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西游——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
话说孙大圣在老魔的肚子里待了一会,那魔头倒在地上,没发出声音,像是死了,但又稍微动了一下。魔头恢复了一些力气,叫了一声:“大慈大悲的齐天大圣菩萨!”行者听见后说道:“儿子,别浪费时间,省几个字,直接叫我孙外公就行。”那妖魔为了保命,真心叫道:“外公!外公!是我的错,我不小心吞了你,现在反而害了我。希望大圣能大发慈悲,饶了我一命,我愿意送你师父过山。”虽然大圣是个英雄,但他很关心唐僧。他看到妖魔在恳求,也有些动心,便说:“妖怪,我饶了你,你怎么送我师父?”老魔说:“我这里没有什么金银珠宝、玛瑙、珊瑚、琉璃、琥珀等珍贵的宝物可以送你,我的三个兄弟会抬一乘香藤轿,送你师父过这座山。”行者笑着说:“既然是抬轿送,那就比要宝好。你张开口,我就出来。”那魔头真的张开了口。三魔走上前,悄悄对老魔说:“大哥,等他出来时,咬下去,把猴子咬碎,吞下去,可不要害了你。”原来行者在里面听见了,先不出来,而是把金箍棒伸出去,试探一下。那怪果然一口咬下去,咬得门牙都碎了。行者把棒子收回来,说:“好妖怪!我饶了你性命出来,你却反咬我,想害我!我不出来,活活的只弄死你!不出来!不出来!”老魔对三魔抱怨道:“兄弟,你这是自家人害自家人。先请他出来吧,你却让我咬他。他倒没咬到,却把我牙弄疼了,这怎么回事!”三魔见老魔怪他,又用激将法大声叫道:“孙行者,听说你的名字如雷贯耳,说你在南天门外发威,灵霄殿下显摆。如今在西天路上降妖捉怪,原来是个小辈的猴子!”行者说:“我为什么是小辈?”三怪说:“好汉千里客,万里去传名。你出来,我与你赌斗,才算是好汉;怎么在别人肚子里做勾当!非小辈而是什么?”行者听了,心里想着:“是啊!我如果现在扯断他的肠子,捏破他的肝,杀了这个怪物,有何难呢?但这样就坏了我的名声。算了!算了!你张口,我就出来跟你比试。但你这洞口太窄,不好施展本事,得去宽一点的地方。”三魔听了,立刻叫来大小妖怪,前前后后,有三万多精灵,都拿着精锐的武器,出洞摆开一个阵势,专等行者出来,一起上阵。那两个怪物扶着老魔,走到门外叫道:“孙行者!好汉出来!这里有战场,好斗!”
大圣在他肚子里,听到外面喧闹的声音,知道是宽阔的地方,心里想着:“我不出去,是失信于他;若出去,这妖精人面兽心。之前说要送我师父,哄我出来咬我,现在又调兵在此。算了算了,给他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:出去就出去,还在他肚子里留下一个后手。”于是转手,把尾巴上的一根毛拔下来,吹口仙气,叫“变!”立刻变成一条绳子,只有头发粗细,长达四十丈。那绳子理出去,见风就变得粗了。把一头绑着妖怪的心肝打个活扣,那扣儿不扯不紧,扯紧就痛。于是拿着一头笑道:“这一出去,他送我师父就好了;如果不送,乱动刀兵,我也没时间和他打,只需扯这绳子,就像我在肚子里一样!”又把身子变得小小的,往外爬,爬到咽喉之下,看到妖精大张着嘴,上下的牙齿像利刃一样,心里想着:“不好!不好!如果从口里出去扯这绳子,他怕疼,往下一咬,岂不是咬断了?我得从他没牙的地方出去。”大圣理着绳子,从他的上颚往前爬,爬到他的鼻孔里。那老魔鼻子发痒,打了个喷嚏,“阿口妻”的一声,把行者喷了出来。行者见了风,把腰一弯,长出了三丈,左手扯着绳子,右手拿着铁棒。那魔头不知道怎么回事,看到他出来了,就举起钢刀,劈脸来砍,这大圣一只手用铁棒迎上去。又见那两个怪物用枪,三怪用戟,没头没脸的乱上。大圣松开了绳子,收了铁棒,急忙驾云飞走了,原来是怕那群小妖围住,干不了事。他跳出营外,到了空旷的山头上,落下云,双手使劲一扯,那老魔心里才疼。他一疼就往上一挣,大圣又往下一扯。众小妖远远看见,齐声高叫道:“大王,别惹他!让他去吧!这猴子不按时景,清明还未到,他却在哪里放风筝呢!”
大圣听了这话,猛地用力一蹬,那老魔就像纺车一样从空中摔了下来,跌进了尘土里,形成了一个两尺深的坑。那两个怪物吓得赶紧按住云头,跑上前抓住绳子,跪在坡下恳求道:“大圣啊,大家都说你是宽宏大量的仙人,没想到你竟然是个心胸狭窄的人。真的是骗你出来,想和你对阵,没想到你在我兄弟心里绑了一根绳子!”
行者笑着说:“你们这帮泼魔,真是太无礼了!之前骗我出去就想咬我,这次又想摆阵对付我。几万妖兵打我一个,根本不讲道理,快放我去见我师父!”那些怪物齐声叩头说:“大圣慈悲,饶了我命,愿意送老师父过山!”行者笑着说:“你想要命,就把那绳子割断吧。”老魔说:“爷爷呀,割断外面的,那里面的绑在心上,喉咙里又觉得恶心,怎么办?”
行者说:“既然这样,张开嘴,让我再进去解开绳子。”老魔慌忙说:“如果进去又不出来,那就麻烦了!”行者说:“我可以从外面解开里面的绳子,解开了真的能送我师父吗?”老魔说:“只要解开就送,绝不敢说谎。”大圣觉得他说的是真的,于是轻轻一抖,收回了毫毛,那怪物的心就不疼了。这是孙大圣用的法术,用毫毛绑着他的心,收回了毫毛,所以就不再疼了。三个妖怪跳起来谢道:“大圣请回,请回去告诉唐僧,整理好行李,我们就来抬轿送您。”众妖怪放下武器,都回到了洞里。
大圣收好绳子,直接向山东走去,远远看到唐僧在地上翻滚痛哭,猪八戒和沙僧正在分行李。行者暗自感叹:“不用说,这肯定是八戒对师父说我被妖精吃了,师父舍不得我痛哭,而那呆子却在这里分东西。”他想:“不知是不是这样,等我叫他一声看看。”于是他降下云头叫道:“师父!”沙僧听见了,责怪八戒说:“你这个害人的家伙!师兄没死,你却说他死了,在这里做这种事!快点让他过来!”八戒说:“我明明看到他被妖精吞了。可能是今天运气不好,那猴子来显灵了。”
行者走到跟前,一把抓住八戒的脸,给了他一个巴掌,打得他踉跄而退,说:“你这傻瓜!我显什么灵?”呆子愣着脸说:“哥哥,你真是被怪吃了,你、你怎么又活了?”行者说:“像你这样的废物!他吃了我,我就抓住他的肠子,捏他的肺,把那条绳子穿过他的心,让他疼得受不了,大家都叩头求我,我才饶了他的命。现在他就来抬轿送我师父过山。”那三藏听了,连忙爬起来,对行者鞠躬道:“徒弟啊,真是辛苦你了!如果相信悟能的话,我早就绝望了!”行者一边挥拳打着八戒骂道:“这个懒惰的呆子,真是太不成器了!师父,你别生气,那怪物就来送你。”沙僧也感到非常惭愧,连忙遮掩,收拾行李,牵马匹,在路上等候,不再说什么。
三个妖怪带着一群小妖回到洞里,二怪说:“哥哥,我原以为是个九头八尾的孙行者,没想到其实是个小小的猴子!你不应该把他吃掉,跟他打的时候,他根本打不过你我!洞里这几万妖精,吐口水都能把他打死。你要是把他吞下去,他就会使出法术,让你受苦,怎么能跟他比呢?刚才说要送唐僧,都是假话,实际上是为了兄长的性命着急,所以骗他出来。绝对不会送他!”老魔说:“你弟弟为什么不送他呢?”二怪回答:“你和我带着三千小妖,摆开阵势,我有本事抓住这个猴头!”老魔说:“别说三千,就算你一个人去,只要抓住他,大家都有功。”于是二怪就点了三千小妖,直接到大路旁摆开阵势,派一个蓝旗手来传话,说:“孙行者!快出来,跟我们两个大王交战!”八戒听见后笑着说:“哥啊,常言道说谎不瞒乡里人,这不是在搞虚头吗!怎么说降了妖精,还抬轿来送师父,结果又来叫战,为什么呢?”行者说:“老怪已经被我降服了,不敢出头,听到‘孙’字就头疼。这肯定是二妖怪不甘心送我们,所以叫战。我说,兄弟,这妖精有三个兄弟,这么有义气;我也有三个兄弟,难道就没有义气?我已经降了大魔,二魔出来,你就跟他打打,没什么不可以。”八戒说:“怕他干嘛!等我去打一场!”行者说:“去就去吧。”八戒笑着说:“哥啊,我去的时候,借你那绳子用用。”行者问:“你要干嘛?你又没有本事钻进肚子里,也没有本事拴住他的心,有什么用?”八戒说:“我要把它扣在腰间,做个救命索。你和沙僧抓住后手,放我出去跟他交战。估计我赢了他,你就放松,我把他抓住;如果输给他,你就把我扯回来,别让他拉走。”行者心里暗笑:“真是捉弄呆子一番!”于是把绳子扣在他腰上,把他推了出去。
那个呆子举着钉钯跑上山崖,喊道:“妖精出来!跟我猪祖宗打!”蓝旗手急忙报告:“大王,有一个长嘴大耳的和尚来了。”二怪立刻出营,看到八戒,更不跟他打招呼,直接用枪刺过来。这个呆子举着钉钯迎上去。他们两个在山坡上打了七八个回合,呆子手软,架不住妖魔,急忙回头叫:“师兄,不好了!扯扯救命索,扯扯救命索!”这边的大圣听到后,立刻把绳子放松扔了出去。呆子打败了,停下就跪下了。原来那绳子拖着走还没觉得,转过来时因为松了,反而有些绊脚,自个儿摔了一跤,爬起来又摔了一跤。一开始还只是摔了一下,后来就摔得嘴巴碰地。被妖精赶上,捽住鼻子,就像蛟龙一样,把八戒一鼻子卷住,得意洋洋地回洞去了。众妖高歌欢唱,一拥而归。
这坡下的三藏看到这一幕,气恼地对行者说:“悟空,怪不得悟能咒你死!原来你兄弟根本没有相亲相爱的意思,专门心怀嫉妒!他那样说,让你扯扯救命索,你怎么不扯,还把索子丢了?现在让他受害,怎么办?”行者笑着说:“师父也太偏心了!算了,像我拿去时,你一点也不挂念,反正是舍命之材;这呆子才被抓,你就怪我。让他受点苦,才能体会取经的艰难。”三藏说:“徒弟啊,你去,我难道不挂念?想着你会变化,肯定不会受伤。那呆子长得笨,又不会逃,这一去,凶多吉少,你还不去救他啊。”
行者说:“师父不能心怀怨恨,等我去救他一下。”他急忙跳起来,向山上赶去,心里暗想:“这个呆子诅咒我死,先别让他高兴!我先去看看那妖精怎么对付他,让他受点罪,再去救他。”于是他捏着法诀念起咒语,摇身一变,变成了一只小虫,飞到了八戒的耳朵根上,跟着妖精进了洞里。两个妖怪带着三千小怪,吵吵嚷嚷,停在洞口,把八戒抓了进去,说:“哥哥,我抓到一个了。”老怪说:“拿来让我看看。”
他松开鼻子,把八戒抓下来,说:“这不是吗?”老怪说:“这家伙没用。”
八戒听了说:“大王,没用的放出去,找那个有用的抓来吧。”三怪说:“虽然没用,但也是唐僧的徒弟猪八戒。先把他绑起来,放在后面的池塘里泡着,等泡掉毛,割开肚子,用盐腌了晒干,等天阴了喝酒。”八戒大惊说:“算了算了!正好碰到那个贩腌的妖怪了!”众怪一起动手,把呆子绑住,抬抬扛扛,把他送到池塘边,一推,全部掉进水里。
大圣飞起来看呆子,发现他四肢朝上,嘴里吐着泡泡,半浮半沉,样子好笑,倒像是八九月份霜降后,一个大黑莲蓬。大圣见他那副模样,又恨他,又怜他,说:“这可怎么办?他也是龙华会上一个人,只是恨他动不动就分行李散火,还要逼师父念《紧箍咒》咒我。我前几天听沙僧说,他也藏了些私房,不知道有没有,等我先吓吓他。”于是大圣飞到他耳边,假装捏着声音叫:“猪悟能!猪悟能!”八戒慌了说:“倒霉呀!我这悟能是观世音菩萨起的,自从跟了唐僧,就叫做八戒,这里怎么有人知道我叫悟能?”呆子忍不住问:“是谁叫我的法名?”行者说:“是我。”呆子问:“你是谁?”行者说:“我是勾司人。”呆子慌了说:“长官,你从哪里来的?”行者说:“我是五阎王派来勾你的。”呆子说:“长官,你先回去,告诉五阎王,他和我师兄孙悟空关系很好,让他等我一天,明天再来勾我。”
行者说:“胡说!阎王注定三更死,谁敢留人到四更!快跟我走,免得被绳子套住!”呆子说:“长官,这里不方便,看我这副样子,还想活着。死是一定的,只等一天,这妖精连我师父们都抓来了,见面就完了。”行者暗自好笑:“也罢,我这边有三十个人,都在这前后,等我把你抓来,就得耽搁一天。你有没有盘缠,给我点。”八戒说:“可怜啊!出家人哪里有盘缠?”行者说:“如果没有盘缠,那就跟我走!”呆子慌了说:“长官不要索,我知道你这绳子叫追命绳,一旦绑上就要断气。有有有!有点,只是不多。”行者问:“在哪里?快拿出来!”八戒说:“可怜,可怜!我做了和尚,到现在,有些善信的人家请我吃饭,见我肚子大,给的钱比他们多些,我攒了点,在这里,零零碎碎有五钱银子,因为不好收拾,前几天到城里,央了个银匠把它煎在一起,他又没天理,偷了我几分,只剩下四钱六分,你拿去吧。”行者暗自好笑:“这呆子连裤子都没得穿,藏在什么地方?喂!你的银子在哪里?”八戒说:“在我左耳朵眼里藏着呢。我被绑了拿不了,你自己拿吧。”行者听了,伸手在耳朵里摸出,果然是一块马鞍银子,足有四钱五六分重,拿在手里,不禁哈哈大笑一声。那呆子认出是行者的声音,在水里骂道:“天杀的弼马温!到这种苦处还来打诈钱财!”行者又笑道:“我把你这呆子整的!老孙保师父,不知受了多少苦,你倒藏私房!”八戒说:“嘴脸!这是什么私房!都是牙齿上刮下来的,我舍不得买东西吃,留着买布做衣服,你倒吓唬我。还分些给我。”行者说:“半分也没得给你!”八戒骂道:“把买命的钱给你吧,好歹救我出去。”行者说:“别着急,等我救你。”把银子藏好,现出原形,拿铁棒把呆子拉过来,提着他的脚,把绳子解开。八戒跳起来,脱下衣服,晾干了水,抖一抖,湿漉漉的披在身上,说:“哥哥,开后门走了吧。”行者说:“从后门走,可行不通?还得从前门出去。”八戒说:“我的脚被绑麻了,跑不动。”行者说:“快跟我来。”
一个大圣把铁棒扔开,开始打小妖。那个呆子忍着痛,只能跟着他。他看到二门旁边靠着他的钉钯,就走上前,推开小妖,拿过钉钯往前打,这样跟行者一起打了三四层门,不知道打死了多少小妖。老魔听见了,跟二魔说:“抓住好人了!抓住好人了!你看孙行者劫了猪八戒,门口还打伤了小妖呢!”二魔急忙跳出来,拿着枪骂道:“泼猢狲!这么无礼!怎么敢小看我们!”
大圣听见后,马上停下来了。那怪物不愿意说话,直接用枪刺他。行者不慌不忙,掏出铁棒,迎上去。他们两个在洞门外打得不可开交:
黄牙老象变成了人形,和狮王结为兄弟。因为大魔想同心协力,计划抓唐僧。齐天大圣本领高强,要正邪不两立。八戒无能被小妖打,悟空来救他出门。妖王攻击非常凶猛,枪棒交替各显本领。一个枪像穿林的蟒,另一个棒像出海的龙。龙从海里出来时云雾缭绕,蟒穿林时雾气腾腾。其实都是为了唐和尚,真是因为相持太久,感情太少。八戒看到大圣和妖精打斗,他在山嘴上拿着钉钯,不来帮忙,只是呆呆地看着。那妖精看到行者的棒重,身上没破绽,就用枪架住,想要卷住他。行者知道他的意图,双手把金箍棒横起来,往上一举,被妖精用鼻子卷住腰胯,但没卷住手。你看他两只手在妖精的鼻子上玩花棒儿。八戒看到后,捶胸道:
“哎呀!那妖怪真倒霉!卷住我这粗的,连手都卷住了,不能动,反而卷那个滑的,倒不卷手。他那两只手拿着棒,只要往鼻子里一捅,那鼻子里肯定疼得流眼泪,怎么能卷住他?”行者本来没这个意思,反而被八戒教了。他就把棒一晃,小得像鸡蛋,长有一丈多,真的往妖精的鼻孔里一捅。那妖精害怕,发出“沙”的一声,把鼻子捽开,被行者转手抓住,用力往前一拉,那妖精疼得跟着走。八戒这才敢靠近,用钉钯对着妖精的胯子乱打。行者说:“不好!不好!那钯的尖儿,恐怕打破皮,流出血来,师父看见又说我们伤生,只能用把柄来打。”
果然,呆子举起钯柄,走一步,打一下,行者牵着鼻子,就像两个象奴,牵到坡下,只见三藏在那儿盯着,看到他们两个吵吵闹闹地来了,就喊:“悟净,你看悟空牵的是啥?”沙僧看到后笑道:“师父,大师兄把妖精揪着鼻子拉来了,真是爱杀人啊!”
三藏说:“好啊!好啊!这么大的妖精!这么长的鼻子!你先问问他:如果他喜欢送我们过山,就饶了他,别伤他的命。”沙僧急忙向前迎接,高声叫道:“师父说:那怪物如果送师父过山,就不要伤他的命。”那怪物听了,连忙跪下,嘴里呜呜地答应,原来被行者揪着鼻子,像重感冒一样,叫道:“唐老爷,如果您肯饶命,我就抬轿子送您。”
行者说:“我们师徒都是善良的人,依你所说,暂且饶你一命,快抬轿子来。如果再变卦,我绝不再饶你!”那怪物得以脱身,磕头而去。行者和八戒见到唐僧,详细说了前面的事。八戒感到非常惭愧,在坡前晾晒衣服,等着不提。
两个妖怪战战兢兢地回到洞里,没走多远,就有小妖报告老魔和三魔,说二魔被孙行者抓住了。老魔感到害怕,和三魔带着手下们一起出去,看到二魔独自回来了,大家都把他接进来,问他为什么被放回。二魔把三藏慈悲善良的话重新说了一遍,大家面面相觑,更不敢说话。二魔问:“哥哥,你能送唐僧吗?”老魔说:“兄弟,你这话说得可不对,孙行者是个仁义的猴子,他如果真想害我,早就能把我杀了。他只是抓住你的鼻子,若是不放回,顶多就是捏破你的鼻子而已,快点安排把他送走吧。”三魔笑着说:“送!送!送!”
老魔说:“贤弟这话,听起来有些不对劲。你不送,我和另一个兄弟就送去吧。”三魔又笑说:“两位哥哥,如果那和尚不让我们送,就这样瞒过去,也是他的造化;如果他要送,不知道这是不是我调虎离山的计策呢。”老怪问:“什么是调虎离山?”三怪回答:“现在把洞里的妖怪都叫起来,从中选出一千个,再从中选出一百个,再选出十六个,最后再选三十个。”
老怪问:“为什么既要十六个,又要三十个?”三怪说:“要三十个会烹煮的,给他一些精米、细面、竹笋、茶芽、香菇、蘑菇、豆腐、面筋,让他们在二十里或者三十里的地方搭个窝铺,准备好饭菜,招待唐僧。”老怪问:“那十六个要做什么?”三怪说:“八个抬轿子,八个喝水。我兄弟们跟随在旁,送他一程。这一路向西四百多里,就是我的城池,我那里有接应的人和马。如果快到城边,就这样安排,让他师徒之间无法互相照应。要抓住唐僧,全靠这十六个小妖成功。”老怪听了,开心得不得了,真是如梦方醒,说:“好!好!好!”于是让众妖先选三十个,给他们准备东西;再选十六个,抬一顶香藤轿子,一起出门,并吩咐众妖:“都不许上山闲逛!孙行者是个多疑的猴子,要是让他看到你们来回,他一定会起疑心,识破这个计策。”
老怪于是带着众妖在大路旁高喊:“唐老爷,今天不犯红沙,请老爷早早过山。”三藏听了,说:“悟空,是谁叫我?”行者指着说:“那边是老孙降伏的妖精来抬轿子送你。”三藏合掌朝天道:“太好了!太好了!如果不是贤徒如此能干,我怎么能去?”他径直向前,对众妖作礼说:“多谢各位的好意,我弟子取经东回,准备在长安传扬善果。”众妖叩首道:“请老爷上轿。”三藏肉眼凡胎,不知道这是个计策;孙大圣作为太乙金仙,忠正本性,只以为捉住了妖怪,没想到他们也有其他的阴谋。他也没有仔细察觉,完全听从师父的意思,命令八戒把行囊绑在马上,沙僧紧随其后,他拿着铁棒开路,时刻留意吉凶。八个妖抬起轿子,八个一声喝道。三个妖扶着轿子,师父高高兴兴地坐在轿子上,上了高山,顺着大路前行。
这一去,谁知道欢喜之间又有忧愁,经文说“泰极否还生”,时运相逢真是太岁,又值丧门吊客星。那一伙妖魔齐心合力,侍卫左右,早晚殷勤。行经过三十里献斋,五十里又斋,未晚请歇,沿路整齐有序。一日三餐,遂心满意;良宵一宿,安身舒适。西行还有四百里,忽然看到城池近在眼前。大圣举起铁棒,离轿子仅有一里之遥,见城池把他吓了一跳,挣扎着站不起来。你说他那么大胆,怎么见到这个就害怕呢,其实是看到城中有许多恶气,那里有:成群结队的妖魔,四门都是狼精灵。斑斓的老虎为都管,白面雄彪作总兵。角鹿传文引,伶俐的狐狸当道行。千尺大蟒围城游走,万丈长蛇占路。楼下苍狼呼令使,台前花豹作人声。摇旗擂鼓皆是妖怪,巡更坐铺尽是山精。狡兔开门做买卖,野猪挑担干营生。先年前是天朝国,如今却变成了虎狼城。大圣正恐惧之际,只听得耳后风响,急忙回头查看,原来是三魔双手举着一柄画杆的方天戟,朝大圣头上砸来。大圣急忙翻身爬起,拿着金箍棒迎上去。他们两个心里都很生气,气呼呼的,不再说话;咬着牙,各想争斗。又见那老魔头,发号施令,举起钢刀便砍八戒。八戒慌得丢了马,轮着钯向前乱打。那二魔用长枪朝沙僧刺来,沙僧用降妖杖抵住。三个魔头和三个和尚,一个敌一个,在山头上拼命苦战。那十六个小妖却按照号令,各显本事:抢了白马和行囊,把三藏一拥,抬着轿子径直到了城边,高喊:“大王爷爷定计,已经抓到唐僧来了!”城上大小妖精,一个个跑下来,打开城门,吩咐各营卷旗息鼓,不许呐喊筛锣,说:“大王原有命令,不许惊吓唐僧。唐僧禁不得恐吓,一吓就肉酸不中吃了。”众妖精都欢天喜地地邀请三藏,恭敬地接待他。把唐僧抬上金銮殿,请他坐在中间,一边献茶献饭,左右旋绕(环绕)。那长老昏昏沉沉,举眼无亲。
不知唐僧性命如何,我们下次继续。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相关好文推荐:
0条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