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西游——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
师父和徒弟骑马来到山门前,看见那里果然是一座寺院。寺院里有层层的殿阁,连绵的廊房。山门外,五彩的云彩笼罩着;五福堂前,红色的雾气环绕着。两边是松树和竹子,松树和竹子年年都很清幽;一片柏树,色彩斑斓显得特别美丽。还看到高高的钟鼓楼,巍峨的佛塔。僧人们安静地修行,树上的鸟儿轻轻地叫。这里真是宁静,没有尘世的喧嚣,清静的地方果然非常清净。
有诗说道:
上刹祇园隐翠窝,招提胜景赛娑婆。果然净土人间少,天下名山僧占多。
长老下了马,行者放下担子,正想进门,突然看见门里走出一群和尚。你看他们的样子:
头上戴着左边的钗帽,身上穿着干净的袍子。耳朵上挂着铜环,腰间系着丝带。穿着草鞋走路很稳,手里拿着木鱼。嘴里常常念着经文,都是归依般若。
三藏见了,站在门旁问好,那和尚立刻回礼,笑着说:“失礼了。”问:“你们从哪里来的?请进方丈喝茶。”三藏说:“弟子是东土的钦差,上雷音寺拜佛求经。现在天色快晚了,想借这座寺院住一晚。”那和尚说:“请进来坐,请进来坐。”三藏于是叫行者牵马进来。那和尚一看到行者的样子,有些害怕,便问:“牵马的是个什么东西?”三藏说:“小声点!小声点!他脾气急,要是听到你说他是什么东西,他会生气的。他是我的徒弟。”那和尚吓得打了个寒颤,咬着手指说:“这样的丑头怪,怎么能招他做徒弟!”三藏说:“你看不出来,这虽然丑,但非常有用。”
那和尚只好陪着三藏和行者进了山门。山门里,看见正殿上写着四个大字,是“观音禅院”。三藏非常高兴地说:“弟子多次感受到菩萨的恩惠,没来得及感谢;今天遇到禅院,就像见到菩萨一样,真是太好了,要来感谢。”那和尚听了,立刻叫道人打开殿门,请三藏朝拜。行者把马拴好,扔下行李,和三藏一起上殿。三藏展开身体,俯身拜地,向金像叩头。那和尚就去敲鼓,行者则去敲钟。三藏在台前恭恭敬敬地祷告。拜完了,那和尚停了鼓,行者却还在不停地撞钟,时快时慢,撞了很久。那道人说:“拜完了,还撞钟干什么?”行者这才放下钟锤,笑着说:“你不知道!我这是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’。”
这时惊动了寺里的大大小小的僧人和长老,听到钟声响得很乱,纷纷跑出来说:“哪个野人在这里乱敲钟鼓?”行者跳出来,大声说:“是你孙外公在玩!”那些和尚一见,吓得跌跌撞撞,都爬在地上说:“雷公爷爷!”行者说:“雷公是我的重孙呢!快起来,不要怕,我们是从东土大唐来的贵人。”众僧这才拜见;见了三藏,才放心不怕。寺院的主僧请他们到方丈中喝茶。于是就解开缰绳牵马,抬起行李,转过正殿,直接进入后房,按顺序坐下。
那位院主端来了茶水,还准备了素斋。天还早。三藏刚刚表示感谢,就看到后面有两个小童,搀着一个老和尚出来。看他打扮的样子:
头上戴着一顶方方的毗卢帽,帽顶镶嵌着闪闪发光的猫眼石;身上穿着一件锦绒的僧袍,金边的翡翠毛闪闪发亮。他脚上的僧鞋镶嵌着八宝,手里拄着一根嵌有云星的拐杖。满脸皱纹,像极了骊山的老母;一双眼睛昏花,像东海的龙王。嘴巴不闭合是因为牙齿掉了,腰驼背弯是因为筋骨僵硬。
大家都说:“师祖来了。”三藏恭敬地鞠躬迎接说:“老院主,我来拜见您。”那老和尚回了礼,大家就坐下了。老和尚说:“刚才那些小的说,东土唐朝来的尊贵客人,我才出来见您。”三藏说:“我这次造访宝山,真是没见识,恕罪!恕罪!”老和尚说:“不敢!不敢!”然后问:“尊贵客人,从东土来到这里,有多远的路程?”三藏说:“从长安的边界出发,有五千多里;经过两界山,收了一些小徒弟,一路而来,经过西番哈咇国,花了两个月,又有五六千里,才到了您这里。”老和尚说:“也有万里之遥了。我这弟子虚度了一生,从未离开山门,真是所谓‘坐井观天’,樗朽之辈。”三藏又问:“老院主高寿多少?”老和尚说:“我已经活了二百七十岁了。”行者听见说:“这还是我万代的孙儿呢!”三藏瞥了他一眼说:“小心点!不要不识抬举,冒犯别人。”那和尚便问:“尊贵客人,您有多少岁了?”行者说:“不敢说。”老和尚也以为是句疯话,就不在意,也不再问,只叫人献茶。一个小童拿出一个羊脂玉的盘子,有三个镶金的茶钟;另一个小童提着一个白铜壶,斟了三杯香茶。真是色泽鲜艳,味道胜过桂花香。三藏看到后,赞不绝口:“好东西!好东西!真是美食美器!”老和尚说:“过奖了!过奖了!尊贵客人您是天朝上国的人,见多识广,像这种器具,何足挂齿?尊贵客人从上邦来,可有什么宝贝,借给我看看?”三藏说:“可怜!我那东土没有什么宝贝;即使有,路途遥远,也不能带过来。”
行者在旁边说:“师父,我前几天在包袱里见到那件袈裟,不是宝贝吗?拿给他看看怎么样?”众僧听说袈裟,一个个冷笑。行者说:“你们笑什么?”院主说:“尊贵客人才说袈裟是宝贝,真是可笑。若说袈裟,像我们这样的人,不止二三十件;若论我们师祖,在这里做了二百五六十年的和尚,足有七八百件!”于是叫:“拿出来看看。”那老和尚也是一时卖弄,于是叫道人开库房,抬出十二个柜子,放在天井中,开了锁,两边架上衣架,四周拉上绳子,将袈裟一件件抖开挂起,请三藏观看。果然是满堂绮丽,四壁绫罗!
行者一一观赏,都是些穿花纳锦,刺绣精美的物品。笑着说:“好,好,好!收起来!收起来!把我们的也拿出来看看。”三藏拉住行者,悄悄说:“徒弟,不要和人争富贵。我们只是单身在外,恐怕会出错。”行者说:“看看袈裟,有什么错?”三藏说:“你没考虑到。古人有云:‘珍奇玩好的东西,不可让贪婪奸诈之人看到。’如果一旦入目,必然会动心;既动心,必生计谋。你是个畏祸的,索要的话必应其求,也可以;否则,就可能丧命,事情可大可小。”行者说:“放心!放心!都在我身上!”你看他不听劝告,急急走去,把包袱解开,早有霞光四射;还有两层油纸包裹着,撕去纸,取出袈裟,抖开时,红光满室,彩气盈庭。众僧见了,无一个不心欢口赞。真是好袈裟!上头有:
千般巧妙明珠坠,万样稀奇佛宝攒。上下龙须铺彩绮,兜罗四面锦沿边。体挂魍魉从此灭,身披魑魅入黄泉。托化天仙亲手制,不是真僧不敢穿。
那位老和尚看到这样的宝物,心里不由得起了坏念头,他走上前,跪下对三藏说,眼泪流下来:“我这弟子真是没缘分啊!”三藏扶起他说:“老院师有什么话想说?”老和尚说:“老爷的这个宝贝刚一展开,天色就晚了,我眼睛花了,看不清楚,难道不是没缘分吗!”三藏说:“把灯拿来,让你再看一看。”老和尚说:“老爷的宝贝已经很亮了;再点灯,光太刺眼,根本看不仔细。”行者问:“你想怎么才能看得好?”老和尚回答:“如果老爷能宽容一些,让我把宝贝拿到后房,仔细看一夜,明天早上再送还给老爷,不知道这样可以吗?”三藏听了,吓了一跳,埋怨行者说:“都是你!都是你!”行者笑着说:“怕他干什么?等我把它包起来,让他去看。不过如果出了差错,那就由我负责。”三藏拗不过他,就把袈裟递给老和尚说:“你去看吧;不过明早一定要还给我,不要弄坏了。”老和尚非常高兴,赶紧让小童把袈裟拿进去,还吩咐其他和尚,把前面的禅堂打扫干净,准备两张藤床,铺好被子,请二位老爷休息;一边又安排明天的斋饭送行,大家于是各自散去。师徒们关上禅堂,安稳地睡下了。
而这位和尚拿到袈裟后,趁着灯光对着袈裟痛哭,搞得本寺的和尚不敢先睡。小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去告诉其他和尚:“公公一直哭到半夜,还没停下。”两个他心爱的徒弟走上前问:“师公,你为什么哭?”老和尚说:“我哭是因为没缘分,看不到唐僧的宝贝!”小和尚说:“公公您年纪大了,经历也多。袈裟摆在你面前,你只要解开来看看就可以了,何必哭呢?”老和尚说:“看不久。我今年二百七十岁,白白得了几百件袈裟。怎么会有这件?怎么能做唐僧呢?”小和尚说:“师公错了。唐僧是一个离乡背井的行脚僧(为了寻师问道而到处乞食的僧人)。您这么大年纪,享受得也够了,怎么还想做行脚僧呢?”老和尚说:“我虽然在家里过得自在,享受着晚年,但就是想穿上这件袈裟。如果让我穿上一天,死也无怨无悔,这也是我作为僧人一生的愿望!”
其他和尚说:“真是没道理!你想穿他的袈裟,有什么难的?我们明天让他住一天,你就可以穿一天;让他住十天,你就可以穿十天,难道不行吗?何必这么痛哭?”老和尚说:“即使让他住了半年,也只能穿半年,最终也还是要离开。他要走的时候,我只能把袈裟还给他,怎么能留得久呢?”
正说着,有个小和尚名叫广智,冒出来说道:“公公,要想留得久也简单。”老和尚听了,非常高兴地问:“我儿,你有什么好主意?”广智说:“那唐僧两个人是走路的,辛苦得很,现在已经睡着了。我们找几个有力气的人,拿着刀枪,打开禅堂,把他们杀了,把尸体埋在后院,只有我们家知道,再把他的白马、行囊都弄到手,把那件袈裟留下来,作为传家宝,这不就是长久之计吗?”老和尚听了,心里非常高兴,擦干了眼泪说:“好!好!好!这个主意太妙了!”于是赶紧准备刀枪。
在里面还有一个小和尚,名叫广谋,他是广智的师弟。他走上前来说:“这个办法不好。如果要杀他,得先看看情况。那个白脸的似乎容易,那个毛脸的却似乎难;如果杀不成,反而会招来祸害怎么办?我有一个不需要用刀枪的方法,不知道你怎么看?”老和尚说:“我的孩子,你有什么办法?”广谋说:“依我看,现在叫东山的各个房头,每个人要一捆干柴,放弃那三间禅堂,点火,让他想逃都没门,连马也一起烧掉。如果山前山后的人看到,只说是他自己不小心,失火把我们的禅堂烧了。那两个和尚不就都烧死了吗?这样也好掩人耳目。袈裟难道不是我们家传的宝贝吗?”那些和尚听了,个个都很高兴,纷纷说:“好!好!好!这个计策真妙!更妙!”于是让各房头搬柴来。唉!这一计,正是让高寿老和尚丢了性命,观音禅院化为灰烬!原来他那寺里,有七八十个房头,大小一共二百多人。当天晚上,大家一拥而上搬柴,把禅堂前后四面围得严严实实,准备放火。
这时,三藏师徒已经安歇好了。那行者是个灵猴,虽然已经睡下,但只是存神炼气,迷迷糊糊中醒着。忽然听到外面人来人往,柴木碰撞的声音。他心里疑惑道:“这个时候夜深了,怎么会有人走动?难道是小偷,想害我们?”……他就翻身跳起来。想要开门出去看看,又怕惊醒师父。他灵机一动,变成了一只蜜蜂。真的:
嘴甜尾巴有毒,身子细得轻盈。穿花飞柳像箭一样,追寻香气像流星。小小的身体能背重,薄薄的翅膀会乘风。就从屋檐下,钻出去看得清清楚楚。
只见那些和尚们,正在搬柴运草,已经围住禅堂准备放火了。行者暗自笑道:“果然依我师父所说!他们想要害我们的性命,图我的袈裟,所以才起了这样的毒心。我想要用棍子打他们,但可怜又打不下去,要是打死了,师父又会怪我行凶。算了,算了,算了!就让他们‘顺手牵羊,将计就计’,让他们住不成罢!”
于是这位行者,一跃跳上南天门,吓得庞、刘、苟、毕都躬身,马、赵、温、关也忙着往后退,大家都说:“不好了!不好了!那个闹天宫的家伙又来了!”行者摇着手说:“你们免礼,别惊慌。我来找广目天王的。”说话间,正好遇上天王早已到来,迎着行者说:“好久不见,好久不见。听说观音菩萨来见玉帝,借了四值功曹、六丁六甲还有揭谛等,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,说你是他的徒弟,今天怎么有空来这里?”行者说:“别说这些。唐僧遇到坏人,放火烧他,事态非常紧急,我特地来找你借‘辟火罩儿’,救他一命。快点拿来用用,马上就要回去。”天王说:“你搞错了;既然是坏人放火,应该借水来救他,怎么能借辟火罩?”行者说:“你怎么知道其中的道理。借水来救,火是不会灭的,反而会应了他;只有借这个罩,才能保护住唐僧不受伤,其余的随他去烧。快点!快点!现在恐怕来不及了。别耽误我下面的事情!”天王笑道:“这猴子还是这么自私,只顾自己,不管别人。”行者说:“快点!快点!不要再磨蹭,害了大事!”天王不敢不借,于是把罩子递给行者。
行者拿着东西,飞到云头,直接来到禅堂的屋顶上,把唐僧、白马和行李都罩住了。他自己则去后面老和尚住的方丈房上坐着,专心保护那件袈裟。看到那些人放起了火,他就开始念咒语,朝着火的方向吸一口气吹过去,顿时起了一阵风,把火焰吹得四处乱窜。火真是厉害啊!火焰腾腾,黑烟弥漫。黑烟遮天蔽日,连星星都看不见;红焰照得大地通红。开始的时候,火焰像金色的蛇;后来又像威武的血马。南方的火势如同英雄般猛烈,回禄大神施展法力。干柴烧起烈火,就像古代人用木头钻火;熟油在门前飘着火焰,比开炉的火还要旺盛。正是那无情的火焰,怎么能让这有意的行凶者得逞呢?不但不去消灾,反而助长了火势。风助火势,火焰冲天,灰烬飞上高空。噼噼啪啪,像是爆竹一样;哐哐响,像是军中的炮声。连佛像都没能逃脱,东院的伽蓝也无处可躲。真比赤壁之战的夜晚还要惨烈,火势比阿房宫里的火还要猛烈!
这正是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没过多久,狂风和大火把一座观音院烧得通红。你看那些和尚,忙着搬箱子抬笼,抢桌子端锅,满院子叫苦连天。孙行者保护好后面的方丈,用辟火罩罩住前面的禅堂,其他地方火光四起,真是红焰照天,金光透壁!
就在火起的时候,惊动了一山的怪兽。这观音院正南边二十里远,有座黑风山,山里有个黑风洞,洞中有个妖精,正在睡觉。妖精看到窗门透亮,以为天亮了,起来一看,原来是北边的火光在闪烁,吓得大叫:“呀!这肯定是观音院失火了!这些和尚真不小心!我去帮一帮他们。”这妖精立刻飞上云头,来到烟火之下,结果看到火势冲天,前面的殿宇全空了,两侧都是浓烟火焰。他大步走进去,正想叫人来取水,只见后面没有火,房脊上有个人在放风。他知道情况不妙,急忙进里面一看,发现方丈中间有些霞光,桌子上有一个青色的包袱。他打开一看,竟然是一件锦缎的袈裟,乃是佛门的珍宝。正是财物动人心,他也不救火,也不叫水,直接拿着那袈裟,趁机逃走,飞回东山洞去了。
那场火直到五更天明才灭。你看看那些和尚,个个赤身裸体,哭哭啼啼,都在灰烬里寻找铜铁,扒腐炭,扑金银。有的在墙角里搭窝棚;有的在赤壁根下支锅做饭;叫冤喊屈,乱嚷乱闹。
行者拿着辟火罩,翻个筋斗飞上南天门,交给广目天王说:“谢谢借给我!”天王收下后说:“大圣真诚。我正愁你不还我的宝贝,无处寻找,没想到你就送回来了。”行者说:“老孙可不是那种当面骗东西的人。这叫做‘好借好还,再借不难。’”天王说:“许久不见你,来宫里坐一坐怎么样?”行者说:“老孙与以前不同,‘烂板凳高谈阔论’了;现在要保护唐僧,没空闲。改天再聊!”说完急忙辞别,飞回云上,直接来到禅堂前,摇身一变,变成一只蜜蜂,飞进去一看,师父还在沉沉睡着呢。
行者喊道:“师父,天亮了,快起来。”三藏才醒过来,翻身说:“正好。”穿好衣服,打开门出来,抬头一看,只见都是倒塌的红墙,楼台殿宇都不见了。大惊道:“哎呀!怎么这些殿宇都没有了?全是红墙,怎么回事?”行者说:“你还在做梦呢!昨晚着火了。”三藏说:“我怎么不知道?”行者说:“是老孙保护了禅堂,看到师父睡得很沉,所以没叫醒你。”三藏说:“你有本事保护禅堂,怎么就不去救救其他房子的火呢?”行者笑着说:“好师父你知道了。果然按照你昨天说的,他们想烧我们的袈裟,算计要杀我们。如果不是老孙察觉到,现在早就全成灰烬了!”三藏听了,害怕地问:“是他们放的火吗?”行者说:“不就是他们吗?”三藏说:“难道是我怠慢了你,你干的这个事情?”行者说:“老孙是这样的懒人,怎么会做这种坏事?真的是他们家放的火。老孙看到他们心肠狠毒,果然没去救火,只是稍微助了些风。”三藏说:“天哪!天哪!火起的时候,应该是用水灭火,怎么能助长风呢?”行者说:“你知道古人说过:‘人没有伤害老虎的心,老虎也不会伤害人。’你不弄火,我怎么会去弄风?”三藏问:“袈裟在哪?难道是烧坏了吗?”行者说:“没事!没事!烧不坏!放袈裟的方丈没有起火。”三藏气愤地说:“我不管你!但是如果有什么损坏,我只要念那句话,你就算死了!”行者慌忙说:“师父,别念!别念!我去找袈裟给你。等我去拿来。”三藏就牵着马,行者挑着担子,出了禅堂,直往后面的方丈去。
这时那些和尚正悲伤着,突然看到他师徒牵马挑担而来,吓得一个个魂飞魄散地说:“冤魂来索命了!”行者喝道:“什么冤魂索命?快把我的袈裟还给我!”众僧齐齐跪下,叩头说:“爷爷!冤有冤家,债有债主。要索命的事和我们无关,都是广谋和老和尚合计害你的,别问我们讨命。”行者怒道:“我把你们这些该死的畜生!谁问你们讨什么命!只要把袈裟拿来还我!”其中有两个胆大的和尚说道:“老爷,你们在禅堂里已经烧死了,如今又来讨袈裟,究竟还是人,还是鬼?”行者笑道:“这帮孽畜!哪里有什么火?你去前面看看禅堂,再说话!”众僧们爬起来往前看,那禅堂外面的门窗,并没有被烧毁半分。众人心里害怕,才认出三藏是位神僧,行者是尊护法的。大家齐齐上前叩头道:“我们有眼无珠,不识真人下界!你的袈裟在后面的方丈那里。”三藏走过了三五层破旧的墙壁,叹息不已。只见方丈果然没有火,众僧冲进去,叫道:“公公!唐僧是神人,没被烧死,如今反而害了自己家当!快点把袈裟拿出来,还给他。”原来这老和尚找不到袈裟,又烧了本寺的房屋,正烦恼得不得了,听了这话,怎么敢答应?因为没办法,进退两难,拽开步,低着头,往墙上撞了一下,真可怜,只撞得脑破血流,魂魄散去,喉咙气断染红了沙!有诗为证。诗曰:
真让人叹息,我这个老和尚真是愚笨无知,白白在世上活成了一个老寿星。我想把袈裟传给后人,谁知道佛教的宝物并不是那么简单!如果只是想着轻松过日子,最后一定会导致失败和衰败。广博的智慧和谋略有什么用呢?只会损人利己,最终还是一场空!
众僧慌忙哭着说:“师父已经被撞死了,袈裟也不见了,这可怎么办?”行者说:“你们一定是偷藏起来了!都出来!把所有人的名字都列出来,让我一个个查清楚!”那里的院主把寺里的和尚、头陀、幸童和道人都列出了两张名单,总共230人。行者请师父坐在高处,他逐一唱名字检查,大家都要解开衣服,清楚点过,但就是没有袈裟。又把各个房间里抢走的箱子和物品仔细寻找,哪里有一点线索呢?
三藏心里烦恼,心里懊恼行者不听话,只好坐在上面念咒。行者突然摔倒在地,抱着头,非常痛苦,只喊:“别念!别念!快去找回袈裟!”那些僧人见了,个个战战兢兢,前来跪下劝解,三藏这才闭嘴不念。行者猛地跳起来,耳朵里掏出铁棒,想打那些和尚,结果被三藏喝住说:“这猴子!你头痛还不怕,还要无礼?别动手!不要伤人!再问问!”众僧们拜下,恳求三藏说:“老爷饶命!我们实在没看到。这都是那个老死鬼的错。他昨晚看到你的袈裟,只哭到深夜,不敢再看,想着要长久留着,做个传家宝,设计了计划,要杀掉老爷;自从起火后,狂风大作,大家只顾着灭火,抢东西,更不知道袈裟去哪了。”行者大怒,走进方丈的屋子,把那个死鬼的尸体抬出来,仔细检查,浑身更没有那件宝贝;就把方丈的地挖了三尺,也没有踪影。
行者思考了一会儿,问:“这里有没有什么妖怪?”院主说:“老爷不问,就不知道。我这儿东南有座黑风山,黑风洞里有一个黑大王。我这老死鬼常和他讲道,他就是个妖精。别的没有什么。”行者问:“那山离这里有多远?”院主说:“只有二十里,能看到山头的就是。”行者笑道:“师父放心,不用说了,一定是那个黑怪偷走的。”三藏说:“他那里离这里有二十里,怎么就断定是他?”行者说:“你没见晚上那熊熊大火,光亮得万里无比,亮得透三天,别说二十里,就是二百里也能照见!肯定是他看到火光耀眼,趁机暗暗来到这里,看到我们的袈裟是宝贝,必然趁机抢走了。等我去找他。”三藏说:“你去了我怎么办?”行者说:“这个放心,暗中有神灵保护,明中让我叫那些和尚来侍奉。”于是叫众和尚过来,说:“你们几个去埋那个老鬼,几个侍奉我师父,看管我的白马!”众僧答应了。行者又说:“你们可不要随便答应,等我去了,你们就不要来奉承。看师父的,要让他高兴;养白马的,要水草调匀;如果有一丝差错,就拿这个棍子给你们看看!”他掏出棍子,朝着火烧的砖墙上一打,墙立刻粉碎,震倒了七八层墙。众僧见了,个个吓得腿软,跪下磕头流泪说:“爷爷请您放心去,我等竭尽全力,虔诚侍奉,绝不敢有一丝懈怠!”好行者,急忙腾云而起,直奔黑风山,去寻找这袈裟。
正是那:金禅师去京城附近求真理,带着他的法杖向西走,穿过青翠的山岭。路上有老虎、豹子、狼和虫子,行走的地方很少见到商人和士人。途中遇到一个异国的愚蠢和尚,完全依靠齐天大圣的威力。火灾和风暴让禅院变得荒废,黑熊在夜里偷走了华丽的衣服。
这次出发不知道有没有袈裟,吉凶如何,我们下次继续。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相关好文推荐:
0条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