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三国——第一百一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

钟会请姜维商量如何收捕邓艾。姜维说:“可以先让监军卫瓘去收捕邓艾。如果邓艾杀了卫瓘,那就真是反叛了。将军就可以起兵去讨伐他。”钟会听了很高兴,于是命令卫瓘带着几个人进入成都去抓邓艾和他的儿子。卫瓘的手下阻止他说:“这是钟司徒的命令,邓艾是因为被征西而杀了将军,这样做是不对的,不能去。”卫瓘说:“我有自己的主意。”于是他先发了二三十道檄文。檄文上写着:“奉命收捕邓艾,其他的事情不必询问。如果早些归顺,爵位和赏赐依然如故,敢有不出的人,灭其三族。”随后准备了两辆囚车,夜里向成都进发。

等到鸡叫的时候,邓艾的部下看到檄文,纷纷前来投降,恭敬地拜在卫瓘的马前。此时邓艾还没起床。卫瓘带着几个人冲进府中大喊:“奉命收捕邓艾父子!”邓艾大吃一惊,急忙从床上滚下来。卫瓘命令士兵把邓艾捆起来,绑在车上。他的儿子邓忠出来询问,也被抓住,绑在了车上。府中的将领们都惊慌失措,想要动手反击,但他们很快看到尘土飞扬,哨兵报告说钟司徒的大军到了。大家都四散而逃。钟会和姜维下马进入府中,看到邓艾父子已经被捆住,钟会用鞭子抽打邓艾的头,骂道:“你这个养小牛的孩子,怎么敢这样!”姜维也骂:“一个小人物冒险侥幸,怎么会有今天!”邓艾也大骂。钟会将邓艾父子送往洛阳。钟会进入成都,得到了邓艾的军队,声势大震。他对姜维说:“我今天终于实现了我一生的愿望!”姜维说:“以前的韩信不听蒯通的话,结果遭遇了未央宫的祸事;大夫种不听范蠡的劝告,最后死于剑下。这两个人的功名难道不是显赫吗?只是因为利益和害处未明,错失了时机。现在你功勋已经建立,威震主公,为什么不乘舟远离,登上峨嵋山,与赤松子游呢?”钟会笑着说:“你说错了。我还不到四十岁,正想着进取,怎么能这样退闲呢?”姜维说:“如果不退闲,就应该早早制定良策。这是你聪明才智所能做到的,老夫不必多言了。”钟会拍手大笑说:“伯约了解我的心思。”于是两人从此每天商量大事。姜维秘密给后主写信说:“希望陛下忍受几天的羞辱,维将使国家危机重重而恢复安宁,日月阴暗而再现光明。一定不会让汉室灭亡。”

这时钟会正与姜维密谋反叛,忽然收到司马昭的书信。钟会接过信,里面写着:“我担心司徒收捕邓艾不顺利,自驻兵于长安;相见在近,所以先告诉你。”钟会大惊说:“我的兵力比邓艾多几倍,如果只是让我抓邓艾,晋公知道我独自能办到。今天自己引兵而来,是在怀疑我!”于是他和姜维商量。姜维说:“君主怀疑臣子,臣子必死,难道看不见邓艾吗?”钟会说:“我心意已定!事情成功就能得天下,不成功就退回西蜀,也不失为刘备。”姜维说:“最近听说郭太后刚去世,可以假称太后有遗诏,命令讨伐司马昭,以正弑君之罪。凭你的才智,中原可以迅速平定。”钟会说:“伯约你当做先锋。事情成功后,我们一起享受荣华富贵。”姜维说:“愿意尽微薄之力,但担心诸将不服。”钟会说:“明天是元宵佳节,在故宫大张灯火,请诸将饮宴。如果不从者就杀。”姜维心中暗喜。第二天,钟会和姜维邀请诸将饮宴。几轮酒后,钟会举杯大哭。诸将惊问原因,钟会说:“郭太后临终时有遗诏在此,指责司马昭谋弑君,大逆不道,早晚将要篡魏,命令我去讨伐他。你们各自签名,共同成就这件事。”大家都大吃一惊,相互对视。钟会拔剑出鞘说:“违令者斩!”众人都感到恐惧,只好跟从。字画已毕,钟会便把诸将困在宫中,严加警戒。姜维说:“我见诸将不服,请求处置他们。”钟会说:“我已经命人挖了一个坑,放了几千根大棒;如果不从,就打死扔进坑里。”

有一个心腹将领丘建在旁边。丘建是护军胡烈的老部下,那时候胡烈也被监视在宫里。丘建于是把钟会所说的事情秘密告诉了胡烈。胡烈非常惊讶,流着泪说:“我的儿子胡渊在外面带兵,怎么能知道钟会有这样的心思呢?你可以想想我们以前的情义,告诉我一个消息,虽然死了也不觉得委屈。”丘建说:“恩主请不要担心,让我来想办法。”于是他出去告诉钟会:“主公把将领们都监禁在里面,水和食物都不方便,可以让一个人来往传递信息。”钟会一直听丘建的意见,于是就让丘建来监督。钟会交代说:“我把大事托付给你,千万不要泄露。”丘建说:“主公请放心,我有严密的办法。”丘建暗中派胡烈的亲信人进宫,胡烈把密信交给了他。那个人急忙带着信来到胡渊的营地,详细说明事情,并递上密信。胡渊大吃一惊,马上告诉所有的营将。大家非常生气,急忙来到胡渊的营地商量说:“我们就算死,也绝不会投降这个反叛的臣子!”胡渊说:“在正月十八日中,可以突然冲进去,按照这样的计划去做。”监军卫瓘听了胡渊的计划,感到非常高兴,于是整顿了人马,命丘建去告诉胡烈。胡烈通知了各位将领。

这时,钟会请姜维问:“我昨晚梦到几千条大蛇咬我,您觉得这有什么吉凶?”姜维说:“梦到龙蛇,都是吉祥的兆头。”钟会很高兴,信了他的话,于是对姜维说:“器械都准备好了,可以让将领们出去问一下,如何?”姜维说:“这些人心里都不服,长久下去必然会造成危害,不如趁早杀掉他们。”钟会同意了,命姜维带领武士去杀魏国的将领。姜维领命,正准备行动,忽然感到心痛,晕倒在地;旁边的人扶起他,半天才苏醒过来。忽然听到宫外有人声。钟会让人去探查,喊声震天,四面八方,很多兵马到来。姜维说:“这一定是将领们在作恶,可以先杀了他们。”忽然听说敌军已经进来了。钟会命令关上殿门,让士兵上殿屋用瓦片砸人,互相杀死了数十人。宫外四面起火,敌军砍开殿门冲了进来。钟会自己拔剑杀了好几个人,却被乱箭射倒。众将剪下他的头。姜维拔剑上殿,来回冲突,不幸心痛加剧。姜维仰天大喊:“我的计策失败,这是天命!”于是自刎而死,时年五十九岁。宫中死者有数百人。卫瓘说:“众军各自回到营地,等待王的命令。”魏国的兵马纷纷想要报仇,竟然剖开了姜维的腹部,胆子大得像鸡蛋一样。众将又把姜维的家属全部杀了。邓艾的部下看到钟会和姜维都死了,于是连夜追击邓艾。有人向卫瓘报信。卫瓘说:“这是我抓的邓艾;如果现在放他走,我就没有地方安身了。”护军田续说:“以前邓艾在取江油的时候,想杀我,结果被众官劝阻。今天正好报这个仇!”卫瓘非常高兴,于是派田续带着五百兵马赶到绵竹,正好遇到邓艾父子放出囚车,准备返回成都。邓艾以为是本部的兵马到来,没有准备;等到问的时候,田续一刀就把他斩了。邓忠也死在乱军之中。后来有人作诗感叹邓艾:

自幼能筹画,多谋善用兵。凝眸知地理,仰面识天文。

马到山根断,兵来石径分。功成身被害,魂绕汉江云。

又有诗感叹钟会:

髫年称早慧,曾作秘书郎。妙计倾司马,当时号子房。

寿春多赞画,剑阁显鹰扬。不学陶朱隐,游魂悲故乡。

还有诗感叹姜维:

天水夸英俊,凉州产异才。系从尚父出,术奉武侯来。

大胆应无惧,雄心誓不回。成都身死日,汉将有余哀。

接着说姜维、钟会、邓艾已经死了,张翼等人也死在混乱的军队中。太子刘璇、汉寿亭侯关彝,都是被魏国的士兵杀死。军民大乱,互相践踏,死的人数不胜枚举。过了十天,贾充先到,发布告示安抚民众。大家才开始安定下来。留卫瓘守成都,然后把后主迁到洛阳。只有尚书令樊建、侍中张绍、光禄大夫谯周、秘书郎郤正等几个跟随他。廖化、董厥都因病不能起身,最后都因忧虑而死。

当时魏国的景元五年改为咸熙元年,春天三月,吴国的将领丁奉看到蜀国已经灭亡,于是收兵回吴。中书丞华覈向吴主孙休奏报说:“吴国和蜀国就像唇齿一样,唇亡则齿寒;我估计司马昭即将攻打吴国,请陛下加强防御。”孙休听了他的意见,便任命陆逊的儿子陆抗为镇东大将军,负责荆州的事务,守卫江口;左将军孙异守南徐的各个关口;还在沿江一带驻扎数百个营地,老将丁奉总指挥,以防魏兵。

建宁太守霍戈听说成都守不住,便穿上素服向西大哭了三天。其他将领都说:“汉主已经失去位置,何不快点投降。”霍戈哭着说:“道路被隔绝,不知道我的主人的安危如何。如果魏主用礼相待,那么举城投降也不算晚;如果万一辱没我的主,那么主辱臣死,怎么能投降呢?”大家都同意他的说法,于是派人去洛阳打探后主的消息。

再说后主到洛阳时,司马昭已经回朝。司马昭责备后主说:“你荒淫无道,废弃贤良,失去政权,理应被杀。”后主面色如土,不知所措。文武百官都奏请说:“蜀主既然失国,幸好早早归降,应该赦免他。”司马昭于是封后主为安乐公,赐予住宅,每月给生活费用,赐绢一万匹,侍从百人。后主的儿子刘瑶以及群臣樊建、谯周、郤正等都被封为侯爵。后主谢恩离开内宫。司马昭因为黄皓害国殃民,命令武士押他出市曹,凌迟处死。此时霍戈得知后主受封,便带着部下的军士来投降。次日,后主亲自去司马昭府下拜谢。司马昭设宴款待,先让魏国的乐队表演舞蹈,蜀国的官员都十分感伤,唯有后主露出喜色。司马昭命蜀人表演蜀国的乐曲,蜀国的官员们都流下了泪水,后主却显得若无其事。酒喝到一半,司马昭问贾充:“人竟然无情到这种地步!即使诸葛孔明在,也无法维持多久,何况姜维呢?”然后问后主:“你还想蜀国吗?”后主回答:“这里的快乐,让我不想蜀国。”过了一会儿,后主起身换衣服,郤正跟到他身边说:“陛下怎么能说不想蜀国呢?如果再问一次,可以哭着回答说:先人的坟墓,远在蜀地,心里悲伤,天天想念。晋公一定会让陛下回蜀国的。”后主牢记在心。酒微微醉了,司马昭又问:“你还想蜀国吗?”后主如郤正所说回答,想哭却没有泪水,便闭上了眼睛。司马昭说:“怎么像听了郤正的话呢?”后主睁眼惊讶说:“确实如尊命。”司马昭和左右都笑了。司马昭因此非常高兴后主诚实,并不怀疑。后人有诗感叹说:

追欢作乐笑颜开,不念危亡半点哀。快乐异乡忘故国,方知后主是庸才。

接着说朝中的大臣因为司马昭收复川地有功,便尊称他为王,表奏魏主曹奂。当时曹奂名义上是天子,实际上不能主张,政权完全由司马氏控制,不敢不从,便封晋公司的司马昭为晋王,追封父亲司马懿为宣王,哥哥司马师为景王。司马昭的妻子是王肃的女儿,生下两个儿子:长子叫司马炎,身材魁伟,头发长到地面,双手过膝,聪明英武,胆量过人;次子叫司马攸,性格温和,恭谨孝顺,司马昭非常宠爱他,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,决定让他继承。司马昭常说:“天下是我兄弟的天下。”于是司马昭被封为晋王,想立司马攸为世子。山涛劝阻说:“废长立幼,违背礼法不吉利。”贾充、何曾、裴秀也劝阻说:“长子聪明神武,有超凡的才干;人们都很看好他,天意也如此,这不是人臣该做的决定。”司马昭犹豫不决。太尉王祥、司空荀顗也劝说:“前代立少,多致乱国。希望殿下考虑一下。”于是司马昭决定立长子司马炎为世子。

大臣们上奏说:“当年在襄武县,天上降下一个人,他身长超过两丈,脚印有三尺二寸长,白头白胡子,穿着黄单衣;他裹着黄巾,手里拿着一根荔枝头的杖,自称是:‘我是民王。’现在来告诉你:天下更换了主人,很快就会太平。他在市里游行了三天,突然就不见了。这是殿下的吉兆。殿下可以戴上十二旒的冠冕,建立天子的旌旗,出行时乘坐金根车,准备六匹马,把王妃进封为王后,立世子为太子。”昭心里暗自高兴;回到宫中,正想吃东西,突然中风说不出话。第二天,病得很重,太尉王祥、司徒何曾、司马荀顗和其他大臣们进宫问安,昭无法说话,只能用手指向太子司马炎就去世了。那天是八月辛卯日。何曾说:“天下的大事,都在晋王那里;可以立太子为晋王,然后进行祭葬。”于是,司马炎当日即位为晋王,封何曾为晋丞相,司马望为司徒,石苞为骠骑将军,陈骞为车骑将军,谥父为文王。

安葬结束后,炎召来了贾充和裴秀进宫问:“曹操曾说:‘如果天命在我,我就会成为周文王!’这是真的吗?”贾充说:“操世受汉的俸禄,怕人们议论他篡逆的名声,所以才说了这话。实际上是明教曹丕为天子。”炎问:“我父王比曹操怎么样?”贾充回答:“操虽然功盖华夏,但百姓畏惧他的威势而不怀念他的德行。子丕继位后,差役非常沉重,东奔西跑,几乎没有安宁的日子。后来的宣王、景王,积累了大功,施恩于民,天下早已归心。文王吞并西蜀,功绩遍及天下。又怎么能和操相比呢?”炎说:“曹丕尚且承接汉统,我难道不能继承魏统吗?”贾充和裴秀两人再次叩拜奏道:“殿下正当像曹丕那样承接汉的传统,重新建立受禅的坛子,向天下宣告,以即位为大位。”

炎非常高兴,第二天带着剑进内宫。这时,魏主曹奂连续几天没有设朝,神情恍惚,举止失常。炎直接进入后宫,奂慌忙从床上站起来迎接。炎坐下后,问:“魏的天下,谁的力量呢?”奂回答:“都是晋王父祖的恩赐。”炎笑着说:“我看陛下,文不能论道,武不能治理国家。为何不让有才德的人来主政呢?”奂大惊,张嘴却说不出话。旁边的黄门侍郎张节大声喝道:“晋王的说法不对!昔日魏武祖皇帝,东征西讨,南征北战,哪里是容易得到这天下的;现在天子有德无罪,为什么要让给别人呢?”炎非常生气地说:“这个国家乃是大汉的国家。曹操挟持天子以命令诸侯,自立为魏王,篡夺汉室。我的祖父三代辅佐魏,得到天下的不是曹氏的能力,实在是司马氏的力量:四海皆知。难道我今天不配继承魏的天下吗?”张节又说:“想要这样做,就是篡国的贼!”炎愤怒地说:“我与汉家报仇,有什么不可以的!”于是命令武士将张节打死在殿下。奂流着泪跪下请求。炎起身下殿而去。奂对贾充和裴秀说:“事情紧急,该怎么办?”贾充说:“天数已尽,陛下不可逆天,应该照汉献帝的故事,重新修建受禅坛,准备大礼,把位子让给晋王:这样就能合乎天意,顺应民心,陛下就可以安然无恙了。”

奂听从了,就命贾充修建受禅坛。在十二月甲子日,奂亲自捧着传国玺,立在坛上,召开文武大臣。后人对此有诗感叹道:

魏吞汉室晋吞曹,天运循环不可逃。张节可怜忠国死,一拳怎障泰山高。

请晋王司马炎登上坛,接受大礼。曹奂下坛,穿上公服站在队伍的首位。司马炎端坐在坛上。贾充和裴秀分别站在左右,手握剑,命令曹奂再次拜伏在地听从命令。贾充说:“自从汉朝建安二十五年,魏国接受了汉朝的禅让,已经过去四十五年了;如今天命已经结束,天命在晋国。司马氏的功德繁荣,已经达到极点,可以即位为皇帝,以继承魏国的统治。封你为陈留王,去金墉城居住;出发时,未经宣诏不允许进入京城。”曹奂感动得泪流满面,谢过后离去。太傅司马孚在曹奂面前哭着拜服说:“我身为魏国的臣子,绝不会背叛魏国。”司马炎看到司马孚如此,便封他为安平王。司马孚不接受封赏而退去。当天,文武百官在坛下再次拜服,齐声高呼万岁。司马炎承继魏国的统治,国号改为大晋,年号改为泰始元年,赦免天下罪犯。魏国因此灭亡。后人作诗感叹道:

晋国规模如魏王,陈留踪迹似山阳。重行受禅台前事,回首当年止自伤。

晋帝司马炎,追封司马懿为宣帝,伯父司马师为景帝,父亲司马昭为文帝,建立七庙以光耀祖宗。那七庙是谁?汉朝征西将军司马钧,司马钧的儿子是豫章太守司马量,司马量的儿子是颍川太守司马隽,司马隽的儿子是京兆尹司马防,司马防的儿子是宣帝司马懿,司马懿的儿子是景帝司马师和文帝司马昭:这就是七庙。大事已定,每天设朝商议伐吴的计划。正如所说:

汉家城郭已非旧,吴国江山将复更。

不知道该如何伐吴,且看下文分解。

 

 
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

相关好文推荐:

白话三国——第一百一十八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

白话三国——第一百一十七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

白话三国——第一百一十六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

白话三国——第一百一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

白话三国——第一百一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

0条留言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