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西游——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
话说孙行者一个筋斗翻身就跳了起来,吓得观音院的和尚们、头陀、幸童、道人等一个个朝天拜道:“爷爷呀!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仙下来了!难怪火焰不能伤他!真是恨我那个不识好歹的老剥皮,心里用心,今天反而害了自己!”三藏说:“各位请起,不用再恨了。去寻找袈裟,其他的事情就都不重要了;但担心我那个徒弟找不到,他脾气有些不好,大家的性命不知道会怎么样,恐怕一个人都逃不了。”众僧听了这话,个个心里紧张,向天许愿,只要能找到袈裟,就不再提性命的事。
这时,孙大圣飞到空中,扭了扭腰,便来到了黑风山上。他停在云头,仔细一看,果然是一座好山。正值春天,只见:
万山溪水争流,千崖美景争辉。鸟儿叫得人不见,花儿落了树依旧香。雨过天晴青壁湿润,风来松树摇曳翠屏张。山草发芽,野花盛开,悬崖峭壁;藤萝生长,佳木美丽,险峰平岗。不遇到隐士,哪里能找到樵夫?涧边双鹤饮水,石上野猿嬉闹。高高的堆积如山的黛色,巍巍的翠色中闪烁着云光。
孙行者正在欣赏山景,忽然听到芳草坡前有人在说话。他轻轻地走过去,躲在石崖下面,偷偷地看。原来是三个妖怪,坐在地上:上面的是一个黑汉,左边是一个道人,右边是一个白衣秀士。他们在那里热烈讨论,谈论的是立鼎安炉,抟砂炼汞;白雪黄芽,傍门外道。正说着,那个黑汉笑着说:“后天是我的生日,二位可以来参加吗?”白衣秀士说:“年年都为大王庆生,今年当然不能不来。”黑汉说:“我昨晚得到了一个宝贝,叫做锦襕佛衣,确实是一件好东西。我明天就用它来庆祝生日,准备大开宴席,邀请各山的道官,庆祝佛衣,称为‘佛衣会’,如何?”道人笑着说:“妙!妙!妙!我明天先来祝寿,后天再来赴宴。”
孙行者一听到佛衣,立刻就认为是他的宝贝。他忍不住怒火,跳出石崖,双手举起金箍棒,高声叫道:“我把你们这帮贼怪!你们偷了我的袈裟,想做什么‘佛衣会’!快点把我的袈裟还回来!”一声“休走!”他挥起棒子,照着黑汉的头一下,吓得那个黑汉化作风逃跑,道人驾云而走;只把那个白衣秀士一棒打死。拖过来看时,却是一条白花蛇怪。索性提起来,捏成五七段,径直进深山,寻找那个黑汉。
转过尖峰,抹过险岭,又看到在陡崖前,耸立着一个洞府,只见那:
烟霞缭绕,松柏苍翠。烟霞缭绕,采盈门,松柏苍翠,青绕户。桥踏枯木,峰顶缠绕藤萝。鸟儿叼着红蕊飞来云壑,鹿儿踏着芳草上石台。那门前时常催花开放,风送花香。临河绿柳转向黄鹂,岸边桃花翻飞着粉蝶。虽然大野不堪夸,却胜过蓬莱山下的景色。
孙行者来到门口,又看到那两扇石门,关得很紧。门上有一块横石板,上面写着六个大字,叫“黑风山黑风洞”。他便挥起棒子叫道:“开门!”里面有个小妖开了门出来,问道:“你是谁,敢来闯我们的仙洞?”孙行者骂道:“你这个作死的孽畜!什么地方,敢称仙洞!‘仙’字是你叫的吗?快进去告诉你那黑汉,让他快把老爷的袈裟拿出来,饶你一命!”
小妖急急跑到里面,报告说:“大王!‘佛衣会’办不成了!门外有一个长得像雷公的和尚,来要袈裟!”那黑汉被行者在芳草坡前赶走,刚关上门,坐还没稳。又听到这话,心里暗想:“这家伙不知道是哪里来的,这么无礼,竟敢在我门口嚷嚷!”于是说:“去拿披挂。”随即拿起一杆黑缨枪,走出门来。
行者在门外闪开,拿着铁棒,睁大眼睛看,只见那怪物长得凶险:
他戴着铁盔,光亮的火漆,身穿乌金铠甲,闪闪发光。黑色的袍子罩着风兜袖,黑绿丝带上有长长的穗子。手里拿着一杆黑缨枪,脚上穿着乌皮靴。眼睛像闪电一样,正是山中的黑风王。
行者暗自好笑:“这家伙真像个烧煤的,浑身都是黑的!想必是在这里刷炭为生,怎么会这么黑?”那怪物厉声叫道:“你是什么和尚,敢在我这里放肆?”行者拿着铁棒,走到他面前,大声道:“别废话!快把你老外公的袈裟还给我!”那怪物说:“你是哪寺的和尚?你的袈裟在这里丢了,怎么敢来我这里要?”行者说:“我的袈裟在直北观音院的方丈那里;因为那院里失火了,你这家伙趁机偷了,准备做‘佛衣会’庆祝,怎么敢抵赖?快还给我,饶你一命!要是你半个‘不’字,我就推倒黑风山,平了黑风洞,把你这洞的妖邪都碾成粉!”
那怪物听了,冷笑道:“你这个泼物!原来昨晚的火是你放的!你在方丈屋上行凶招风,是我拿了一件袈裟来,你想怎么办!你是谁?叫什么名字?有什么本事敢说这种话!”行者说:“你居然认不出你老外公!我老外公是大唐上国皇帝的弟子,姓孙,名悟空行者。要问我的本事,我说出来,你会吓得魂飞魄散,死在我面前!”那怪物说:“我不认识你,有什么本事,快说来听听。”行者笑道:“小子,你站稳了,仔细听!我:
自小神通手段高,随风变化显英雄。修身养性熬日月,跳出轮回逃命路。心中有诚曾访道,灵台山上采药苗。那山有个老仙长,活了十万八千年。我拜他为师父,指我长生的路一条。他说我身体里有丹药,外面采药是徒劳。得到了大品天仙诀,若没有根本实难修。回光内照安心坐,身体里日月交融。万事不思全心无欲,六根清净身心坚。返老还童容易得,超凡入圣路并不遥。三年无漏成仙体,不同凡人受苦。十洲三岛去游玩,海角天涯转一圈。活了三百多岁,还不能飞升上九霄。下海降龙真宝贝,才有金箍棒一根。花果山前当老大,水帘洞里聚妖怪。玉皇大帝下令封我齐天大圣。几次大闹灵霄殿,偷过王母的桃子。天兵十万来捉我,层层密密布满枪刀。打退天王回上界,哪吒受伤带兵逃。显圣真君会变化,老孙硬拼把他打败。道祖、观音和玉帝,南天门上看我降妖。结果被老君帮忙,二郎把我抓到了天上。将我绑在降妖柱上,命神兵把我杀了。刀砍锤敲也打不坏,还让雷电来烧我。老孙其实有本事,完全不怕一点。送进老君的炉里炼,六丁神火慢慢煎熬。等到日子满了我跳出来,手持铁棒在天上跑。到处横行无阻,三十三天闹了一场。我佛如来施法力,五行山压着老孙。整整压了五百年,幸好遇到三藏出唐朝。我现在皈依西方去,转身上雷音见玉毫。你去问问四海的天地,我是历代驰名的第一妖!”
那怪听了这话笑着说:“你就是那个捣乱天宫的弼马温吧?”行者最生气别人叫他弼马温,听到这句话心里非常愤怒。他骂道:“你这个贼怪!偷了我的袈裟不还,竟然还伤害我!别想逃!来吧,看我的棍!”那黑汉侧身躲开,拿起长枪,准备迎战。两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打斗:
如意棒和黑缨枪在洞口比拼。两人分心攻击,有的刺脸,有的打臂头。一个横着用棍子打,另一个直着用枪刺。白虎爬上山来探爪,黄龙在路上转身忙碌。喷出彩雾,吐出光芒,这两个妖仙的实力都很强:一个是修成正果的齐天圣,一个是成精的黑大王。这场在山里争斗的原因,都是为了袈裟。
那怪和行者斗了十几个回合,打成平手。渐渐到了中午,黑汉举起枪架住铁棒说:“孙行者,我们暂时停手,等我先吃饭,再跟你继续打。”行者说:“你这个孽畜,怎么能做汉子?好汉子半天就要吃饭?像我老孙在山下待了五百多年,连汤水都没尝过,哪里会饿呢?别找借口!别走!还我袈裟来,我才让你去吃饭!”那怪挥了挥枪,退入洞里,关上石门,收回小怪,准备宴席,写请帖,邀请各山的魔王来庆祝。
行者攻门打不开,只好回到观音院。寺里的僧人已经把老和尚埋葬,大家在方丈里服侍唐僧。早上的斋饭已经吃完,又摆上了午饭。正忙着加汤换水,行者从天上降下,众僧见到他,恭敬地拜见,带他进方丈,见到了三藏。
三藏说:“悟空,你来了?袈裟怎么样?”行者说:“我已经知道事情的经过了。早就没冤屈那些和尚。原来是黑风山的妖怪偷了袈裟。我去暗中找他,看到他和一个白衣秀士,还有一个老道人,坐在芳草坡前聊天。他自己就说了,后天是他的生日,要请妖怪们来庆祝;昨晚得到了件锦缎佛衣,要用它来庆祝,办一场盛宴,叫做‘庆赏佛衣会’。我就冲上去,打了他一棍,那黑汉化作风逃走,道人也不见了,只把那个白衣秀士打死,结果是条白花蛇成精。我急急赶到他洞口,叫他出来斗。他承认了是他拿的。我们打了半天,不分胜负。那怪回洞后要吃饭,关上了石门,怕再打出来。老孙我就回来看师父,先把这事告诉你们。现在已经知道袈裟的下落,不怕他不还给我。”
众僧听了,合掌的合掌,磕头的磕头,都念着“南无阿弥陀佛!今天找到下落,我们才有了性命啊!”行者说:“你们别高兴得太早,我还没拿到袈裟,师父还没出门呢。等我拿到袈裟,让我师父好好的出门,那才是你们的安乐处;如果稍有不顺,老孙可是个不好惹的主子!你们有给我师父准备好茶饭吗?有给马准备好草料吗?”众僧齐声答应:“有!有!有!绝对没有怠慢老爷。”三藏说:“自从你走了这半天,我已经喝过三次茶汤,吃过两次斋供。他们都没有敢怠慢我。但你还是要尽心尽力去找回袈裟。”行者说:“别急!既然有下落,肯定会抓住这个家伙,给你们还回原物。放心,放心!”正说着,那上房的院主又准备了素食,请孙老爷吃斋。行者吃了一点,又乘祥云去找寻。
在路上,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妖怪,腋下夹着一个花梨木的小盒子,从大路上走来。行者想,这个盒子里肯定有什么信件,于是举起棒子,狠狠地打了一下,没想到一下就把小妖打得像肉饼一样扁了;然后把它拖到路边,打开盒子一看,果然是一封请帖。请帖上写着:
“侍生熊罴恭敬地拜上,给大阐金池的老上人:多次承蒙您的恩惠,感激之情无以言表。夜里观察到回禄之难,未能及时救护,希望您不要责怪我。偶然获得一件佛衣,想举行一次雅会,特备花酒,恭敬奉上清赏。到期时,恳请您过来一叙。谢谢您。提前两天就准备好了。”
行者看到后,哈哈大笑说:“那个老剥皮,死得一点也不亏!他原来和妖精勾结在一起!怪不得他活了二百七十岁。想必是那个妖精教了他一些小把戏,所以他才活得这么久。我还记得他的模样,等我变成那个和尚,去他洞里看看我的袈裟放在哪里。如果能找到,就拿回去,省得费力。”
这位大圣念动咒语,迎着风变成了那个老和尚的模样,藏好铁棒,迈开步子,径直来到洞口,喊道:“开门!”小妖怪打开了门,见是这样的模样,急忙转身报告:“大王,金池长老来了。”那妖怪大惊道:“刚才我差小的去请他,这时候他怎么这么快就来了?想必小的没有碰到他,肯定是孙行者叫他来讨袈裟的。管理的,快把佛衣藏起来,别让他看到。”
行者进了前门,只见天井中松树和竹子绿意盎然,桃李争奇斗艳,花团锦簇,兰香四溢,真是个仙境。又看到二门上有一副对联,写着:“静隐深山无俗虑,幽居仙洞乐天真。”
行者心想:“这家伙也是个脱离尘世、知命之人。”走进门里,继续往前走,来到第三层门里,里面都是画栋雕梁,明窗彩户。只见那黑汉子穿着黑绿的丝袄,外面罩着一件鸦青花的披风,头戴乌角软巾,脚穿一双麂皮的靴子;看到行者进来,整理衣服,降阶迎接说:“金池老友,最近没能拜访你。请坐,请坐。”行者以礼相见。见面后坐下,喝茶。茶喝完后,妖精欠身说道:“刚才有小的请帖,后天再叙,老友今天怎么过来了?”行者说:“我正好来拜访,没想到在路上遇到华翰,看到有‘佛衣雅会’,所以急急赶来,想见见。”那怪笑道:“老友你搞错了。这袈裟本是唐僧的,他在你那儿住着,你难道没看见,反倒来我这里看看?”
行者说:“贫僧借来,昨晚还没来得及看,没想到被大王拿走了。又因为火灾失去了家当。那唐僧的徒弟也有些勇猛,忙乱中四处寻找,也找不见。原来是大王的福气收走了,所以特来一见。”
正说着,突然有一个巡山的小妖来报告:“大王!出事了!请书的小校被孙行者打死在路旁,他变成金池长老来骗佛衣!”那怪一听,暗道:“我就说那长老今天怎么来得那么快,果然是他!”急忙跳起来,拿起枪,就刺向行者。行者在耳边急忙掏出棍子,显出真身,架住枪尖,就在那大厅里跳出,开始在天井中和他斗,吓得洞里的妖怪们都胆战心惊,家里的老少都吓得魂飞魄散。这场打斗在山头上比之前更加激烈。
那猴王胆子很大,就像和尚一样,这个黑汉心里隐藏着佛的衣服。说话的时候总能抓住机会,随机应变没有错漏。袈裟想见却没有办法见到,宝贝的神秘和微妙让人难以捉摸。小妖在山里寻找灾难,老妖发怒显露神威。翻身打出黑风洞,武器相争辨别是非。棒子架起长枪声音响亮,枪迎着铁棒放出光辉。悟空变成的人在世上很少,妖怪的本领在世上也很稀少。这个想用佛衣来庆祝寿辰,那个却不愿意交出袈裟,想要善善归去。这一场苦战难以分出胜负,就算活佛降临人间也无法解开这个围困。
他们两个从洞口打到山顶,从山顶杀到云外,吐雾喷风,飞沙走石,一直斗到红日沉入西边,也分不出胜负。那怪物说道:“姓孙的,你先停下。今天天晚了,不好继续打下去。你回去吧,等明天再来,我们再定胜负。”行者叫道:“儿子别走!要打就像个打的,不可以因为天晚而停。”看他没头没脸的,只是拼命用棍子打过来,这个黑汉又变成阵阵清风,回到洞里,紧闭石门不再出来。
行者却无计可施,只得也回到观音院里。落下云头,叫了一声“师父”。那三藏急切地在等他。忽然见到他,十分高兴;又看到他手里没有袈裟,心里有些害怕;便问:“怎么这次还没见到袈裟?”行者从袖中拿出一张简帖,递给三藏说:“师父,那怪物和这个死掉的老剥皮其实是朋友。他派了一个小妖送来这封帖子,请他去参加‘佛衣会’。我就把那个小妖打死,变成了那个老和尚,进他洞里,骗了一钟茶喝。想问他要袈裟看看,他不肯拿出来。正坐着的时候,忽然被一个什么巡风的东西袭来,就和我打了起来。一直斗到现在,也分不出胜负。他见天晚,闪回洞里,紧闭石门。老孙无奈,也只好暂时回来了。”三藏问:“你比他能耐如何?”行者说:“我也没什么特别的,只是打个平手。”
三藏看了简帖,又递给那院主说:“你师父难道也是妖精吗?”那院主慌忙跪下说:“老爷,我师父是人;只因为那黑大王修成人道,常来寺里和我师父讲经,他传了我师父一些养神服气的技巧,所以称之为朋友。”行者说:“这帮和尚没有什么妖气,他们一个个头圆顶天,脚方履地,跟老孙比起来只是胖一点,根本不是妖精。你看那帖子上写着‘侍生熊罴’,这东西肯定是个黑熊成精。”三藏说:“我听古人说:‘熊与猩猩相类。’都是兽类,他怎么会成精?”行者笑着说:“老孙也是兽类,见我做了齐天大圣,和他有什么不同?大体上世间的东西,凡是有九个窍的,都是可以修行成仙的。”三藏又问:“你刚才说他本事和你平分秋色,你怎么能打败他,拿回我的袈裟?”行者说:“别管,别管,我有办法。”
正讨论的时候,众僧准备了晚斋,请他师徒们吃了。三藏教掌灯,仍然去前面的禅堂休息。众僧都靠着墙,搭起窝棚,各自睡下,只有后方丈留给上下院主安身。这时夜静,只见:
银河映照,玉宇无尘。满天星星灿烂,湖面波纹消失。万籁声宁,千山鸟绝。溪边渔火熄灭,塔上佛灯昏暗。昨夜信士的钟鼓声响,今夜又听到哭声。
那天晚上在禅堂休息。三藏想着自己的袈裟,怎么能安心睡觉呢?突然翻身看到窗外透出亮光,急忙起床叫道:“悟空,天亮了,快去找袈裟!”行者一跃而起。早就看到一群僧人站在旁边,端着汤水,行者说:“你们好好伺候我师父,我就走了。”三藏下床,抓住他说:“你要去哪儿?”行者回答:“我觉得这事都是观音菩萨的过错,她有这个禅院,收了这里的香火,还让那个妖精住在旁边。我去南海找她,跟她说一下,让她亲自去找妖精要回我的袈裟。”三藏问:“你什么时候回来?”行者说:“如果快的话饭吃完就回,慢的话也只到中午,就能搞定。那些和尚,伺候得不错,我就走了。”
说完就没了踪影。没过多久,他就到了南海。停云观看,只见:
海面宽广,水势连着天空。祥和的光芒笼罩着宇宙,瑞气照亮了山川。千层雪浪在空中吼叫,万叠烟波在白天翻腾。水面飞起,浪潮四处滚动。水面飞扬如雷,浪潮轰鸣如霹雳。别说水势,先看看中间。五色朦胧的宝迭山,红、黄、紫、黑、绿和蓝。刚看到观音的真胜境,再看看南海落伽山。真是个好地方!山峰高耸,直达云霄。中间有千样奇花,百般瑞草。风摇动着宝树,阳光照耀着金莲。观音殿的瓦是琉璃,潮音洞的门铺着玳瑁。绿杨影下鹦鹉在说话,紫竹林中孔雀在鸣叫。罗纹石上,护法神威严;玛瑙滩前,木叉雄壮。
这行者看不尽那异景,径直飞到竹林下。早有天神迎接,说:“菩萨刚对大家说大圣归善,真是盛赞。今天保唐僧,你怎么有空到这里?”行者说:“因为保唐僧,路上遇到了一件事,特地来见菩萨,请她通报。”天神于是来到洞口报告。菩萨叫他进来。
行者遵照法则,来到宝莲台下拜了。菩萨问:“你来干什么?”行者说:“我师父路过您的禅院,您收了人间的香火,却让一个黑熊精在旁边居住,结果他偷了我师父的袈裟,几次要回都不给,所以特地来问您。”菩萨说:“这个猴子说话真无礼!既然是熊精偷了你的袈裟,你怎么来问我?都是你这个孽猴胆大包天,把宝贝拿给小人看,结果又去伤人,火烧了我的留云下院,反过来在我这里撒野!”行者听了菩萨的话,知道她知道过去和未来的事情,慌忙拜道:“菩萨,请您原谅弟子的过错,确实是这样。但我恨那个怪物不肯把袈裟还给我,师父又要念咒语,我忍不住头疼,因此来拜托菩萨。希望菩萨施以慈悲,帮助我去抓那妖精,拿回袈裟。”菩萨说:“那怪物有很多神通,也不亚于你。好吧,我看在唐僧的面子上,陪你去一趟。”行者听了,感激地再拜。于是请菩萨出门,随后同驾祥云,很快到了黑风山。落下云头,沿路寻找洞口。
正走着,忽然见山坡前走出一个道人,手里拿着一个玻璃盘,盘里放着两粒仙丹,正往前走;行者一撞,满怀撞上,掣出棒子,狠狠给了他一棒,打得脑浆流出,鲜血迸溅。菩萨大惊道:“你这个猴子,还是这样放肆!他又没偷你的袈裟,又不认识你,也没有仇,你怎么就把他打死了?”行者说:“菩萨,您认不出他。他是黑熊精的朋友。昨天他和一个白衣秀士,在芳草坡前坐着聊天。后天是黑熊精的生日,请他们来庆祝‘佛衣会’。今天他先来拜寿,明天来庆祝‘佛衣会’,所以我认得他。今天他来替那妖精上寿。”菩萨说:“既然这样,那也罢。”行者去把那道人提起来看,却是一只苍狼。旁边盘底下刻着字,写道:“凌虚子制”。行者见了,笑道:“造化!造化!老孙也有得益,菩萨也省力。这怪叫做不打自招,那怪教他今天了结。”菩萨问:“悟空,这怎么说?”行者说:“菩萨,我悟空有一句话,叫做将计就计,不知道菩萨是否愿意听?”菩萨说:“你说。”行者说道:“菩萨,您看这盘里有两粒仙丹,就是我们和那妖魔的礼物;这盘后面刻的四个字‘凌虚子制’,就是我们和那妖魔的勾引。如果菩萨愿意听我的话,我好帮您算计一下,也不需要动武,也不需要打仗,妖魔眼下遭瘟,佛衣眼下出现;如果菩萨不愿意听我的话,菩萨往西,我悟空往东,佛衣就当送走,唐三藏就落空。”菩萨笑道:“这猴子真会说!”行者说:“不敢,真是一个计谋。”菩萨问:“这计谋怎么说?”行者说:“这盘上刻的‘凌虚子制’,想这道人就叫做凌虚子。菩萨,如果您愿意听我的,就变成这个道人,我吃一粒丹药,变成一粒,稍微大一些。菩萨您就捧着这个盘子,两粒仙丹,去给那妖上寿,把这粒大些的给那妖。等那妖一口吞下,老孙就可以趁机行动,如果他不肯献出佛衣,老孙就把他的肚子捅开,也给他织一件出来。”
菩萨没办法,只能点点头,听从他。行者笑着问:“怎么了?”这时,菩萨用他广大无边的慈悲和法力,化身成亿万形象,心灵相通,恍惚之间,变成了一个仙女:
身穿白鹤羽衣,仙风轻拂,仿佛要在空中迈步。苍老的脸庞像松柏一样,容貌古今无双。来来去去没有固定的地方,心中如如自在。最终归于一种法,只是隔绝了邪恶的身体。
行者看到后说:“真妙啊!真妙啊!这到底是妖精还是菩萨?”菩萨笑着说:“悟空,菩萨和妖精,其实都是一念之间;如果论本质,都是虚无的。”行者心中顿时明白,转身就变成了一颗仙丹:形状变化无常,圆满尚未有定形。三三相合,六六有变化。瓦砾化为黄金的火焰,牟尼的光辉在白昼闪耀。外面的铅和汞,不能随便用来比较。
行者变的那颗丹,虽然略大了一些。菩萨确认无误,拿着那个玻璃盘,径直走到妖洞门口,看到那里果然是:
悬崖深邃,险峻的山峰;云雾缭绕在山岭之上;苍翠的柏树和松树,风在林间轻轻吹拂。悬崖深邃,确实是妖邪出没,鲜有人烟;苍翠的柏树和松树,也可以修道隐居,情意绵长。山里有溪流,溪里有泉水,潺潺的流水声如同琴声,洗耳恭听;崖边有鹿,林中有鹤,悠远的仙音在静谧中动听,也令人心旷神怡。这是妖仙有缘降临菩提,弘扬无边的慈悲。
菩萨看了,心中暗自高兴:“这妖物占据了这个山洞,倒也有些道理。”因此心中生出了一丝慈悲。
走到洞口,只见守洞的小妖,似乎有些认得道:“凌虚仙长来了。”一边传报,一边迎接。那妖早已在二门外迎接:“凌虚,多谢仙长光临,真是蓬荜生辉。”菩萨说:“小道敬献一粒仙丹,祝您长寿千岁。”他们互相拜礼后,才坐下来,继续聊起昨天的事情。菩萨不作回答,赶紧拿出丹盘说:“大王,看看小道的薄意。”选定一粒大的,推给那妖说:“愿大王千寿!”那妖也推一粒,递给菩萨说:“愿与凌虚子共之。”相互谦让后,那妖准备吞下,那药顺口滚了下去。显露出本相,结果那妖摔倒在地。菩萨显现真身,问妖为何取了佛衣。行者早已从鼻孔中钻出来。菩萨又怕那妖无礼,便把一个箍扔在那妖头上。那妖起来,拿枪要刺,却发现行者和菩萨早已在空中,菩萨开始念真言。那怪物还是头疼,扔掉了枪,满地乱滚。半空中美猴王笑得不行,地上则是黑熊怪在乱滚。
菩萨说:“妖物!你现在可以皈依吗?”那怪物满口说道:“我心愿皈依,只求饶命!”行者担心耽误时间,想要动手。菩萨急忙制止说:“不要伤害他性命。我有用他之处。”行者说:“这样怪物,如果不打死他,留他在何处用?”菩萨说:“我在落伽山后面,没有人看守,我要带他去做守山的大神。”行者笑道:“确实是个救苦的慈尊,毫发无损。如果我有这样的咒语,就念上他娘千遍!这回儿就有许多黑熊,都被他教训了!”
那怪物苏醒过来,痛苦难忍,只能跪在地上哀求:“只求饶命,愿归正果!”菩萨这时降下祥光,给他摩顶受戒,教他拿着长枪,跟随左右。那黑熊终于放下野心,收起无穷的顽固。菩萨吩咐道:“悟空,你先回去吧。好好侍奉唐僧,不要懈怠生事。”行者说:“深感菩萨远道而来,弟子还要送您回去。”菩萨说:“免了。”行者才捧着袈裟,叩头告别。菩萨也带着黑熊,径直回到大海。有诗为证:
祥光霭霭凝金像,万道缤纷实可夸。普济世人垂悯恤,遍观法界现金莲。今来多为传经意,此去原无落点瑕。降怪成真归大海,空门复得锦袈裟。
不过,究竟接下来的事情会怎样,我们下次继续。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相关好文推荐:
0条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