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西游——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
三个人在树林里走着,看到一个呆子被绑在树上,痛苦得大声叫喊。行者走上前去笑着说:“好女婿啊!你怎么还不起来感谢亲人,也不去师父那报喜,还在这里表演马技呢!你娘和你老婆在哪里?真是个可怜的女婿!”那个呆子听到他嘲笑,感到羞愧,咬着牙忍着痛,不敢叫喊。沙僧见状,心里不忍,放下行李,上前解开绳索把他救了下来。呆子对他们只是磕头致谢,其实心里非常羞愧。这里有首《西江月》可以作证:
色乃伤身之剑,贪之必定遭殃。佳人二八好容妆,更比夜叉凶壮。只有一个原本,再无微利添囊。好将资本谨收藏,坚守休教放荡。那八戒撮土焚香,望空礼拜。
行者问:“你能认出那些菩萨吗?”八戒说:“我刚刚晕倒,眼前一片模糊,根本认不出来。”行者把那张纸递给八戒,八戒看到是诗句,更加感到羞愧。沙僧笑着说:“二哥有这样的好处,能得到四位菩萨来和你做亲家!”八戒说:“兄弟不要再提了,我真不配做儿子!从今以后,我再也不敢做坏事。就算受再大的苦,也只愿跟着师父去西域。”三藏说:“这么说才对。”
于是,行者带着师父上了大路。在路上吃风喝水,走了很长一段时间,突然看到一道高山挡住了去路。三藏勒马停下,说:“徒弟,前面有座山,必须小心,恐怕有妖怪出没,伤害我们。”行者说:“前面只有我们三个人,怕什么妖怪?”因此,三藏放心继续前进。只见那座山,真是美丽的山:
高高的山,气势磅礴。根连昆仑,顶触云汉。白鹤常来栖息在桧树和柏树上,玄猿时常挂在藤萝上。阳光照射在晴朗的树林中,千条红雾缭绕;风在阴暗的山谷中吹动,万道彩云飞舞。幽鸟在青竹中叫,锦鸡在野花间争斗。只见那千年峰、五福峰、芙蓉峰,巍巍峥嵘放出光芒;万岁石、虎牙石、三尖石,散发着吉祥的气息。悬崖前的草生长茂盛,山岭上的梅花散发香气。荆棘密密麻麻,兰草清香四溢。深林里鹰和凤聚集成千上万只鸟,古洞里麒麟统治着万兽。山涧的水流弯弯曲曲;峰峦层层叠叠,自然环绕。又见那绿色的槐树,斑驳的竹子,青翠的松树,历经千载依然繁华;白色的李树,红色的桃树,翠绿的柳树,争相在春天展示美丽。龙吟虎啸,鹤舞猿啼。麋鹿从花丛中走出,青鸾对着阳光鸣叫。真是仙山福地,蓬莱仙境不过如此。又看到山头的花开花谢,云来云去的美丽景象。
三藏在马上高兴地说:“徒弟,我一路西行,经过许多山水,都是那样险峻的地方,哪里像这座山的好景,真是幽静而有趣。如果雷音寺不远,我们就可以好好见见世尊。”行者笑着说:“早就说过了!早就说过了!根本不可能到达!”沙僧问:“师兄,我们离雷音还有多远?”行者说:“有十万八千里呢。在这十万八千里的路上,我们还没走一段呢。”八戒说:“哥啊,要走几年才能到?”行者说:“这条路,如果算上你们二位弟弟,十来天就能到;如果算我,哪怕一天能走五十遭,还能见到阳光;如果算师父,想都别想!”唐僧问:“悟空,你说什么时候才能到?”行者说:“你从小走到老,老了再回到小,老小再千番也很难;只要你心中诚念,随时回头,就是灵山。”沙僧说:“师兄,虽然这里不是雷音寺,但看到这景致,必定有位好人住在这里。”行者说:“这话说得对。这里肯定没有妖邪,一定是个圣僧或者仙人居住的地方。我们慢慢游玩吧。”就这样不再提其他的事了。
这座山叫万寿山;山里有一座庙,叫五庄观;观里有一位仙人,名字叫镇元子,他的名号是“镇元子”,在世间也很有名。这个庙里出产一种特别的宝物,这种宝物是在天地刚刚开始分开的混沌时期产生的,叫“草还丹”,也叫“人参果”。每三千年开一次花,再过三千年结果,等到果子成熟需要再三千年,总共要一万年才能吃到。经过这么久,只能结出三十个果子。果子的样子就像三岁还没满的小孩,有四肢和五官。如果有人有缘,闻一闻这个果子,就能活三百六十岁;吃一个果子,就能活四万七千年。
有一天,镇元大仙收到元始天尊的请帖,邀请他去上清天的弥罗宫听讲“混元道果”。大仙的门下弟子不计其数,现在还有四十八个徒弟,都是得道的全真道士。那天,他带着四十六个弟子去听讲,留下两个小的看家:一个叫清风,一个叫明月。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,明月才一千二百岁。镇元子吩咐两个小童:“不可违背大天尊的请帖,要去弥罗宫听讲,你们两个在家要仔细。最近会有一个老朋友经过,你们不要怠慢他。可以给他两个我的人参果吃,算是表示旧日的情谊。”两个小童问:“师父的老朋友是谁?请告诉我们,好接待。”大仙说:“他是东土大唐的圣僧,名叫三藏,今天去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。”两个小童笑着说:“孔子曾说:‘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’我们是太乙玄门,怎么会和那和尚有关系!”大仙说:“你们怎么知道?那和尚是金蝉子转世,是西方圣老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。五百年前,我和他在‘兰盆会’上认识。他曾亲手给我倒茶,所以算是老朋友。”
两个小仙童听了,认真遵守师命。大仙临走时,又叮嘱他们:“我的果子数量有限,只能给他两个,不能多浪费。”清风说:“开园时,大家一起吃了两个,还有二十八个在树上,不敢多浪费。”大仙说:“唐三藏虽然是老朋友,但要小心他手下的人,不要让他们知道。”两个小童领命,大仙就带着众徒弟飞升,直接去天界。
这时,唐僧和他的四个徒弟在山上游玩,忽然抬头看到有一片松树和竹子,楼阁有几层。唐僧说:“悟空,你看那里是什么地方?”行者看了说:“那地方不是观宇,肯定是寺院。我们去看看,才知道。”不一会儿,他们来到门口,看到松坡清冷,竹径安静。白鹤在空中飞来飞去,猿猴在树上时不时献果。门前的池子宽阔,树影斜长,石头裂缝里长着苔藓和花。宫殿高耸,楼台飘渺,真是个灵气四溢的地方,像是蓬莱仙境。这里人少事静,心灵安宁。青鸟常常传递王母的信,紫鸾常寄老君的经书。看不完那巍巍的道德之风,果然是神仙的居所。三藏下马后,还看到山门左边有一块碑,上面写着“万寿山福地,五庄观洞天”。长老说:“徒弟,这真是一座庙。”沙僧说:“师父,这里的景色鲜明,观里一定住着好人。我们进去看看,或许这里也是个好地方。”行者说:“说得好。”于是,他们一起进去,看到二门上有一副春联:长生不老神仙府,与天同寿道人家。行者笑道:“这道士在夸大其词。我老孙五百年前在天宫闹事时,也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。”八戒说:“别管他,快进去,或许这道士还有些本事呢。”
到了二层门里,只见里面急急忙忙走出两个小孩。看他们的打扮:
身材清瘦,神态爽朗,长得漂亮,头上扎着短发的髻。道服自然地围着,像云雾一样,衣袖飘飘,像风一样。佩戴着紧束的龙头结,脚上穿着轻便的鞋子,像蚕口绒一样。样子特别,绝对不是普通人,正是那清风和明月两个仙童。
那小童子弯着腰,出来迎接,说:“老师父,失礼了,请坐。”长老很高兴,于是和两个小童子一起上了正殿观看。原来是向南的一座五间大殿,都是上面明亮、下面暗淡的雕花格子。那仙童推开格子,请唐僧进殿,只见墙壁中间挂着五彩缤纷的“天地”两个大字,设一张朱红色雕漆的香几,几上有一副黄金炉瓶,炉边有整齐的香。
唐僧走上前,用左手拿香放进炉里,转了三圈拜了一拜。拜完后,回过头来说:“仙童,你们五庄观真是西方的仙界,为什么不供奉三清、四帝、罗天的众神,只供奉‘天地’这两个字的香火呢?”童子笑着说:“不瞒老师说。这两个字,上面的字可以供奉;下面的字,我们的香火是不可以供奉的。这是我师父谄媚出来的。”三藏问:“什么是谄媚?”童子说:“三清是我师的朋友,四帝是我师的故人;九曜是我师的晚辈,元辰是我师的下宾。”
那行者听了,忍不住笑得打滚。八戒问:“哥,你笑什么?”行者说:“只说老孙会捣鬼,没想到这道童也会胡说!”三藏问:“你的师父在哪里?”童子说:“我师父元始天尊被请到上清天弥罗宫去讲‘混元道果’了,不在家。”
行者听了,忍不住大声说道:“这个小道童!人都不认识,你在那儿胡说什么!那弥罗宫里有谁是太乙天仙?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什么!”三藏见他发怒,怕童子回嘴惹出麻烦。便说:“悟空,别争了。我们既然进来了,就出去,显得没了情面。常言道:‘鹭鸶不吃鹭鸶肉。’他师父既然不在,打扰他做什么?你去山门前放马,沙僧看守行李,叫八戒解包袱。拿些米粮,借他的锅灶,做顿饭吃,临走时送他几文柴钱就行了。各自照办,让我在这里休息休息,吃完饭就走。”于是他们三个都照办去了。
那明月、清风,心里暗自夸赞:“好和尚!真是西方的圣人来到人间,真元不灭。师父让我们接待唐僧,把人参果给他吃,以表旧情,还要防着他手下的人。果然那三个人嘴脸凶狠,性情粗暴,幸好我们把他们调开了。如果在前面,就不能让他们见到人参果。”清风说:“兄弟,还不知道那和尚是不是师父的故人,问问他看看,别搞错了。”两个童子又上前问:“请问老师是不是大唐去西天取经的唐三藏?”长老回礼说:“贫僧正是,仙童怎么知道我这贱名?”童子说:“我师临行前曾吩咐弟子远远接待。不料车驾来得急,有失迎接。老师请坐,待弟子去办茶来奉。”三藏说:“不敢。”那明月急忙去取一杯香茶,献给长老。喝完茶,清风说:“兄弟,不可违了师命,我和你去取果子来。”
两个小童告别了唐僧,一起走进房间,一个拿了金色的小锤子,一个拿了个丹药盘,还用丝巾垫在盘底,直接到了人参园里。清风飞到树上,用金锤敲果子;明月在树下,用丹盘接果子。过了一会儿,敲下了两个果子,放在盘子里,直接到前殿献给唐僧,说:“唐师父,我五庄观的地方偏僻、荒凉,没有什么可以献上的,这里的土特产只有两个素果,权当解渴吧。”那位长老看到这果子,害怕得远离三尺,心里说:“好啊!好啊!今年确实是丰收年,怎么这观里却荒废了?这果子是三朝未满的孩子,怎么能解渴呢?”清风心里暗想:“这和尚在那口舌之地,真是傻,根本不识我们仙家的异宝。”明月上前说:“老师,这个叫做人参果,吃一个没问题。”唐僧说:“胡说!胡说!他父母怀胎,不知道受了多少苦,才生下这个孩子,怎么能把他当果子来吃呢?”清风说:“这确实是树上结的。”长老说:“胡乱说!树上怎么会结出人来?拿走,不当人子!”那两个小童看到唐僧千推万阻不肯吃,只好拿着盘子,转回房间。那果子也很奇怪,久放不得,要是放太久就会变坏,不能吃。两人回到房里,各自坐在床边,开始吃起来。
哎!原来是这样的事情!他们的道房与厨房紧紧相邻,这边悄悄说话,那边就能听见。八戒正在厨房里做饭,先前听到说要用金锤,拿丹盘,他心里已经有数;又听到说唐僧不认得人参果,自己在房里吃,嘴里忍不住流口水道:“怎么能让一个小孩尝鲜!”自己身体又懒,动不了,只等行者来跟他提意见。他在锅门前没心思烧火,不时伸头看外面。
没过多久,看到行者牵着马过来,拴在槐树上,直接往后走。那呆子用手乱招道:“这边来!这边来!”行者转身走到厨房门口,说:“呆子,你在叫什么?是不是饭不够吃?先让老和尚吃饱,我们前面还有大人的饭要化缘呢。”八戒说:“你进来,不是饭少。这观里有一样宝贝,你知道吗?”行者问:“什么宝贝?”八戒笑着说:“告诉你,你没见过;给你,你也不认得。”行者说:“这呆子在笑话我。老孙五百年前,去访仙道的时候,也曾游历到过天涯海角,那种东西我没见过?”八戒问:“哥啊,人参果你见过吗?”行者惊讶地说:“这个真没见过。但我常听人说,人参果是灵草,吃了能让人长寿。现在哪里有呢?”八戒说:“这里就有。那小童拿了两个给师父吃,那老和尚不认得,说是三朝未满的孩子,不敢吃。那个小童懒得很,师父既然不吃,就该让我们,他就偷偷地在这隔壁房里,各自吃了起来,急得我口水直流。—怎么能让一个小孩尝鲜呢?我想你聪明灵活,去他那园子里偷几个来尝尝,怎么样?”行者说:“这个容易。老孙去,手到擒来。”急忙走了出去。八戒一把拉住他说:“哥啊,我听见他在这房里说,要用什么金锤去打果子。一定要干得漂亮,不可走漏风声。”行者说:“我知道,我知道。”
大圣使了个隐身法,悄悄溜进房间一看,原来那两个道童正在吃果子,上殿去和唐僧说话,房里没有人。行者四处查看,想找找有没有金色的东西,只看到窗子上挂着一根赤金,长约两尺,粗细和手指差不多;下面是个蒜头样的东西;上面有个眼,系着一根绿绒绳。他想:“这就是金击子。”于是把它取下来,出了房间,直接走向后面,推开两扇门,抬头一看,哇!竟然是一座花园!只见:
朱红的栏杆,华丽的台阶,蜿蜒的山峰。奇花和美丽的阳光争奇斗艳,翠绿的竹子和蓝天争辉。
流杯亭外,弯弯的绿柳像是在拖烟;赏月台前,几丛高大的松树像是被染成了深蓝。红色的花朵像是在轻轻飘动,锦绣的石榴花;绿色的草地像是绣出来的一样。青葱的草,碧绿色的兰花;水在溪边轻轻荡漾。
丹桂映着金色的井,梧桐树旁是华丽的栏杆和玉石台阶。有红的、白的千叶桃花,有香的、黄的秋菊。荼蘼架映着牡丹亭,木槿台连接着芍药园。看不尽那傲霜的君子竹,欺雪的大夫松。还有那鹤的庄园和鹿的宅子,方形的池塘和圆形的池子;泉水流淌像碎玉,地上镶嵌着金子。北风吹开了梅花的白色,春天来时点亮了海棠的红色。真是人间最美的仙境,西方最顶尖的花丛。
行者看得不够,又看到一扇门,推开一看,哇!竟然是一座菜园:
种满了四季的蔬菜,有菠萝、芹菜、莙荙、姜。
还有笋、土豆、黄瓜、茭白,葱、蒜、香菜、韭菜。水莲、童蒿、苦荬,葫芦、茄子需要种植。
还有萝卜、羊头埋在地下,红色的苋菜、青色的青菜、紫色的芥菜。
行者笑着说:“他也是个自己种自己吃的道士。”走过菜园,又看到一扇门。推开一看,哎呀!正中间有一棵大树,真的是枝叶繁茂,绿叶阴凉,那叶子像芭蕉一样,直冲天际有千尺高,树根围着七八丈。行者靠在树下往上一看,只见南边的枝上,露出一个人参果,真像个小孩一样。原来果子上面有个蒂,果子在枝头上,手脚乱动,点头晃脑,风一吹似乎还有声音。行者高兴得不得了,心里暗自夸赞:“好东西呀!真是罕见!真是罕见!”他靠着树,嘭的一声,飞快地往上爬。
这只猴子本来就会爬树偷果子。他用金击子敲了一下,那果子扑通一声掉了下来。他也跟着跳下来找果子,四周草丛中搜寻,却怎么也找不到。行者说:“奇怪!奇怪!想必是有脚的会走,跳也跳不出墙去。我知道了,应该是花园里的土地不许我偷他的果子,所以把它收走了。”于是,他捏着手势,念了一个“唵”字咒,召唤花园的土地来。土地前来对行者施礼道:“大圣,请问有什么吩咐?”行者说:“你不知道我老孙是盖天下有名的贼头。我当年偷蟠桃、盗御酒、窃灵丹,也没有人敢和我争,怎么今天偷你一个果子,你就把我的头分走了!这果子是树上结的,空中过鸟也该有分,老孙就吃一个,何妨?怎么刚打下来,你就没了?”
土地说:“大圣,您误会小神了。这宝贝是地仙之物,小神是鬼仙,怎么敢拿去?就算闻一下也没有福气。”行者说:“你既然没拿去,怎么打下来就没了?”土地说:“大圣只知道这宝贝可以延寿,更不知道它的出处。”行者问:“有什么出处?”土地说:“这宝贝三千年开花,三千年结果,再三千年才成熟。短短一万年,只结三十个。有缘的人,闻一下,就能活三百六十岁;吃一个,就能活四万七千年。它只与五行相克。”行者问:“怎么与五行相克?”土地说:“这果子遇金就掉,遇木就枯,遇水就化,遇火就焦,遇土就钻进去。敲的时候必须用金器,才能掉下来。打下来后,得用丝帕垫着;如果用木器,就会枯萎,连吃也不能延寿。吃它必须用磁器,清水化开食用,遇火就焦了没用了。碰到土就钻下去,大圣刚才打落地上,它就钻进土里去了。这个土有四万七千年,即使用钢钻也钻不动,比生铁还要硬三四分,人如果吃了,就能长生。大圣不信的话,可以试试打打地。”行者于是拿起金箍棒敲了一下,响声一出,土上更没有痕迹。行者说:“果然!果然!我这棍子,打石头都能粉碎,撞生铁也有痕,怎么这一下打不伤呢?这样说,我误会你了,你回去吧。”土地于是回到了自己的庙里。
大圣心里有了主意:他爬上树,一只手用力打下去,另一只手把自己的衣服的袋子扯起来,做成一个兜子。他在树上跳来跳去,敲下了三个果子,装进衣兜里,然后跳下树,一直走到厨房去。八戒笑着说:“哥哥,抓到东西了吗?”行者说:“这不是吗?老孙的手到处都是。这个果子,不要告诉沙僧,叫他过来。”八戒马上招手叫:“悟净,你过来。”
沙僧放下行李,跑进厨房说:“哥哥,叫我干什么?”行者打开衣兜说:“兄弟,你看看这是什么东西?”沙僧看到后说:“是人参果。”行者说:“好啊!你认识,之前在哪里吃过吗?”沙僧说:
“小弟虽然没吃过,但以前做卷帘大将时,跟着王母去蟠桃宴,看到过海外的仙人把这个果子献给王母祝寿。我见过,但是没吃过。哥哥,可以让我尝尝吗?”行者说:“不用多说,兄弟们每人一个。”于是他们三个人各自分了三个果子。八戒食量大,嘴也大,一听到小童吃的时候,就觉得非常想吃。看到果子后,他直接抓过来,张嘴就吞,根本没嚼,白着眼睛看着行者和沙僧说:“你们俩吃的是什么?”沙僧说:“人参果。”八戒问:“味道怎么样?”行者说:“悟净,别理他!你先吃完了再问!”八戒说:“哥哥,我吃得太急了,没像你们细嚼慢咽,尝出什么味道。我都不知道有没有核,就吞下去了。哥啊,真是的。已经让我这馋虫动了,再去弄一个来,老猪想细细品尝一下。”行者说:“兄弟,你真是不知足,这东西可比米饭面食要珍贵得多。像这样过了一万年才结出三十个,我们吃一个也是很有缘分的,不是随便的。算了算了!够了!”
他坐起身来,拿起一个金色的果子,偷偷地扔进他的房间里,根本不理他。
那呆子还在喋喋不休地说话,没想到那两个道童又进房间来取茶,听见八戒还在嚷什么“人参果吃得不痛快,再来一个吃吃才好。”清风听见了,心里疑惑:“明月,你听那个长舌头的和尚说‘人参果还要再吃一个’。师父之前叮嘱我们要小心手下人,难道他偷了我们的宝贝?”明月回头说:“哥,糟糕!不好了!金色的果子怎么掉在地上了!我们去园子里看看!”他们两个急匆匆地跑去,只见花园的门开了。清风说:“这门是我关的,怎么开了?”又急忙转过花园,看到菜园的门也开了。忙着进人参园里,靠在树下,看上面数了一下;来来回回,只剩下二十二个。明月说:“你会算账吗?”清风说:“我会,你说吧。”明月说:“果子原本是三十个。师父开园,吃掉两个,还有二十八个;刚才打了两个给唐僧吃,还有二十六个;现在只剩下二十二个,少了四个?不用说,一定是那些坏人偷了,我们就去骂唐僧吧。”
两个从园门出来,直接走到大殿上,指着唐僧,前面光秃秃的,后面也是光秃秃的,满嘴污秽的话,不停地骂着;像贼一样鬼鬼祟祟,气势汹汹地胡乱吵闹。唐僧听不下去,说:“仙童啊,你在闹什么?安静点;有话慢慢说没关系,不要乱说。”清风说:“你耳朵聋了吗?我说的是实话,你没听懂吗?你偷吃了人参果,怎么能不让我说?”唐僧问:“人参果是什么样子?”明月说:“刚给你拿来吃,你说像小孩的不是吗?”唐僧说:“阿弥陀佛!一看到那东西,我就心里害怕,怎么敢偷吃呢!就算有馋虫,也不敢做这种偷窃的事。不要冤屈好人。”清风说:“你虽然没吃,还有你的手下要偷吃呢。”唐僧说:“这话也有道理,你别吵,等我问问他们。如果真偷了,就让他们赔你。”明月说:“赔呀!哪里有钱去买!”唐僧说:“就算有钱也没地方买,常言道:‘仁义值千金。’让他们陪你个礼,就算了。—也还不知道到底是他们还是不是。”明月说:“怎么会不是他们?他们分不清楚,还在那里吵!”唐僧叫道:“徒弟们,快都来。”沙僧听见说:“不好了!要露馅了!老师叫我们,小道童在骂,不是旧事传出来了,而是怎么回事!”行者说:“真是羞死人!这不过是吃东西的事!如果说出来,就是我们偷吃了,只是不要承认。”八戒说:“没错,没错,先不认了。”他们三个人只好从厨房出来,走上大殿。
哎呀!现在不知道该怎么抵赖,我们下次继续。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相关好文推荐:
0条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