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三国——第九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
李儒正是撞倒董卓的人。他扶起董卓,带他到书院坐下。董卓问:“你来这里干什么?”李儒说:“我刚到府门,听说太师生气走进后园,找吕布。于是我急忙赶来,正好遇到吕布在奔跑,他说:‘太师要杀我!’我慌忙进园子劝他,不小心撞到您,真是死罪!死罪!”董卓说:“可恨这个逆贼!他戏弄我的爱妾,我一定要杀了他!”李儒说:“太师想错了。以前楚庄王和蒋雄的事,不追究他戏弄爱妾的事情,后来被秦兵围困,蒋雄拼死相救。所以现在貂蝉不过是一个女子,而吕布却是太师心腹的猛将。如果太师把貂蝉送给吕布,吕布一定会感激太师,用命来报答您。太师请三思而后行。”董卓沉吟良久说:“你说得也对,我要考虑一下。”李儒谢过后离开。
董卓进后堂,叫来貂蝉问:“你和吕布有什么私情?”貂蝉哭着说:“我在后园看花,吕布突然来了。我刚想躲,他却说:‘我是太师的儿子,何必躲避?’他用戟逼我到凤仪亭。我见他心里不善,怕被逼迫,想投进荷池自尽,却被他抱住。在生死关头,得太师救了我。”董卓说:“如果我把你赐给吕布,怎么样?”貂蝉大惊,哭着说:“我已经事奉贵人,现在突然要赐给家奴,我宁死不愿受辱!”于是她从壁间拔出宝剑想要自刎。董卓慌忙夺剑抱住她说:“我只是开玩笑!”貂蝉倒在董卓怀里,掩面大哭说:“这一定是李儒的计策!李儒和吕布关系密切,所以设下这个计谋,却不顾及太师的面子和我的性命。我一定要生吞了他!”董卓说:“我怎么忍心舍弃你呢?”貂蝉说:“虽然太师对我怜爱,但我怕在这里待久了,会被吕布害死。”董卓说:“我明天就带你回郿坞,咱们一起享乐,别担心。”貂蝉才擦干眼泪拜谢。
第二天,李儒进见说:“今天是个好日子,可以把貂蝉送给吕布。”董卓说:“吕布和我有父子之情,不方便赐给他。我只是不追究他的罪。你转告我,以好话安慰他就可以了。”李儒说:“太师不可被女人所迷惑。”董卓脸色变了,说:“如果你的妻子愿意和吕布在一起,你会怎么想?关于貂蝉的事,再也不要多说;说了就要斩!”李儒出门时仰天叹气:“我们都会死在女人的手里啊!”后人读书到此,感叹道:
司徒妙算托红裙,不用干戈不用兵。三战虎牢徒费力,凯歌却奏凤仪亭。
董卓当天就下令返回郿坞,所有官员都拜送。貂蝉在车上,远远看到吕布在人群中,目光望向车内。貂蝉轻轻掩面,像是在痛哭。车子已经开走,吕布在土冈上慢慢拉住马,眼望车尘,叹息痛恨。忽然,有人从后面问:“温侯为什么不跟太师走,而在这里远远望着叹气?”吕布一看,是司徒王允。
两人见面后,王允说:“我这几天身体不适,没出门,所以很久没见将军。今天太师回郿坞,我只能扶着病体来送你,很高兴能见到将军。请问将军,为什么在这里长叹?”吕布说:“正因为你女儿的事。”王允假装惊讶:“她好久没见将军了?”吕布说:“老贼自己宠幸她很久了!”王允假装大惊:“不相信有这种事!”吕布把事情详细告诉了王允。王允仰面跺脚,半天不语;过了一会儿才说:“没想到太师竟做出这种禽兽之事!”于是拉着吕布的手说:“暂且到我家里商量。”吕布跟着王允回去。王允把他请进密室,设酒款待。吕布又把在凤仪亭遇到的事情细说一遍。王允说:“太师玷污了我的女儿,抢走将军的妻子,真是天下的耻辱。不是在笑太师,而是在笑我和将军!可是我老迈无能,不值得一提;可惜将军盖世英雄,也受了这样的侮辱!”吕布气得怒火中烧,拍桌大叫。王允急忙说:“我失言了,将军请息怒。”吕布说:“我一定要杀了这个老贼,来报仇!”王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:“将军不要说,怕连累我。”吕布说:“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,怎么能永远忍气吞声!”王允说:“以将军的才干,确实不该受到董太师的限制。”吕布说:“我想杀这个老贼,但这是父子之情,怕惹来后人的议论。”王允微笑说:“将军姓吕,太师姓董。到时候,抛开父子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。”吕布精神振奋地说:“若不是司徒所言,我几乎自误!”王允见他心意已决,便继续说:“将军若扶持汉室,就是忠臣,会被青史传颂,流芳百世;将军若助董卓,就是反臣,载入史册,遗臭万年。”吕布避席下拜说:“我已决定,司徒请不要怀疑。”王允说:“只怕事情不成,反招大祸。”吕布拔出刀,刺自己的手臂出血为誓。王允跪下谢道:“汉室的命不斩,都是将军的恩赐。切勿泄漏!临时有计,自当相报。”吕布慷慨应诺后离去。
允于是请仆射士孙瑞和司隶校尉黄琬商量。瑞说:“现在天子刚刚生病好,可以派一个能说会道的人,去郿坞请董卓商议;同时把天子的密诏给吕布,让他在朝门里伏兵引董卓进来杀掉他:这是上策。”琬问:“谁敢去?”瑞说:“吕布同乡的骑都尉李肃,他因为董卓不调动他的官位,非常怨恨。如果让他去,董卓一定不会怀疑。”允说:“好。”于是请吕布一起商议。吕布说:“以前你劝我杀丁建阳,也是这个人。现在如果不去,我就先杀了他。”于是派人秘密请李肃来。吕布说:“当初你让我杀丁建阳投靠董卓;现在董卓上欺天子,下虐百姓,罪恶累累,人人都愤怒。你可以把天子的诏书传到郿坞,让董卓进朝,我伏兵杀掉他,力扶汉室,做个忠臣。你怎么看?”李肃说:“我也想早就除掉这个贼,只恨没有志同道合的人。现在将军如此,是天赐良机,我怎么敢有二心!”于是折箭为誓。允说:“如果你能办成这件事,何愁不能显贵呢。”
第二天,李肃带着十几骑,先到了郿坞。有人报告天子有诏,董卓就叫他进来。李肃进来拜见。董卓问:“天子有什么诏?”李肃说:“天子病体刚刚痊愈,想在未央殿召集文武大臣,商议将禅位于太师,所以有这个诏。”董卓说:“王允的意思如何?”李肃说:“王司徒已经命人筑受禅台,只等主公到来。”董卓大喜,说:“我昨夜梦见一条龙罩在身上,今天果然得到了这个好消息。时机不可错过!”于是命心腹的李傕、郭汜、张济、樊稠四人带领飞熊军三千人守住郿坞,自己当天就准备回京;还对李肃说:“我为天子,你就应该做执金吾。”李肃拜谢称臣。董卓入宫前去辞母。母亲时年九十多了,问:“我儿要去哪里?”董卓说:“儿子将去接受汉朝的禅位,母亲早晚就会成为太后!”母亲说:“我最近心惊肉跳,恐怕不是吉兆。”董卓说:“将要做国母,难道不该有些预兆吗!”于是告别母亲上路。临行时,对貂蝉说:“我成为天子后,会让你做贵妃。”貂蝉已经知道事情的真相,假装高兴地拜谢。
董卓出郞上车,前面有人遮挡,后面有人护送,朝长安而去。行不到三十里,他的车子忽然折了一只轮子,董卓下车骑马。又行不到十里,那匹马突然嘶叫,拉断了缰绳。董卓问李肃:“车子折了轮子,马儿断了缰绳,这是什么兆头?”李肃说:“这是太师应当接受汉朝的禅位,弃旧换新,将要乘坐玉辇金鞍的兆头。”董卓听了高兴,信任了他的说法。第二天,正行的时候,突然狂风大作,浓雾弥漫。董卓问李肃:“这是什么祥瑞?”李肃说:“主公登上龙位,必然会有红光紫雾,来显示天的威严。”董卓又高兴而不疑。到了城外,百官都出来迎接。只有李儒因病在家,不能出迎。董卓进了相府,吕布来表示祝贺。董卓说:“我登上九五之位,你应当总督天下的兵马。”吕布拜谢,就在帐前休息。那夜有十几个小孩在郊外唱歌,风把歌声吹进了帐里。歌声悲切,唱道:“千里草,何青青!十日卜,不得生!”董卓问李肃:“这童谣主说什么吉凶?”李肃说:“这只是在说刘氏灭亡、董氏兴起之意。”
第二天清晨,董卓摆列仪仗入朝,忽然看到一个道人,穿着青袍白巾,手中拿着长杆,上面绑着一丈布,两头各写一个“口”字。董卓问李肃:“这个道人是什么意思?”李肃说:“是心中有病的人。”于是叫士兵驱赶他。董卓进朝,群臣都穿着朝服,迎接在路边。李肃手持宝剑,扶着车前行。到北掖门,军兵都挡在门外,只有二十多个御车的人一起进入。董卓远远见到王允等人各持宝剑立在殿门,惊问李肃:“持剑是什么意思?”李肃不回答,推着车直入。王允大喊:“反贼到了,武士在哪里?”两旁冲出百余人,持戟和枪刺向他。董卓身上穿着铠甲,受了伤,掉下车来,大喊:“我儿奉先在哪里?”吕布从车后厉声喊:“有诏讨贼!”一戟直刺他的咽喉,李肃早已割下了他的头。吕布左手拿着戟,右手从怀中拿出诏书,大喊:“奉诏讨贼臣董卓,其余不问!”众人都呼万岁。后人有诗叹董卓曰:
霸业成时为帝王,不成且作富家郎。谁知天意无私曲,郿坞方成已灭亡。
这时,吕布大声喊道:“帮助董卓作恶的人,都是李儒!谁能抓住他?”李肃听到后,立刻表示愿意去抓。忽然听到朝门外有人在喊,报告说李儒的家奴已经把李儒绑来了。王允命令把他绑去市场斩首;还把董卓的尸体抬到大街上展示。董卓的尸体肥胖,士兵们用火把把火放在他的肚子里当灯,油脂流得到处都是。路过的百姓,谁都扔石头打他的头,踩踏他的尸体。王允又命吕布和皇甫嵩、李肃带领五万兵马,去郿坞查抄董卓的家产和人口。
这时,李傕、郭汜、张济、樊稠听说董卓已经死了,吕布就要来了,连夜带着飞熊军逃往凉州。吕布到达郿坞,先把貂蝉抓到。皇甫嵩命令把坞中藏着的良家子女全部释放。但董卓的亲属,不论老幼,都全都被杀了。董卓的母亲也被杀。董卓的弟弟董旻和侄子董璜都被斩首。收集了坞中存放的东西,黄金有数十万,白银有数百万,还有绸缎、珠宝、器皿、粮食,不计其数。回去向王允报告。王允于是大大犒赏士兵,在都堂设宴,召集众官,喝酒庆祝。
正喝着酒时,忽然有人报告:“董卓的尸体在市场上,忽然有一个人伏在尸体上大哭。”王允生气地说:“董卓被杀,士民都在庆贺;这个人为何敢哭!”于是叫武士:“把他抓来!”不一会儿就抓到了。众官见到他,个个都惊讶:原来这个人不是别人,正是侍中蔡邕。王允怒斥道:“董卓这个逆贼,今天被杀,真是国家的大幸。你作为汉朝的臣子,不为国庆贺,却为贼哭,为什么?”蔡邕伏地认罪说:“我虽然不才,但也知道大义,怎么会背叛国家去向董卓?只是因为一时受到他的恩遇,没想到一时感动而哭,自己知道罪大。希望您能够宽恕:如果能够让我被刺青割脚,继续完成汉朝的史书,以此来赎回我的罪过,那真是我的幸运。”众官觉得蔡邕的人才,纷纷力求救他。太傅马日磾也私下对王允说:“伯喈是个世间难得的人才,如果让他继续编写汉史,真是大好的事情。而且他的孝行素来著称,若是急于杀他,恐怕会失去人心。”王允说:“以前孝武不杀司马迁,后来让他写史,导致后世流传诽谤之书。如今国家运势衰微,朝政混乱,不能让奸臣在幼主身边执笔,让我们蒙受其讥讽。”马日磾无言以对,只能退去,私下对众官说:“王允是不是要完蛋了!善良的人是国家的纪纲;制作是国家的典章。灭掉纪纲,废除典章,难道能长久吗?”当时王允不听马日磾的话,命令把蔡邕下狱绞死。此时士大夫们听到后,都流下了眼泪。后人评论蔡邕哭董卓,确实不是他的错;而王允杀他,也实在太过分了。有诗感叹道:
董卓专权肆不仁,侍中何自竟亡身?当时诸葛隆中卧,安肯轻身事乱臣。
接着,李傕、郭汜、张济、樊稠逃到了陕西,派人到长安上表求赦。王允说:“董卓的横行霸道,都是这四个人帮助的;如今即使大赦天下,仍然不赦这四个人。”使者回去告诉李傕。李傕说:“求赦无望,各自逃命吧。”谋士贾诩说:“如果你们抛弃军队单独逃跑,那一名亭长就能抓住你们。不如集合陕西的人和本部军队,杀入长安为董卓报仇。事情顺利,就能奉朝廷以正天下;如果失败,逃跑也还不迟。”李傕等人听了都赞同,于是在西凉州散布谣言说:“王允要洗刷这方的人!”众人都感到惊慌。于是又扬言:“徒然死去没有意义,能跟我反抗吗?”大家都愿意跟随。于是聚集了十多万军队,分成四路,杀奔长安而来。路上遇到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,带着五千人,想去为丈人报仇,李傕便与他合兵,做为先锋。四人陆续出发。
王允听说西凉的士兵来了,就和吕布商量。吕布说:“司徒您放心,看看这些小鼠辈,根本不值得一提!”于是就让李肃带着兵去迎敌。李肃先去迎战,正好遇上牛辅,杀了个措手不及。牛辅打不过,败退而去。
没想到在那天晚上二更时分,牛辅趁李肃不备,竟然来偷袭营寨。李肃的军队乱成一团,败退了三十多里,损失了大半的兵力,跑去见吕布。吕布非常生气地说:“你怎么能挫败我的士气!”于是就杀了李肃,把他的头挂在军门上。第二天吕布带兵与牛辅对阵。牛辅怎么可能敌得过吕布,结果又是大败而逃。
那天晚上,牛辅叫来心腹胡赤儿商量说:“吕布勇猛,根本无法对付;不如瞒着李傕他们四个人,暗中藏好金珠,带着几个人弃军而去。”胡赤儿答应了。于是那天晚上收拾金珠,带着三四个人弃营而走。快要渡过一条河时,赤儿想要夺取金珠,竟然杀了牛辅,把他的头送给吕布。吕布问起缘由,手下人说:“胡赤儿谋杀牛辅,夺取他的金宝。”吕布大怒,立刻杀了赤儿。
吕布继续带领军队前进,正好遇上李傕的军队。吕布没有等他们列阵,就直接骑马冲过去。李傕的军队抵挡不住,退走了五十多里,依山下寨,请郭汜、张济、樊稠一起商量,说:“吕布虽然勇猛,但没有谋略,不足为虑。我引军守住谷口,每天诱他来打,郭将军可以带兵从后面袭击,像彭越对付楚国的办法,鸣金进兵,擂鼓收兵。张、樊二位公,可以分兵两路,直接去长安。他们前后无法呼应,必然会大败。”大家都同意这个计谋。
于是吕布带兵到山下,李傕引军挑战。吕布怒气冲冲杀过去,李傕退上了山。山上箭石如雨,吕布的军队无法上山。突然听说郭汜在后面杀来了,吕布急忙回去迎战。只听鼓声震天,郭汜的军队已经退去。吕布刚想收兵,锣声又响起,李傕的军队又来了。还没来得及对敌,郭汜又带着军队杀到了。等吕布赶到时,李傕的军队又擂鼓收兵了。这让吕布心中怒火中烧。这样事情反复几天,他想打又打不成,想停也停不下来。
正当他恼怒的时候,突然飞马报来,说张济、樊稠两路军马已经攻击长安,京城危急。吕布急忙带兵回去,身后李傕、郭汜又追了上来。吕布不想恋战,只顾着逃跑,损失了不少人马。等到长安城下,敌军像雨一样围了过来,吕布的军队打得很不利。士兵们害怕吕布的暴烈,很多人投降了敌军,吕布心中十分忧虑。
几天后,董卓的余党李蒙、王方在城中做了敌人的内应,偷偷打开城门,四路敌军一起涌入。吕布左冲右突,挡不住,只带着几百骑往青琐门外,呼喊王允:“情况紧急!请司徒上马,一起出关,另想良策。”王允说:“如果能得到国家的保佑,安定国家,那是我的愿望;如果不行,我愿意以身殉国。在临难之际苟且逃生,我是不愿意的。请替我向关东的诸公致谢,努力为国家着想!”吕布三番五次劝说,王允就是不肯去。
不久,各个门口火焰冲天,吕布只得抛下家小,带着一百多骑飞奔出关,投奔袁术去了。
李傕、郭汜放肆地掠夺。太常卿种拂、太仆鲁馗、大鸿胪周奂、城门校尉崔烈、越骑校尉王颀都死于国难。敌军围住内廷,侍臣请求皇上去宣平门镇压骚乱。李傕等看到黄盖,叫住军士,高喊“万岁”。献帝倚在楼上问:“你们不等奏请,竟然闯入长安,想要做什么?”李傕、郭汜仰面奏道:“董太师是陛下的社稷之臣,无缘无故被王允谋杀,我们特来报仇,并不是想反叛。只要见到王允,我们便退兵。”王允当时在皇帝身边,听到这话,奏道:“我本是为了国家着想。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,陛下不可以因为我而误了国家。我请求下去见二贼。”皇帝犹豫不忍心。
王允从宣平门楼上跳下楼去,大喊:“王允在这里!”李傕、郭汜拔剑怒喝:“董太师有什么罪而要被杀?”王允说:“董贼的罪行,天大地大,无法尽述!他该被诛杀的日子,长安的士民都在庆贺,你难道听不见吗?”李傕、郭汜说:“太师有罪;我们有什么罪,为什么不肯赦免?”王允大骂:“逆贼何必多言!我王允今日只能死!”于是二贼动手,把王允杀在楼下。史官有诗赞曰:
王允运机筹,奸臣董卓休。心怀家国恨,眉锁庙堂忧。
英气连霄汉,忠诚贯斗牛。至今魂与魄,犹绕凤凰楼。
众贼杀了王允,同时又派人将王允的亲属和老幼全部杀掉。士民无不流泪。当下李傕和郭汜想道:“既然已经来到这里,不杀天子谋划大事,还要等什么呢?”于是他们拿起剑大喊,杀进了里面。正是:
巨魁伏罪灾方息,从贼纵横祸又来。
不知道献帝的性命如何,且听下文分解。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相关好文推荐:
0条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