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西游——第七十四回 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

情感和欲望的原因都是一样的,有情有欲自然而然。和尚们修炼,纷纷忙忙,想要断欲忘情,这就是禅。要用心,心要坚定,心中一点尘埃都没有,月亮就会在天上照耀。修行要不断进步,别让自己出错,修满功德,才能大彻大悟,成为仙人。话说三藏法师和他的徒弟们打开了欲望的网,跳出了情感的牢笼,放马西行。走了一段时间,正好是夏天快结束,秋天刚开始,天气渐渐变凉,看到那:急雨过后,残暑退去,梧桐树上一片叶子飞落。萤火虫在小路上飞舞,蟋蟀在月光下鸣叫。黄葵花在露水中开放,红蓼草遍布沙滩。蒲柳树先掉落了叶子,寒蝉也开始按律鸣叫。三藏正在走的时候,忽然看到一座高山,山峰直插碧空,真是摩星碍日。长老心中害怕,叫悟空说:“你看看前面的山,实在太高了,不知道有没有路可以通行。”行者笑着说:“师父,您怎么这么说?自古以来,山高自有路人行走,水深自有渡船人,怎么会没有通达的道理?您可以放心前去。”长老听了这话,高兴得笑了,扬鞭催马往前走,直奔高岩而去。

走了不久,见到一个老者,头发蓬松,白发飘扬;胡须稀疏,银丝摇动。脖子上挂着一串数珠,手里拿着一根拐杖,拐杖的顶端像龙头。他远远地站在山坡上高喊:“西行的长老,暂时停下马,让我看看你的玉勒。这山上有一伙妖魔,吃尽了人间的生灵,不可前进!”三藏听了,惊恐不已。一是马走得不稳,二是坐的鞍子不稳,扑的一声摔下马来,挣扎不动,躺在草地上哼哼。行者走上前搀扶他说:“别怕别怕!有我在!”长老说:“你听那山上的老者,说这山上有妖魔,吃尽了人间的生灵,谁敢去问他个真实情况?”行者说:“您先坐着,等我去问他。”三藏说:“你的样子丑陋,说话粗俗,怕是惹怒了他,问不出真实的消息。”行者笑着说:“我变成一个好看些的去问他。”三藏说:“你变了我看看。”那大圣捻着手指,摇身一变,变成一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,真是眉清目秀,头圆脸正,走路有文雅的气质,开口说话没有粗俗的言辞,抖一抖锦衣,迈步上前,对唐僧说:“师父,我变得好吗?”三藏看到非常高兴地说:“变得很好!”八戒说:“怎么不好!只把我们都比下去了。老猪我滚了二三年,也变不成这等俊俏的样子!”

这大圣,离开他们,径直走到老者面前,躬身说道:“老公公,我来问个事。”那老者见他长得俊雅,年轻身轻,待答不答地还了他个礼,用手摸着他的头,笑嘻嘻地问道:“小和尚,你是哪里来的?”行者说:“我们是东土大唐来的,特意上西天拜佛求经。

刚到这里,就听公公说有妖怪,我师父胆小怕事,让我来问问:到底是什么妖精,敢在这里拦路抢劫!麻烦公公详细告诉我,我好把他赶走。”那老者笑道:“你这小和尚年幼,不懂事,言辞不周。那妖魔的神通广大,怎么敢说要赶走他!”行者笑道:“听你这话,似乎是想保护他,肯定和他有关系,或者是亲近的朋友。否则,怎么会帮他说话,提升他的威势,不肯心服口服告诉我他的来历?”老者点头笑道:“这和尚倒会说话!”想是和你师父一起游历,四处学些本事,或许能够驱散妖邪,你还没遇到过狠角色吧!”行者说:“那是什么狠角色?”老者说:“那妖精一封信到灵山,五百阿罗都来迎接;一纸简书送到天宫,十一位大神个个相邀。四海的龙和他是朋友,八洞的仙人常和他聚会,十地的阎君以兄弟相称,城隍和他是宾朋。”大圣听了,忍不住哈哈大笑,用手拉着老者说:“别说了!别说了!那妖精和我小弟弟做兄弟朋友,也不见得有多了不起。若知道我小和尚来,他连夜就搬家了!”老者道:“你这小和尚胡说!不懂事!那个神圣是你的小弟弟吗?”行者笑道:“其实不瞒你说,我小和尚的祖居是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,姓孙,名悟空。曾经也做过妖精,干过大事。曾因和一群妖魔喝多了酒,睡着了,梦中见到两个人把我抓去阴间。一时气愤,打伤了阎王,吓得阎王几乎翻了森罗殿。吓得负责的判官赶紧拿纸,十个阎王都签了名,教我饶了他,情愿和我做小弟弟。”那老者听了说:“阿弥陀佛!这和尚说得太过了,恐怕不能再长大了。”行者说:“按我的样子,也够了。”老者问:“你几岁了?”行者说:“你猜猜看。”老者说:“大概七八岁吧。”行者笑道:“有一万个七八岁!我把本来的样子拿出来给你看看,你可别怪我。”老者问:“怎么又有个本来样子?”行者说:“我小和尚有七十二种样子。”那老者不懂,只管问他,行者就把脸抹一抹,立刻变回原样,露出一张通红的脸,腰间系着条虎皮裙,手里拿着一根金箍棒,站在石崖下,像个活雷公。那老者见了,吓得脸色苍白,腿脚发软站不稳,扑的一声摔倒;爬起来,又一个蹲下。大圣上前说:“老官儿,别害怕,我们这些外表凶恶的人其实内心善良。别怕!别怕!刚才你是好心,提醒我们有妖魔。究竟有多少怪事,快告诉我,我好谢谢你。”那老者战战兢兢,嘴巴说不出话来,耳朵也聋了,一句也不回应。

行者看到他不说话,就转身回去。长老说:“悟空,你来了?你问的怎么样?”行者笑着说:“没关系!没关系!西天有个妖精,只是这里的人胆小,放在心上。没事,没事!有我在!”长老说:“你有没有问他这里是什么山,什么洞,有多少妖怪,哪条路通雷音寺?”八戒说:“师父,别怪我说。如果论变化和捉弄人,我们三五个也比不上师兄;如果讲老实,像师兄那样排队,也比不上我。”唐僧说:“没错!没错!你还算老实。”八戒说:“他不知道怎么问了两声,就跑回来了。等我去问他个实话。”唐僧说:“悟能,你要小心。”

好呆子把钉钯插在腰里,整理好衣服,扭扭捏捏,跑上山坡,对老者喊:“公公,我来了。”那老者看到行者回来,才撑着拐杖站起来,战战兢兢地想走,突然看到八戒,越发害怕道:“爷爷呀!今夜做了什么恶梦,遇到这帮恶人!之前那个和尚虽然丑,但还有三分人样;这个和尚,怎么这么像个木头人,耳朵像扇子,脸像铁片,脖子上全是毛,真没有一点人气!”八戒笑着说:“你这老公公不高兴,嘴上却还会说人话,你怎么评价我呢?虽然丑,但看久了也会变得好看。”那老者听他说了人话,只得开口问:“你是哪里来的?”八戒说:“我是唐僧的第二个徒弟,法名叫悟能八戒。刚才问的那位叫悟空行者,是我师兄。师父怪他没有好好问你,所以让我来问问。这地方到底是个什么山、什么洞,里面真的有妖精吗,哪条路是去西天的,麻烦公公指点指点。”老者说:“你可得老实点。”八戒说:“我一向不敢说半个假话。”

老者说:“你可别像刚来的那个和尚那样说大话。”八戒说:“我不这样。”

公公撑着拐杖,对八戒说:“这座山叫八百里狮驼岭,里面有个狮驼洞,洞里有三个妖怪。”八戒冷哼一声:“你这老儿真多心!三个妖怪,真费劲来报信!”公公说:“你不怕吗?”八戒说:“不瞒你说,这三个妖怪,我师兄一棍就能打死一个,我一钯也能打死一个,我还有个师弟,他用降妖杖也能打死一个。三个都打死后,我师父就能过去,有什么难的!”那老者笑着说:“这和尚不知道深浅!那三个妖怪,神通广大得很!他们手下的小妖,南岭上有五千,北岭上也有五千,东路口有一万,西路口也有一万;巡逻的有四五千,把门的也有一万;烧火的无数,打柴的也无数:总共加起来有四万七八千。这些都是有名字的,专门在这里吃人。”那呆子听了这话,战战兢兢地跑回去,靠近唐僧,没敢说话,放下钯,正好在那儿上厕所。行者看到后喊道:“你为什么不说话,蹲在那里干嘛?”八戒说:“吓得我快拉出来了!现在也不必多说,赶快各自保命吧!”行者说:“这个呆子!我问的时候偏不害怕,你去问就这么慌张失智!”长老说:“到底怎么了?”八戒说:“这老儿说:这山叫八百里狮驼山,里面有个狮驼洞,洞里有三个老妖,有四万八千小妖,专门在那吃人。我们如果靠近这山边,就是被他们吃掉,别想逃!”唐僧听了,战战兢兢,毛骨悚然说:“悟空,怎么办?”行者笑道:“师父放心,没大事。这里可能有几个妖精,只是这里的人胆小,把他们夸得那么多,所以自惊自怪。有我在!”八戒说:“哥哥说得对!我跟你不同,我问的是实话,绝对没有虚假。满山满谷都是妖魔,怎么前进?”行者笑道:“呆子,别虚惊!如果真是满山满谷的妖怪,我只要一棍子,半夜就能打个干净!”八戒说:“别说大话!那些妖怪点名也得七八天,怎么能打得干净?”行者问:“你想怎么打?”八戒说:“就凭你抓住、捆住,定住,也没有这么快。”行者笑道:“不用抓拿捆缚。我把这棍子两头一扯叫长,就有四十丈长;摇一摇叫粗,就有八丈粗。往山南一滚,滚死五千;山北一滚,滚死五千;从东往西一滚,怕是四五万都变成肉泥烂酱!”八戒说:“哥哥,如果真这样打,或许二更时就能解决。”沙僧在旁笑道:“师父,有大师兄这样的神通,怕什么!快上马走吧。”唐僧见他们讨论办法,没办法,只得安心上马出发。

在走的过程中,那个报信的老者不见了,沙僧说:“他就是妖怪,故意来吓唬我们的。”行者说:“别着急,等我去看看。”于是大圣跳上高峰,四处张望,但没有发现任何踪迹。他急忙转过身,看到半空中有彩霞闪烁,便飞上云去查看,原来是太白金星。走到他身边,用手抓住金星,连声叫他的小名:“李长庚!李长庚!你真懒!有什么话,面对面说就好,怎么装得像个山里的老妖怪来骗我!”金星慌忙施礼说:“大圣,我来报信晚了,请不要责怪!请不要责怪!这个魔头果然很厉害,想要显得威风凛凛,只要看你能否变换形态,灵活机智,就能过去;如果稍微慢一些,实际上就很难逃脱。”行者感谢道:“谢谢!谢谢!果然这里很难走,希望老星上天去和玉帝说一声,借些天兵来帮助我。”金星说:“有!有!有!你只要把口信带去,十万天兵也是可以的。”

大圣告别金星,落下云头,见到三藏说:“刚才那个老儿,原来是太白星来给我们报信的。”三藏合掌道:“徒弟,快去追上他,问问那里有没有其他路,我们可以绕过去。”行者说:“不能绕,这座山的路有八百里,四周围不知道还有多少路,怎么能转?”三藏听了,忍不住流下眼泪说:“徒弟,像这样艰难,怎么能拜佛!”行者说:“别哭别哭!一哭就成了麻烦!他这报信,必定有些虚话,只是为了让我们多加留心,真的是提醒我们。你先下马,坐着休息。”八戒问:“又有什么商量?”行者说:“没什么商量,你在这里好好保护师父,沙僧好好看守行李和马匹,等我先上山去打听打听,看看前后有多少妖怪,抓住一个,问个详细,叫他写个证明,开个名字,把他的一切都查清楚,吩咐他关上洞门,不许阻挡路,让师父安静地过去,这样才能显示出我的本事!”沙僧只说:“小心!小心!”行者笑道:“不用提醒,我这一去,就是东洋大海也能开出路,就是铁山也能撞开门!”

好大圣,发出一声哨音,腾云而起,跳上高峰,攀着藤蔓,平视山下,发现山里安静得没有人。突然失声道:“错了!错了!不该放那金星老儿走,他原来是在吓唬我,这里哪里有妖精!他一定是在风里跳来跳去,肯定在玩武器,怎么可能没有一个?”正思考着,忽然听到山后传来叮叮当当、嘀嘀嗒嗒的声响。他急忙回头看,原来是个小妖,举着一面“令”字旗,腰间挂着铃铛,手里敲着梆子,从北向南走来。仔细一看,他身高大约一丈二尺。行者暗自笑道:“他一定是个小兵,想必是送公文来报信的。等我去听听他在说什么。”好大圣,念了个咒语,摇身一变,变成一只苍蝇,轻轻飞到他帽子上,侧耳倾听。只见那小妖走上大路,敲着梆子,摇着铃铛,口中念道:“我们这些寻山的人,大家要小心防备孙行者:他会变苍蝇!”行者听了,心里暗自惊疑:“这个家伙看见我了,如果没有看到,怎么会知道我名字,还知道我会变苍蝇!”原来那小妖并没有见到他,只是那个魔头不知怎么就吩咐他这么说,实际上是个谣言,让他胡乱念。行者不知情,反而怀疑他看见了,想要拿棒子打他,但又停住,心想:“记得八戒问金星时,他说老妖有三个,小妖有四万七八千个。像这种小妖,再多几万也不算什么,但不知道这三个老妖有多厉害。等我问问他,动手也不迟。”好大圣!你说他怎么去问?跳下他的帽子,钉在树上,让那小妖先走几步,急转身也变成一个小妖,跟着他敲着梆子,摇着铃铛,举着旗,穿着一样的衣服,只是比他稍微高了三五寸,嘴里也念着,赶上前叫道:“走路的,等我一下。”那小妖回头道:“你是从哪里来的?”行者笑道:“好人呀!一家人也不认识!”小妖道:

“我家里没有你呀。”行者说:“怎么会没有我?你看看认不认识。”小妖说:“面生,不认识!不认识!”行者说:“你知道面生,我是烧火的,你会少了我。”小妖摇头说:“没有!没有!我洞里烧火的那些兄弟,也没有这个嘴尖的。”行者心里想:“这个嘴好像变尖了一点。”于是低头,用手捂着嘴揉一揉说:“我的嘴不尖啊。”果然就不尖了。小妖说:“你刚才是个尖嘴,怎么揉一揉就不尖了?真让人疑惑!不好认!不是我一家的!少会少会!可疑可疑!我大王家里规矩很严,烧火的就只烧火,巡山的就只巡山,怎么可能让你既烧火又来巡山?”行者嘴上灵活,就趁机说:“你不知道,大王见我烧得火好,就让我来巡山。”小妖说:“也罢!我们这巡山的一班有四十名,十班共四百名,各自年纪,各自名字。大王怕我们乱了班次,不好点名,所以每一家都有一个牌子作为标记。你有牌子吗?”行者看到他那样打扮,和他报事的样子,于是也照着他的模样变了,但因为没见过他的牌子,所以身上没有。好大圣,更不说没有,满口答应说:“我怎么会没有牌?只是刚才领的新牌。你拿你的出来让我看看。”小妖哪里知道这是个机关,便把衣服撩起,贴身带着一个金漆的牌子,穿着绒线绳,给行者看看。行者看到那牌子背面是个威镇诸魔的金牌,正面有三个字,是小钻风,他心里暗想:“不用说了!不过是巡山的,必有个风字挂在脚上。”于是说:“你先把衣服放下走过去,等我拿牌子给你看。”于是转身,插手,把尾巴尖上的小毛拔下一根,捏着叫“变!”于是变成一个金漆的牌子,也穿上一个绿绒绳,上面写着三个字,叫做总钻风,拿出来递给他看。小妖大惊说:“我们都叫小钻风,你偏偏又叫总钻风!”行者做事很机灵,说话也合适,就说:“你真不知道,大王见我烧得火好,把我升为巡风,还给我一个新牌,叫做总巡风,教我管你这一班四十名兄弟。”小妖听了,忙恭敬地说:“长官,长官,新点出来的,确实是面生,言语冲撞,请不要怪!”行者还礼笑着说:“怪不怪你没关系,只是一件事:见面钱可得给。我每人拿出五两来吧。”小妖说:“长官不要急,等我去南岭头见了我这一班的人,一起打发吧。”行者说:“既如此,我和你一起去。”小妖真的前面走,大圣在后面跟着。

不久,就看到一座笔峰。为什么叫笔峰呢?那山头上长出一条峰来,大约有四五丈高,像笔插在架子上一样,所以得名。行者走到边上,把尾巴掬一掬,跳上去坐在峰尖上,叫道:“钻风!都过来!”那些小钻风在下面低身道:“长官,伺候。”行者说:“你可知道大王叫我出来的原因?”小妖说:“不知道。”行者说:“大王要吃唐僧,只怕孙行者神通广大,说他会变化,恐怕他变作小钻风,来这里踩路,打探消息,所以把我升为总钻风,来查查你们这一班是否有假的。”小钻风连声回答:“长官,我们都是真的。”行者说:“你既然是真的,大王有什么本事,你可知道?”小钻风说:“我知道。”行者说:“你知道,快说来我听。如果说得合适我,就是真的;若说差了一点,那就是假的,我一定拿去给大王处罚。”小钻风看到他坐在高处,弄得自己没办法,只好老实说:“我大王神通广大,本事高强,一口曾吞了十万天兵。”行者听了,心里一震,说:“你是假的!”小钻风慌了,说:“长官大人,我是确实的,怎么能说是假的?”行者说:“你既然是真的,怎么胡说!大王的身体能有多大,怎么可能一口就吞了十万天兵?”小钻风说:“长官原来不知道,我大王会变化:要大就能撑得住天堂,要小就像菜子。那年王母娘娘设蟠桃大会,邀请诸仙,他没有收到请柬,我大王想争天,被玉皇派了十万天兵来降他,我大王于是变化成法身,张开大口,像城门一样,用力吞了过去,吓得那些天兵不敢交锋,关了南天门,所以说一口吞了十万兵。”行者听了心里暗笑:“如果说手头上的话,老孙也曾干过。”又问:“二大王有什么本事?”

小钻风说:“二大王身高三丈,长着卧蚕眉,丹凤眼,声音像美人,牙齿像匾担,鼻子像蛟龙。如果和人打架,只要用鼻子卷一下,就算是铁背铜身的人,也会吓得魂飞魄散!”行者说:“鼻子卷人的妖怪也好对付。”又问:“三大王还有多少本事?”小钻风说:“我三大王可不是普通的妖怪,名叫云程万里鹏,行动时能呼风唤雨,振翅南北。身边有一件宝贝,叫做阴阳二气瓶。如果把人装进瓶里,过一会儿就会变成浆水。”行者听后,心里暗自惊讶,想着:“妖怪虽然可怕,但只要小心防备那个瓶子。”又问:“三个大王的本事,你说得不错,我也知道一些。但是那个大王想吃唐僧吗?”小钻风说:“长官,你不知道吗?”行者喝道:“我比你更不知道!我担心你们不知道事情的真相,所以才让我来好好问你!”小钻风说:“我大大王和二大王一直住在狮驼岭的狮驼洞里。三大王不在这里,他的老家离这儿西边大约四百里远。那边有一座城,叫做狮驼国。他五百年前吃掉了这座城的国王和文武官员,城里大小男女也全被他吃干净了,因此夺取了他的江山,现在全是妖怪。听说有一年打听到东土唐朝缺一个和尚去西天取经,说那个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,有人吃他一块肉,就能延寿长生不老。因为怕他一个徒弟孙行者非常厉害,自家一个人难以对付,就来这里和我这两个大王结为兄弟,心意相同,一起抓那个唐僧。”行者听了,心中大怒,心想:

“这个妖魔真是太无礼了!我保护唐僧成正果,他竟然想吃我的人!”愤怒地咬响钢牙,抽出铁棒,跳下高峰,把棍子朝小妖的头上砸去,结果把他砸得像个肉球!看着这个样子,心里又感到不忍,说:“嘿!他其实是好意,把一些家常话告诉我,我怎么就这样把他解决了呢?算了算了,反正都是妖怪!”这位大圣,为了师父挡路,没办法只好做了这件事。于是把他的牌子解下来,绑在自己腰上,把“令”字旗扛在背上,腰间挂了铃铛,手里敲着梆子,迎风捻了个诀,嘴里念了个咒语,摇身一变,变成了小钻风的模样,退后一步,走回原路,去找洞府,打探那三个老妖怪的虚实。这正是:千般变化的美猴王,万种本领的真本事。

闯入深山,沿着旧路正走时,忽然听到人喊马嘶的声音,抬头一看,原来是狮驼洞口有成千上万的小妖排列着枪刀剑戟,旗帜飘扬。这位大圣心中暗喜,心想:“李长庚说的话,真是一点都没错!真没错!”

原来这些小妖是按队伍排的:二百五十个组成一大队。他看到四十名杂彩长旗在风中乱舞,知道有成千上万的人马,但又自言自语道:“老孙变成小钻风,这一进去,如果老魔问我巡山的事情,我一定会随机应对。如果一时说错了,万一被认出我怎么办?到时候想要逃出去,那些把门的妖怪会挡住我,如何能出得了门?要拿洞里妖王,必须先解决门前的众怪!”你说他怎么能解决这些妖怪?这位大圣想着:“那老魔从未和我见过面,怎么会知道我老孙的名头呢?我就借着这个名头,仗着威风,吓唬他们一吓看看。果然,中土的众僧有缘有分,取得经回去,这一去,只要我说几句英雄之言,就能吓退门前的那些妖怪;

如果众僧没有缘分,就无法得到真经。即使说有莲花出现,也无法离开西方洞外的精怪。”心里想着,嘴里问,嘴里想着,思量这个计划,敲着木鱼,摇着铃铛,径直闯到狮驼洞口,早已被前面的妖怪挡住了:“小钻风来了?”行者没有回应,低着头就走。走到二层营地,又被小妖拉住说:

“小钻风来了?”行者回答:“来了。”众妖问:“你今天早上巡风去,有没有碰见孙行者?”行者说:“碰见了,他正在那里磨扛子呢。”

众妖惊慌地问:“他长什么样子?在磨什么扛子?”行者说:“他蹲在那涧边,看起来像个开路神;如果站起来,差不多有十几丈高!手里拿着一根铁棒,粗细跟碗差不多的一根大扛子,在石崖上舀水,磨一磨,还在嘴里念着:‘扛子啊!这段时间没把你拿出来显显神通,这一去就有十万妖精,都帮我打死!等我杀了那三个魔头来祭你!你要磨清楚,先打死你们前面的一万精怪!’”那些小妖听了这话,一个个心惊胆战,魂飞魄散。行者又说:“各位,唐僧的肉也不过几斤,也分不到我身上,我们干嘛替他顶这个缸呢!

不如我们各自散开吧。”众妖都说:“说得对,我们各自保命去吧。”如果是军民这些人,听了圣化的号召,就算死也不敢走。其实这些都是狼虫虎豹,走兽飞禽,呜的一声就都跑掉了。这可不是孙大圣几句随便的话,而是像楚歌声吹散了八千兵!行者心里暗自高兴:“太好了!老妖死了!听了这话就走,怎敢当面相遇?进到里面还觉得这样说好;如果说错了,才这帮小妖有一两个倒走进去听见,却不走了风声?”你看他:

心里想着要进古洞,鼓起勇气走进深门。

不知道见到那个老魔头是凶是吉,我们下次继续。

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

相关好文推荐:

白话西游——第七十三回 情因旧恨生灾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

白话西游——第七十二回 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

白话西游——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象伏妖王

白话西游——第七十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

白话西游——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

0条留言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