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爱才有家

材料:近期一项网站调查显示,有七成网民不知道自己姓氏的由来,有八成网民家庭起名不再按照辈分,有九成网民家庭改用家训,还有一部分网民不知道自己的祖籍和家族历史,很少跟家族其他成员交往与交流。有人认为,家庭观念的淡薄反映了延续几千年的家族文化正在消失。也有人认为,家族观念是农耕文化的产物,其日益淡薄折射出了社会的进步,还有人认为,家族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 


问题内容: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,写一篇论说文。要求:用规范的现代汉语,角度自选,立意自定,标题自拟,不少于800字。

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《小学综合素质》


家人,通常是一个人儿时最长时间接触,也最亲近的人。


上学之前,总是爸爸妈妈、爷爷奶奶、或是外公外婆中的某些人陪伴着你,每天长时间的陪伴,让他们慢慢成为你最为信任的人。因为年龄太小,你总是需要他们的帮助才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,渐渐地你的认知越来越丰富,自己所能掌控的事情也越来越多,你慢慢地开始想要变得独立。


你的父母也许会发现你的变化,开始让你自主做更多的事情,他们只是在旁安静的陪着你,让你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世界。当你遇到困难停止不前时,他们会适时的出来引导你,协助你一起克服困难,再看着你去选择更大的挑战。你总是愿意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告诉他们,他们也总是你最忠实的听众。


你的父母也许会认为你做的事情不符合他们的想法,从你还没出生,他们早就帮助你将未来的道路规划完毕,你只需要按照他们的规划前进,就能获得一个完美的人生。如果你选择听话,你就会成为他们眼中的乖孩子。如果你想要偏离他们的规划,朝着自我认知去发展,你就会变成他们眼中的坏小孩。渐渐地,你与他们越来越疏远,外面的世界让你更加向往。


长时间陪伴,彼此的认同和接纳,是人与人之间产生亲近关系的基础条件。


互联网诞生之前,你的世界范围局限于你的身体所到的范围。你每天能接触到的只有身边的人,经过长时间的相处,一旦你和其中的某些人能够互相认同、接纳彼此,你们就会成为最亲近的人。家人,往往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类人。


互联网诞生之后,你的世界范围不在局限于现实之中,通过电脑和手机,你可以随时随地与不认识的人互相交流,你的选择变的更多。家人往往因为年龄的差距,接收的信息差异,造成与你认知观念的不同。他们的想法和你会产生很多冲突,如果互相不能理解,不能包容,你便不再愿意听取他们的意见,而是去选择与自己能产生共鸣的伙伴。


有人认为,家族观念是农耕文化的产物,其日益淡薄折射出了社会的进步。实际上,不论农耕时代到现在的信息时代,再到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,科技在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,而人对于爱的需求却一直没有改变,改变的只是现代的人不在被时间和空间所限制,而有了更多的选择权。


就像是诺兰在《星际穿越》中所表现的,世界上只有两种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事物,一种是引力代表着科技,另一种便是爱。


报了名准备参加下个月的教师资格证考试,其中的一个题目就是50分的作文题,顿时就回到了高考作文的恐惧中,于是就决定每周写的内容改为历年真题。


习惯了慢慢磨洋工,今天在写之前就提前计时,不出所料,上面的内容花费1小时13分,如果是考试的话估计就挂了,顿时又回想起高中时一次语文模拟考试,因为做试卷前面的题目太入迷,导致忘记时间,最后作文交白卷。


自己实际对传统的家庭观念一直不是太认同,百善孝为先、父母之命这些东西本身并没有问题,前提必须建立在有爱的基础上才能成立,而不是一条条冰冷的规则。另外,儒家思想很多都是为了统治而用的君臣之道,也是另外一个不喜欢原因(相反,更喜欢老子的随其自然,自由自在)。


人与人的感情只能基于长时间的接触,彼此的认同和接纳才能产生,而绝不会仅仅因为血缘就会存在。这就像是一个人的圈子,当你在家里时,亲人和好友才是你亲近的人,而当你只身去到异国他乡,一个相同国籍的老乡都会让你倍感亲近,因为你对他有身份认同。


脑子里面突然想起了外公说过的一句话,有心才有愛。。。

0条留言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