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西游——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

话说孙大圣心里非常烦闷,他在空中飞着,想要回到花果山的水帘洞,但又怕洞里的小妖会嘲笑他,说他出尔反尔,不像个大丈夫;他想去天宫,但又害怕天宫不让他待太久;他想去海岛,却又羞于见到那三岛的神仙;他想去龙宫,但又不想去求龙王。真是无处可去,心里苦苦思索:“算了!算了!算了!我还是去见我的师父,还是回到正道上。”于是他按下云头,径直来到唐僧的马前,恭敬地说:“师父,请原谅弟子的过错!

以后再也不敢行凶了,我会好好听从师父的教诲,绝对要保你去西天。”唐僧见了,更加不答应,拉住马,念起《紧箍儿咒》,反复念了二十多遍,把大圣咒倒在地,箍儿深深地陷入他的肉里,才停下来问:“你不回去,怎么又来缠我?”行者只好说:“别念!别念!我有地方待着,只怕你没有我就不能去西天。”

三藏生气地说:“你这个猢狲杀生害命,连累了我多少,如今我根本不需要你!我能不能去,与你无关!快走!快走!再迟一点,我又要念真言,这次绝不饶你,把你的脑浆都勒出来!”大圣疼得受不了,见师父更不愿意原谅他,没办法,只能再次驾起筋斗云,飞到空中,忽然想到:“这和尚对我心怀不满,我还是去普陀崖找观音菩萨吧。”

于是大圣转身,没过一个时辰,就来到南海,停在祥光处,直奔落伽山上的紫竹林,突然看到木叉行者迎面行礼说:“大圣去哪儿?”行者回答:“要见菩萨。”木叉便引着行者来到潮音洞口,又见善财童子行礼问:“大圣何来?”行者道:“有事要告菩萨。”

善财听到“告”字,笑着说:“好刁嘴的猴子!还像当初我被你抓住的时候,你欺负我呢!我菩萨是大慈大悲、愿望无量的圣善菩萨,有什么不是的,你要告他?”行者心里满是怨气,听了这话,心中怒火中烧,喝道:“这个忘恩负义的小家伙,真是愚蠢!你那时作恶成精,我请菩萨收了你,转而让你得道,如今享受这极乐长生、自由逍遥,和天同寿,还不拜谢我,反倒如此轻视我!我来这里告求菩萨的,怎么说我刁嘴要告菩萨?”

善财陪着笑说:“你真是个急性子,我只是和你开玩笑,你怎么就变脸了?”

正在说话,忽然看到白鹦哥飞来,知道是菩萨在召唤,木叉和善财便带着行者前往宝莲台下。行者看到菩萨,立刻俯身下拜,止不住泪水如泉涌,放声大哭。菩萨让木叉和善财扶起来,说:“悟空,有什么伤心的事,明明说出来,不要哭,不要哭,我来帮助你消灾解难。”行者泪流满面地再次拜道:“当年弟子遭受过什么气啊?多亏菩萨解救我于天灾,教我做沙门,保护唐僧去西天拜佛求经,我弟子拼命相救,像是在虎口夺食,在龙背揭鳞。只盼望能回到正道,洗清罪业,没想到那长老却忘恩负义,迷失了善缘,更不明白事情的真相!”

菩萨说:“先把事情的真相告诉我。”行者于是将打杀草寇的前因后果仔细讲了一遍。唐僧因为他打死了很多人,心生怨恨,不分是非,便念起《紧箍儿咒》,几次赶他,没办法,他特地来告诉菩萨。菩萨说:“唐三藏受命西行,一心要做好僧人,绝不轻易伤命。像你有无量神通,何必打死那么多草寇!草寇虽然不良,但毕竟是人,不该杀死,他们和妖怪、鬼魅不同。杀了草寇是你的功绩,但杀人就是你的不仁。不过赶走他们,自然救了你师父,从公论上看,还是你的不善。”行者含泪叩头道:“即使弟子不善,也应该用功来抵消罪过,不该这样把我赶走。希望菩萨大发慈悲,念念《松箍儿咒》,去掉金箍,交还给我,让我回水帘洞逃生去吧!”菩萨笑道:“《紧箍儿咒》是如来传给我的。那年让我上东土寻找取经人,赐给我三件宝贝,分别是锦袈裟、九环锡杖和金箍,秘授了咒语三篇,并没有什么《松箍儿咒》。”行者说:“既然如此,我告辞菩萨了。”

菩萨问:“你要去哪里?”行者回答:“我要去西天,拜见如来,求念《松箍儿咒》。”菩萨说:“等一下,我给你看看吉凶。”行者说:“不用看,这里就很不吉利了。”菩萨说:“我不是看你,而是看唐僧的吉凶。”好菩萨端坐在莲台上,运气观察,慧眼远望,遍观宇宙,突然开口说道:“悟空,你的师父马上就会遇到伤身的危险,不久就会来找你。你就在这里等我去告诉唐僧,让他和你一起去取经,完成正果。”孙大圣只好听话,不敢乱动,站在宝莲台下不说话。

这时,唐长老催促行者,让八戒牵马,沙僧挑担,连马四口,朝西奔去,走了不到五十里,三藏勒马说道:“徒弟,自从五更时出了村子,又被那弼马温惹得生气,半天又饿又渴,谁去化些斋饭让我吃?”八戒说:“师父请下马,等我去看看附近有没有庄村,去化些斋饭。”三藏听了,立刻下了马。八戒飞起云头,仔细一看,四周全是山岭,根本没有人家。他按下云来,对三藏说:“确实没有地方可以化斋,一望无际,全是山。”三藏说:“既然没有地方化斋,那就先找些水来解渴。”八戒说:“等我去南山涧下取些水。”沙僧立刻拿出钵盂递给八戒,八戒托着钵盂,驾起云雾而去。长老坐在路旁等了很久,没见回来,口渴得难受,舌头都干了。于是有诗说:保神养气谓之精,情性原来一禀形。心乱神昏诸病作,形衰精败道元倾。三花不就空劳碌,四大萧条枉费争。土木无功金水绝,法身疏懒几时成!

沙僧在旁看到三藏饥渴难忍,八戒又没有水来,只得稳住行囊,绑牢白马说:“师父,你先自己撑着,我去催水来。”长老含泪无言,只能点头应答。沙僧急忙驾云光,也往南山去了。

师父独自忍耐,实在太苦了,正感到焦虑的时候,忽然听到一声响亮的声音,吓得长老朝声音看去,原来是孙行者跪在路旁,双手捧着一个磁杯说:“师父,没有老孙,你连水都喝不到。这一杯凉水,你先喝口水解渴,等我再去化斋。”长老说:“我不喝你的水!我宁可渴死,也不想要你的水!你去吧!”行者说:“没有我你是去不了西天的。”三藏说:“去得去不得,不关你的事!你这泼猴,干嘛缠着我!”那行者脸色一变,发怒骂道:“你这个狠心的秃子,真是太瞧不起我了!”他用铁棒扔掉磁杯,打在长老的背上,长老晕倒在地,不能说话,行者把两个青毡包袱提在手中,驾着筋斗云,不知去向。

此时,八戒托着钵盂,朝山南坡下奔去,忽然在山凹里看到一座草舍。原来之前因为山高遮住了,没看到;现在走到面前,才知道是个人家。呆子心里想:“如果我这副丑模样,肯定会被人怕,白费心思,绝对化不了斋饭。必须变得好看!必须变得好看!”好呆子,捏着诀,念个咒,把身体摇了七八摇,变成一个病态的黄胖和尚,嘴里哼哼唧唧的,走近门前叫道:“施主,厨房里有剩饭,路上有饥人。贫僧是东土来往西天取经的,我师父在路上饥渴了,家中有锅巴冷饭,求你施舍些救命。”那家里的男人不在,都去插秧种谷去了,只有两个女人在家,正煮午饭,盛了两盆,准备送下田,锅里还有一些饭和锅巴,没盛完。那女人见他这副病样,又听他说是东土往西天去的话,以为他是病得胡说,又怕他跌倒,死在门口,只好好心好意,把剩饭锅巴满满地给了他一钵。呆子拿着,现了本来面目,径直回到旧路。正走着,听到有人叫“八戒”。八戒抬头一看,原来是沙僧在山崖上喊道:“这里来!这里来!”他下了崖,走到沙僧面前说道:“这涧里好清水不去舀,你去哪里了?”八戒笑着说:“我到这里,看到山凹里有个人家,我去化了一钵干饭回来。”沙僧说:“饭是可以用的,只是师父渴得厉害,怎么拿水去?”八戒说:“要水也简单,你把衣服衣襟来兜着这饭,我就用钵盂去舀水。”

两个人高高兴兴地走在路上,突然看到唐僧面朝下摔在地上,白马在路边挣脱了缰绳,长鸣着跑来跑去,行李也不见了。八戒慌得直跺脚,捶胸大喊:“不用说了!这肯定是孙行者的余党,来这里打伤师父,抢走了行李!”沙僧说:“你去把马拴住!”八戒急忙说:“怎么办!怎么办!这真是半途而废啊!”他叫了一声:“师父!”眼泪汪汪地伤心痛哭。八戒说:“兄弟别哭了,事情已经这样了,取经的事先不说。你看师父的样子,我骑马去那边的村子卖几两银子,买口棺材把师父埋了,我们就各自找路散伙。”沙僧舍不得离开,把唐僧的身体转过来,脸贴着脸,哭着说:“可怜的师父!”只见那位长老的口鼻里吐出了热气,胸口也暖和了,连忙叫:“八戒,你来!师父没死!”那呆子才走上前来扶起他。长老醒过来,呻吟了一会儿,骂道:“好泼猴,竟然打我!”沙僧和八戒问:“是谁的猴?”长老不说话,只是叹气,喝了几口水后才说:“徒弟,你们刚走,那悟空又来缠我。我不愿意接受,他就打了我一下,把我的行李包袱都抢走了。”八戒听了,恨得咬牙切齿,火冒三丈地说:“真是受不了这个泼猴,怎么敢这样无礼!”他对沙僧说:“你照顾好师父,我去他家要回包袱!”沙僧说:“你先别生气,我们把师父扶到那边的山凹人家喝口热茶,先把饭热一热,照顾好师父,再去找他。”八戒听从,把师父扶上马,拿着钵盂,装着冷饭,直奔那家门口。只见那家里只有一个老婆子,看到他们急忙躲开。沙僧合掌说:“老母亲,我们是东土唐朝差往西天的,师父有些不舒服,特意来这里,请您给他喝口热茶,吃点饭。”那老婆子说:“刚才有个食痨病的和尚,说是东土来的,已经化斋走了,还有什么东土的,我家没什么人,请你们别转悠。”长老听了,扶着八戒下了马,躬身说道:“老婆婆,我的弟子有三个徒弟,齐心协力保护我去天竺国大雷音寺拜佛求经。因为我大徒弟孙悟空一生凶恶,不遵循善道,所以我把他赶回去了。不料他暗中回来,打了我一下,把我的行李和衣物抢走了。现在想让一个徒弟去找他,路上又没有地方坐,特来您家暂时休息一下。待我讨回行李就走,绝不敢久留。”那老婆子说:“刚才那个食痨病的胖和尚,也说是东土往西天去的,怎么又来了一个?”

八戒忍不住笑着说:“就是我。因为我长得嘴大耳长,怕你们害怕,不肯请我吃饭,所以我才变成那样。你不信,我兄弟的衣兜里不是你家的锅巴饭吗?”那老婆子一看,果然是他带来的饭,于是就不拒绝,留他们坐下,给他们烧了一壶热茶,递给沙僧泡饭。沙僧把冷饭泡了,递给师父。师父吃了几口,定了定神,问:“谁去讨行李?”八戒说:

“我前年因为师父把他赶回去,我曾经找过他一次,认识他在花果山的水帘洞,等我去!等我去!”长老说:“你去不了。那猢狲原本和你不和,你又说话粗鲁,万一说错了话,他就会打你。让悟净去吧。”沙僧答应说:“我去,我去。”长老又对沙僧吩咐:“你到了那里,得看看情况。如果他愿意把包袱给你,你就假装谢谢他拿来;如果不愿意,千万不要和他争执,直接去南海菩萨那里,把这个情况告诉她,请菩萨去问他要。”沙僧听从了,跟八戒说:“我现在去找他,你千万不要乱来,好好侍奉师父。这人家也不能撒泼,怕他不肯给饭,我去就回来。”八戒点头说:“我知道了。不过你去,能不能讨到,明天早上回来,不要弄得两头都不好。”沙僧于是捻了诀,驾起云光,直接飞往东胜神洲。真是:身在神飞不守舍,有炉无火怎烧丹。黄婆别主求金老,木母延师奈病颜。这次去不知道何时回来,这次回去也难以估计。五行生克情无顺,只等心猿再进关。

沙僧在半空中,行了三天三夜,才到了东洋大海,忽然听见波浪的声音,低头一看,果然是黑雾弥漫,阴气重重,海面上日光寒冷。

他也没心情观赏,望着仙山渡过瀛洲,向东方直抵花果山。乘着海风,踏着水势,又过了好一段时间,终于看见高峰耸立,陡峭的山壁,到了山顶,按云找路下山,寻找水帘洞。走近前,只听得一片喧哗,看到山中无数猴子在喧闹。沙僧又走近仔细一看,原来是孙行者高坐在石台上,双手扯着一张纸,清晰地念道:“东土大唐的皇帝李,命令圣僧陈玄奘法师,上西方天竺国的娑婆灵山大雷音寺专拜如来佛祖求经。因为我身体有病,魂游地府,幸好阳数长,感恩冥君放我回生,广泛陈述善会,修建度亡道场。一直得到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金身显现,指示西方有佛有经,可以度幽亡超脱,特意让法师玄奘,远历千山,询求经文。如果经过西方各国,不灭善缘,照牒施行。大唐贞观十三年秋吉日的御前文牒。自别大国以来,经过各国,中途收得大徒弟孙悟空,二徒弟猪八戒,三徒弟沙悟净和尚。”念了一遍又念。沙僧听到这是通关文牒,忍不住走上前大声叫道:“师兄,师父的关文你念他干什么?”

那行者听到声音急忙抬头,不认得是沙僧,叫道:“拿来!拿来!”众猴子一起围上来,把沙僧拖过来,喝道:“你是谁,胆敢靠近我的仙洞?”沙僧见他变了脸,不肯相认,只得向上行礼道:“上告师兄,前些日子师父性情暴躁,错怪了师兄,把师兄咒了几遍,赶回家。一方面弟子们没有劝解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师父饥渴去找水吃饭。没想到师兄好心回来,又怪师父执法不留,结果把师父打倒,昏迷在地,把行李抢去了。后来救醒师父,特意来拜兄,如果不恨师父,还念昔日解脱之恩,和小弟一起把行李送回师父身边,一起上西天,了结这个正果。如果心里怨恨太深,不肯一起去,千万把包袱还给我,兄弟在深山,享受晚年生活,这样也算两全其美。”

行者听了,冷笑着说:“贤弟,你说的真是让我不满意。我打唐僧,抢行李,并不是因为我不去西方,也不是因为我喜欢留在这里。我现在已经详细读过了文书,准备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,把经书送回东土,我一个人成功,让南赡部洲的人立我为祖,传名万代。”

沙僧笑着说:“师兄说得不对,以前没有孙行者取经的说法。我佛如来创作的三藏真经,是观音菩萨为了寻找取经人而去东土求经的,要我们经历千山万水,保护取经人。菩萨曾说:取经人是如来的门徒,称为金蝉长老,因为他不听佛祖讲经,被贬下灵山,转生到东土。教他要去西方,重新修行大道。路上会有很多魔障,我们三人要帮助他。如果你不带唐僧去,哪个佛祖会把经传给你呢?不就是白白费力吗?”

行者说:“贤弟,你真是太天真了,只知道一半,不知道另一半。你说有唐僧在我身边保护我,那我就没有唐僧了吗?我这里再找一个有道的真僧来,老孙自己扶持他,有什么不可以!我已经决定明天动身。你不信,等我请你来看看。”于是他喊道:“小的们,快请老师父出来。”果然跑进去,牵出一匹白马,带出一个唐三藏,后面跟着一个八戒,挑着行李;一个沙僧,拿着锡杖。沙僧见了非常生气说:“我老沙行不改名,坐不改姓,哪里又有一个沙和尚!不要无礼!吃我一杖!”好沙僧,双手举起降妖杖,给一个假沙僧狠狠一击,结果打死了,原来是一个猴精。行者气愤,举起金箍棒,带着众猴把沙僧围住。沙僧东冲西撞,打出去后,乘着云雾逃生说:“这泼猴真是懒惰,我去告菩萨!”行者看到沙僧打死一个猴精,把沙和尚逼走了,也不去追,回洞里让小的们把打死的妖尸拖到一边,剥去皮,取肉煎炒,和众猴一起喝椰子酒、葡萄酒。然后选一个会变化的妖猴,变成一个沙和尚,再教导他们,要上西方的事不提。

沙僧驾着云离开东海,走了一整天,来到了南海。正走着,远远就看到落伽山,急忙前去停下云雾观看。真是个好地方!果然是:包容天地的奥秘,汇聚百川而沐浴日月。波涛起伏,巨鲲翻腾,水流通向西北海,浪潮汇聚东洋。四海相连,仙方洲岛各有仙宫。别说满地蓬莱,且看普陀云洞。美丽的景致!山顶的霞光灿烂,岩下的祥风荡漾。紫竹林中孔雀飞舞,绿杨枝上鹦鹉对话。琪花瑶草年年盛开,宝树金莲岁岁长。白鹤多次朝拜山顶,素鸾多次到山亭。游鱼也懂得修真,跃浪穿波听讲经。沙僧慢慢走到落伽山,欣赏仙境,突然见到木叉行者迎面走来:“沙悟净,你不保护唐僧取经,来这里干什么?”

沙僧行礼后说:“我特意来见菩萨,请您引荐一下。”木叉知道他是来找行者的,也不多问,先进去对菩萨说:“外面有唐僧的小徒弟沙悟净来朝拜。”孙行者在下面听见,笑着说:“这一定是唐僧遇到麻烦,沙僧来请菩萨的。”菩萨于是让木叉叫他进来。沙僧跪下拜完,正想说前面的事,突然看到孙行者站在旁边,没等他说话,就用降妖杖朝行者打去。行者不还手,身体一侧躲过。沙僧嘴里骂道:“你这个犯了十恶的泼猴!你又来暗算菩萨!”菩萨喝道:“悟净不要动手,有什么事情先告诉我。”沙僧收起宝杖,再次在台下拜菩萨,气冲冲地对菩萨说:“这个猴一路行凶,不可计数。前几天在山坡下打死两个抢路的强人,师父怪他。没想到晚上又住在贼窝主家,把一伙贼人打死,血淋淋地提着一个人头来给师父看。师父吓得摔下马来,骂了他几句,赶他回去。分别后,师父饥渴得很,让八戒去找水,等了很久不回来,又让我去找他。不想孙行者看到我们不在,又回来把师父打一铁棍,把两个青毡包袱抢走。我和师父回来后,救醒了他,特意来水帘洞找他要包袱,没想到他变了脸,不肯认我,把师父的文念了一遍又一遍。我问他念这个干什么,他说不保护唐僧,他要自己去西天取经,送回东土,算是他的功果,立他为祖,万古传扬。我说没有唐僧,谁肯传经给你呢?他说他选了一个有道的真僧。然后请出来,果然是一匹白马,一个唐僧,后面跟着八戒、沙僧。我说我就是沙和尚,怎么又有一个沙和尚?我上前去,打了他一棍,原来是一个猴精。他就带着众猴来抓我,我特意来告菩萨。不知道他会使筋斗云,提前到这里,又不知他会说什么巧妙的谎言来欺骗菩萨。”菩萨说:“悟净,不要赖别人,悟空到这里已经四天,我并没有放他回去,他哪里有请唐僧、自去取经的意思?”沙僧说:“现在水帘洞有一个孙行者,怎么敢欺骗呢?”

观音菩萨说:“既然这样,你不要着急,让悟空和你一起去花果山看看。到底是真的难以消灭,还是假的容易解决,到那里就能自己看清楚。”这位大圣听了之后,就和沙僧向菩萨告辞。于是他们出发,来到这里:

花果山前分皂白,水帘洞口辨真邪。

究竟怎么区分,我们下次继续。
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

相关好文推荐:

白话西游——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

白话西游——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

白话西游——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

白话西游——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

白话西游——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山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

0条留言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