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三国——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
董卓想要杀掉袁绍,李儒劝阻他说:“事情还没定下来,不可以随便杀人。”袁绍手里提着宝剑,和百官告别后出门,走到东门,奔向冀州。董卓对太傅袁隗说:“你的侄子无礼,我看在你的面子上,姑且饶他一次。关于废立皇帝的事情应该怎么处理?”袁隗回答:“太尉所说是对的。”董卓说:“如果有人阻止这个大议论,就用军法来处理!”众臣都感到震惊,纷纷表示会听从命令。宴会结束后,董卓问侍中周毖和校尉伍琼:“袁绍离开后会怎样?”周毖说:“袁绍愤怒地离开,如果他急于报复,势必会引起变故。而且袁家在四代中树立了恩德,门生和旧官遍布天下;如果他收集豪杰聚众,英雄可能会因此而起,山东就不是我们的了。不如赦免他,任命他为一个郡的守令,这样他高兴于免罪,必定不会有后患。”伍琼说:“袁绍虽然善于谋划,但缺乏决断,不值得担忧;不如给他一个郡的守令,以收民心。”董卓采纳了这个建议,当天就派人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。
九月初一,董卓请皇帝到嘉德殿,举行文武大会。董卓手持宝剑,对众人说:“天子软弱,不足以统治天下。现在有一份策文,应该宣读。”于是命李儒读策文:
“孝灵皇帝早已抛弃了臣民;新的皇帝承继后,天下人都在侧目观望。然而,皇帝天资轻佻,威仪不端,居丧时懈怠:德行已经显露,理应辞去大位。皇太后的教导没有母仪,政局混乱。永乐太后突然去世,众人对此感到困惑。三纲之道、天地之纪,不应该有缺失吗?陈留王协,圣德伟大,规矩严肃;居丧时哀伤,言辞没有不正之处;美名声誉,天下皆知,应该继承伟大的事业,成为万世的统治者。因此,废除皇帝,任命弘农王为皇帝,顺应天意和民心,以安慰百姓的期望。”
李儒读完策文后,董卓命人将皇帝扶下殿,解除他的印绶,北面长跪,称臣听命。又叫太后去服侍命令。皇帝和太后都痛哭,群臣无不悲伤。
阶下有一位大臣,愤怒地高声叫道:“贼臣董卓,竟敢做欺天的事情,我要用我的鲜血来报仇!”他挥手用象简直击董卓。董卓大怒,喝令武士抓住他。此人就是尚书丁管。董卓命人将他拖出去斩了。丁管骂不绝口,直到死也没有改变神色。后人有诗感叹道:
董贼潜怀废立图,汉家宗社委丘墟。满朝臣宰皆囊括,惟有丁公是丈夫。
董卓邀请陈留王登殿。群臣朝贺完毕,董卓命人扶着何太后、弘农王和皇妃唐氏在永安宫中闲住,封锁宫门,禁止群臣随意进入。可怜少帝四月登基,至九月就被废除。董卓所立的陈留王协,表字伯和,是灵帝的儿子,即后来的献帝;当时年九岁,改元初平。董卓成为相国,不用名号,入朝不需跑步,剑履上殿,威势无比。
李儒劝董卓提拔名流,以收民心,因此推荐蔡邕的才华。董卓命人征召蔡邕,但蔡邕没有前来。董卓生气,派人对蔡邕说:“如果你不来,我就要灭你全家。”蔡邕害怕,只得应命而来。董卓见蔡邕非常高兴,一个月内三次升迁他的官职,任命为侍中,十分亲厚。
与此同时,少帝与何太后、唐妃被困在永安宫中,衣食渐渐匮乏;少帝的眼泪从未干过。一天,偶然看到庭中双燕飞舞,便吟了一首诗。诗曰:
嫩草绿凝烟,袅袅双飞燕。洛水一条青,陌上人称羡。
远望碧云深,是吾旧宫殿。何人仗忠义,泄我心中怨!
董卓常常派人去打探消息。这天得到了这首诗,带来给董卓。董卓说:“这首诗是怨恨而作,杀了他可以名正言顺。”于是命令李儒带着十个武士,进宫杀掉皇帝。皇帝和后妃正在楼上,宫女报告李儒来了,皇帝大吃一惊。李儒用毒酒奉给皇帝,皇帝问这是为什么。李儒说:“春天温暖,董相国特地送上寿酒。”太后说:“既然是寿酒,你可以先喝。”李儒生气地说:“你不喝吗?”叫左右拿出短刀和白绸子放在前面说:“不喝寿酒,可以领受这两样!”唐妃跪下来请求:“我代皇帝喝酒,希望您能保住母子性命。”李儒大声喝道:“你是谁,竟敢代替皇帝去死?”于是举酒给何太后说:“你可以先喝吗?”太后骂何进没有谋略,引贼入京,导致今天的祸害。李儒强迫皇帝,皇帝说:“让我和太后告别。”于是痛哭流涕,作了一首歌,歌中说道:
天地易兮日月翻,弃万乘兮退守藩。为臣逼兮命不久,大势去兮空泪潸!
唐妃也作歌说道:
皇天将崩兮后土颓,身为帝姬兮命不随。生死异路兮从此毕,奈何茕速兮心中悲!
歌唱完,两人相拥而哭,李儒大吼:“相国还未回报,你们却在这里耽误,指望谁来救你们?”太后大骂:“董贼逼迫我母子,皇天不佑!你们助纣为虐,必定会灭族!”李儒怒火中烧,双手抓住太后,直接拉下楼;命令武士绞死唐妃;用毒酒灌杀少帝。
随后回去报告董卓,董卓命人将少帝葬在城外。从此以后,每夜都进宫,奸淫宫女,夜宿龙床。曾经带军队出城,走到阳城地方,正值二月,村民在庆祝,男女都聚集。董卓命士兵包围,全部杀掉,掠走妇女和财物,装上车,车下悬挂着千余颗人头,连夜返回,扬言打了大胜仗;在城门外焚烧人头,分发妇女和财物给士兵。越骑校尉伍孚,字德瑜,看到董卓残暴,心中愤怒,曾在朝服内披上小铠甲,藏了一把短刀,想找机会杀掉董卓。一天,董卓进朝,伍孚迎上去,拔刀直刺董卓。董卓力气很大,用手抓住了他;吕布正好进来,抓住了伍孚。董卓问:“是谁教你反抗?”伍孚怒目而视,喝道:“你不是我的君主,我也不是你的臣子,为什么要反?你的罪恶满天,人人都想杀了你!我恨不能把你车裂,以谢天下!”董卓大怒,命人把伍孚拖出去剖剐。伍孚死前骂个不停。后人有诗赞美他:
汉末忠臣说伍孚,冲天豪气世间无。朝堂杀贼名犹在,万古堪称大丈夫!
董卓从此出入都带着甲士护卫。
此时袁绍在渤海,听说董卓弄权,就派人带着密信去见王允。信中大意说:
卓贼欺天废主,人人不忍说;而你却任由他横行,如若不闻,岂是报国效忠之臣呢?我现在聚集兵马,想要清除王室,但不敢轻举妄动。如果你有心,就趁机图之。如有需要帮助,随时奉命。
王允收到信,想了半天没有办法。一天,在侍班阁子里见到旧臣们都在,王允说:“今日老夫贱降,今晚敢请各位到我家小酌。”众官都说:“一定来祝寿。”当天晚上王允设宴在后堂,公卿们都来了。酒喝了几轮,王允突然掩面大哭。众官惊问:“司徒您生日,为什么发悲?”王允说:“今天并不是贱降,而是想和大家商量,恐怕董卓起疑,所以才这么说。董卓欺主弄权,国家危在旦夕。想当初高皇诛秦灭楚,拥有天下;谁想到传到今天,却沦落在董卓手中:这就是我哭的原因。”于是众官都哭了。坐中有一人拍手大笑说:“满朝公卿,晚上哭到明天,明天哭到晚上,还能把董卓哭死吗?”王允一看,是骁骑校尉曹操。王允怒道:“你祖宗也曾为汉朝效力,如今不想着报国反而嘲笑吗?”操说:“我并不是笑别的事,而是笑大家没有一个计策来杀董卓。虽然我不才,愿意现在就杀掉董卓,把他的头悬在都门,以谢天下。”王允避开座位问:“孟德有何高见?”操说:“最近我屈身事董卓,实是想趁机图之。现在董卓很信任我,我因此有机会靠近他。听说司徒有一把七宝刀,愿借给我入相府刺杀他,纵然死也不后悔!”王允说:“孟德果然有此心,天下幸甚!”于是亲自为操斟酒。操饮酒后发誓,王允随即取出宝刀给他。操藏好刀,喝完酒,便起身告别众官,众官又坐了一会儿,随后也都散了。
第二天,曹操佩戴着宝刀,来到相府,问:“丞相在哪里?”随行的人回答:“在小阁中。”曹操直接走进去。看到董卓坐在床上,吕布侍立在旁。董卓说:“孟德来得真慢!”曹操说:“马走得慢。”董卓转头对吕布说:“我有西凉进来的好马,奉先可以去挑一匹送给孟德。”吕布领命出去。曹操心里暗想:“这个贼该死!”于是想拔刀刺董卓,但担心董卓力气大,没敢轻举妄动。董卓因为胖,坐不久,就倒身躺下,转过脸来。曹操又想:“这个贼该休息了!”于是急忙拔出宝刀,正准备刺下去,没想到董卓仰面看着镜子,看到曹操在背后拔刀,急忙问:“孟德,你干什么?”这时吕布已经牵马来到阁外。曹操慌忙,就跪下说:“曹操有一把宝刀,献给恩相。”董卓看着他,见刀长一尺多,七宝镶嵌,非常锋利,果然是一把宝刀;于是把刀递给吕布收了。曹操把刀解鞘给吕布。董卓带着曹操出去看马,曹操谢道:“希望借来试骑一匹。”董卓就教给马鞍和缰绳。曹操牵着马出相府,打马向东南而去。
吕布对董卓说:“刚才曹操好像有刺杀的样子,被我喝止了,所以才推说献刀。”董卓说:“我也有这样的怀疑。”正说着,李儒来了,董卓把事情告诉了他。李儒说:“操没有妻子和孩子在京城,只是一个人住在寓所。现在差人去叫他,如果他没有疑虑就会来,那就是献刀;如果推托不来,那肯定是要行刺,抓住他问个明白。”董卓觉得这个主意不错,于是派了四个狱卒去叫曹操。等了很久,回来报告说:“操没有回寓所,骑马飞出了东门。门口的守卫问他,曹操说‘丞相叫我有急事’,就纵马而去了。”李儒说:“曹操心虚逃跑,刺杀的事情没有疑问了。”董卓大怒说:“我如此重用他,他竟然想害我!”李儒说:“这一定还有同谋者,等抓住曹操就能知道了。”董卓于是下令四处发布通缉令,画出曹操的样子,抓捕曹操:抓住的人赏千金,封万户侯;窝藏的人同罪。
曹操逃出城外,飞奔向谯郡。路过中牟县,被守关的士兵抓住,带去见县令。曹操说:“我是客商,姓皇甫。”县令仔细看了曹操,沉吟了一会儿,说:“我之前在洛阳求官时,曾认得你是曹操,怎么隐瞒!快把你监禁起来,明天带去京师请赏。”于是把士兵给曹操酒食后就离开了。到夜里,县令叫亲信暗中把曹操带出来,直接到后院审问;问道:“我听说丞相对你不错,为什么要自找麻烦?”曹操说:“燕雀怎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!你既然抓住我,就应该带我去请赏,何必多问!”县令把左右的人都退开,对曹操说:“你可不要小看我。我可不是普通的官吏,只是没有遇到我的主子。”曹操说:“我祖宗世代为汉朝服务,如果不想着报国,那和禽兽有什么区别?我屈身事董卓,是想乘机除掉他,为国除害。现在事情没有成功,这也是天意!”县令说:“孟德你这次想去哪里?”曹操说:“我想回乡里,发出诏书,召集天下诸侯一起讨伐董卓:这是我的愿望。”县令听了,便亲自解开了曹操的绑绳,扶他上座,再拜道:“您真是天下的忠义之士!”曹操也拜了,问县令的名字。县令说:“我姓陈,名宫,字公台。老母和妻子都在东郡。现在感激您忠义,愿意放弃官职,跟随您一起逃亡。”曹操非常高兴。那夜,陈宫收拾好盘费,与曹操更换衣服,各自背上剑,骑马一起回故乡。
走了三天,到了成皋的地方,天色渐晚。曹操用鞭子指着林子深处对陈宫说:“这里有一个人姓吕,名叫伯奢,是我父亲的结义兄弟;我们去问一下他家里的情况,找个地方过夜,怎么样?”陈宫说:“最好。”于是两人下马,来到庄前,见到了伯奢。伯奢说:“我听说朝廷派人到处发文书,急着抓你,你父亲已经躲到陈留去了。你怎么会来到这里?”曹操告诉他之前的事情,说:“要不是陈县令,我早就粉身碎骨了。”伯奢对陈宫拜了拜,说:“小侄如果不是你,曹家早就被灭门了。你宽心安坐,今晚就可以住在草舍里。”说完,他就进屋了。过了一会儿,他出来,对陈宫说:“我家没有好酒,容我去西村买一坛来招待你们。”说完,急匆匆地骑上驴子走了。
曹操和陈宫坐了一会儿,忽然听到庄后有磨刀的声音。曹操说:“吕伯奢不是我至亲,但这事可疑,我去偷听一下。”于是两人悄悄走到草堂后,听到有人说:“绑起来杀了,怎么样?”曹操说:“没错!如果现在不先下手,肯定会被抓住。”于是与陈宫拔剑冲进去,不问男女,全部杀了,一共杀死了八个人。搜到厨房,看到有人绑着一只猪准备杀。陈宫说:“孟德你心里太多疑虑,误杀好人了!”于是急忙出了庄上马而走。没走两里路,看到伯奢的驴鞍前挂着两个酒瓶,手里提着果菜过来,叫:“贤侄和使君为什么急着离开?”曹操说:“被追的人,不敢久留。”伯奢说:“我已经交代家人宰一只猪来招待,贤侄和使君为何不留宿一晚?快请转骑。”曹操不理,催马就走。走了没几步,忽然拔剑回头,叫伯奢:“你是谁?”伯奢回头看时,曹操挥剑把伯奢砍在驴子下面。陈宫大惊说:“刚才我耳朵听错了,现在为什么要这样?”曹操说:“伯奢回家见到那么多人被杀,怎么会善罢甘休?如果带着人来追,肯定会遭到祸害。”陈宫说:“知道了还杀,真是不义!”曹操说:“宁愿我负天下人,也不让天下人负我。”陈宫默默无语。
当晚,走了几里路,在月光下敲开了客店的门投宿。喂饱了马,曹操先睡了。陈宫心里想着:“我本以为曹操是好人,弃官跟着他;原来是个心狠手辣的人!今天如果留他,肯定会成为后患。”于是想拔剑去杀曹操。正如诗所说:
设心狠毒非良士,操卓原来一路人。
曹操的性命将如何,且听下文分解。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相关好文推荐:
0条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