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大模型——第二回 使用大模型最重要的事,没有之一

在第一回中,你已经知道大模型就是一个见多识广的普通人,既然它是一个人,自然而然会想到,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大模型来完成原本人才能做的事。

回忆一下,当你和一个普通人交流时,你会做些什么?

很简单,你会说一句话,对方会根据你说的话进行回应,接着你又会根据对方的回应继续说,以此类推。

既然大模型是一个普通人,你们之间的交流也没有太多区别。同样你对大模型说一句话,大模型会对你的话进行回答,接着你又说下一句,大模型又会继续回答,以此类推。

通常,你对大模型说的话叫做“提示词”,它就是用来提示大模型应该做什么。

或许你听说过一个东西,叫做“提示词工程”。它的作用就是针对不同的任务,告诉你应该如何去写提示词,才能让大模型的回答更符合你的要求。

这篇文章中我不会教你如何做提示词工程,而是会告诉你一些更通用的知识,让你理解如何才能更好的使用大模型。

关于如何使用大模型,你只需要记住一点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没有之一,那就是“清楚的告诉它,你想让它做什么”。

怎样才算是清楚的告诉了大模型,你想让它做什么?其实很简单,具体来说你只需要做两件事,第一,尽可能详细的描述你的需求;第二,补充给大模型,它所不知道的信息。

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件事,尽可能详细的描述你的需求

大模型本身已经学习过海量的互联网知识,它就像一本巨大的百科全书,可以迅速的查找相关的知识,拿来所用。但是它和普通人一样没有读心术,无法准确的猜出你在想什么。

想象一下,你想请朋友帮你写一封邀请函,如果你只对他说“帮我写一封邀请函”,我猜你的朋友听完后只会挠头,脑子里冒出一连串的问题。你要邀请谁?什么时间?什么场合?邀请来做什么?邀请函的语气要正式还是活泼?

同样的,如果你对大模型说“帮我写一封邀请函”,它也只会写一份通用的邀请函格式。

这时候为了得到你真正想要的邀请函,你就需要更加详细的告诉大模型,你想要怎么样的邀请函。

例如,“请你帮我写一封生日派对邀请函,邀请小明参加,下周六(7月26日)下午2点在我家客厅举行,语气活泼一点,最后记得提醒带礼物。”


比如你想让大模型帮你制定一份当天的菜单,如果你只是对它说“请帮我制定一份今天的菜单”。

如果你能增加更详细的需求,得到的菜单就会更加符合你想要的菜单。
接下来,我们来看看第二件事,补充给大模型,它所不知道的信息。
在 白话大模型——第一回 大模型就是一个见多识广的普通人 中你已经知道了,大模型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训练获得。如果你问它一个它在训练中没有见过的内容,他就无法回答。所以你需要在模型的提示词(也就是上下文)中,补充给它额外的信息。
例如,你在公众号中看到一篇文章 Scratch项目练习步骤 ,你希望大模型可以帮你总结这篇文章的内容,应该怎么办?
你还是可以将大模型想象成你的朋友,如果你直接对朋友说”请帮我总结《Scratch 项目练习步骤》这篇文章的内容“。这时他脑子里又会浮现出了满头的问号。scratch是什么?它怎么练习?我都没有读过这篇文章要怎么总结?
大模型也一样,如果它在训练中没有读过这篇文章,也无法准确的总结文章内容,只能自己瞎编一些它学过的相关知识。
这时候提示词中除了你刚刚写的要求,还应该加入这篇文章的内容。你可以想象成你把文章发给大模型看,同时要求它帮你根据文章内容做一份总结。

我猜你在使用大模型应用时,一定听说或者使用过联网搜索功能。它其实就是在给大模型的提示词中,增加从网络上搜索到的相关信息。
例如,你可以将你自己想象成一个大模型。当别人问你今年的世俱杯哪支球队夺冠时,你会怎么做?
如果你看过世俱杯比赛,你可以直接回答对方的问题。如果你没看过呢?你是不是会先去百度一下世俱杯夺冠球队的相关的信息,然后再根据搜到的内容回答对方的问题。
上面这一系列操作其实就是联网搜索功能。不同的是大模型自己不会使用百度,所以在大模型App中,会有一个程序来帮助它进行搜索,再把搜索到的结果像上面需要总结的文章一样,加入提示词中,这样大模型就能回答它没有学过的问题。
类似的,文件上传或者知识库等功能,本质上也是在用不同的方法,为提示词中增加更多与问题相关的信息,使得大模型能够回答的更好。我会在之后的文章中更详细的讲解它们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使用大模型的小技巧。
第一,让大模型进行角色扮演。例如你想要提问它关于法律的问题,那就可以在提示词中让它扮演一个经验丰富的律师。
第二,与大模型进行多轮对话逐渐明确问题。想象一下你和人讨论问题时,往往不可能只说一句话就把问题讨论清楚,通常需要进行多轮对话,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。与大模型对话也是一样,你开始给它的可能只是一个模糊的需求,它回答的也是一个更通用的答案。在此基础上,你可以反复对他提出修改要求,以获得更好的回答。
第三,格式化输出。这个技巧可能普通人很少会用,但是如果你想在编程中,将自己的程序与大模型结合起来使用时,往往会很有用。现在的大模型大多都能输出JSON格式的回答,我也会在之后的文章中更详细的解释它。

敲黑板划重点:

  1. 1. 使用大模型最重要的事,就是通过提示词,清楚的告诉它,你想让它做什么。
  2. 2. 清楚代表你要尽可能详细的描述你的需求。
  3. 3. 清楚代表你要补充给大模型,它所不知道的信息。
  4. 4. 其他使用小技巧,让大模型进行角色扮演、与大模型进行多轮对话、格式化输出。

 

 
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

相关好文推荐:

白话大模型——第一回 大模型就是一个见多识广的普通人

如何为你的群聊增加一个AI助手?

Scratch AI扩展工具使用说明(更新)

白话三国(全120回)

白话西游(全100回)

0条留言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