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三国——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

先主想要起兵去东征,赵云劝他:“国家的敌人是曹操,不是孙权。现在曹丕篡位,大家都很生气。陛下可以先考虑关中,驻军在渭河上游,去讨伐这个凶恶的敌人,这样关东的义士们一定会带着粮食和马匹来迎接我们的军队;如果抛弃魏国去攻打吴国,战斗一开始,怎么能迅速解决呢?希望陛下考虑一下。”先主回答:“孙权害了我的弟弟;而傅士仁、糜芳、潘璋、马忠等人也都与我有深仇大恨:我要吃掉他们的肉,灭掉他们的族人,才能报仇!你为何要阻止我?”赵云说:“汉贼的仇是公仆之仇;兄弟的仇是私人的仇。希望您能以天下为重。”先主回答:“我不为弟弟报仇,即便拥有万里江山,又有什么值得珍惜的?”于是他没有听赵云的劝告,下令起兵攻打吴国;还派人去五溪,借来五万外兵,互相应援;同时差人去阆中,提升张飞为车骑将军,负责司隶校尉,封他为西乡侯,并兼任阆中牧。使命带着诏书出发。

张飞在阆中,听说关公被东吴所害,整天哭泣,血湿了衣襟。其他将领用酒来劝解他,结果他喝醉了,怒气更盛。帐中帐外,有犯错的人就被鞭打,甚至有很多人被打死。每天他望向南方,愤怒咬牙,痛哭不已。忽然有使者到了,他慌忙接过来,打开诏书。张飞拜见后,设酒款待使者。张飞说:“我的兄弟被害,仇恨深似大海;朝廷的大臣,为什么不早些建议兴兵?”使者说:“有很多人劝先灭魏国,再攻打吴国。”张飞怒道:“这是什么话!当初我们三个人在桃园结义,发誓同生共死;如今不幸兄弟半路去世,我怎么能独享荣华富贵呢!我想当面见天子,愿意做前方的先锋,披麻带孝去攻打吴国,活捉逆贼,祭告两位兄弟,以履行当初的誓言!”说完,他就和使者一起向成都而去。

先主每天在操练军马,准备出征,亲自带兵去打仗。于是公卿们都来到丞相府见孔明,说:“今天子刚刚登基,亲自统领军队,这并不是重视国家的表现。丞相您掌握着重要的权力,为什么不劝阻一下?”孔明说:“我已经苦劝过几次,但他不听。今天你们随我去教场劝说他。”于是孔明带着百官去奏请先主,说:“陛下刚刚登基,如果想要北上讨伐汉贼,以伸张大义于天下,才可以亲自统领六军;如果只是想攻打吴国,命令一位上将去指挥就可以了,何必亲自辛劳呢?”先主见孔明苦心劝谏,心中稍有回转。忽然听说张飞到了,先主急忙召他进来。张飞来到演武厅,拜伏在地,抱住先主的腿痛哭。先主也跟着哭。张飞说:“陛下今天作为君主,怎么能早忘了桃园的誓言!二兄的仇,怎么不报?”先主说:“许多大臣劝阻,我不敢轻举妄动。”张飞说:“别人怎么会知道当日的盟誓?如果陛下不去,臣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去为二兄报仇!如果不能报仇,我宁死也不见陛下!”先主说:“我和你一起去:你带本部兵马从阆州出发,我统领精兵在江州会合,一起攻打东吴,以报此仇!”临走时,先主嘱咐:“我知道你酒后容易发怒,鞭打士兵,而我再命令你在左右:这可是引发祸患的方式。今后务必要宽容,不可再像以前那样。”张飞拜辞而去。

第二天,先主整军准备出发。学士秦宓奏道:“陛下舍弃万乘之躯,为了小义,是古人所不取的。希望陛下考虑一下。”先主说:“云长和我,就像一体一样。大义尚在,怎么能忘记呢?”秦宓不伏地不起说:“陛下如果不听臣言,真怕会有失。”先主大怒说:“我想出兵,你为何说这些不利的话!”命武士将他推出斩了,秦宓面不改色,回头看着先主笑着说:“我死并不遗憾,只是可惜新创的事业,又要颠覆了!”众官都为秦宓求情。先主说:“暂时囚禁他,等我报仇回来再处理。”孔明听了,马上上表为秦宓求情,内容大致是:

臣亮等悄悄认为,吴国的贼人用阴险狡诈的计谋,导致荆州的覆灭;把将星陨落于斗牛之中,把天柱折断于楚地:这种情感悲痛,确实无法忘记。但想想迁移汉朝的鼎,罪过在于曹操;把刘氏的皇位移走,责任在于孙权。我认为如果魏国的贼人被除掉,那么吴国自然会归顺。希望陛下能接受秦宓的金石之言,培养士兵的力量,另作良策,这样国家就会幸甚!天下也会幸甚!

先主看完后,把表掷在地上说:“我的决定已经做出,不能再劝!”于是命丞相诸葛亮保护太子,守卫两川;骠骑将军马超和弟弟马岱,帮助镇北将军魏延守卫汉中,以抵挡魏兵;虎威将军赵云负责后援,同时监管粮草;黄权、程畿担任参谋;马良、陈震负责文书事务;黄忠担任前部先锋;冯习、张南为副将;傅彤、张翼为中军护卫;赵融、廖淳为后援。川中的将领有数百人,连同五溪的番将,共有兵力七十五万,决定在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发。

这时张飞回到阆中,下令军中:在三天内准备好白旗白甲,三军要挂上孝服去伐吴。第二天,帐下的两员末将范疆、张达,进帐报告说:“白旗白甲,短时间内无法准备好,必须宽限时间。”张飞大怒说:“我急于报仇,恨不得明天就能到敌人的境地,你们怎么敢违抗我的命令!”于是命令武士把他们绑在树上,各打五十鞭子。打完后,他用手指着他们说:“明天必须准备齐全!如果违约,就杀了你们二人给大家示众!”结果打得两人满口出血。回到营中商议,范疆说:“今天受了惩罚,我们该怎么办?他性子暴烈,万一明天准备不齐,你我都要被杀!”张达说:“与其让他杀我,不如我先杀了他。”范疆说:“可惜我们无法接近他。”张达说:“我们俩若不该死,他就醉在床上;要是该死,他就不会醉。”于是两人商议定下了计划。

这时张飞在帐中,心神恍惚,坐卧不安,就问部将:“我现在心惊肉跳,坐着躺着都不安,这是为何?”部将回答:“这是因为您在思念关公,所以才这样。”张飞让人拿酒来,和部将一起喝,不知不觉就喝醉了,躺在帐中。范、张二贼探知消息,在初更时分,各自藏好短刀,悄悄进帐,假装要禀告机密大事,直到床前。原来张飞每次睡觉都不合眼;那晚他在帐中,二贼看到他睁着眼睛,本不敢动手。因听到他鼻息如雷,才敢靠近,用短刀刺入张飞的腹部。张飞大叫一声就死了,时年五十五岁。后人有诗叹曰:

安喜曾闻鞭督邮,黄巾扫尽佐炎刘。虎牢关上声先震,长坂桥边水逆流。

义释严颜安蜀境,智欺张郃定中州。伐吴未克身先死,秋草长遗阆地愁。

这时二贼当夜割下张飞的头颅,带着几十人连夜投奔东吴。第二天,军中得知后,起兵追赶但来不及。此时有张飞的部将吴班,正好从荆州来见先主,先主任命他为牙门将,帮助张飞守卫阆中。于是吴班先上表,奏知天子;然后让长子张苞准备棺材,令弟弟张绍守卫阆中,张苞自己去报给先主。此时先主已经选定出发的日期。大小官员,皆跟随孔明送行十里方才回去。孔明回到成都,心情不悦,回头对众官说:“如果法孝直在,一定能制止主上东行。”

那晚,刘备心里非常害怕,睡得也不安稳。他走出帐篷,仰望星空,看到西北方向有一颗星星,像斗一样大,突然掉了下来。刘备感到很疑惑,连夜派人去问孔明。孔明回答说:“这意味着会损失一位将领。在三天之内,一定会有惊人的消息。”因此,刘备暂时不动兵。

没多久,侍臣上奏说:“阆中张车骑的部将吴班,派人送来表文。”刘备心里一紧,说:“哎呀!我的三弟完了!”当他看完表文,果然是张飞遇害的消息。刘备痛哭失声,昏倒在地,众官赶紧把他救醒。

第二天,有人报告说一队军马急速而来。刘备出营观看。过了一会儿,看到一个小将军,穿着白袍银铠,从马背上跳下,趴在地上痛哭,原来是张苞。张苞说:“范疆、张达杀了我父亲,把他的首级送到吴国去了!”刘备非常悲痛,连饭都吃不下。群臣劝谏说:“陛下刚想为两位弟弟报仇,怎么可以先让自己受苦呢?”刘备这才吃了点东西,于是对张苞说:“你和吴班,敢带领我军队去报仇吗?”张苞说:“为了国家为了父亲,死也不会退缩!”刘备正想派张苞起兵,又传来一支军队风风火火而来。刘备让侍臣去探探情况。

不久,侍臣带来一位小将军,白袍银铠,进入营中趴在地上痛哭。刘备一看,是关兴。看到关兴,刘备想起关公,忍不住又哭了出来。众官苦劝。刘备说:“我想起年轻时与关、张结义,誓言生死与共;如今我做了皇帝,正想和两位弟弟共享富贵,不幸他们却都死于非命!看到这两个侄子,真是心如刀割!”说完又哭了。众官说:“这两位小将军先退下,让陛下休息。”侍臣上奏说:“陛下年纪已经六十多,不宜太过悲伤。”刘备说:“两位弟弟都死了,我怎么能忍心独活!”说完,头撞地痛哭。

众官商量说:“现在天子这么忧伤,该如何劝解?”马良说:“主上亲自带领大军攻打吴国,整天在哭,对军队不利。”陈震说:“我听说在成都青城山西边,有位隐士,姓李,名意。传说他已经活了三百多年,能知道人们的生死和吉凶,是当世的神仙。为什么不告诉天子,召他来问问吉凶,胜过我们说的。”于是入奏刘备。刘备同意,便派陈震带着诏书,去青城山召见。陈震星夜抵达青城山,让乡人带他进入山谷深处,远远看到仙庄,清云缭绕,气氛非凡。忽然看到一个小童来迎接,说:“来者莫非是陈孝起吗?”陈震大惊说:“小仙童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!”童子说:“我师父前几天说过:今天一定会有皇帝的诏命到来;使者必然是陈孝起。”陈震说:“真是神仙!人们说得一点也没错!”于是和小童一起进了仙庄,拜见李意,宣告天子的诏命。李意推辞说自己年纪大,走不动。陈震说:“天子急于想见仙翁一面,恳请您不要推辞。”再三请求,李意才同意。

李意来到军营,见到刘备。刘备看到李意白发苍苍,面容年轻,眼睛明亮,身材像古老的柏树,知道他是个异人,热情招待。李意说:“老夫是个荒山村里的老人,没有学问和见识。被陛下召唤,不知道有什么吩咐?”刘备说:“我和关、张两位弟弟生死之交,三十多年了。现在两位弟弟遭遇不幸,我亲自带领大军报仇,不知道结果如何。听说仙翁通晓玄机,恳请您教诲。”李意说:“这都是天意,我也无法知道。”刘备再三询问,李意于是拿纸笔画了四十多张兵马器械的图,然后把它们一一撕碎。接着又画了一个大人仰卧在地旁边有人在挖土埋他,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“白”字,然后向刘备行礼就离开了。刘备不高兴,告诉群臣:“这老头是个疯子!不值得相信。”于是把他的画烧了,催促军队前进。

张苞进来报告说:“吴国的军队已经到了。我请求做先锋。”先主鼓励他的志气,于是把先锋的印章给了张苞。张苞正想挂上印章,突然一个年轻将领跃出来说:“把印章留给我!”一看,是关兴。张苞说:“我已经接受命令了。”关兴说:“你有什么能力,敢承担这个责任?”张苞说:“我从小就学习武艺,箭术很准。”先主说:“我正想看看你们的武艺,以便分出胜负。”张苞让士兵在百步之外立了一面旗帜,旗帜上画着一个红心。张苞拉弓射箭,连续射了三箭,全部射中红心。大家都称赞他很厉害。关兴拉起弓说:“射中红心算什么了不起?”正说着,忽然头顶上飞过一群大雁。关兴指着说:“我要射下第三只。”一箭射去,那只大雁应声而落。文武官员们齐声喝彩。张苞大怒,飞身上马,手握父亲的丈八点钢矛,大叫:“你敢和我比试武艺吗?”关兴也上马,拿着家传的大砍刀纵马而出说:“你会用矛,我怎么就不能用刀!”

两人正要交战,先主大喝:“你们两个别无礼!”关兴和张苞慌忙下马,丢下武器,拜伏请罪。先主说:“我从涿郡开始就和你们的父亲结下了异姓之交,亲如骨肉;现在你们两个也是兄弟,一定要同心协力,报父仇;怎么能互相争斗,失去大义呢!父亲刚去世没多久就这样,今后该怎么办?”两人再次拜伏请罪。先主问:“你们谁年长?”张苞说:“我比关兴大一岁。”先主于是命关兴拜张苞为兄。两人就在帐前折箭为誓,永远互相保护。先主下令让吴班做先锋,命令张苞和关兴护卫。水陆同时进发,船骑双行,浩浩荡荡,杀向吴国。

这时,范疆和张达将张飞的首级献给吴侯,详细报告前事。孙权听完后,收留了他们,便对百官说:“现在刘玄德已经登上帝位,统领超过七十万精兵,亲自出征,势力很大,我们该怎么办?”百官们都面色苍白,相互对视。诸葛瑾站出来说:“我在君侯这里吃了很久的俸禄,无法回报,愿意舍弃余生,去见蜀主,说明利害关系,让两国和好,共同讨伐曹丕的罪行。”孙权非常高兴,立即派诸葛瑾去说服先主停止战争。正是:

两国相争通使命,一言解难赖行人。

不知道诸葛瑾这次去会怎样,且看下文分解。

 

 
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

相关好文推荐:

白话三国——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

白话三国——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

白话三国——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

白话三国——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

白话三国——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

0条留言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