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三国——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

在章武二年春天的正月,武威的后将军黄忠跟随先主去攻打吴国。突然听到先主说老将军没有用,黄忠就提着刀骑上马,带着五六个亲信,直接到了彝陵的营地。吴班和张南、冯习把他们引进来,问:“老将军您来这里有什么事?”黄忠说:“我从长沙跟随天子到现在,辛苦了很多。虽然我已经七十多岁,但我每天还吃十斤肉,能拉起二石重的弓,能骑千里马,这还不算老。昨天主上说我们老迈无用,所以我来这里和东吴交战,看看我能不能斩将,证明我还没有老!”

正说着,突然有消息说吴国的士兵已经到了,哨兵在营地附近巡逻。黄忠精神一振,出帐上马。冯习等人劝他说:“老将军您先不要轻举妄动。”黄忠不听,纵马冲了出去。吴班让冯习带兵来支援。黄忠在吴军阵前勒马横刀,单挑先锋潘璋。潘璋带着部将史迹出马。史迹看黄忠年纪大,轻视他,便挺枪上前。没打三合,就被黄忠一刀斩在马下。潘璋大怒,挥舞关公的青龙刀来战黄忠。两人交战几合,不分胜负。黄忠拼命恶战,潘璋觉得打不过,拨马就要逃。黄忠乘机追杀,取得全胜而归。在路上遇到关兴和张苞。关兴说:“我们奉圣旨来助老将军;既然已经立了功,请速回营。”黄忠不听。

第二天,潘璋又来挑战。黄忠奋然上马。关兴和张苞想要助战,黄忠不让;吴班想要助战,黄忠也不让;只带着五千军队出去迎敌。战斗没打几合,潘璋就拖着刀逃跑。黄忠追上去,厉声大喊:“贼将休走!我今天是为关公报仇!”追了三十多里,四面传来喊声,埋伏的吴兵全都出现了:右边的周泰,左边的韩当,前面的潘璋,后面的凌统,把黄忠围在中间。突然狂风大作,黄忠急忙退时,山坡上有一支军队出来,一箭射中黄忠的肩膀,差点让他跌下马。吴兵看到黄忠中箭,立刻发动攻击,正当这时,后面传来大喊声,两路军队杀来,吴兵纷纷溃散,救出了黄忠,原来是关兴和张苞。这两位小将护送黄忠直接回到御前营中。黄忠年纪大了,血气虚弱,箭伤疼痛得厉害,病得很重。先主亲自来看望他,抚摸着他的背说:“老将军受了重伤,都是我的过错!”黄忠说:“我不过是一个武夫,能遇到陛下真是幸运。我今年七十五岁,活得也够长了。希望陛下保重身体,以图中原!”说完,就昏迷不醒。这天晚上,黄忠在御营中去世了。后人感慨写道:

老将说黄忠,收川立大功。重披金锁甲,双挽铁胎弓。

胆气惊河北,威名镇蜀中。临亡头似雪,犹自显英雄。

先主看到黄忠气绝,悲伤不已,命人准备棺材,葬在成都。先主叹息说:“五虎大将,已经死了三人。我还不能为他们报仇,真是令人痛心!”于是他带着御林军直奔猇亭,召集各位将领,分成八路,水陆一起进攻。水路由黄权领兵,先主亲自率领大军走旱路。这时正值章武二年二月中旬。

韩当和周泰听说先主出征,带兵出来迎接。两队军队对峙,韩当和周泰出马,只见蜀营门口旗帜迎风招展,先主亲自出来,披着黄罗的金伞,左右有白旗、黄斧,金银的旗帜在前后围绕。韩当大喊:“陛下现在是蜀主,何必轻易出战?如果有危险,后悔就来不及了!”先主远远指着骂道:“你们这些吴狗,伤了我的手足,誓不与之立于天地之间!”韩当回头对众将说:“谁敢冲突蜀兵?”部将夏恂挺枪出马。先主背后张苞挺着丈八矛,纵马而出,大喝一声,直取夏恂。夏恂听到张苞的声音如雷,心中害怕,正想逃走,这时周泰的弟弟周平见夏恂抵挡不住,挥刀纵马而来。关兴见状,跃马提刀迎战。张苞大喝一声,一矛刺中夏恂,夏恂跌下马。周平大惊,来不及反应,被关兴一刀斩了。两个小将便去抓韩当和周泰。韩、周二人慌忙退入阵中。先主看到这一幕,叹道:“虎父无犬子啊!”用御鞭一指,蜀兵一起冲过去,吴兵大败。那八路军队如潮水般涌来,把吴军打得尸横遍野,血流成河。

甘宁正在船上养病,听说蜀国的军队来了,急忙上马。正好遇到了一队蛮兵,他们都是赤脚光头,使用弓箭、长枪、刀斧。带头的是番王沙摩柯,他的脸色像是喷血一样,碧眼突出,腰间挂着两个弓,气势很威风。甘宁看到敌人势大,不敢直接交战,转身就跑;结果被沙摩柯一箭射中了头。甘宁带着箭逃到富池口,坐在大树下就死了。树上的乌鸦聚集了几百只,围绕着他的尸体。吴王听到这个消息,非常悲痛,按照礼仪给他下葬,还为他建立了庙宇祭祀。后来有人作诗感叹:

吴郡甘兴霸,长江锦幔舟。酬君重知已,报友化仇雠。

劫寨将轻骑,驱兵饮巨瓯。神鸦能显圣,香火永千秋。

接着,先主顺势追击,成功攻占了猇亭。吴军四散逃跑。先主收兵,但没看到关兴。于是先主慌忙命令张苞等人四处寻找。原来关兴杀入了吴阵,遇到了仇人潘璋,立刻追了上去。潘璋大惊,跑进山谷里,不知该往哪儿去。关兴想着他就在山里,来回寻找却没有找到。天色渐晚,迷失了方向。幸好有星星和月光,追到了偏僻的山中,已经是二更了,来到一个村庄,下来敲门。一位老者出来问是谁。关兴说:“我是战将,迷路到这里,想要一碗饭充饥。”老人把他引进屋,关兴看到堂内点着明烛,中间挂着关公的神像。关兴大哭并拜拜。老人问:“将军为何哭拜?”关兴说:“这是我的父亲。”老人听了,立刻下拜。关兴又问:“你为何供奉我的父亲?”老人答:“这里都是尊神的地方。在生之日,家家都供奉,何况今天是神呢?我只希望蜀军能早早报仇。现在将军来了,百姓就有福了。”于是准备酒食款待他,卸下马鞍喂马。

过了三更,忽然门外又有人敲门。老人出去问,原来是吴将潘璋也来投宿。恰好走进草堂,关兴见了,按剑大喊:“歹贼别跑!”潘璋回身就跑。忽然门外又进来一个人,脸像红枣,丹凤眼,卧蚕眉,留着三缕美髯,穿着绿袍金铠,按剑而入。潘璋见是关公的显现,大叫一声,魂飞魄散;想要转身,关兴已经举剑砍下,将他斩于地上,取心沥血,前去关公神像前祭祀。关兴得到了父亲的青龙偃月刀,却把潘璋的首级挂在马项下,谢过老人,就骑上潘璋的马,朝本营奔去。老人则将潘璋的尸体拖出去烧化。

接着,关兴走了无数里,忽然听见马嘶声,有一队军队来了;带头的是潘璋的部将马忠。马忠见关兴杀了主将潘璋,把首级挂在马项下,还得到了青龙刀,怒火中烧,骑马来追关兴。关兴看到马忠是仇人,气愤得举起青龙刀朝马忠砍去。马忠的部下三百人一起上前,齐声喊叫,把关兴围住。关兴孤立无援,形势危急。忽然看到西北方又有一队军队杀来,是张苞。马忠见有救兵到来,慌忙带领军队退去。关兴和张苞一起追了上去。没走几里,前面糜芳和傅士仁也带兵来找马忠。两军会合,混战在一起。苞和兴兵力较少,慌忙撤退,回到猇亭,去见先主,献上首级,详细说明了事情经过。先主惊讶,赏赐了三军。

这时,马忠回去见韩当、周泰,聚集败军,各自分头把守。军中伤者不计其数。马忠带着傅士仁和糜芳在江边扎营。那天晚上三更,军士们哭声不断。糜芳暗中听到,有一伙士兵说:“我们都是荆州的兵,受了吕蒙的诡计,导致主公丧命,现在刘皇叔亲自出征,东吴迟早要完。最让人恨的是糜芳和傅士仁。我们为何不杀了这两个人,去蜀营投降呢?功劳可不小。”又一伙士兵说:“不要急,等个空儿再下手。”

糜芳听了以后,十分惊慌,于是和傅士仁商量说:“军心不稳,我们的性命难以保全。现在蜀主最恨的人就是马忠;不如杀了他,把他的首级献给蜀主,告诉他:我们是被迫投降吴国的,现在知道陛下要来,特地来营中请罪。”仁说:“这样做不行,去必有祸。”芳说:“蜀主宽厚仁慈;现在阿斗太子是我外甥,他只会考虑我们国家的亲情,肯定不会加害于我们。”两人商量好后,先准备好了马忠。三更时分,进入帐篷刺杀了马忠,割下他的首级,带着几十骑兵直接赶往猇亭。路上的士兵先带他们见张南、冯习,详细说明了事情的经过。第二天,他们来到御营见先主,献上马忠的首级,悲哭着说:“我们确实没有反心;是吕蒙的诡计,说关公已经死了,骗我们打开城门,我们不得已才降了。现在听说圣驾前来,特意杀了这个贼,以此来报答陛下的仇恨。恳请陛下宽恕我们的罪过。”先主大怒道:“我自从离开成都已经很久,你们两个为什么不来请罪?今天形势危急,所以来巧言令色,想保全性命!我如果饶恕你们,到了九泉之下,有什么面目见关公!”说完,命关兴在御营中设立关公的灵位。先主亲自捧着马忠的首级,前去祭祀。又命关兴将糜芳、傅士仁剥去衣服,跪在灵前,亲自用刀剐杀他们,以祭关公。忽然张苞上帐哭拜在前说:“二伯父的仇人都已被杀;我父亲的冤仇,何时才能报?”先主说:“贤侄不要担心。我一定要平定江南,杀尽吴国的狗贼,务必抓住这两个贼,亲自处置他们,以祭你父亲。”苞感激地流泪谢过后退去。

这时先主威声大震,江南的人们都胆战心惊,日夜哭泣。韩当、周泰大惊,急忙奏报吴王,详细告知糜芳、傅士仁杀了马忠,回去后也被蜀帝杀了。孙权心里害怕,于是召集文武百官商议。步骘上奏说:“蜀主所恨的人就是吕蒙、潘璋、马忠、糜芳、傅士仁。这几个人都已经死了,只有范疆、张达两个人,现在还在东吴。为什么不抓住这两个人,把张飞的首级一起送回去,交给荆州,送回他们的妻子,上表请求和解,再恢复之前的情谊,共同图谋消灭魏国,这样蜀国的军队自然而然就会退却。”孙权听从了他的建议,于是准备了沉香木匣,装上张飞的首级,绑住范疆、张达,囚禁在车里面,命程秉作为使者,带着国书,朝猇亭而去。

这时,先主想要出兵前进。忽然有近臣奏报:“东吴派使者送来张车骑的首级,并且囚禁了范疆、张达两个贼。”先主用手捂额说:“这是天意,也是我三弟的灵力!”于是命张苞设立张飞的灵位。先主看到张飞的首级在匣中,面色不变,放声大哭。张苞自带利刀,将范疆、张达残忍地剐杀,祭奠父亲的灵魂。

祭毕,先主的怒气依然不止,决心要消灭吴国。马良上奏说:“仇人都已经被杀,仇恨可以报了。吴国的大夫程秉来到这里,想要还荆州,送回夫人,永远结成盟好,共同图谋消灭魏国,恳请圣旨。”先主怒道:“我最痛恨的仇人就是孙权。如果现在和他和解,那就是辜负了我二弟当初的盟约。现在要先灭吴,再灭魏。”便想要杀掉来使,以断绝和吴国的关系。众官苦苦劝阻才免了。程秉抱头逃跑,回去向吴主报告:“蜀国不愿意讲和,誓言要先灭东吴,然后再攻打魏国。大臣们苦苦劝说也不听,怎么办呢?”

权感到非常惊讶,举动失措。阚泽站出来说:“现在有能撑起天的柱子,为什么不用呢?”权急忙问是谁。泽说:“以前东吴的大事,都是周郎来负责;后来鲁子敬代替了他;子敬去世后,决定由吕子明来处理;现在子明虽然去世,但陆伯言还在荆州。这个人名虽然是读书人,但实际上有很大的才华,根据我的看法,不比周郎差;之前打败关公的谋划,都是出自伯言之手。如果主上能用他,打败蜀国肯定没有问题。如果有什么不妥,我愿意和他同罪。”孙权说:“要不是德润的主意,我几乎要误了大事。”张昭说:“陆逊不过是一个书生,根本不是刘备的对手;恐怕不能用。”顾雍也说:“陆逊年纪小,地位低,恐怕大家会不服;如果不服就会造成混乱,必然会误了大事。”来骘也说:“逊的才华适合治理郡县;如果交给他大事,不合适。”阚泽大声说道:“如果不用陆伯言,东吴就完了!我愿意以全家担保!”权说:“我也早就知道陆伯言是个奇才!我已经决定了,你们不要再说了。”

于是命人召陆逊。逊本名陆议,后来改名为逊,字伯言,来自吴郡;是汉城门校尉陆纡的孙子,九江都尉陆骏的儿子;身高八尺,面貌像美玉;担任镇西将军。接到召令后,他赶来,行礼毕,孙权说:“现在蜀国的军队逼近,我特命你总督军队,去打败刘备。”逊说:“江东的文武百官,都是大王的旧臣;我年幼无才,怎么能指挥他们?”权说:“阚德润愿意以全家保你,我也早就知道你的才华。现在拜你为大都督,你不要推辞。”逊说:“如果文武百官不服,怎么办?”权把佩剑递给他,说:“如果有人不听号令,先斩后奏。”逊说:“承蒙重托,我敢不拜命;但希望大王在明天召集众官,然后赐我。”阚泽说:“古时命将,必须筑坛会众,赐予白旄黄钺、印绶和兵符,然后才能行令。现在大王应该遵循这个礼仪,择日筑坛,拜伯言为大都督,赐予节钺,大家自然会服从。”权听从了,命人连夜筑坛完毕,大会百官,请陆逊登坛,拜为大都督、右护军镇西将军,进封娄候,赐以宝剑印绶,令他掌管六郡八十一州及荆楚等地的军马。吴王叮嘱他说:“坛内的事务,我来决定;坛外的事务,由将军来处理。”

逊领命下坛,命徐盛和丁奉为护卫,立即出征;一边调动各路军队,水陆并进。文书送到猇亭,韩当和周泰大惊说:“主上怎么能让一个书生来总兵?”等到逊到达,大家都不服。逊升帐议事,众人勉强来祝贺。逊说:“主上命我为大将,督军打败蜀国。军队有常规,大家都应该遵守。违者王法无亲,后果自负。”大家都默默无言。周泰说:“现在安东将军孙桓,是主上的侄子,困在彝陵城中,城里没有粮草,外面没有救兵;请都督早施良策,救出孙桓,安抚主上的心。”逊说:“我早就知道孙安东深得军心,一定能坚持,不必救他。等我打败蜀国后,他自然会出来。”众人都暗自嘲笑着退去。韩当对周泰说:“让这个小子当将,东吴就完了!你看看他的做法?”泰说:“我只是试探他,结果没有一个办法,怎么能打败蜀国!”

第二天,陆逊下达命令,教各位将领在各处把守,牢牢守住要道,不许轻敌。大家都笑他懦弱,不愿坚守。第二天,陆逊升帐召集诸将说:“我谨承王命,总督诸军,昨天已经三令五申,令你们各处坚守;你们都不遵守我的命令,为什么?”韩当说:“我从孙将军平定江南以来,经历了数百战;其他将领,有的跟随讨逆将军,有的跟随现在的大王,都是披坚执锐,出生入死之士。现在主上命你为大都督,令你退蜀兵,应该早早定计,调动军马,分头出征,图谋大事;却只让坚守不战,难道要等天上自己降贼吗?我不是贪生怕死的人,怎么能让我们丧失锐气?”于是帐下的将领们,都应声说道:“韩将军说得对,我们愿意决定一死战!”陆逊听完,拔剑在手,厉声说道:“我虽然只是一个书生,今天蒙主上托以重任,是因为我有一定的能力,能忍辱负重。你们各自守住要道,不许乱动,如有违令者,皆斩!”众人都愤愤而退。

话说先主在猇亭布置军队,直抵川口,前后延绵七百里,设有四十个营寨。白天旗帜遮天蔽日,夜晚火光照亮天空。忽然有细作来报,说:“东吴任命陆逊为大都督,负责指挥军队。陆逊命令各将领守住险要关口,不要出击。”先主问:“陆逊是个什么样的人?”马良回答:“陆逊虽然是东吴的一位书生,但年纪轻轻就很有才华,深具谋略;之前攻打荆州,都是这个人的计策。”先主大怒,说:“这个小子用诡计,害了我的两个弟弟,现在要抓住他!”于是下令进攻。马良劝道:“陆逊的才华,不亚于周郎,不可轻敌。”先主说:“我打仗经验丰富,难道还不如一个小年轻吗!”于是亲自带领前军,攻打各个关口。

韩当看到先主的军队来,马上派人告诉陆逊。陆逊担心韩当贸然行动,急忙骑马赶来查看,正好见韩当在山上立马;远远望去,蜀兵如潮水般涌来,军中隐约有黄罗盖伞。韩当告诉陆逊:“军中一定有刘备,我想去攻击他。”陆逊说:“刘备带兵东下,连胜十多阵,士气正盛;现在只需高处守险,不可轻易出击,出击就不利。应当奖励将士,广泛布置防守策略,静观其变。现在他们在平原上得意洋洋地驰骋;我们坚守不出,他们求战不得,必然会转移到山林树木间。我打算用奇计来胜过他们。”

韩当虽然口头答应,但心中依然不服。先主让前队挑战,辱骂敌军。陆逊让士兵捂住耳朵不去听,不许出迎,亲自巡视各个关口,安抚将士们,让他们坚守。先主见吴军不出,心中焦躁。马良说:“陆逊深得谋略。现在陛下远道而来打仗,自春经过夏;他们之所以不出,是想等我们军队出现变故。希望陛下能察觉。”先主说:“他们有什么谋略?不过是害怕敌人罢了。之前几次失败,现在怎么敢再出击!”先锋冯习奏:“如今天气炎热,军队驻扎在炙热的地方,取水非常不方便。”先主于是命令各营,全部迁移到山林茂盛的地方,靠近溪水和涧边;待过了夏天再统一进攻。冯习遂奉命,将所有营寨迁移到树阴下。马良说:“如果我们动了,若吴兵突然袭来,该怎么办?”先主说:“我命吴班引来万余弱兵,驻扎在吴寨平地;我亲自选出八千精兵,伏在山谷之中。如果陆逊知道我迁营,必然会乘机来攻击,而让吴班假装失败;如果陆逊追来,我就引兵突围,截断他们的归路,这样小子就能抓住了。”文武皆称贺:“陛下的计谋真是高明,众臣都比不上!”

马良说:“最近听说诸葛丞相在东川查看各处关口,担心魏兵入侵。陛下为何不将各营的迁移地点画成图,询问丞相?”先主说:“我也颇懂兵法,何必再问丞相?”马良说:“古人云,兼听则明,偏听则暗。希望陛下能慎重。”先主说:“你可以去各营,画成四至八道的图本,亲自去东川找丞相。如果有不便,赶紧来报告。”马良领命而去。于是先主把军队迁移到树阴下避暑。早有细作传来消息,告知韩当和周泰。两人听后非常高兴,去见陆逊说:“现在蜀兵四十多个营都迁移到山林密处,依溪傍涧,享受凉爽。都督可以趁这个机会攻击他们。”

蜀主有谋能设伏,吴兵好勇定遭擒。

不知道陆逊的话能不能信,且看下文分解。

 

 
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

相关好文推荐:

白话三国——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

白话三国——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

白话三国——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

白话三国——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

白话三国——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

0条留言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