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重剑无锋,大巧不工”的学习本质:极致重复
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,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:刚刚学到的知识,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,但等到实际运用时,却发现自己又忘记了。我们总是陷入一种误区,认为知道了某个知识点就等于掌握了它。但事实上,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知道,而是将这些知识内化,成为我们的一部分。如何做到这一点呢?答案就是重复,只有通过大量的重复,才能让知识变成我们自身的能力。
《学习之道》一书中提到,要将信息从工作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,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重复。间隔重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,它能帮助我们巩固记忆,让知识变得更加牢固。
换句话说,我们需要定期复习已经学到的知识,才能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调用这些知识。
很多人开始学钢琴时,总是希望能够迅速演奏出一首完整的曲子。但实际上,真正的钢琴学习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。每一个音符,每一个小节,都需要反复练习,直到手指能够不假思索地准确按下琴键。无数次的重复练习,才能使一个复杂的乐章流畅地演奏出来。
初学者在做菜时,往往会因为步骤繁琐、细节众多而感到困难。比如炒一道简单的番茄炒蛋,需要掌握火候、调料的量以及翻炒的技巧。这些都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来掌握。经过多次的尝试和调整,慢慢地你会发现,自己能够准确地控制火候,调出最合适的口味,做出色香味俱佳的菜肴。
我们可以从这些日常小事中体会到,任何技能的掌握都离不开大量的重复和练习。想要将知识和方法内化成自己的本能,就必须不断地重复练习。无论是钢琴演奏还是烹饪技巧,只要通过反复的练习,最终都会形成条件反射,成为我们的一部分。
学习新知识固然重要,但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我们的能力,更加需要大量的重复。
阅读一本书,第一次觉得自己懂了,但第二遍、第三遍阅读时,总会有新的收获和理解。这是因为每一次重复,都是在之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。只有通过不断的重复,我们才能将知识真正内化。
曾国藩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他从一个笨拙的人,通过极致的重复和努力,最终成为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圣人。曾国藩的方法就是不断地重复记忆和练习,把所有需要用到的知识背下来。通过这种极致的重复,他不仅强化了学习结果,还培养了耐心和毅力,最终成为一个自律的人。
在学习的过程中,枯燥是不可避免的心理状态。当我们觉得某项技能或知识没有新鲜感时,往往会感到枯燥。但实际上,任何能力的提升都需要对细节的精益求精,而这恰恰需要我们忍受枯燥,进行大量的重复。试着让自己每天都克制一次想要逃避枯燥的冲动,坚持完成当前的任务,这样就能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表现。
重复不仅仅是机械地做同一件事,而是要有技巧地进行。以下是几种有效的重复方法:
- 温故知新:每次重复时,尝试从旧的知识中找到新的认识。这样可以不断深化理解,让知识更加牢固。
- 花式重复: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重复,例如同时调动眼、耳、口、手等多种感官,让内化效果更好。
- 定期重复: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定期复习,刻意回想知识,强化记忆。
- 大量应用: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实践。在实际应用中,不断巩固和深化知识。
学习的本质就是重复。通过极致的重复,我们可以将知识和技巧内化成自己的能力,形成条件反射,成为我们的一部分。无论是日常的小事还是专业的技能,只要坚持重复,就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。
未来如何并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抓住现在,持续努力。坚持重复,你的成长将不可估量。让我们一起努力,通过大量的重复,将学习变成一种本能,不断追求卓越。
坚持,重复,共勉!
写这篇文章,一是为了给大家分享极致重复,这个学习中最朴素也最重要的方法。另外也为了提醒自己,勿忘初心,坚持写作,早日实现日更的目标。
0条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