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三国——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

孔明听说鲁肃来了,就和玄德一起出城去迎接他。两人见面后,鲁肃说:“主公听说令侄去世,特意准备了一些薄礼,派我来这里祭奠。周都督多次向刘皇叔和诸葛先生致意。”玄德和孔明起身感谢,收下了礼物,并请鲁肃喝酒。鲁肃接着说:“之前皇叔说过:公子不在,就要把荆州还回去。现在公子去世,当然要还了。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交接呢?”玄德说:“请你先喝酒,我有个提议。”鲁肃勉强喝了几杯酒,便开始询问。玄德还没来得及回答,孔明就变了脸色,说:“子敬你真是不懂道理,怎么非得等别人开口呢!从我高皇帝斩蛇起义,建立基业,到现在;不幸的是奸雄四起,各自占据一方;天道自然要恢复正统。我主人是中山靖王的后代,孝景皇帝的玄孙,现在的皇上是他的叔叔,难道就不能分一杯羹吗?更何况刘景升还是我主的兄弟,弟弟继承哥哥的事业,难道不合适?而你主是钱塘的小官,根本没有什么功劳;如今依仗权势,占据六郡八十一州,还贪心不足,想要吞并汉朝的土地。刘氏天下,我主姓刘自然没有问题,难道你主姓孙就要强行争夺?再说赤壁之战,我主付出了很多努力,所有将领也都尽心尽力,这难道全是你东吴的功劳?如果不是我借了东南风,周郎又怎么能取得半点胜利?江南一旦破损,不说二乔被放在铜雀宫,即使你们家小,也保不住啊。之前我主人没有立刻答应,是因为子敬你是个聪明人,不用多说。你怎么就不明白呢!”

这番话说得鲁子敬无言以对;过了一会儿他说:“孔明的话,怕是有道理;可是鲁肃自己处境很不方便。”孔明问:“哪里不方便?”鲁肃说:“以前皇叔在当阳遇难时,是我带孔明渡江,见到我主;后来周公瑾想要兴兵取荆州,也是我挡住了;现在说等公子去世后再还荆州,也是我承担的责任:如今不应前言,鲁肃该怎么回复?我主和周公瑾必然会责怪我。鲁肃死不怕,只是担心惹怒东吴,可能会引发战争,皇叔也无法安稳坐在荆州,白白让天下人耻笑。”孔明说:“曹操统领百万大军,以天子的名义行动,我也不在乎,怎么会惧怕一个周郎的小儿呢!如果担心你面子不好看,我建议主人写个纸文书,暂时借荆州为本;等我主别的城池图谋得到时,再还给东吴。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?”鲁肃说:“孔明你打算拿到什么地方,再还我荆州?”孔明回答:“中原现在还不能企图;西川刘璋本来就很弱,我主打算去图谋他。如果能得到西川,那时再还。”鲁肃无奈,只能听从。玄德亲自写了一份文书,签了字。保人诸葛孔明也签了字。孔明说:“亮是皇叔的人,难道自己作保?麻烦子敬先生也签个字,回去见吴侯时好看。”鲁肃说:“我知道皇叔是仁义之人,一定不会背信。”于是签了字,收下了文书。宴席结束后,鲁肃告辞回去。玄德和孔明送他到船边。孔明叮嘱道:“子敬回去见吴侯时,要好好表达我们的意思,不要生出妄想。如果不准我文书,我翻脸了,连八十一州都夺了。现在只要两家和气,不要让曹贼笑话。”

鲁肃告别后下船回去,首先到了柴桑郡见周瑜。周瑜问:“子敬讨荆州的事情怎么样?”鲁肃说:“这有文书在这里。”鲁肃把文书呈给周瑜,周瑜顿时跺脚说:“子敬被诸葛的计谋给算计了!名义上是借地,实际上是在混淆视听。他说如果取了西川就还,谁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取到西川?如果十年都得不到西川,十年都不还?这样的文书,怎么能起作用?你却为他做保!如果他不还,必然会连累你,主公该如何承担责任?”鲁肃听了,愣了半天,才说:“我怕玄德不背叛我。”周瑜说:“子敬你是个诚实的人。刘备是个枭雄,诸葛亮是个奸猾之徒,恐怕不像先生您心地善良。”鲁肃问:“那我该怎么办?”周瑜说:“子敬是我恩人,想当年我送你指囷的情谊,怎么能不救你?你先安心住几天,等江北探听到消息,再另行处理。”鲁肃心里不安。

过了几天,密探回来报告:“荆州城里挂起了布幡,正在办丧事,城外还新建了坟墓,士兵们都在挂孝。”周瑜惊讶地问:“死了谁?”密探说:“刘备的甘夫人去世了,今天就要安排葬礼。”周瑜对鲁肃说:“我的计划成功了:让刘备束手就擒,荆州就能轻松得到!”鲁肃问:“怎么计划?”周瑜说:“刘备失去了妻子,一定会再娶。我们的主公有一个妹妹,非常勇敢,身边侍女有好几百,平时都带着刀,房间里武器摆满,连男子都比不上。我现在给主公写信,让人去荆州做媒,说刘备来入赘。引他到南徐,妻子无法勾走,关在监狱里,就可以让人去讨荆州,换刘备。等他交了荆州城池,我还有其他打算。对子敬身上,必须没有事。”鲁肃拜谢。

周瑜写了信,选了一只快船送鲁肃去南徐见孙权,先说借荆州的事,呈上文书。孙权说:“你怎么这么糊涂!这种文书有什么用!”鲁肃说:“周都督有信在此,说用这个计策,可以得到荆州。”孙权看完,点头暗自高兴,思考着谁可以去。突然想到:“非吕范不可。”于是召吕范来,说:“我听说刘备失去妻子。我有一个妹妹,想要招刘备为女婿,永结姻亲,共同对抗曹贼,扶持汉室。非你吕范不可为媒,希望你立即去荆州一趟。”吕范领命,立刻准备船只,带着几个人,向荆州出发。

这时,刘备刚失去了甘夫人,白天晚上都在烦恼。一天,正和孔明闲聊时,有人报东吴派吕范来了。孔明笑着说:“这是周瑜的计策,一定是为了荆州的事。亮我在屏风后面偷听。只要有什么话,主公都应承了。留他在馆驿中休息,另作商议。”

刘备让吕范进来。礼毕坐下,喝完茶,刘备问:“子衡来,一定有什么要说的?”吕范说:“我听说皇叔失去妻子,有一个不错的亲事,所以不避嫌,特地来做媒。不知道您的意思如何?”刘备说:“中年丧妻,真是大不幸。骨肉未寒,怎么能忍心再议亲事?”吕范说:“人如果没有妻子,就像房子没有梁,怎么能半途而废呢?我们的吴侯有一个妹妹,美丽而贤惠,适合做家务。如果两家可以结亲,那曹贼就不敢正视东南了。这件事对家国两方面都是好事,请皇叔不要怀疑。但吴侯的夫人非常爱自己的女儿,不肯远嫁,必定要请皇叔到东吴成婚。”刘备问:“这件事吴侯知道吗?”吕范说:“不先告知吴侯,怎么敢贸然来说!”刘备说:“我年纪已经五十多,头发斑白;而吴侯的妹妹正值妙龄,恐怕不太合适。”吕范说:“吴侯的妹妹,虽然是女子,但志向胜过男子。常言说:如果不是天下英雄,我不会做这事。如今皇叔的名声传遍四海,正所谓淑女配君子,难道因为年龄差距就嫌弃吗!”刘备说:“请您稍等,明天我再回报。”当天设宴款待,留吕范在馆舍。

到了晚上,和孔明商议。孔明说:“来意我已经知道了。刚才卜卦,得到了一个大吉大利的兆头。主公可以答应。先让孙乾和吕范回去见吴侯,面上答应了,选个日子去成亲。”刘备说:“周瑜定计想害刘备,岂能轻易进入危险之地?”孔明大笑说:“周瑜虽然能用计,但怎么能出诸葛亮的料呢!稍用小计,就让周瑜半筹不展;吴侯的妹妹,正好归主公所有;荆州万无一失。”刘备心中怀疑,未能决定。

孔明让孙乾去江南说亲事。孙乾听了,和吕范一起去江南,见孙权。孙权说:“我想把妹妹嫁给玄德,并没有别的心思。”孙乾拜谢,然后回到荆州见玄德,告诉他说:“吴侯一直在等您来结亲。”玄德心里有些怀疑,不敢去。孔明说:“我已经定下了三条计策,必须由子龙去执行。”于是叫赵云过来,悄悄告诉他说:“你要保护好主公去吴国,带上这三个锦囊。里面有三条妙计,依次去执行。”然后把三个锦囊给赵云,让他贴身保管。孔明先派人去东吴提亲,一切都准备好了。

那时是建安十四年的冬天十月。玄德和赵云、孙乾租了十只快船,带着五百多个人,从荆州出发,前往南徐。荆州的事情全听孔明的安排。玄德心里有些不安。到了南徐州,船靠了岸,赵云说:“军师交代的三条妙计要依次去执行。现在已经到了这里,先打开第一个锦囊看看。”于是打开锦囊看计策。然后叫五百随行的士兵,一一交代任务,士兵们领命而去。又让玄德先去见乔国老,乔国老是二乔的父亲,住在南徐。玄德带着羊和酒,先去拜见,提到吕范做媒、娶妻的事情。随行的五百士兵,全都披红挂彩,进入南徐采购物品,传说玄德要入赘东吴,城里的人都知道了。孙权得知玄德已经到,叫吕范去接待,并且在馆舍休息。

乔国老见到玄德,就去见吴国太祝贺。国太问:“有什么喜事?”乔国老说:“您的女儿已经答应刘玄德为丈夫,现在玄德已经来了,为什么要隐瞒?”国太惊讶地说:“我不知道这件事!”于是派人去请吴侯问个究竟,同时也派人去城中打听。人们都回复:“确实有这事。女婿已经在馆驿休息,五百随行的士兵都在城中买猪羊水果,准备成亲。做媒的女家是吕范,男家是孙乾,都在馆驿中等候。”国太吓了一跳。过了一会儿,孙权进后堂见母亲。国太捶胸大哭。权问:“母亲为什么烦恼?”国太说:“你怎么这么不把我当回事!我姐姐临终时,交代你什么话!”孙权吓了一跳,说:“母亲有话就直说,何必这样?”国太说:“男大须婚,女大须嫁,这是什么道理。我作为你的母亲,事情应该告诉我。你怎么能把刘玄德招为女婿,隐瞒我?女儿应该是我的!”权吃了一惊,问:“这话从哪里来的?”国太说:“如果你不知道,那就不要做。满城的百姓,哪个不知道?你居然瞒我!”乔国老说:“我早就知道这件事了,今天特意来祝贺。”权说:“不是的。这是周瑜的计策,想要夺取荆州,所以才以此为名,骗刘备来这里囚禁他,让他把荆州换回来;如果不从,就先杀了刘备。这是计策,并非真实意图。”国太大怒,骂周瑜说:“你做六郡八十一州的大都督,竟然这样无能去夺荆州,反而把我的女儿作为名义,让你施展美人计!杀了刘备,我女儿就成了望门寡,明天再怎么说亲?这可是误了我女儿一辈子的事!你们真是太过分了!”乔国老说:“如果用这个计策,得了荆州,反而会被天下人耻笑。这件事怎么能行得通!”孙权听了,默默无语。

国太不停地骂周瑜。乔国老劝说道:“事情已经这样了,刘皇叔又是汉室的宗亲,不如就真心地招他做女婿,免得出丑。”孙权说:“他年纪可能不太合适。”国老说:“刘皇叔可是当世的豪杰,若能娶到这样的女婿,也不算羞辱你的妹妹。”国太说:“我不认识刘皇叔。明天约他在甘露寺见面:如果不合我的意,我就听你们的;如果合我的意,我自己把女儿嫁给他!”孙权是个孝顺的人,见母亲这样说,立刻答应了,出去叫吕范,吩咐甘露寺的方丈准备宴席,国太要见刘备。吕范说:“为什么不让贾华带三百个刀斧手,埋伏在两边的走廊里;如果国太不喜欢,发一声号令,两边的人一起出来,就把他拿下。”孙权于是叫贾华,吩咐他提前准备,只等国太的行动。

乔国老告别吴国太回去,派人去告诉玄德:“明天吴侯和国太亲自要见你,务必要注意!”玄德和孙乾、赵云商量。赵云说:“明天的这个会面,多半是不吉利,我自己带五百军队保护。”第二天,吴国太和乔国老先在甘露寺方丈里坐定。孙权带着一班谋士随后到来,让吕范去馆驿中请玄德。玄德内穿细铠,外披棉袍,背着剑跟随而来,骑马赶往甘露寺。赵云全副武装,带着五百军队跟随。到了寺前下马,先见孙权。孙权看到玄德的仪表非凡,心中有些畏惧。两人互相礼节之后,便一起进入方丈见国太。国太见到玄德,非常高兴,告诉乔国老:“真是我的女婿!”国老说:“玄德有龙凤之姿,天日之表;而且仁德遍布天下:国太得此佳婿,真值得庆贺!”玄德拜谢,两人在方丈中共宴。过了一会儿,赵云带着剑走了进来,站在玄德的旁边。国太问:“这位是谁?”玄德回答:“是常山赵子龙。”国太说:“难道就是当阳长坂抱阿斗的人吗?”玄德说:“是的。”国太说:“真是将军!”于是赐给他酒。赵云对玄德说:“刚才我在走廊巡视,看到房间里有刀斧手埋伏,肯定没有好意。可以告诉国太。”玄德于是跪在国太面前,哭着说:“如果杀了刘备,就请让我被处死。”国太说:“你为什么这样说?”玄德说:“走廊里暗藏刀斧手,这不是要杀备吗?”国太大怒,责骂孙权:“今天玄德既然是我的女婿,就是我的儿子了。为什么要在走廊里埋伏刀斧手!”孙权推说不知道,叫吕范去问;吕范推说是贾华;国太叫贾华责骂,贾华默默无言。国太命令把他斩了。玄德说:“如果斩了大将,对亲人不好,备不能长久待在你身边。”乔国老也劝解。国太才吩咐贾华退下。刀斧手们纷纷抱头逃跑。

玄德换好衣服走出殿前,看到庭下有一块石头。玄德拔出随身的剑,仰天祝祷:“如果刘备能夺回荆州,成就王霸之业,就用这把剑砍这块石头为两段。如果死在这里,剑也砍不开这块石。”说完,手起剑落,火花四溅,石头果然被砍成两段。孙权在后面看到,问:“玄德公怎么这么恨这块石?”玄德说:“备年近五十,不能为国家剿除贼党,心里常常自恨。如今国太招我做女婿,这是我一生中的机会。刚才问天求签,若能打败曹贼,砍断这块石头。现在果然如此。”孙权暗想:“刘备难道用这句话在欺骗我?”也抽剑对玄德说:“我也问天求签。如果能打败曹贼,也要砍断这块石。”然后暗暗祝祷:“如果再夺回荆州,兴旺东吴,砍石为两半!”手起剑落,巨石也开了。至今有十字纹的“恨石”仍然存在。后人看到这个胜迹,作诗赞美道:

宝剑落时山石断,金环响处火光生。两朝旺气皆天数,从此乾坤鼎足成。

两人放下剑,一起坐下。又喝了几轮,孙乾看着玄德,玄德辞谢说:“我酒量不好,告辞了。”孙权送他到寺前,两人并肩站着,欣赏江山的美景。玄德说:“这就是天下第一的江山!”到现在甘露寺的牌子上还写着:“天下第一江山”。后人有诗赞美说:

江山雨霁拥青螺,境界无忧乐最多。昔日英雄凝目处,岩崖依旧抵风波。

两人一起欣赏后,江风浩荡,洪水滚滚,白浪打天。忽然看到波浪上有一只小船,在江面上行驶,像是在平地上走。玄德感叹说:“南方人驾船,北方人骑马,这话确实有道理。”孙权听了心想:“刘备这话,是在戏弄我不习惯骑马。”于是让身边的人牵过马来,飞身上马,飞快下山,继续加鞭上坡,笑着对玄德说:“南方人不能骑马吗?”玄德听了,撩起衣服一跃而上,快速下山,继续驰骋而上。两人骑马在山坡上,扬鞭大笑。到现在这个地方叫“驻马坡”。后人有诗说:

驰骤龙驹气概多,二人并辔望山河。东吴西蜀成王霸,千古犹存驻马坡。

那天两人并肩返回。南徐的人民,无不祝贺。

玄德回到客馆,与孙乾商量。乾说:“主公只需好好请求乔国老,尽早成婚,免得生出别的事情。”第二天,玄德又来到乔国老的家下马。国老接待他,礼节完毕,喝完茶,玄德说:“江左的人,很多人想害刘备,恐怕不能久留。”国老说:“玄德放心。我会告诉国太,让她保护你。”玄德感谢后回去。乔国老去见国太,告诉她玄德担心被人害,急着要回去。国太大怒说:“我的女婿,谁敢害他!”于是马上就让他搬到书院暂时居住,挑个日子成婚。玄德又去告诉国太:“只怕赵云在外面不方便,军士没有人约束。”国太叫他全部搬到府里安顿,不要留在客馆里,以免生事。玄德心里暗自高兴。

几天后,举行大排筵会,孙夫人与玄德成亲。到晚上客人散去,红烛两行,接引玄德入房。灯光下,只见刀枪林立;侍女们都佩剑悬刀,立在两旁。玄德吓得魂不附体。正是:

惊看侍女横刀立,疑是东吴设伏兵。

究竟是为什么,且看下文分解。

 

 
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

相关好文推荐:

白话三国——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

白话三国——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

白话三国——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

白话三国——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

白话三国——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

0条留言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