就免去罪责,给予封爵;如果他继续执迷,军民就会一起遭殃,玉石俱焚。我知道你忠义,所以特别派你去。希望不要让我失望。”
徐庶接受了任务出发。到了樊城,玄德和孔明接见了他,大家诉说旧日的情谊。徐庶说:“曹操派我来劝降使君,这只是假装关心百姓,现在他们分兵八路,填白河而来,樊城恐怕守不住,应该尽快想办法。”玄德想留住徐庶。徐庶谢绝说:“我如果不回去,恐怕会被人嘲笑。我的老母亲已经去世,心中遗恨终生。虽然我在这里,但誓不再出谋划策。您有卧龙辅佐,何愁大业不成。我请辞。”玄德不敢强留。
徐庶辞别后,见了曹操,告诉他玄德根本没有投降的意思。曹操非常生气,立即进兵。玄德向孔明请教计策。孔明说:“可以迅速放弃樊城,去襄阳暂时休整。”玄德说:“百姓跟随我们这么久,怎么忍心抛弃他们?”孔明说:“可以让人遍告百姓:愿意跟随的就一起走,不愿意就留下。”于是先派云长去江边整顿船只,让孙乾、简雍在城中大声宣告:“曹兵将至,孤城无法久守,愿意随行的便一起渡江。”两县的百姓齐声呼喊:“我们即使死,也愿意跟随使君!”于是当天就悲声离去。扶老携幼,带着男人和女人,急急渡过河,两岸哭声不断。玄德在船上看到,悲痛地说:“为了我一个人,让百姓遭受如此大难,我还有何生存!”想要投江自尽,身边的人急忙阻止。听到的人无不痛哭。船到南岸,回头看百姓,还有没有渡过的,向南哭泣。玄德急令云长催船渡过,才上马。
行至襄阳东门,只见城上插满了旗帜,壕边布满了鹿角,玄德勒马大喊:“刘琮贤侄,我只是想救百姓,没有其他想法。请快开门。”刘琮听到玄德到了,害怕不敢出来。蔡瑁、张允直接来到了敌楼上,喝令士兵们乱箭射下。城外的百姓都望着敌楼哭泣。城中忽然有一位将领,带着几百人直接上了城楼,大声喊:“蔡瑁、张允是卖国贼!刘使君乃仁德之人,今天是为了救民而来投,怎么能拒绝!”众人看着这个人,身长八尺,面如重枣;他是义阳人,姓魏,名延,字文长。于是魏延用刀杀死守门的士兵,打开了城门,放下吊桥,大叫:“刘皇叔快带兵入城,共同杀掉卖国贼!”张飞便跃马想要进入,玄德急忙制止他说:“别惊扰百姓!”魏延只管招呼玄德的军队进入城里。只见城内一位将领飞马引军而出,大喝:“魏延这个无名小卒,怎么敢造乱!你认得我大将文聘吗!”魏延大怒,举枪跃马,便冲过来交战。两方军队在城边混战,喊声震天。玄德说:“本来是想保护百姓,反而害了他们!我不想进襄阳!”孔明说:“江陵是荆州的要地,不如先占领江陵作为根据地。”玄德说:“这正合我心。”于是带着百姓,离开襄阳的大路,向江陵而去。襄阳城中的百姓,很多趁乱逃出城来,跟着玄德而去。魏延和文聘交战,从早到晚,手下的士兵都已折损殆尽。魏延只好调马逃跑,却找不到玄德,只好投靠长沙太守韩玄。
玄德带着十多万军民,成千上万的车和挑担、背包的人,经过刘表的墓地。玄德带领众将士在墓前拜祭,悲声说道:“我这个弟弟备没有德才,辜负了兄长的寄托,罪过全在我一个人,与百姓无关。希望兄长的英灵,能保佑荆襄的百姓!”他说得非常悲伤,军民们无不流下眼泪。突然,有哨兵报告:“曹操的大军已经在樊城扎营,让人去收拾船只,今天就要渡江赶来了。”众将都说:“江陵是个重要的地方,足以防守。我们现在有数万民众,每天走十多里,怎么能赶到江陵?如果曹兵来到,我们怎么迎敌?不如暂时抛弃百姓,先行逃跑。”玄德哭着说:“做大事的人一定要以人为本。现在百姓归我,怎么能抛弃他们?”百姓听了玄德的话,大家都很感动。后人有诗赞美他:
临难仁心存百姓,登舟挥泪动三军。至今凭吊襄江口,父老犹然忆使君。
接着,玄德带着百姓缓缓前行。孔明说:“追兵马上就要到了。可以派云长去江夏求救,让刘琦马上起兵,乘船在江陵会合。”玄德同意了,于是写信让云长和孙乾带着五百军去江夏求救;让张飞断后;赵云保护老人和孩子;其他人则照顾百姓每天只走十多里就休息。此时,曹操在樊城,派人渡江到襄阳,召刘琮见面。琮害怕不敢去见。蔡瑁和张允请求前去。王威暗中告诉琮:“将军既然投降,玄德又逃跑,曹操一定会放松警惕。希望将军整顿奇兵,设在险地攻击他,曹操就可能被抓住。抓住了曹操,就能震慑天下,中原虽大,可以通告而安定。这是难得的机会,不可错过。”琮听了这些话告诉蔡瑁。瑁斥责王威:“你不知道天命,怎么敢胡言乱语!”王威怒骂:“卖国的家伙,我恨不得吃掉你!”瑁想要杀了他,蒯越劝阻。
于是,瑁和张允一起去樊城见曹操。瑁等人的辞色非常谄媚。操问:“荆州的军队和粮草,现在有多少?”瑁回答:“马军五万,步军十五万,水军八万:总共二十八万。大部分粮草在江陵,其他地方也足够供给一年的。”操问:“战船多少?原本是谁管理的?”瑁回答:“大小战船,共七千多只,原本是我和瑁掌管。”操于是加瑁为镇南侯、水军大都督,张允为助顺侯、水军副都督。二人高兴地拜谢。操又说:“刘景升死了,他的儿子投降顺服,我就要上奏天子,让他永远担任荆州之主。”二人非常高兴地退去。荀攸说:“蔡瑁、张允都是谄媚之徒,主公为何要给他们如此显赫的爵位,还让他们做水军的统帅?”操笑着说:“我岂能不识人!只是因为我所带的北地军队不擅水战,所以暂时用这两个人;等事情成了,再另有安排。”
接着,蔡瑁、张允回去见刘琮,详细说:“曹操答应保奏将军永镇荆襄。”琮非常高兴!第二天,和母亲蔡夫人一起带着印信和缓兵符,亲自渡江去迎接曹操。操安慰完毕,就引领随征的军队,进驻襄阳城外。蔡瑁、张允让襄阳百姓焚香拜接,曹操用好话安抚大家。进入城中,在府里坐定后,就召蒯越上前,安慰他说:“我不高兴得到荆州,而是高兴得到你这样的才干。”于是封蒯越为江陵太守樊城侯;傅巽、王粲等人都被封为关内侯;刘琮则被任命为青州刺史,便开始动身。琮听了命令非常惊讶,辞称:“琮不愿意做官,愿意守护父母的故乡。”操说:“青州靠近帝都,让你随朝为官,免得在荆襄被人陷害。”琮三次推辞,曹操不允。琮只得与母亲蔡夫人一起去青州。只有昔日的将领王威跟随,其余官员都送到江口就回去了。操对禁嘱咐:“你可以带轻骑追刘琮母子,杀了他们,以绝后患。”于禁听令,带着人赶上,大喊:“我奉丞相的命令,来杀你母子!赶快投降!”蔡夫人抱着刘琮大哭。于禁命令士兵下手。王威愤怒,奋力抵抗,最终被众军杀死。士兵杀死了刘琮和蔡夫人,于禁回去向曹操报告,操重赏于禁。随后派人去隆中寻找孔明的妻子和孩子,却不知道她们去哪里了。原来孔明早已让人把家人搬到三江内隐避了。操对此非常愤恨。
襄阳已经被攻下,荀攸建议说:“江陵是荆州和襄阳的重要地方,那里有很多钱粮。如果刘备占据这个地方,想要动摇他就很困难。”曹操说:“我怎么会忘记呢!”于是命令襄阳的将领中选一位带兵开路。结果发现文聘没有来,曹操派人去询问,文聘才来见。曹操问:“你来得怎么这么晚?”文聘回答:“我作为臣子,不能保护主公的土地,心里非常悲伤和羞愧,实在不敢早早见您。”说完,便悲伤地哭了起来。曹操说:“真是忠臣!”于是任命他为江夏太守,封他为关内侯,并让他带兵开路。探子回来报告:“刘备带着百姓,天天走十几里,距离只有三百多里。”曹操命令各个部队挑选五千铁骑,夜里出发,要求在一昼夜内赶上刘备。大军陆续跟上。
这时,玄德带着十几万百姓和三千多士兵,缓缓向江陵进发。赵云负责保护老人和小孩,张飞在后面断后。孔明说:“云长去江夏了,没有消息,不知道怎么样。”玄德说:“麻烦军师亲自去一趟。如果刘琦感激您昔日的教导,今天看到您亲自来,事情一定会顺利。”孔明答应了,便和刘封带着五百军先去江夏求救。
当天,玄德和简雍、糜竺、糜芳同行。正走着,忽然一阵狂风在他们面前刮起,尘土飞扬,遮住了太阳。玄德惊讶地说:“这是什么征兆?”简雍懂一些阴阳之事,掏出道具算了一卦,失声说道:“这是大凶的征兆,应该在今晚。主公快点放弃百姓逃走。”玄德说:“百姓从新野跟着我到这里,我怎么忍心抛弃他们?”简雍说:“主公若是执念不放,祸患就不远了。”玄德问:“前面是什么地方?”左右回答:“前面是当阳县,有座山叫景山。”玄德于是决定在这座山扎营。
时值秋末冬初,寒风刺骨;黄昏将近,哭声遍野。到了四更时分,只听见西北方向传来震耳欲聋的喊声。玄德大惊,急忙骑马带领两千多精兵迎敌。曹军来势汹汹,无法抵挡。玄德拼死抵抗。在危急关头,幸好张飞带兵赶到,杀出一条血路,救了玄德朝东逃去。文聘在前拦住,玄德骂道:“背叛主公的贼,你还有什么脸见人!”文聘满脸羞愧,带兵自投东北而去。张飞保护着玄德,一边战斗一边逃跑。直到天亮,听到的喊声渐渐远去,玄德才停下马来。看了看跟随他的人,只有一百多骑;百姓、老人和糜竺、糜芳、简雍、赵云等人都不知道去向。玄德痛哭道:“十几万生灵,都是因为跟随我而遭遇大难;将领和老人小孩,大家都不知道生死:即使是普通百姓,难道不应该悲伤吗!”
正感到绝望的时候,忽然看到糜芳带着几支箭,踉跄而来,口中说道:“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!”玄德大怒道:“子龙是我旧友,怎么可能反叛?”张飞说:“他现在看到我们处于困境,或许会投靠曹操,以求得富贵!”玄德说:“子龙在我危难时刻,心如铁石,绝对不是富贵所能动摇的。”糜芳说:“我亲眼见他往西北去了。”张飞说:“让我亲自去找他。如果碰到他,就一枪刺死!”玄德说:“不要错怪了他。难道你没听说你两位兄长杀掉颜良、文丑的事吗?子龙此去,一定有他的原因。我相信子龙绝不会抛下我。”张飞哪里肯听,带着二十多骑,直奔长坂桥。看到桥东有一片树林,张飞想了个主意:让从这里的二十多骑都砍下树枝,绑在马尾上,在树林里来回奔跑,扬起尘土,制造疑兵。张飞自己则横枪立马在桥上,向西望去。
赵云在凌晨四点的时候和曹军激战,来回冲突,打到天亮,结果找不到玄德,也失去了玄德的家小。他心里想:“主公把甘夫人、糜夫人和小主人阿斗托付给我;今天军中失散,我怎么去见主公呢?不如去拼死一战,至少要找到主母和小主人的下落!”他回头看左右,只有三四十个骑兵跟着他。赵云拍马在乱军中寻找,二县的百姓哭喊声震天动地;中箭受伤、抛下男孩女孩逃跑的人数不胜数。赵云正走着,看到一个人躺在草地上,仔细一看,是简雍。赵云急忙问:“你见过两位主母吗?”简雍说:“两位主母抛下了车马,抱着阿斗逃走。我骑马去追,转过山坡,被一个将领刺了一枪,摔下马来了,马也被夺走了。我无法反抗,所以就在这里躺着。”赵云于是把自己骑的马借给简雍骑,另外让两个士兵扶着简雍先去告诉主人:“我无论如何要去找主母和小主人。如果找不到,就死在沙场上也行!”
说完,赵云拍马向长坂坡而去。忽然一个人大叫:“赵将军你要去哪里?”赵云勒住马问:“你是谁?”那人答:“我是在刘使君帐下护送车马的军士,被箭射倒在这里。”赵云便询问两位夫人的消息。军士说:“刚才见甘夫人披头散发,跟着一群百姓妇女往南逃走。”赵云听了,不再理会军士,急忙骑马向南赶去。只见一群百姓,男女数百人,互相扶持着逃走。赵云大喊:“里面有甘夫人吗?”甘夫人在后面见到赵云,放声大哭。赵云下马插枪而泣说:“让主母失散,是我的罪过!糜夫人与小主人在哪里?”甘夫人说:“我和糜夫人被迫分开,抛下了车马,混在百姓中步行,又遇到一队军马冲过来,糜夫人与阿斗不知去向。我独自逃生来到这里。”
正说着,百姓们又发出喊声,冲出一队军队。赵云拔枪上马,看到面前的马上绑着一个人,竟然是糜竺。背后有一个将领,手提大刀,引着千余军队,正是曹仁的部将淳于导,他抓住糜竺,正准备带走献功。赵云大喝一声,挺枪纵马,直取淳于导。淳于导抵挡不住,被赵云一枪刺下马,赵云前去救了糜竺,夺得两匹马。赵云请甘夫人上马,杀开一条大路,直送到长坂城。只见张飞在桥上横着矛站马,大喊:“子龙!你怎么反我哥哥?”赵云说:“我找不到主母和小主人,所以落后,怎么能说反呢?”张飞说:“若不是简雍先来报信,我现在见到你,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你!”赵云问:“主公在哪里?”张飞说:“就在前面不远。”赵云对糜竺说:“糜子仲保甘夫人先行,我还要去找糜夫人与小主人。”说完,带着几骑再回旧路。
正走着,看到一个将领手提铁枪,背着一口剑,引着十几个骑兵赶来。赵云更不打招呼,直取那将。马交错只一合,把那将一枪刺倒,跟随的骑兵都逃走了。原来那将是曹操身边的夏侯恩。曹操有两把宝剑:一把叫“倚天”,另一把叫“青釭”;“倚天”剑是他自己佩带的,“青釭”剑则让夏侯恩佩带。那把青釭剑砍铁如泥,非常锋利。当时夏侯恩自以为勇力,背着曹操,专心引人抢夺掳掠。没想到撞上赵云,被他一枪刺死,赵云夺下那把剑,看到剑上有金嵌“青釭”两个字,才知道是宝剑。赵云把剑插上,提枪再次杀入重围,回头看看手下的骑兵,已经没有一个人,只剩下自己。赵云没有一丝退缩的心思,只顾往来寻找;每遇到百姓,就询问糜夫人的消息。忽然有一个人指着说:“夫人抱着孩子,左腿上中了一枪,走不动,只在前面的墙角坐着。”
赵云听了,立刻去追。只见一个人家的土墙被火烧坏了,糜夫人抱着阿斗,坐在墙下的枯井旁边哭泣。赵云急忙下马,趴在地上拜见她。夫人说:“我能见到将军,阿斗就有救了。希望将军能可怜他父亲漂泊了半辈子,只有这一点骨肉。请将军保护好这个孩子,让他能见到父亲,我死也无怨!”赵云说:“夫人受苦,都是我的罪。不必多说,请夫人上马。我会步行拼死保护夫人,带您安全脱离险境。”糜夫人说:“不可以!将军怎么能没有马!这个孩子全靠将军保护。我已经重伤,死又有什么可惜的!请将军快抱着这个孩子走,别把我当累赘。”赵云说:“喊声越来越近,追兵已经到了,请夫人赶快上马。”糜夫人说:“我真的难以离开。可不能两全其美。”于是她把阿斗递给赵云说:“这个孩子的生命全在将军身上!”赵云三次五次请夫人上马,但她就是不肯。四周又响起喊声。赵云厉声说:“夫人如果不听我的话,追兵来了,我该怎么办?”糜夫人于是把阿斗丢在地上,翻身跳进枯井中自杀。后人有诗赞美她:
战将全凭马力多,步行怎把幼君扶?
拚将一死存刘嗣,勇决还亏女丈夫。
赵云见夫人已经死了,担心曹军来偷尸体,便把土墙推倒,掩盖住枯井。掩好后,他解开身上的甲带,放下心镜,把阿斗抱在怀里,骑上马。早有一位将军,带着一队步兵来了,是曹洪的部将晏明,持着三尖两刃刀来与赵云战斗。不久,赵云一枪刺倒了他,杀散了众军,开了一条路。正走着,前面又有一队军马挡住了去路。前面一位大将,旗号分明,是河间的张郃。赵云不再说话,挺枪就战。大约打了十多合,赵云不敢恋战,夺路而逃。张郃从后追来,赵云加快了马的速度,没想到马突然一声嘶鸣,连人带马跌进了土坑里。张郃挺枪来刺,突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,那匹马一下子跃出坑外。后人有诗说:
红光罩体困龙飞,征马冲开长坂围。
四十二年真命主,将军因得显神威。
张郃见了,惊慌地退回去。赵云骑马正要走,后面忽然有两个将军大喊:“赵云别走!”前面又有两个将军,手持不同的武器,挡住了去路:后面追的是马延和张顗,前面阻挡的是焦触和张南,都是袁绍手下的将领。赵云与这四个将军激战,曹军纷纷拥上来。赵云于是拔出青釭剑乱砍,手一挥,衣甲被划破,鲜血如泉涌出。杀退众军后,他直透重围。
此时曹操在景山顶上,看到一位将军,所到之处,无人敢挡,急忙问左右是谁。曹洪飞马下山大喊:“军中战将可留姓名!”赵云应声说:“我就是常山赵子龙!”曹洪回报给曹操。曹操说:“真是猛将!我一定要活捉他。”于是下令飞马传报各处:“如果赵云来了,不许放冷箭,只要活捉。”因此赵云得以脱离这场危机;这也是阿斗的福气。经过这一场杀戮:赵云怀抱着后主,直透重围,砍倒了大旗两面,夺走了三条长矛;前后枪刺剑砍,杀死了曹营名将五十余人。后人有诗说:
血染征袍透甲红,当阳谁敢与争锋!
古来冲阵扶危主,只有常山赵子龙。
赵云当时杀出了重重包围,已经离开了大阵,身上的战袍满是鲜血。正走着,山坡下又出现了两支军队,都是夏侯惇的部将钟缙和钟绅兄弟。一个拿着大斧,另一个拿着画戟,大声喝道:“赵云快下马投降!”这正是:
才刚离开虎穴又遇到危险,像是进入了龙潭一样。
到底赵云怎么才能脱身,且听下回分解。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相关好文推荐:
0条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