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三国——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
孙权想要索要荆州。张昭给他出主意说:“刘备最依赖的人是诸葛亮。他的哥哥诸葛瑾现在在吴国做官,为什么不把瑾的家人抓来,让瑾去西川告诉他的弟弟,劝说刘备把荆州交出来:‘如果不还,那就会影响到我和我的家人。’亮会因为同胞之情而答应的。”孙权说:“诸葛瑾是个诚实的君子,怎么忍心抓他的家人?”张昭说:“明白这是计策,他自然会放心。”孙权听了,召来诸葛瑾的家人,虚假监视在府中;同时写信,让诸葛瑾去西川。
没过几天,诸葛瑾早早到了成都,先派人告诉玄德。玄德问孔明:“你哥哥来干什么?”孔明说:“来索要荆州。”玄德问:“怎么回复他?”孔明说:“只需要这样这样。”计划已经定下,孔明出城去接瑾。没去私宅,直接进了客栈。拜见完后,瑾放声大哭。孔明说:“哥哥有什么事就说,为什么要哭?”瑾说:“我一家老小都完了!”孔明说:“难道是因为不还荆州吗?为了弟弟的缘故,抓住哥哥的老小,弟弟心里怎么安宁?哥哥不必担心,弟弟自有办法把荆州还回来。”
瑾听了很高兴,就和孔明一起去见玄德,递上孙权的信。玄德看完,愤怒地说:“孙权已经把妹妹嫁给我,却趁我不在荆州,把妹妹偷偷带走,这实在太过分了!我正准备大举征兵,去杀江南的人,报仇呢,他怎么还能来索要荆州!”孔明在地上哭拜,说:“吴侯抓住我哥哥的老小,如果不还,哥哥全家就会被杀。哥哥死了,我能独自活吗?希望主公看在我的面子上,把荆州还给东吴,成全我兄弟的情义!”玄德再三不肯,孔明只是哭求。玄德慢慢地说:“既然如此,看在军师的面子上,把荆州的一半还给他:把长沙、零陵、桂阳三郡还给他们。”孔明说:“既然得到了允许,就可以写信给云长,交割三郡。”玄德说:“子瑜到那边,必须用好言来请求我弟弟。我弟弟性情像火一样,我还怕他呢。一定要小心一点。”
瑾拿到信,告辞玄德,告别孔明,启程前往荆州。云长请他进中堂,宾主互相叙话。瑾拿出玄德的信说:“皇叔答应先把三郡还给东吴,希望将军今天就交割,让瑾好回去见我的主。”云长脸色一变说:“我和我哥哥在桃园结义,誓言一起扶持汉室。荆州本是大汉的领土,怎么能随便划给别人?将领在外,君命是可以不受的。虽然我哥哥有书来,我还是不还。”瑾说:“现在吴侯抓住瑾的老小,如果得不到荆州,必然会被杀,希望将军怜悯!”云长说:“这是吴侯的诡计,怎么能让我上当!”瑾说:“将军怎么如此没有面子?”云长手握宝剑说:“再说一次!这剑上没有面子!”关平劝说:“军师面上不好看,希望父亲息怒。”云长说:“不看军师的面子,你就回不去东吴!”
瑾满脸羞愧,急忙辞下船,再去西川见孔明。孔明已经出巡去了。瑾只得再见玄德,哭诉云长想杀他的事。玄德说:“我弟弟性急,真不好和他说。子瑜可以暂时回去,让我占领东川、汉中几郡,调云长去守住,那时候再交付荆州。”
瑾无奈,只得回到东吴见孙权,详细说明前事。孙权大怒说:“子瑜这次往返,难道都是诸葛亮的计策?”瑾说:“不是的。我的弟弟也是哭诉给玄德,才答应先还三郡,但无奈云长固执不肯。”孙权说:“既然刘备有先还三郡的承诺,就可以派官去长沙、零陵、桂阳三郡任职,看看情况如何。”瑾说:“主公所言极是。”孙权于是让瑾带回家人,同时派官去三郡任职。不久,三郡的官员都被驱逐回来,告诉孙权:“关云长不肯相容,连夜把我们赶回吴国。稍微迟些就要杀我们。”
孙权非常生气,派人去召鲁肃,责问他说:“你以前为刘备做保,借给我荆州;现在刘备已经得到西川,却不肯归还,难道你能袖手旁观吗?”鲁肃回答:“我已经想好了一个计策,正想告诉主公。”孙权问:“是什么计策?”鲁肃说:“现在我们在陆口驻兵,请关云长来参加会议。如果云长愿意来,就用好话劝说他;如果他不听,就暗中派刀斧手杀了他。如果他不愿意来,就立刻进攻,决胜负,夺取荆州就好了。”孙权说:“这正合我的心意。可以立即去做。”阐泽插言说:“不可以,关云长是世上的猛将,不能轻易对付。恐怕事情会不如意,反而遭到他的伤害。”孙权生气地说:“这样的话,荆州什么时候才能得到!”于是他命令鲁肃赶快实施这个计策。鲁肃辞别孙权,到陆口,召集吕蒙、甘宁商量,设宴在陆口寨外的临江亭上,准备了一份请书,选了一个能说会道的人作为使者,登船渡江。
在江口,关平打听之后,引导使者进入荆州,拜见云长,向他说明鲁肃邀请他赴会的意思,并呈上请书。云长看完书后,对来人说:“既然子敬相请,我明天就来赴宴。你可以先回去。”
使者告辞。关平说:“鲁肃的邀请,肯定不怀好意;父亲为什么答应他?”云长笑着说:“我难道不知道吗?这是诸葛瑾向孙权回报,说我不肯归还三郡,所以让鲁肃在陆口驻兵,邀请我赴会,打算索要荆州。如果我不去,就会说我胆小。我明天只带一只小船,带上十多名亲信,单刀赴会,让鲁肃看看我怎么近他!”关平劝谏说:“父亲怎么能以万金之躯,亲自踏入虎狼之穴呢?恐怕不符合对伯父的重托。”云长说:“我在千军万马中,箭石交击之际,纵马驰骋,像是进入无人之境;怎么会害怕江东的小角色呢!”马良也劝说道:“鲁肃虽有长者之风,但现在事情紧急,不容生出异心。将军不可以轻举妄动。”云长说:“昔日战国时期,赵国的蔺相如,没有捆住鸡的力气,在渑池会上,却把秦国的君臣看得像无物;更何况我曾学过万人敌呢!既然已答应,就不能失信。”马良说:“即使将军去,也应有所准备。”云长说:“只要让我儿子选十只快船,藏好五百名水军,在江上等候。看我认准旗帜的地方,就过江来。”关平领命去准备。
使者回去向鲁肃报告,说云长爽快应允,明天准时到。鲁肃与吕蒙商议:“这次来该怎么做?”吕蒙说:“他们带着军马来,我和甘宁各自带一支军队埋伏在岸边,放炮为号,准备厮杀;如果没有军队来,就在亭子后面埋伏五十名刀斧手,随即在宴席中杀了他们。”计划已经定好。第二天,鲁肃派人到岸口遥望。辰时过后,看到江面上有一只船过来,船上只有几个水手,一面红旗,风中招展,显出一个大“关”字。船渐渐靠近岸边,看到云长穿着青巾绿袍,坐在船上;旁边周仓捧着大刀;还有八九个关西的汉子,各自跨着腰刀。鲁肃惊疑,接他们入庭内。叙礼毕,入席饮酒,举杯相劝,不敢仰视。云长谈笑自若。
酒喝到一半,鲁肃说:“有一件事想告诉君侯,希望您听一听:以前令兄皇叔,让我在我主面前保借荆州暂住,约定在取川之后归还。现在西川已经得到,而荆州还未归,还能不失信吗?”云长说:“这是国家的大事,宴席上不必讨论。”鲁肃说:“我主只是小小的江东之地,而愿意借荆州给你们,是因为考虑到君侯等兵败远来,无以为资。现在已经得益州,荆州自然应归还;而皇叔只肯先割三郡,而君侯又不从,恐怕在理上说不通。”云长说:“乌林之役,左将军亲自冒着箭石,竭尽全力破敌,岂能徒劳无功而没有一寸土地相资?现在你还来索地吗?”鲁肃说:“不然。君侯起初和皇叔一起在长坂败退,计穷力竭,想要远走,我主怜悯皇叔身无处所,不爱土地,给予托付,以图后功;而皇叔违背德义,已经得到西川,又占荆州,贪而背信,恐怕会被天下人耻笑。希望君侯能考虑这一点。”云长说:“这些都是我兄长的事情,我不应与之。”鲁肃说:“我听说君侯与皇叔在桃园结义,誓言同生共死。皇叔就是君侯,怎么能推托呢?”云长还没来得及回答,周仓在阶下厉声说:“天下的土地,唯有有德者居之。岂止是你们东吴才有!”云长面色一变,夺过周仓手中的大刀,立在庭中,盯着周仓喝道:“这是国家的大事,你怎么敢多言!快去!”周仓会意,先到岸口,把红旗一招。关平的船如箭般飞过江东。云长右手提刀,左手拉住鲁肃的手,假装醉酒说:“公今天请我赴宴,别提荆州的事情。我现在已经醉了,恐怕伤了旧情。改天请公到荆州赴会,再作商议。”鲁肃魂不附体,被云长拉到江边。吕蒙、甘宁各自引领本部军队想要出发,见云长手提大刀,亲握鲁肃,恐怕鲁肃受伤,于是不敢动。云长到船边,才放开手,早已站在船首,与鲁肃作别。鲁肃如痴如呆地看着关公的船已经顺风而去。后人有诗赞关公曰:
藐视吴臣若小儿,单刀赴会敢平欺。当年一段英雄气,尤胜相如在渑池。
云长回到荆州。鲁肃和吕蒙商量:“这个计划要是不成,那我们该怎么办?”蒙说:“可以马上向主公报告,动兵与云长决战。”鲁肃立刻派人去告诉孙权。孙权听后非常生气,商量要动全国的兵力,来攻取荆州。突然又收到消息:“曹操又带着三十万大军来了!”孙权大惊,赶紧叫鲁肃不要惹荆州的兵,调兵去合淝、濡须,以抵挡曹操。
曹操想要南征,参军傅干,字彦材,上书劝谏曹操。书中大意是:
干说,使用武力就要先显示威信,使用文治就要先树立德行;威信和德行相结合,王业才能成就。过去天下大乱,明公用武力将乱局平定,十成中平了九;现在还没有得到王命的只有吴国和蜀国。吴国有长江的险要,蜀国有高山的阻碍,难以靠威力取胜。我愚以为现在应该加强文治,停下武装,休养生息,等待时机而动。如果现在调动数十万大军,驻扎在长江边上,万一敌人趁险藏匿,让我们的士兵和马匹无法发挥力量,那就会让天威减弱。请明公仔细考虑。
曹操看了这封信,便取消了南征,兴办学校,招揽文士。于是侍中王粲、杜袭、卫凯、和洽四人商量要尊曹操为魏王。中书令荀攸说:“不可以。丞相的官职已经是魏公,荣宠已经极高。现在再晋升为王,理上说不通。”曹操听后大怒,说:“这个人想要效仿荀彧吗!”荀攸知道后,心中忧愤生病,卧床十几天便去世,享年五十八岁。曹操为他厚葬,因此停止了魏王的事情。
一天,曹操带着剑进宫,献帝正和伏后坐在一起。伏后见到曹操,慌忙起身。献帝见曹操,吓得发抖。曹操问:“孙权和刘备各自占据一方,不尊朝廷,该怎么办?”献帝说:“全在魏公您的决定。”曹操怒道:“陛下说这样的话,外人听了只会以为我在欺君。”献帝说:“如果您能辅佐我,那就太好了;否则,希望您能宽恕我。”曹操听了,怒视献帝,恨恨地离开。左右有人奏说:“最近听说魏公想要自立为王,不久必将篡位。”献帝和伏后大哭。伏后说:“我父亲伏完一直想杀掉曹操,我现在要写封信,秘密交给父亲来对付他。”献帝说:“以前董承因为事情不密而遭遇大祸;现在恐怕又泄漏,我和你都会没事!”伏后说:“朝夕如坐针毡,这样的人,不如早早死去!我看宦官中忠义可托的人,莫过于穆顺,应该让他把这封信寄出去。”于是就召穆顺进来,退去身边的侍卫。献帝和伏后大哭对穆顺说:“曹贼想要做魏王,早晚必定会篡夺。我要让后父伏完秘密图谋此贼,而身边的人,都是贼的心腹,无法信任。希望你能把皇后的信密送给伏完。看你忠义,必不会辜负我的。”穆顺泪流满面地说:“臣感激陛下的恩情,敢不以死报!我这就请命出发。”于是后面写好信交给穆顺。穆顺把信藏在头发中,偷偷离开禁宫,直接到伏完的宅子,把信呈上。伏完看到是伏后的亲笔信,便对穆顺说:“曹贼心腹甚多,不可急于图谋。除非江东的孙权、西川的刘备同时起兵,否则曹操必定亲自前来。此时应在朝中寻找忠义之臣,共同谋划。内外夹攻,或许能够成功。”穆顺说:“皇丈可以写信给帝后,求密诏,暗中派人去吴、蜀两处,约定一起起兵,讨贼救主。”伏完立即取纸写信交给穆顺。穆顺把信藏在头发中,辞别伏完回宫。
原来早就有人报告曹操。曹操先在宫门等候。穆顺回去遇到曹操,曹操问:“你从哪里来?”顺回答:“皇后生病,派我去找医生。”曹操说:“请来的医生在哪里?”顺说:“还没有请到。”曹操喝令左右,仔细检查顺的身上,没有发现夹带的东西,就放他走。忽然,风把他的帽子吹掉了。曹操又叫他回来,拿起帽子观察,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,便把帽子还给他,让他戴上。穆顺却是双手倒着戴上帽子。曹操心里疑惑,命令左右搜他的头发,搜出了伏完的书信。曹操看了信,里面说想要联合孙、刘来作为外援。曹操非常生气,把穆顺抓到密室里问他,顺不肯招供。曹操连夜点起三千甲兵,围住伏完的私宅,把老幼都抓了下来;搜出了伏后的亲笔信,随即将伏氏三族全部下狱。天明后,曹操派御林将军郗虑带着节令入宫,先去收皇后的印章和绶带。
这一天,皇帝在外殿,看到郗虑带着三百甲兵直冲进来。皇帝问:“发生了什么事?”郗虑说:“奉魏公的命令来收皇后印章。”皇帝知道事情泄露了,心里非常害怕。郗虑来到后宫,伏后刚刚起床。郗虑就叫负责印章的人索取玉玺。伏后知道事情暴露了,便躲到了殿后的夹壁中。过了一会儿,尚书令华歆带着五百甲兵来到后殿,问宫人:“伏后在哪里?”宫人们都说不知道。华歆让甲兵打开朱红的大门,四处寻找,但没有找到;猜想她应该在夹壁中,于是命令士兵打破墙壁进行搜寻。华歆亲自动手抓住伏后的头发把她拖出来。伏后说:“求你们饶我一命!”华歆大吼:“你自己去见魏公告状吧!”伏后披头散发,光着脚,被两个士兵推着带了出去。原来华歆本来就有才名,之前和邴原、管宁关系很好。人们称他们三人为一条龙:华歆是龙头,邴原是龙腹,管宁是龙尾。有一天,管宁和华歆一起种菜,锄地时看到金子。管宁挥锄不理;华歆捡起来看了看,然后扔掉。又有一天,管宁和华歆一起坐着看书,听到外面传来呼喊声,有贵人乘坐车子经过。管宁端坐不动,华歆却丢下书去看。管宁从此看不起华歆,决定和他分开,不再交朋友。后来管宁避居辽东,常常戴着白帽,坐卧在楼上,脚不沾地,终身不愿意投靠魏;而华歆则先投靠孙权,后归顺曹操,才有了抓捕伏皇后的事情。后人有诗感叹华歆:
华歆当日逞凶谋,破壁生将母后收。助虐一朝添虎翼,骂名千载笑龙头!
还有诗赞美管宁:
辽东传有管宁楼,人去楼空名独留。笑杀子鱼贪富贵,岂如白帽自风流。
继续说华歆把伏后带到外殿。皇帝看到伏后,立刻下殿抱住她哭泣。华歆说:“魏公有命,快走!”伏后哭着对皇帝说:“我不能再活了吗?”皇帝说:“我的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!”士兵把伏后带走,皇帝捶胸大哭。看到郗虑在旁边,皇帝说:“郗公!天下有这样的事吗!”说完就倒在地上。郗虑让左右扶皇帝回宫。华歆把伏后带到曹操那里。曹操骂道:“我以诚心对待你们,你们反而想要害我!我不杀你们,你们必定会杀我!”命令左右用乱棒打死。接着进宫,把伏后所生的两个儿子都毒死了。当天晚上,伏完、穆顺等宗族两百多人全部在市上被斩。朝廷和百姓都感到震惊。这是建安十九年十一月的事情。后人有诗感叹:
曹瞒凶残世所无,伏完忠义欲何如。可怜帝后分离处,不及民间妇与夫!
献帝自从失去了伏后,连续几天都不吃东西。曹操进来说:“陛下不用担心,我对您没有其他心思。我女儿已经和您成了贵人,您应该让她成为正宫皇后。”献帝怎么敢不听呢?于是,在建安二十年的正月初一,庆祝新年,册封曹操的女儿曹贵人为正宫皇后。大家都不敢说什么。
这时,曹操的威势越来越大。大臣们开会商量怎么去征伐吴国和蜀国。贾诩说:“需要召回夏侯惇和曹仁,讨论这件事。”曹操立刻派人去,连夜把他们叫回来。夏侯惇还没到,曹仁先到了,连夜就进府见曹操。那时曹操刚喝醉酒在睡觉,许褚拿着剑站在门口,曹仁想进门,却被许褚拦住。曹仁非常生气地说:“我可是曹家的宗族,你凭什么敢阻止我?”许褚回答:“将军虽然是亲戚,但您是外藩的镇守官;而我虽然和您不熟,但我是内侍。主公在堂上醉卧,我不敢让您进。”曹仁没办法,只好不进。曹操听到这事,感叹道:“许褚真是个忠臣!”没过几天,夏侯惇也到了,大家一起讨论征伐。夏侯惇说:“吴国和蜀国目前还不能攻打,应该先拿下汉中的张鲁,这样胜利的军队就能进攻蜀国,可以一举而下。”曹操说:“这正是我想的。”于是就开始动兵向西征讨。正是:
方逞凶谋欺弱主,又驱劲卒扫偏邦。
后面的事情如何,且看下文分解。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相关好文推荐:
0条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