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西游——第十回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魏丞相遗书托冥吏

诗歌说:

都城大国实堪观,八水周流绕四山。多少帝王兴此处,古来天下说长安。

单单来说,陕西的大国长安城,是历代帝王建都的地方。从周朝、秦朝、汉朝以来,这里花团锦簇,八条河水绕城流淌。三十六条繁华的花柳巷,七十二座音乐楼。看华夷图,长安是天下第一,真是奇妙美丽的地方。现在是大唐太宗文皇帝登基,年号改为龙集贞观。此时已经是他即位的第十三年,岁次己巳。不提他朝中有安邦定国的英雄豪杰和那些为了开创疆土的才俊。

话说在长安城外泾河岸边,有两位贤人:一个是渔翁,名叫张稍;另一个是樵夫,名叫李定。他们是没有考中科举的进士,但能识字,是山里的隐士。一天,他们在长安城里,卖了肩上的柴,卖了篮子里的鲤鱼,一起走进酒馆,喝到微醉,各自提了一瓶酒,沿着泾河边慢慢走回家。张稍说道:“李兄,我想那些追名逐利的人,往往因为名利而丧失性命;追求财富的,常常为了钱财丧命;受封爵的人,如同抱着老虎睡觉;承蒙恩宠的人,像是袖中藏着蛇走路。算起来,还是我们这里山青水秀,逍遥自在,甘于淡泊,随缘过活。”李定说道:“张兄说得有理。但只是你那水秀,不如我的山青。”张稍说:“你山青不如我的水秀。这里有一首《蝶恋花》词为证。词曰:

烟波万里扁舟小,静依孤篷,西施声音绕。涤虑洗心名利少,闲攀蓼穗蒹葭草。 数点沙鸥堪乐道,柳岸芦湾,妻子同欢笑。一觉安眠风浪俏,无荣无辱无烦恼。”

李定说道:“你的水秀,不如我的山青。我也有一首《蝶恋花》词为证,词曰:

云林一段松花满,默听莺啼,巧舌如调管。红瘦绿肥春正暖,倏然夏至光阴转。又值秋来容易换,黄花香,堪供玩。迅速严冬如指拈,逍遥四季无人管。”

渔翁道:“你的山青不如我的水秀,更加让人受用。这里有一首《鹧鸪天》为证:

仙乡云水足生涯,摆橹横舟便是家。活剖鲜鳞烹绿鳖,旋蒸紫蟹煮红虾。 青芦笋,水荇芽,菱角鸡头更可夸。娇藕老莲芹叶嫩,慈菇茭白鸟英花。

樵夫道:“你的水秀不如我的山青,更让我受用。也有一首《鹧鸪天》为证:

崔巍峻岭接天涯,草舍茅庵是我家。腌腊鸡鹅强蟹鳖,獐豝兔鹿胜鱼虾。 香椿叶,黄楝芽,竹笋山茶更可夸。紫李红桃梅杏熟,甜梨酸枣木樨花。

渔翁道:“你的山青真不如我的水秀,更显幽雅,有一首《天仙子》为证:

一叶小舟随所寓,万迭烟波无恐惧。垂钩撒网捉鲜鳞,没酱腻,偏有味,老妻稚子团圆会。鱼多又货长安市,换得香醪吃个醉。蓑衣当被卧秋江,鼾鼾睡,无忧虑,不恋人间荣与贵。

樵子道:“你的水秀还不如我的山青,也有一首《天仙子》为证:

茆舍数椽山下盖,松竹梅兰真可爱。穿林越岭觅干柴,没人怪,从我卖,或少或多凭世界。将钱沽酒随心快,瓦钵磁瓯殊自在。酕醄醉了卧松阴,无挂碍,无利害,不管人间兴与败。

渔翁道:“李兄,你在山里还不如我在水上快活,这里有一首《西江月》为证:

红蓼花繁映月,黄芦叶乱摇风。碧天清远楚江空,牵搅一潭星动。入网大鱼作队,吞钩小鳜成丛。得来烹煮味偏浓,笑傲江湖打哄。

樵夫道:“张兄,你在水上还不如我在山中的日子快活,这里也有一首《西江月》为证:

败叶枯藤满路,破梢老竹盈山。女萝干葛乱牵攀,折取收绳杀担。虫蛀空心榆柳,风吹断头松楠。采来堆积备冬寒,换酒换钱从俺。

渔翁道:“你山中虽然不错,但还是比不上我水上的幽雅,有一首《临江仙》为证:

潮落旋移孤艇去,夜深罢棹歌来。蓑衣残月甚幽哉,宿鸥惊不起,天际彩云开。困卧芦洲无个事,三竿日上还捱。随心尽意自安排,朝臣寒待漏,争似我宽怀?

樵夫道:“你水上的幽雅,还不如我山中的幽雅,也有一首《临江仙》为证:

苍径秋高拽斧去,晚凉抬担回来。野花插鬓更奇哉,拨云寻路出,待月叫门开。稚子山妻欣笑接,草床木枕敧捱。蒸梨炊黍旋铺排,瓮中新酿熟,真个壮幽怀!

渔翁道:“这些都是我们各自的生意,养家糊口的事,但你没有我这样闲时的好处,有诗为证,诗曰:

闲看天边白鹤飞,停舟溪畔掩苍扉。倚篷教子搓钓线,罢棹同妻晒网围。性定果然知浪静,身安自是觉风微。绿蓑青笠随时着,胜挂朝中紫绶衣。

樵夫道:“你的闲时还不如我的闲时自在,也有诗为证,诗曰:

闲观缥缈白云飞,独坐茅庵掩竹扉。无事训儿开卷读,有时对客把棋围。喜来策杖歌芳径,兴到携琴上翠微。草履麻绦粗布被,心宽强似着罗衣。

张稍说道:“李定,我俩真是吟诗作对相当投缘,不用什么酒杯歌盘。只是随意吟几句,也不稀罕什么诗词华章,不如各自联几句,看我们渔樵的对话怎么样?”李定说:“张兄所言极是,请兄先吟。”

舟停绿水烟波内,家住深山旷野中。偏爱溪桥春水涨,最怜岩岫晓云蒙。龙门鲜鲤时烹煮,虫蛀干柴日燎烘。钓网多般堪赡老,担绳二事可容终。小舟仰卧观飞雁,草径斜敧听唳鸿。口舌场中无我分,是非海内少吾踪。溪边挂晒缯如锦,石上重磨斧似锋。秋月晖晖常独钓,春山寂寂没人逢。鱼多换酒同妻饮,柴剩沽壶共子丛。自唱自斟随放荡,长歌长叹任颠风。呼兄唤弟邀船伙,挈友携朋聚野翁。行令猜拳频递盏,拆牌道字漫传钟。烹虾煮蟹朝朝乐,炒鸭熝鸡日日丰。愚妇煎茶情散诞,山妻造饭意从容。晓来举杖淘轻浪,日出担柴过大衝。雨后披蓑擒活鲤,风前弄斧伐枯松。潜踪避世妆痴蠢,隐姓埋名作哑聋。

张稍说道:“李兄,我刚才已经冒昧地先说了几句,现在请你先起一句,我也来接上一联。”

风月佯狂山野汉,江湖寄傲老余丁。清闲有分随潇洒,口舌无闻喜太平。月夜身眠茅屋稳,天昏体盖箬蓑轻。忘情结识松梅友,乐意相交鸥鹭盟。名利心头无算计,干戈耳畔不闻声。随时一酌香醪酒,度日三餐野菜羹。两束柴薪为活计,一竿钓线是营生。闲呼稚子磨钢斧,静唤憨儿补旧缯。春到爱观杨柳绿,时融喜看荻芦青。夏天避暑修新竹,六月乘凉摘嫩菱。霜降鸡肥常日宰,重阳蟹壮及时烹。冬来日上还沉睡,数九天高自不蒸。

“在山中随心所欲过日子,四季在湖中陶醉其中。采柴让人有仙人的兴致,钓鱼没有世俗的烦恼。门外野花香气扑鼻,船头的绿水波浪平静。身心安宁,不羡慕高官厚禄,心情平静,比十里城中的繁华还自在。城高防御严密,三公显位听从朝廷的命令。乐山乐水真是难得,谢天谢地谢神明。”两人既谈了许多词句,又对上了诗句,走到分岔路的地方,互相作别。张稍说道:“李兄啊,路上多保重!上山时要小心老虎。要是遇到什么危险,那明天街上就少了一个故人啊!”李定听到这话,大怒道:“你这懒汉!好朋友之间可以同生共死,你怎么咒我?如果我遇到老虎被害,你必定会被浪翻江!”张稍说道:“我这一生都不会被浪翻江。”李定说道:“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暂时的祸福。你怎么就保证自己不会遇到事?”张稍说道:“李兄,虽然你这样说,但你还没看透。我的生意有迹可循,绝不会遇到这样的事。”李定说道:“你在水面上谋生,凶险无比,隐隐约约的有什么可以捉摸?”张稍说道:“你是不知道。这长安城里,西门街上有一个卖卦的先生。我每天送他一条金色鲤鱼,他就袖中传我一个卦,按方位,百发百中。今天我又去买卦,他告诉我在泾河湾头东边下网,西岸抛钓,肯定能满载而归。明天我再上城卖鱼换酒,与老兄再相聚。”

正说到这里,草丛中有人偷听,原来是泾河水府的巡水夜叉。他听到张稍说的“百发百中”的话,急忙回到水晶宫,慌忙向龙王报告:“出事了!出事了!”龙王问:“出什么事了?”夜叉说道:“我巡水到河边,听到两个渔夫和樵夫的谈话。分别时,他们的言语非常利害。那渔夫说:长安城西门街上有个算卦的先生,算得特别准。他每天送他一条鲤鱼,算命先生就传给他一个卦,教他百发百中。如果真的这么准,那水里的鱼虾还不都被捉光了吗?那水府的壮丽场面,怎么能展现?怎么能助大王的威风呢?”龙王非常生气,提剑就要去长安城,诛杀那个算卦的先生。旁边的龙子龙孙、虾臣蟹士、鲥军师鳜少卿鲤太宰一起进言说道:

“大王请息怒。常言道,听到的闲话不可轻信。大王若去,必然会引发云雨,恐怕会惊扰了长安的百姓,上天会责怪。大王的神通莫测,变化无方,只需变作一名秀士,去长安城内探访一下。如果真有这样的人,再诛灭他也不迟;若没有此人,就不必冤枉害人了。”龙王听从建议,放下了宝剑,也不兴云作雨,走上岸,摇身一变,变成一个白衣秀士,姿态英伟,气宇轩昂。他举止端庄,遵守规矩,言谈依孔孟之道,礼仪体态符合周文之教。他身穿玉色的罗缎长袍,头戴逍遥巾,迈开步伐,径直走向长安城西门大街。只见一群人挤挤挨挨,吵吵闹闹,有人在高声谈论:“属龙的命运不好,属虎的与之相冲。寅辰巳亥虽然是合局,但怕的就是日犯岁君。”龙王听到这话,知道这里就是卖卜之处,便走上前,拨开人群,向里看去,只见:

四周的墙壁挂满珍珠宝石,堂内充满锦绣。香炉中的香烟不断,瓷瓶里的水清澈见底。两旁挂着王维的画,座上悬挂着鬼谷子的画像。端溪砚台,金烟墨水,搭配着毛笔;火珠林、郭璞的占数,准确无误。六爻八卦精通无比,能知天地万物的道理,晓得鬼神的情绪。一盘子午定数安排妥当,满腹星辰按序排列。过去和未来的事像明镜一样清楚,谁家兴旺谁家衰败全都一清二楚。知凶吉、定生死,一开口如风雨骤起,一下笔连鬼神都惊叹。招牌上写着“神课先生袁守诚”。

这个人是谁呢?原来他是当朝钦天监台正袁天罡的叔叔,名叫袁守诚。这位先生长相非常特别,仪表俊美,名声响彻全国,卜卦的技术更是长安第一。龙王走进门,与袁先生见面。行礼后,袁先生请龙王坐下,童子献上了茶。袁先生问道:“您来有什么事要问呢?”龙王回答:“我想问问天上的天气情况如何。”袁先生立即袖中掐算,预测道:“云雾将会笼罩山顶,树林的梢头也会被雾气遮住。如果要预测降雨的话,明天一定会下雨。”龙王问道:“明天什么时候下雨?雨量有多少?”袁先生说道:“明天辰时开始布云,巳时打雷,午时开始下雨,未时雨停,一共会有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的雨量。”龙王笑着说道:“你可别开玩笑。如果明天真按你说的时间下雨,我就送你五十两银子作为谢礼。如果没有雨,或者时间、雨量对不上,我就告诉你实话,肯定会打碎你的店铺招牌,把你赶出长安,再也不准你在这里骗人!”袁先生轻松地答道:“没问题,一定按您说的办。明天雨后来见吧。”

龙王告别袁先生,离开了长安,回到水府。水府里的大小水神迎接他,问道:“大王,您去见那个算卦的怎么样了?”龙王说道:“有,有!不过是个能说会道的算卦先生。我问他什么时候下雨,他就说明天会下雨。我再问具体的时间和雨量,他说辰时布云,巳时打雷,午时下雨,未时雨停,雨量是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。我跟他打了个赌,如果真像他说的那样,我就给他五十两银子;如果有一点不对,就打碎他的店铺招牌,把他赶走,不能让他再留在长安骗人。”水神们听了都笑着说:“大王您可是八河的总管,掌管降雨的大龙神,有没有雨,只有您知道,他怎么敢这样乱说呢?这卖卦的肯定要输了!肯定输了!”

正当龙子龙孙和鱼蟹们还在为这事说笑时,忽然听到半空中有人喊:“泾河龙王接旨!”大家抬头一看,是一位身穿金衣的天将,手持玉帝的圣旨,直接来到水府。龙王慌忙整理衣冠,焚香接旨。

金衣天将走后,龙王谢恩后打开圣旨一看,写道:“敕命八河总管,驱雷掣电,明日施行雨泽,普济长安城。”圣旨上写的时间和雨量与袁先生预测的一模一样,吓得龙王魂飞魄散。过了一会儿,他才回过神来,对众水神说:“人间竟有这样通天彻地的灵人!这下看来我是要输给他了!”鲥鱼军师奏道:“大王不必担心,赢他很简单。我有个小计策,保证让他输掉。”龙王问他有什么办法,军师说道:“只要行雨的时间和雨量稍微改动一些,他的卦不就不准了吗?到时候您就可以打碎他的招牌,把他赶走,还怕赢不了吗?”龙王听从了军师的计策,果然放下了心。

第二天,龙王调集风伯、雷公、云童、电母,来到长安城的天空。他故意拖延到巳时才开始布云,午时打雷,未时下雨,申时雨停,但只降了三尺零四十点,少了三寸八点。雨后,龙王让天将们返回天庭。他自己降下云头,变回白衣秀士的模样,来到长安西门,冲进袁守诚的卦铺,不由分说就把他的招牌、笔墨砚台全都打碎。袁先生坐在椅子上,依然安然不动。龙王举起门板就打,骂道:“你这个胡说八道、妖言惑众的家伙!你的卦不灵,话也不靠谱。你说今天下雨的时间和雨量全都不对,还敢高高坐着?赶紧走,我饶你不死!”袁守诚不慌不忙,仰着头朝天冷笑道:“我不怕!我不怕!我没有死罪,倒是你有死罪了!别人可以瞒住,瞒不了我。我认得你,你不是秀才,你是泾河龙王。你违抗了玉帝的旨意,改了时间,少了雨量,犯了天条。你恐怕逃不过剐龙台上的一刀,你还敢在这里骂我?”龙王听到这话,吓得毛骨悚然,急忙丢下门板,整理好衣服,跪在袁先生面前说道:“先生别怪,我之前只是开个玩笑,没想到玩笑成真,真的犯了天条。现在怎么办?希望先生救我一救!不然我死也不会放过你。”袁守诚说道:“我救不了你,只能指条路给你,保你投胎转世。”龙王问:“请先生指教。”袁先生说道:“你明天午时三刻就该去人间的魏征处受斩。你要想活命,最好赶快去向当今的唐太宗皇帝求情。魏征是唐王的宰相,如果你能求得唐王的情面,也许可以保住你的性命。”龙王听完,含泪拜谢而去。

不知不觉,红日西沉,夜幕降临。只见:山间紫雾凝聚,归巢的乌鸦也疲倦了。远路上的行人找到了投宿的旅店,渡口的新雁在河边栖息,银河闪现。村庄的灯火昏暗,风吹着道院的香炉烟袅袅升起,蝴蝶梦中人影不见。月光移到花影上,星光闪烁,漏声换更,夜已深沉。

泾河龙王没有回到水府,而是停在空中,等到午夜前后,收起云头,隐去雾气,直接来到皇宫门口。这时唐太宗正梦见自己走出宫门,徘徊在月光和花影中。突然,龙王变成了人的模样,上前跪拜,喊道:“陛下,救救我!救救我!”唐太宗问道:“你是谁?为何求救?朕可以救你。”龙王说道:“陛下是真龙,臣是业龙。臣因犯了天条,明日该在您朝中的魏征处受斩,特来求陛下救我一命!”唐太宗说道:“既然是在魏征那里受斩,朕自然可以救你。你放心前去吧。”龙王听后大喜,叩谢离去。

话说唐太宗醒来后,心里一直想着梦里的事。天刚到五更时分,太宗开始上朝,召集了文武百官。只见:

烟雾笼罩着皇宫,龙楼里弥漫着香气,阳光照在朱红色的大门上,像在轻轻摇动,云雾拂过翠绿色的旗帜,流动着光辉。君臣之间的关系如同尧舜那样融洽,礼乐威严,如同汉朝和周朝一样庄重。侍臣们提着灯,宫女们手拿扇子,双双映照出美丽的光彩;孔雀屏风和麒麟殿里,到处闪烁着光辉。众臣齐声高呼“万岁”,祝愿皇帝千秋万代。三声静鞭响起,文武百官穿戴整齐,齐齐行礼。宫花绚丽,空气中弥漫着阵阵香气,堤岸上的柳树轻柔随风飘动,御乐声悠扬。珍珠帘、翡翠帘,金钩高高悬挂,龙凤扇、山河扇,宝车停在大殿前。文官们英俊聪慧,武将们精神抖擞。御道分出高低,台阶两旁排列着文武百官。佩戴着金章紫绶的官员们威风凛凛,显得庄严隆重,仿佛预示着地久天长,万世昌盛。

百官向皇帝行礼祝贺后,各自归班站好。唐王目光扫过朝堂,仔细查看,只见文官中有房玄龄、杜如晦、徐世勣、许敬宗、王珪等人,武官中有马三宝、段志贤、殷开山、程咬金、刘洪纪、胡敬德、秦叔宝等人,个个威仪端庄。然而,唐王却没有看到魏征丞相。于是,唐王叫徐世勣上前说道:“朕昨夜做了一个奇怪的梦,梦见一个人拜见我,自称是泾河龙王,因犯了天条,将被人曹官魏征处斩,前来请求我救他,我答应了。可是今天早朝却不见魏征,这是为什么?”徐世勣回答道:“陛下的梦应是有预兆。等会魏征上朝时,陛下不要让他离开,等过了今天,就能救梦中的龙王。”唐王听后大喜,立即下旨,召魏征入朝。

话说魏征丞相昨晚在府中观察天象,正在焚香礼拜,忽然听到九天之上传来鹤鸣声,原来是天庭的仙使,捧着玉帝的金旨,命令他在午时三刻,梦中斩杀泾河龙王。魏征谢了天恩,斋戒沐浴,在府中磨练宝剑,调理元神,因此没来早朝。突然接到旨意,急忙整理衣装,不敢违背君命,立刻赶往皇宫,在御前叩头请罪。唐王说:“朕赦免你的罪。”此时百官尚未退朝,唐王下令卷起帘幕,散朝,独留下魏征,召入便殿,与他一起商讨安邦定国的计策。快到巳时末午时初时,唐王命宫人取来棋盘,说道:“朕要与你对弈一局。”嫔妃们立即取来棋盘,摆好御案。魏征谢过皇恩,便与唐王开始下棋。一来一往,棋盘上布下阵势,正如《烂柯经》所言:

“下棋之道,贵在严谨。高手在中央,下手在边角,中间在角落,这是棋道的基本法则。宁愿少吃一子,也不失先手。攻左要看右,打后要瞄前。有先攻再守,有先守再攻。棋子要活,不要相连。棋子太稀不行,太密也不行。与其执着于救一子,不如舍弃以求胜。多的时候要谋生,少的时候要稳守。善于取胜者不争,善于布阵者不战;善于打仗者不败,善于败者不乱。下棋开始时以正合,结束时以奇胜。”

两人对弈正下到午时三刻,棋局还没结束时,魏征忽然伏在案边打起了盹,鼾声连连。唐太宗笑着说:“贤卿你真是为国操劳过度,创立江山太过辛苦了,所以忍不住打盹了。”唐王没有叫醒魏征,让他继续睡。

不久后,魏征醒来,俯伏在地上说道:“臣该死!臣该死!刚才晕倒,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,请陛下赦免臣慢君之罪!”唐王说道:“卿没有什么罪,快起来,咱们继续下棋吧。”魏征谢恩,刚拿起棋子,忽然听到朝门外传来大呼小叫声。原来是秦叔宝、徐茂功等人,他们抬着一颗血淋淋的龙头,扔在殿前,奏道:“陛下,海干河枯这样的事见过,但这种怪事却从未听闻过。”唐王和魏征站起身,唐王问道:“这是什么东西?”秦叔宝和徐茂功回答道:“在千步廊的南边,十字街头的云端里掉下了这颗龙头,微臣不敢不上奏。”唐王惊讶地问魏征: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魏征转身跪下说道:“这是臣刚才梦中斩下的龙头。”唐王大惊道:“贤卿你刚才睡着了,又没见你动手,怎么斩了这龙?”魏征奏道:“主公,臣的身虽在您面前,但梦中却已离开您。我梦中驾着祥云,精神抖擞,那条龙被天兵捆在剐龙台上。我对它说:‘你犯了天条,理应受死。我奉天命,斩你残生。’龙听后痛苦哀求,但我精神振作,挥动宝剑,一刀下去,龙头就掉了下来。”

唐王听后,心中又悲又喜。喜的是魏征真是一位好臣,朝中有这样的人才,怎能不稳固江山?悲的是,自己在梦中曾许诺救龙王,没想到他竟然还是被斩了。唐王只得打起精神,下旨命令秦叔宝将龙头悬挂在市场上,告知长安百姓。与此同时,唐王也赏赐了魏征,百官随后散去。

当晚,唐太宗回到宫中,心里总是感到烦闷,想着梦中的泾河龙王哭哭啼啼地哀求自己救命,却最终无法避免被杀的命运。想到这些,他心中越来越不安,渐渐觉得精神疲倦,身体也不舒服。到了半夜二更时分,忽然听到宫门外传来哭泣的声音,太宗更加害怕。正当他迷迷糊糊快要睡着时,又见到泾河龙王,提着一颗血淋淋的龙头,高声喊道:“唐太宗!还我命来!还我命来!你昨晚答应救我,为什么今天早上却让魏征来斩我?你出来!你出来!我要带你去见阎王,一起去辩论!”龙王一边说着,一边抓住太宗不放,拼命地拉扯。太宗满身是汗,话也说不出来。正当他无法脱身时,忽然看见南边飘来香云彩雾,一个女子走上前来,手里拿着杨柳枝轻轻一摆,那没头的龙王便哭哭啼啼地往西北方向飞走了。原来这是观音菩萨,奉佛旨来到东土,寻找取经的人。她在长安城的土地庙听到了龙王的哭诉,特意前来将他喝退,拯救了皇帝。龙王随后飞到地府去申诉,暂且不提。

唐太宗醒来后,大喊:“有鬼!有鬼!”吓得三宫六院的皇后、嫔妃和贴身太监都胆战心惊,一夜没睡。不知不觉到了五更时分,满朝的文武百官都在朝门外等候上朝。然而直到天亮,皇帝依然没有出现,官员们个个心惊胆战。到了日上三竿,终于有旨意传出:“朕身体不适,今日免朝。”不知不觉间,已经过了五七天,众臣忧心忡忡,准备去宫门口请求见驾问安,忽然听说太后下旨,召医官进宫给皇上诊治。众人焦急地等着消息。不久后,医官出来,大家连忙上前询问皇上的病情。医官说道:“皇上的脉象不正常,虚而且数,还狂言见鬼。根据诊断,皇上气息微弱,五脏已无力,恐怕七日之内难以痊愈。”听到这话,众官员顿时惊慌失色。

正当众人不知所措时,又传来太后的旨意,召见徐茂功、护国公和尉迟公进宫。三位大臣接旨后急忙赶到分宫楼下,拜见太宗。唐太宗强打精神说道:“贤卿们,朕从十九岁起领兵打仗,南征北伐,经历了无数艰难,从未见过鬼怪作祟。然而今天,朕却真的见到了鬼!”尉迟公说道:“建立江山时,杀了那么多人,何必怕鬼呢?”太宗说道:“你是不信。朕的寝宫外,每到晚上就有鬼怪丢砖弄瓦,鬼哭狼嚎,实在让人难以忍受。白天还好,晚上真是让人害怕。”秦叔宝说道:“陛下不用担心,今晚臣与敬德一起守在宫门外,看看是否真的有鬼怪。”太宗同意了。徐茂功拜谢出宫,等到晚上,秦叔宝和敬德披挂整齐,手持武器,在宫门外把守。两位将军身穿铠甲,手持兵器,威风凛凛,真是好将军!他们的打扮是这样的:

头戴闪闪发光的金盔,身披龙鳞铠甲,胸前挂着护心宝镜,系着狮蛮扣,腰间的绣带彩霞般绚丽。这一位眼睛像天上的星斗,另一位环眼中映着电光月影。他们本是建功立业的老臣,最终成了千年户尉,万古门神。

两位将军在宫门旁站了一整夜,什么怪事也没发生。太宗在宫中睡得安稳无事。天亮后,太宗召见两位将军,重重赏赐道:“朕自从生病以来,已经好几天无法安睡了,今夜托二将军的威风,才得以安睡。你们可以去休息,晚上再来护卫。”两位将军拜谢退下。接下来的两三晚,宫中都安然无事,但太宗的病情却渐渐加重,饮食也减少了。太宗不忍心让两位将军辛苦守夜,便召来秦叔宝、敬德和其他大臣说道:“这几天我虽然得以安睡,但却让秦、胡两位将军彻夜辛苦。我想找几位擅长画画的画师,把两位将军的画像画出来,贴在门上,这样他们就不用辛苦守夜了,如何?”众臣听从旨意,找来了画师,按照秦、胡二将披挂的样子,将他们的画像画好,贴在门上。从此,夜间宫门再也没有发生怪事。

几天后,宫中的后门又传来乒乓作响的砖瓦声,太宗急忙召集大臣说道:“前门已经没事了,没想到昨晚后门又闹起来了,实在让我惊恐不已!”徐茂功上前奏道:“前门安然无事,是因为敬德、叔宝两位将军守护;后门不安宁,应该让魏征去守护。”太宗同意,便召魏征当晚守护后门。魏征领旨后,披上战甲,手持斩龙的宝剑,守在后门。魏征真是个好英雄!他的打扮是这样的:头上绑着青色的布巾,腰间垂着玉带,锦袍在风中飘扬,脚穿黑靴,手持利剑,凶猛无比,圆睁双眼巡视四周,谁敢来捣乱?

那一夜安然无事,没有鬼怪出现。虽然前后门都平静下来,但太宗的身体却一天天虚弱。一天,太后下旨,召集众臣商议太宗的后事。太宗又召见徐茂功,吩咐国家大事,嘱托要像刘备托孤一样安排好后事。说完,太宗沐浴更衣,准备等死。这时,魏征走上前,拉住太宗的龙袍,奏道:“陛下不用担心,臣有一个办法,保证陛下可以长生。”太宗问:“病已入膏肓,命在旦夕,怎么还能救得回来?”魏征说道:“臣有一封书信,若能带到冥府,交给酆都判官崔玨,陛下必定能得救。”太宗问:“崔玨是谁?”魏征解释道:“崔玨曾是太上先皇的臣子,先是兹州令,后来升为礼部侍郎。他生前与臣是八拜之交,关系非常好。如今他已去世,担任冥界掌管生死簿的酆都判官。臣常在梦中与他相会。如果陛下将此信交给他,他看在微臣的面子上,定会放陛下回来,陛下的魂魄必定能还阳,重新回到帝都。”太宗听后,接过信件,藏在袖中,随后闭上眼睛,去世了。三宫六院的皇后、嫔妃们都穿上丧服,储君及两班文武百官一同哀悼,并将太宗的灵柩安置在白虎殿中。

太宗是否能够还魂,我们下次继续。
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

相关好文推荐:

白话西游——第九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

白话西游——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

白话西游——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

白话西游——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

白话西游——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

0条留言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