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词,不是这样背滴

如果我告诉你,单词是需要学习,而不是靠硬背的,你现在的脑子中,是不是出现了一个黑人和三个问号。


既然背单词的目的,是为了学习英语,那我想最好就从英语是什么,这个问题开始思考起。


英语是一门语言,就像普通话、粤语、和你的家乡话,它是一种用来交流思想的工具。生活在社会中的人,都会有交流的欲望,这次疫情让你在家足不出户的呆了差不多一个月,如果你平时就是一个喜欢找人说话的人,并且又因为工作原因独自在外租房住,随着自己独处的时间越长,我猜你心里的烦躁感也在慢慢增加。


既然英语只是一种交流的工具,那你又是怎样通过它,和别人进行交流的呢?


你和别人交流主要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通过声音,另一种就是通过文字(文字和表情一样,只是一种符号)。而这两种形式又分别对应了4种不同的能力,用声音交流需要听和说的能力,用文字交流需要读和写的能力。所以,当你说你正在学英语,实际上就是在学习利用听说读写与人交流的能力。


接着,你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来学习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,不过在这之前,你可能会问,学习是什么?或者你为什么需要学习?


你如果学过乘法口诀表,一定会有这种感觉。当相乘的两个数字在乘法口诀表内时,你可以很快的说出答案。可是一旦数字范围超出了乘法口诀表,你就需要花很多时间来计算,才能知道答案,这是为什么?


因为,你背诵的乘法口诀表,每个口诀都相当于一种乘法问题的答案。这就像,你今天解决了一个问题,就会获得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次经验,当你下次再遇到相同的问题时,你就可以直接从记忆中取出上次的经验,直接来用(背诵乘法口诀表,就是一种利用记忆来解决乘法问题的方式)。


可是乘法问题的数量是无穷无尽的,而你的记忆却是有限,你不可能通过记住所有问题的答案来解决它们,所以你只能寻找别的解决方式。


你开始观察每个问题和答案之间有没有什么关联性,慢慢地你会发现,在某一类的问题和答案之间,有着一定的规律,这种规律可以通过一个公式或者一种模型表达出来,再利用这个公式或模型,你就可以解决新的问题。


就像在还刷题?!中,你使用了一个计算平均速度的公式,v=s/t。每个经过的车辆,不论它在你规定的测量距离内,行驶了1分钟,10分钟,还是1小时,你都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来算出它的平均时速。


你通过观察各种不同的例子,然后发现的这个公式或模型,就叫知识,而你从发现模型,再到使用模型去解决新问题的这个过程,就叫学习。


通过学习,就可以帮助你,在不完全依靠记忆的情况下,解决各种问题,从而保证你能不被问题压垮,正常的生活。


接下来,你可以回到如何来学习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了。


跟上面学习公式一样,学习听说读写也需要通过大量的例子来构建模型。不同的是,学习上面的公式需要意识的参与,你需要思考如何将距离和时间(输入),通过模型转换,变成速度(输出)因此可以将这种知识叫做思考性知识。


而像游泳、跑步、跳舞这些,不需要意识参与,只需要通过正确练习的知识(或者叫技能),叫做运动类知识。听说读写就属于运动类知识,并且它们分别对应了四种不同的模型。


,是将声音(输入),通过模型转换,变成你脑中的意思(输出),声音—模型—>意思


,是将你想说话的欲望(输入),通过模型转换,变成声音(输出),说话欲望—模型—>声音


,是将文字(输入),通过模型转换,变成你脑中的意思(输出),文字—模型—>意思


,是将你想表达的欲望(输入),通过模型转换,变成文字(输出),表达欲望—模型—>文字


需要注意的是,上面说的脑中的意思,并不是指中文意思,而是声音和文字所表示的具体场景


你在学英语时,可能会先把英文翻译成中文,然后再从中文联想到具体场景,过程就是 英文—>中文—>脑中的意思,所以当你反过来想表达时,也只能将表达的欲望先变成中文,然后再从中文翻译成英文。这也是你在实际交流中,经常会卡壳的原因(在实际的交流中,是不需要翻译的,而是将自己的思想直接传达给对方,回想一下你是怎么说中文的)


最后,你需要问的就是怎么来学习这四种能力?

想象一下你,你是怎么学习游泳或者学习踢球的?你可能会去看各种教游泳的书和视频,然后换好衣服,跳进水里,只见你身体不听使唤,开始下沉,最后可能还会有几个气泡从水底冒上来。


这就像是你看了一堆语法和词性,但是在交流中却照样听不懂和说不出一个道理(并且在你没有大量的练习之前,还可能会引起副作用,你的模型可能会变成 说话的欲望—>语法词性—>声音)。


记住,学习运动类知识,只需要2个步骤。


第一,根据目标,构建正确的输入和输出。

第二,通过不同的例子反复的练习。


对于记单词,我们就可以通过练习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来学习它,重要的是需要注意构建正确的输入和输出,以及使用不同的例子


例如,你可能试过想利用看美剧的形式来练习听力,可是大部分的美剧都会有字幕,这时候你所构建的模型就变成了,声音和文字(输入),模型转换,你脑中的意思(输出),声音+文字—模型—>意思


当你把字幕去掉,只听声音时,输入和输出就会变成,声音+?—模型—>?,你所构建的模型不能正确的处理这种情况,你也就得不到正确的输出,表现出来就是你听不懂声音在说什么。


而我们平时背单词的方式,其模型是,文字(声音)—模型—>中文,并且反复看的都是同一个单词,所以才会过不了多久就又忘掉,并且不能开口说,也很难写出来。


接下来,只要利用上面的2个学习步骤,你就能自己设计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,正确的记单词和学英语了。


单词不是靠硬背,而是靠学习,所以,你继续背单词吧,我先去看小猪佩奇了。



ps:上面的内容,主要都是来自一个哔哩哔哩的up主YJango,还是强烈推荐。



psps:声音和文字只是两种最常用的交流方式,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手语(动作)或者盲文(触觉)等来进行交流,交流的本质是通过某些媒介来互相传递信息(想想烽火戏诸侯)。


另外,还有两点需要注意。


第一,在普通的交流中,大都是以句子为中心,很少会有直接说出一个单词的情况,所以在练习时,也应该以句子为基本单位,通过听说读写不同的句子,来达到学单词的目的,在上面的视频中,up主也说了一套他自己的学习方法。


第二,文章中是以交流为目标,来构建听说读写的四种模型。但如果是以高考获取高分为目标,就应该重新构建新的模型,所以学习之前明确目标尤为重要。


每个人都会有学习的能力,但是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,学习的效率却会有天壤之别,这也就是常说的会学习与不会学习的区别。


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如今的文明成果,很重要的两个原因就是发明了文字,以及学会了学习。


学会学习,人就可以获得知识,从而提高自己的生产力。而发明了文字,才能让人将从古至今的所有知识都保存下来,不间断的往下延续,从而避免了重复造轮子。


连着的这两篇文章,一个说明了如何学数学,一个说明了如何学语言,这样学习中所需要的两项最基本的能力就都有了,接下来就还缺少一样学习中最最重要的东西,学习的动力。

0条留言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