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西游——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
德行要修八百,阴功须积三千。均平物我与亲冤,始合西天本愿。魔兕刀兵不怯,空劳水火无愆。老君降伏却朝天,笑把青牛牵转。
话说在大路旁叫喊的是谁呢?是金山的山神土地,他捧着紫金的钵盂叫道:“圣僧啊,这碗饭是孙大圣从好地方变来的。
因为你们不听劝告,误入妖魔的手中,导致大圣吃了很多苦,今天才得以解救。快来吃饭,再继续上路,别辜负孙大圣的一片诚心。”三藏说:“徒弟,真是太感谢你了!言语难以表达我的感激!早知道不该出圈,那就不会有这次的危险。”行者说:“不瞒师父说,就是因为你不相信我的圈子,才让你受了别人的圈子之苦。真是苦啊!可叹!”八戒问:“怎么又有个圈子?”行者说:“都是因为你这张嘴,惹得师父遭了这场大难!我老孙翻天覆地,求天兵水火和佛祖的丹砂,结果都被他用一个白白的圈子套走了。佛祖暗示了罗汉,告诉我这个妖怪的来源,才请老君来降服,结果是个青牛在捣乱。”三藏听后,感激地说:“贤徒,这次经历下次一定会听你的吩咐。”于是四人分吃那碗热气腾腾的饭。行者说:“这饭已经放了很久,怎么还是热的?”土地跪下说:“我知道大圣功德圆满,才让它自然变热来伺候。”不久饭吃完了,收拾好钵盂,告别了土地山神。
师父终于骑上马,越过了高山。正是洗净心灵,皈依正觉,吃风住水向西行的时候。走了一段时间,正值早春天气,听到了一些“紫燕呢喃,黄鹂唱歌。紫燕呢喃香嘴困,黄鹂唱歌声音频。满地落红像锦缎,遍山发翠像铺草。山岭上的青梅结出豆,崖前的古柏留住云。野外烟光淡,沙地日色昏。几处园林花开蕊,阳光回暖大地柳芽新。”正走着,突然遇到一条小河,水清澈,波光闪烁。唐长老勒住马观看,远远看到河那边有柳树的阴影,隐约露出几间茅屋。行者远远指着那边说:“那边的人家,肯定是摆渡的。”三藏说:“我看到那边也像这样,但没见到船只,不敢说话。”八戒迅速下了行李,大声叫道:“摆渡的!快撑船过来!”叫了几遍,只见那柳阴里,传出“咿咿呀呀”的声音,撑出一只小船。不久,船就靠近了岸边。师徒们仔细看那只船,真的就是:
短桨划水,轻桨荡浪。船身油漆得很漂亮,舱内装满了货物。船头上有铁缆盘绕,船后边舵楼明亮。虽然是一叶扁舟,但也不亚于泛湖浮海。虽然没有华丽的缆绳和船桅,但有松桩和桂楫。虽不如万里神舟,确实可以渡过一条小河。往来只在两岸之间,出入不离古渡口。那船很快靠岸,有个叫声说道:“过河的,请这边来。”三藏骑马靠近看,那叫声是个什么样子:头裹锦绒头巾,脚穿黑丝鞋。身穿百纳的棉袄,腰束千针的裙子。手腕粗壮有力,面容憔悴。声音娇细如莺啭,近看是个年纪大的妇人。行者走近船边问:“你是摆渡的吗?”那妇人回答:
“是的。”行者说:“为什么梢公不在,却让梢婆来撑船?”那妇人微微一笑,没有回答,便用手拖起了跳板。沙和尚把行李挑了上去,行者扶着师父上了跳板,随后顺着船走过来,八戒牵着白马,把跳板收了起来。那妇人撑开船,摇动桨,没多久就过了河。
上了西岸,长老让沙僧解开包,给了他几文钱。妇人不在意多与少,把缆绳拴在河边的桩子上,笑嘻嘻地直接进了庄屋。三藏见水清,口渴了,就对八戒说:“拿钵盂,舀点水给我喝。”
那呆子说:“我也正想喝点呢。”于是拿起钵盂,舀了一钵水,递给师父。师父喝了大约一半,还剩下多半,呆子接过来,一口气喝干了,然后在旁侍候三藏上马。师徒们继续向西走,不到半个小时,长老在马上呻吟道:“肚子疼!”八戒也跟着说:“我也有点肚子疼。”沙僧说:“可能是喝了冷水的缘故?”话还没说完,师父叫道:“好疼!”八戒也说:“疼得厉害!”他们两个疼得受不了,肚子渐渐地大了起来。用手一摸,感觉里面像有血块肉团,不停地乱动。三藏正不太舒服,突然看到路边有一处村舍,树梢上挂着两个草把。行者说:“师父,没事,那边是一个卖酒的人家。我们去跟他们要点热汤喝,也问问有没有卖药的,给你治治肚子疼。”三藏听了很高兴,便打马朝那边走,不久就到了村舍门口下了马。只见门外有一个老婆婆,坐在草墩上在做麻。
行者上前打招呼说:“婆婆,我是从东土大唐来的,我师父是唐朝的御弟。因为过河喝了河水,感觉肚子疼。”那婆婆高兴地问:“你们是在那边的河里喝水吗?”行者说:“是在东边的清水河喝的。”那婆婆高兴地笑道:“好玩!好玩!你们进来,我跟你说说。”
行者便搀着唐僧,沙僧扶着八戒,他们一个个肚子痛得面黄眉皱,进了草舍坐下,行者只叫:“婆婆,快给我师父烧些热汤,我们谢谢你。”那婆婆却不烧汤,笑嘻嘻地跑到后面叫道:“你们快来看!快来看!”里面又走出来两三个半老不老的妇人,都来看看唐僧,咯咯地笑。行者大怒,喝了一声,吓得那一家子跌跌撞撞地往后退。行者上前抓住那老婆子说:“快烧汤,我就饶了你!”
那婆婆战战兢兢地说:“爷爷,我烧汤也没用,治不了他们两个肚子疼。你放了我,我告诉你。”行者放开她,她说:“这里是西梁女国。我们这个国家全是女人,没有男人,所以见了你们都很高兴。你师父喝的水不好,那条河叫子母河,我那国王城外还有一个迎阳馆驿,驿门外有一个照胎泉。这里的人,年满二十岁才敢喝那河里的水。喝了水后,便会感觉肚子疼。有胎气。三天后,去到迎阳馆照胎水边照去。如果照出来有双影,就会生孩子。你师父喝了子母河水,所以成了胎气,不久就要生孩子,热汤根本治不了。”三藏听了,惊得面色大变,说:“徒弟啊!这可怎么办?”八戒扭着腰说:“爷爷,要生孩子,我们可是男的!哪能生得出来?”行者笑着说:“古人说,瓜熟自落,如果到了那个时候,自然会从胁下裂个洞,钻出来的。”八戒听了,慌忙忍不住肚子的疼痛说:“算了算了!我死定了!”沙僧笑着说:“二哥,别慌!只怕错了养儿肠,变成胎前病。”那呆子更慌了,眼里含着泪,拉着行者说:“哥哥!你问问这婆婆,哪里有手轻的稳婆,先找几个,要不然这一阵子动得太厉害,感觉要生了。”
“快点!快点!”沙僧笑着说:“二哥,既然知道这样会疼,就别动来动去,怕是把水泡挤破了。”三藏哼了一声说:“婆婆啊,你这里有医生吗?让我徒弟去买点打胎药吃了,打掉胎儿吧。”那婆子说:“就算有药也没用。只是我们这条正南街上有一座解阳山,山里有一个破儿洞,洞里有一眼落胎泉。必须喝那井里的水,才能解掉胎气。
可是现在那水取不到,前些年来了一个道人,自称如意真仙,把那破儿洞改成了聚仙庵,护住了落胎泉水,不肯轻易给人。想要水的人,必须花钱送礼,羊酒果盘,真心诚意地奉上,才能求到一碗水。你们这些行脚僧,怎么能有那么多钱去买东西呢?不过只能熬着,等着自然生产罢了。”行者听了这话,心里很高兴,说:“婆婆,从这里到解阳山有多远?”婆婆说:“有三十里。”行者说:“好!好!师父放心,我去取些水来给你喝。”这位大圣吩咐沙僧:
“你要好好看着师父,如果这家人无礼,欺负师父,你就用以前的手段来吓唬他们,等我去取水。”沙僧听从命令,只见那婆子端出一个大瓦钵,递给行者说:“拿这个钵去,一定要多取一些水,留着应急。”行者接过瓦钵,走出草舍,纵身飞云而去。那婆子一看到,恭敬地望空拜道:“爷爷呀!这和尚会驾云!”然后她进去叫出几个妇人,给唐僧磕头礼拜,都称呼他为罗汉菩萨,一边忙着烧汤做饭,供奉唐僧。
这时,孙大圣筋斗云起,片刻间就看到一座山头,挡住了云的方向,他按住云光,睁眼一看,真是好山!只见那:幽静的花儿如锦绣,野草铺成蓝色的地毯。涧水潺潺流淌,溪边的云彩悠闲自在。重重的山谷里藤萝密布,远处的山峰树木苍翠。鸟儿啼叫,雁群飞过,鹿在饮水,猿猴攀爬。翠绿的山如屏风,青色的崖像女子的发髻。尘土飞扬的地方真难到达,泉石涓涓流淌让人看了不厌。常常见仙童去采药,偶尔遇到挑柴的樵夫回家。果然不比天台山的景色差,甚至胜过三峰西华山!这大圣正看着那山中的景色,忽然在背阴处看到一所庄院,听到犬吠声。大圣下山,径直走到庄院,看到这里真是个好地方,看看:小桥通向活水,茅草房靠在青山上。村里的狗在篱笆旁汪汪叫,幽静的人自来往。
不久来到门口,看到一个老道人,盘腿坐在绿草上,大圣放下瓦钵,走上前问好,那道人微微鞠躬还礼说:“请问来者是谁?到小庵来有什么事?”行者说:“贫僧是东土大唐的钦差,来西天取经。因为我师父误饮了子母河的水,现在肚子疼得厉害。问了当地人,说是结了胎气,没办法治。听说解阳山的破儿洞有落胎泉可以消除胎气,所以特意拜见如意真仙,求一些泉水,救救师父,还请老道指引一下。”那道人笑着说:“这里就是破儿洞,现在改名叫聚仙庵了。我其实并不是别人,而是如意真仙老爷的大徒弟。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“等我好好和你说。”行者说:“我是唐三藏法师的大徒弟,我叫孙悟空。”那位道人问:“你的礼物和酒都准备好了吗?”行者说:“我只是个路过的和尚,没有准备。”道人笑着说:“你真傻!我老师保护着山泉,不会白白送给别人。你回去准备好礼物,我才能告诉他;否则就请你回去,别想了!”行者说:“人情比圣旨还重要,你去告诉我老孙的名字,他一定会有人情,甚至可能会把泉水送给我。”
那位道人听了,只好进去通报。他看到那位真仙在弹琴,等琴声结束后才说道:“师父,外面有个和尚,自称是唐三藏的大徒弟孙悟空,想要落胎泉水,来救他的师父。”那位真仙起初不在意,但一听到“悟空”这个名字,心里就怒火中烧,立刻起身,换上道袍,拿着如意钩,跳出庙门,喊道:“孙悟空在哪里?”行者转过头,看到那位真仙装扮:头上戴着星冠,身穿金色法衣,脚下是云鞋,腰间挂着宝带,手里拿着如意金钩,神态威武。
行者见了,合掌作礼说:“贫僧就是孙悟空。”那位先生笑着说:“你确实是孙悟空,但你这个名字是假的?”行者说:“先生,你说话要注意,常言道,君子行不更名,坐不改姓。我就是悟空,怎么会有假名呢?”先生问:“你认得我吗?”行者说:“因为我已经归正了,遵从僧教,所以这段时间一直在山里水里行走,错过了拜访,所以不太知道您的样子。
刚才问了一位乡亲,提到您是如意真仙,所以才知道您。”
那位先生说:“你走你的路,我修我的真,你来找我干嘛?”行者说:“因为我师父误喝了子母河水,肚子疼得像怀孕一样,所以特来求一碗落胎泉水,来解救师父的困难。”那位先生怒视道:“你师父是唐三藏吗?”行者说:“正是,正是。”先生咬牙恨道:“你们可曾见过一个圣婴大王吗?”行者说:“他是山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妖怪的名字,真仙问他怎么了?”先生道:“他是我的侄子,我是牛魔王的兄弟。之前我兄弟来信说你们唐三藏的大徒弟孙悟空懒惰,把他害了。我这边正好没法报仇,你倒来找我,还想要水吗!”行者陪笑说:“先生说错了,你的兄弟以前和我做过朋友,小时候也曾拜过七弟兄,只是没能来拜访您。现在你的侄子得到了好处,跟随观音菩萨,做了善财童子,而我们还不如他,怎么能怪我呢?”先生怒道:“这泼猢狲!还敢狡辩!我侄子还是做王好,还是做奴才好?别无礼!吃我这一钩!”大圣用铁棒架住说:“先生别说打的话,先给我些泉水吧。”那位先生骂道:“泼猢狲!不知死活!如果我打不过你,就给你水;如果打得过你,我就把你剁成肉酱,替我侄子报仇。”大圣骂道:“我才不怕你这个不识抬举的家伙!既然要打,那就来吧!”那位先生的如意钩也飞了过来。两人在聚仙庵里打得不可开交:圣僧误食了胎水,行者来求如意仙。那位真仙本来就是个怪,仗着自己的力量保护落胎泉。等到相遇谈仇,争斗根本无法解决。说来说去愈发苦恼,心中愤怒要报仇。一个是因为师父受伤求水,另一个是为了侄子亡身不与泉水相让。如意钩像蝎子的毒一样狠,金箍棒打起来也像龙的攻击一样凶猛。两人互相攻击,打得不可开交,谁也看不出输赢。那位先生和大圣打了十几回合,仍然打不过大圣。大圣越来越猛,一根棒子像流星一样乱打,先生渐渐力气不支,拖着如意钩往山上走了。
大圣没有去追赶他,而是来到庵里找水,那个道人早已把庵门关上了。
大圣拿着瓦钵,跑到门前,尽全力一脚踢破了庵门,冲进去,看到那道人趴在井边。大圣大声喝了一声,举起棒子想要打他,那道人连忙往后跑。刚好他找到了吊桶,正打水,又被那位先生用如意钩子勾住了脚,一下摔倒了。大圣爬起来,举起铁棒想要打他,但那道人躲到了旁边,手里拿着钩子说:“看你能不能拿到我的水!”大圣骂道:“你过来!你过来!我一定要打死你这个坏蛋!”那位先生并没有上前迎战,只是静静地站着,不让大圣打水。大圣看到他不动,就用左手挥舞铁棒,右手用吊桶,把绳子慢慢放下。他又用钩子来勾大圣。大圣一只手撑不住,又被他一钩勾住了脚,摔倒在地,连井绳也摔下去了。大圣说:“这个家伙真无礼!”爬起来后,他双手挥棒,毫无顾忌地打过去。那位先生依然逃避,不敢正面迎敌。大圣又想去取水,但没有吊桶,又怕被钩住,心里默默想着:“还是去叫个帮手来吧!”
大圣转动云头,径直飞到村子门口喊了一声:“沙和尚。”里边的唐僧忍着痛呻吟,猪八戒不停地哼着,听到呼喊,二人高兴地说:
“沙僧啊,悟空来了。”沙僧连忙出门接应:“大哥,取水来了?”大圣进门,把之前的事情告诉唐僧。唐僧流着泪说:“徒弟啊,这可怎么办?”大圣说:“我来叫沙兄弟一起去,到那个庵边,等老孙和那家伙打斗时,沙僧可以趁机去取水救你。”唐僧说:“你们两个都没事,留下我和八戒两个病人,谁来照顾我们?”旁边的老婆婆说道:
“老罗汉您放心,不用你徒弟,我家自然会照顾你。你们早上来时,我确实很心疼你们,看到这位菩萨云来雾去,才知道你是罗汉菩萨。我家绝不会再害你。”行者怒道:“你们这些女人,敢伤害谁?”老婆子笑道:“爷爷呀,还是你们有福气,来到我家!要是到第二家,你们就没那么幸运了!”八戒嘟囔道:“没那么幸运,是什么情况?”婆婆说道:“我家里有四五口人,都是有年纪的,早就不再搞那些风月事了,所以不敢伤害你们。如果到第二家,老小都有,那些年轻人可不会放过你们!就要和你们发生关系。如果不从,就会要了你们的命,把你们身上的肉割下来做香袋。”八戒说:“如果这样,我当然没事。他们的肉都是香喷喷的,做香袋很好;而我是一只臭猪,割了肉去也是臭的,所以可以安全。”行者笑道:“你别说这些,省点力气,争取多生点事。”那婆婆说:“别犹豫,快去求水。”行者问:“你家有吊桶吗?借我用一下。”婆婆立刻去后面拿了一个吊桶,还准备了一根绳子,递给沙僧。沙僧说:
“带两根绳子去,免得井深的时候用不着。”沙僧接过桶和绳子,跟着大圣一起出了村,驾云而去。过了半个小时,终于到了解阳山,按下云头,直接来到庵外。大圣吩咐沙僧:“你把桶和绳子拿好,先在一边躲着,等老孙出头战斗时,你趁机进去取水就走。”沙僧听从了他的吩咐。
孙悟空举起铁棒,在门前大喊:“开门!开门!”守门的人看见了,急忙进里面报告:“师父,孙悟空又来了。”那位先生心里非常生气,说:“这个猴子真是太无礼了!我之前听说他有些本事,今天才知道,他的棒子真是厉害。”道人说:“师父,他的本事虽然高,但您也不差,正好是个对手。”先生说:“前面两次,是被他打败了。”道人说:“前两次虽然输了,不过那只是因为他运气好;后面两次打水的时候,师父您也把他跌倒了,不是一样吗?之前无奈而去,这次又回来,肯定是因为三藏心里不爽,所以不得已才来的,肯定想慢待他。我们师父一定能赢。”真仙听了,心里高兴,满脸春意,笑着走出门来,喝道:“调皮的猢狲!你又来干什么?”大圣说:“我来只是取水。”真仙说:“泉水是我家的井,哪怕是帝王宰相,也得带礼物来求水,才能得到一点。更何况你是我的仇人,怎么敢白白来取水?”大圣说:“真的不给吗?”真仙说:“不给,不给!”大圣骂道:“真是混蛋!既然不给水,那就看我的棒!”说着就抡起棒子,猛地攻击过去。真仙侧身躲开,用钩子反击。这一场比之前更激烈,打得不可开交:金箍棒和如意钩,双方怒火中烧,各怀仇恨。风沙飞舞,天地都暗了,尘土飞扬,日月愁苦。大圣是为了救师父来取水,妖仙则不想让他得逞。
两个人都用全力,争斗着,咬牙切齿,决胜负。越打越激烈,烟雾缭绕,鬼神愁苦。钩子和棒子碰撞的声音响亮,喊声震天响。
狂风呼啸,树木摇动,杀气弥漫。大圣越打越开心,真仙打得越来越认真。心中对抗,生死未卜,不肯罢休。他们在庵门口斗了起来,跳来跳去,打到山坡下面,双方都不肯退让。
这时,沙和尚提着吊桶进了庵,看到道人在井边挡住去路:“你是谁,敢来取水!”沙僧放下吊桶,拿出降妖宝杖,不说话,直接攻击。那道人来不及反应,被打得左臂折断,倒在地上挣扎。沙僧骂道:“我想打死你这个妖孽,可是你是个人,我还怜悯你,饶你一命!让我去取水!”那道人大喊大叫,爬到后面去了。沙僧这才把吊桶打满水,走出庵门,驾起云雾,对行者喊:“大哥,我已经取了水!饶了他吧!饶了他吧!”大圣听了,才把铁棒支住钩子,说:“你听我说,我本来打算杀了你,但你没犯错,而且考虑到你和你兄弟牛魔王的关系。之前我被你钩了两下,还没得到水。这次来,我是想引你出来打架,结果让我的师弟取水了。如果我认真打你,不说你是个什么如意真仙,就是再多几个,也会被打死。与其打死你,不如放你一条生路,饶你几天,让你以后再有人来取水时,千万不要再拦着。”那妖仙不识好歹,试图钩住大圣的脚,却被大圣躲过,前冲喝道:“别走!”妖仙来不及反应,跌倒在地,挣扎不起。大圣夺过如意钩,折成两段,又折成四段,扔在地上说:“混蛋!再敢无礼吗?”那妖仙害怕得战战兢兢,忍辱不敢说话。大圣笑着,驾云而起。还有诗为证,诗曰:真铅若炼须真水,真水调和真汞干。真汞真铅无母气,灵砂灵药是仙丹。婴儿枉结成胎象,土母施功不费难。推倒旁门宗正教,心君得意笑容还。大圣高高兴兴地赶上沙僧,得到了真水,开心地回去,降落在村舍,只见猪八戒懒洋洋地靠在门框上哼哼。行者悄悄上前问:“傻瓜,你什么时候在分娩?”傻瓜慌忙说:“哥哥别开玩笑,水来了没有?”行者还想捉弄他,沙僧随后赶到,笑着说:“水来了!水来了!”三藏忍着痛说道:“徒弟们,辛苦你们了!”那婆婆也高兴,连声道:“菩萨呀,真是难得!难得!”急忙拿个花磁盏,舀了半盏水,递给三藏说:“老师父,慢慢喝,只要一口,就能解胎气。”八戒说:“我不用盏子,连吊桶我都喝了算了。”那婆婆说道:
“老爷爷,这只是吓唬人的罢了!如果喝了这桶水,连肠子和肚子都会化掉!”呆子吓得不敢乱动,只喝了一点。没过多久,他们两个肚子就开始痛,只听见肚子里咕噜咕噜响。肚子响过后,呆子忍不住,大小便都流出来了,唐僧也忍不住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上厕所。行者说:
“师父啊,千万别在风里去。要小心,稍微受了风,可能就会得产后病。”那婆婆马上拿来两个干净的桶,让他们两个方便。过了一会儿,他们各自去了几次,才觉得疼痛减轻,肿胀也渐渐消除了,血块也化掉了。婆婆又煮了一些白米粥给他们补身,八戒说:“婆婆,我的身体已经没事了,不用补了。先给我烧点汤水洗个澡,这样吃粥才好。”沙僧说:
“哥哥,不能洗澡,刚生完孩子的人洗了水会生病。”八戒说:“我又没有大出血,顶多就是小产,怕什么?洗干净就好。”于是那婆婆给他们烧了一些汤,帮他们洗了手脚。唐僧才喝了两碗粥,八戒就喝了十几碗,还想要添。行者笑着说:“你这个傻货!少吃点!别弄得像个沙包肚子,没个样子。”八戒说:“没事!没事!我又不是母猪,怕什么?”那家子又去准备做饭。
老婆婆对唐僧说:“老师父,把这水给我吧。”行者说:
“呆子,不喝水了吗?”八戒说:“我的肚子也不疼了,胎气应该散了,感觉没事了,喝水干嘛?”行者说:“既然你们两个都好了,就把水送给你家吧。”那婆婆谢谢行者,把剩下的水装在瓦罐里,埋在后院,对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说:“这罐水,是我为我的棺材准备的!”大家都很高兴,准备了素饭,摆开桌子椅子,唐僧他们吃了素饭。平静了一夜。第二天天亮,师徒们向婆婆致谢,离开了村子。唐三藏骑上马,沙和尚挑着行李,孙大圣在前面引路,猪八戒牵着缰绳,这才是:
洗净口孽身干净,销化凡胎体自然。
不知道之后在国界中还会发生什么,我们下次继续。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相关好文推荐:
0条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