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三国——第一百一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

姜维下令撤退军队,廖化说:“将领在外,君主的命令不一定要遵从。现在虽然有命令,但还不能动。”张翼说:“蜀国的大将军多年出征,大家心里都有怨气;不如趁这个胜利的机会,收回人马,以安抚民心,再做打算。”姜维说:“好。”于是就让各军按规定撤退,命令廖化和张翼负责断后,防止魏兵追击。

与此同时,邓艾带着兵力追赶,只见前面的蜀兵旗帜整齐,马队缓缓退去。邓艾叹息道:“姜维真是深得武侯的真传啊!”因此不敢追赶,便带着军队回到了祁山寨。

接着,姜维回到成都,见到后主,问为何召他回去。后主说:“我为你在边疆,久不让你回,怕劳累士兵,所以命令你回朝,没有别的意思。”姜维说:“我已经得到了祁山的寨子,正想收功,却没想到半途而废。这一定是邓艾的反间计。”后主听了默默不语。姜维又说:“我誓言要讨伐贼寇,以报国恩。陛下不要听小人的话,产生疑虑。”后主沉吟了一会儿才说:“我不怀疑你;你先回汉中,等魏国有变,再来伐他们也可以。”姜维叹了口气,便回到了汉中。

党均回到祁山寨,向邓艾报告了此事。邓艾和司马望说:“君臣不和,必定会有内乱。”于是让党均去洛阳,向司马昭报告。司马昭非常高兴,心中开始谋划攻打蜀国,便问中护军贾充:“我现在伐蜀,怎么样?”贾充说:“还不能出征。天子正怀疑主公,如果轻举妄动,内乱必然会发生。去年在宁陵井中出现的黄龙,群臣都表示庆贺,认为这是祥瑞;天子却说:‘这不是祥瑞。龙是君主的象征,上不在天,下不在地,困于井中,是幽困之兆。’于是作了《潜龙诗》一首。诗的意思,明确指出了主公的处境。诗曰:

伤哉龙受困,不能跃深渊。
上不飞天汉,下不见于田。
蟠居于井底,鳅鳝舞其前。
藏牙伏爪甲,嗟我亦同然!

司马昭听了非常生气,对贾充说:“这个人想效仿曹芳!如果不早做打算,他一定会害我。”贾充说:“我愿意为主公早晚做打算。”当时是魏甘露五年夏四月,司马昭带着剑上殿,髦起身迎接。群臣都奏道:“大将军功德显赫,应当成为晋公,加九锡。”髦低头不答。司马昭厉声说道:“我父子兄弟三人对魏国有大功,现在成为晋公,难道不应该吗?”髦于是应道:“敢不如命。”司马昭说:“《潜龙》的诗,把我们看作鳅鳝,这是什么礼遇?”髦无法回答。司马昭冷笑着下了殿,众官都感到严肃。髦回到后宫,召见侍中王沈、尚书王经、散骑常侍王业三人,进来商量。髦哭泣说道:“司马昭要怀有篡逆之心,大家都知道!我不能坐以待毙,任人废辱,你们可以帮助我讨伐他!”王经奏道:“不可。昔日鲁昭公不忍心对待季氏,结果败走失国;如今重权已归司马氏已久,内外公卿,不顾顺逆之理,依附奸贼的人不止一个。而且陛下的护卫力量薄弱,没有可以信任的人。如果陛下不隐忍,后果将会非常严重。应该缓一缓,不可急于行动。”髦说:“这可以忍耐,那不可忍耐!我意已决,死又何惧!”说完,便去告知太后。王沈、王业对王经说:“事情已经紧急,我们不能自取灭族的祸害,应该去司马公府投降,以免一死。”王经大怒说:“主忧臣辱,主辱臣死,敢怀二心吗?”王沈、王业见王经不听,便径自去报告司马昭了。

不久,魏国的皇帝曹髦走出内殿,命令护卫焦伯,召集殿中三百多名守卫,鼓噪着冲了出去。曹髦拿着剑,坐上车子,朝南门直奔而去。王经趴在车前,哭着劝道:“现在陛下率领几百人去攻打昭,是像把羊驱赶进虎口,结果只会白白送死,毫无意义。我并不是怕死,而是看到事情无法进行!”曹髦说:“我的军队已经出发,你不要阻拦。”于是他朝云龙门走去。

只见贾充身穿战袍骑着马,左边有成倅,右边有成济,带着几千名全副武装的禁兵,喊着杀了过来。曹髦大声喊道:“我是天子!你们闯入宫廷,是想杀掉君主吗?”禁兵看到曹髦,谁也不敢动。贾充喊成济:“司马公养你干什么?就是为了今天的事情!”成济便握着戟,回头对贾充说:“是要杀吗?还是要捉住?”贾充回答:“司马公的命令;只要死的就行。”成济握着戟直奔车子前去。曹髦大喝:“你这个匹夫,敢无礼吗!”话还没说完,就被成济一戟刺中前胸,撞出了车外;再一戟,刀刃从背上透出,死在车旁。焦伯举枪迎战,却被成济一戟刺死。众人纷纷逃走。王经随后赶来,怒骂贾充:“逆贼,你怎么敢杀君主!”贾充大怒,命令左右抓住他,告诉司马昭。司马昭进到里头,看到曹髦已经死了,假装很惊讶,撞着车子哭,叫人去通知各位大臣。

这时太傅司马孚进来,看到曹髦的尸体,头靠在他腿上哭道:“杀陛下的人,是我的罪!”于是把曹髦的尸体装进棺材,放在偏殿西边。司马昭进殿后,召集众臣开会。所有大臣都来了,唯独尚书仆射陈泰没有来。于是司马昭让泰的舅舅尚书荀顗去叫他。泰大哭着说:“大家认为泰和舅舅一样,但现在舅舅根本不如泰。”于是他披上麻衣,带着丧服进来,在灵前哭拜。司马昭也假装哭着问:“今天的事情,应该怎样处理?”泰说:“只斩贾充,才能稍微安抚天下。”司马昭沉吟了很久,又问:“再想想其他的办法?”泰说:“只有进这个,其他的我不知道。”司马昭说:“成济大逆不道,可以剐了他,灭他的三族。”成济大骂司马昭:“这不是我的罪,是贾充传给你的命令!”司马昭命令先割掉他的舌头。成济临死前叫屈不绝。弟弟成倅也被斩于市,三族尽灭。后人有诗感叹道:

司马当年命贾充,弑君南阙赭袍红。却将成济诛三族,只道军民尽耳聋。

司马昭又派人抓王经全家入狱。王经正好在廷尉厅下,忽然看到他的母亲被绑来。他叩头大哭说:“不孝的儿子连累了慈母啊!”母亲大笑说:“人谁能不死?我只怕找不到死的地方!因此放弃了生命,又有什么可怨的!”第二天,王经全家都被押到东市。王经母子含笑受刑。满城的士人和百姓,无不流泪。后人有诗说:

汉初夸伏剑,汉末见王经。真烈心无异,坚刚志更清。

节如泰华重,命似鸿毛轻。母子声名在,应同天地倾。

太傅司马孚请求以王礼安葬曹髦,司马昭同意了。贾充等人劝司马昭接受魏国的禅让,做天子。司马昭说:“当年文王三分天下占了其二,服侍殷,因此被称为至德。魏武帝不肯接受汉的禅让,我也不能接受魏的禅让。”贾充等人听了,知道司马昭心中打算是扶持自己的儿子司马炎,于是不再劝他。这年六月,司马昭立常道乡公曹璜为帝,改元景元元年。曹璜改名为曹免,字景明。他是武帝曹操的孙子,燕王曹宇的儿子。司马昭被封为相国、晋公,赐予十万钱和万匹绢。文武官员们各有封赏。

早就有间谍报告说蜀国有动静。姜维听说司马昭杀了曹髦,立了曹奂,很高兴地说:“我今天要攻打魏国,名声又要大振了。”于是他写信给吴国,要求出兵追究司马昭弑君的罪行;同时奏请后主,调动十五万军队,准备了数千辆车,车上都放了板箱;让廖化和张翼担任先锋:廖化去子午谷,张翼去骆谷;姜维自己去斜谷,都是要在祁山前出击。三路军队一起出发,直奔祁山而来。

此时邓艾在祁山寨中训练士兵,听说蜀兵三路杀到,便召集将领商议。参军王瓘说:“我有一个计策,不可明说,现写在这里,谨呈给将军您。”邓艾接过来展开看完,笑着说:“这个计策虽然不错,但怕是瞒不过姜维。”王瓘说:“我愿意冒生命危险去。”邓艾说:“如果你志向坚定,肯定能成功。”于是就拨给王瓘五千兵马。王瓘连夜从斜谷出发,正好碰上蜀兵的前队哨马。王瓘喊道:“我是魏国降兵,可以向主帅报告。”

哨兵把消息报给姜维,姜维命令拦住其他士兵,只让首领前来见面。王瓘伏在地上说:“我乃王经的侄子王瓘。最近看到司马昭弑君,致使我叔父一家被杀,我痛恨得入骨。现在幸好将军兴师问罪,所以特意带着本部五千兵来投降。希望能跟随调遣,剿除奸党,以报叔父之仇。”姜维大喜,对王瓘说:“你既然诚心来投降,我当然也会诚心对待你。我们军中所缺的,不过是粮食而已。现在有数千车粮食在川口,你可以去运送到祁山。我这就去拿下祁山寨。”王瓘心里大喜,以为姜维中了自己的计,欣然同意。姜维说:“你去运粮,不必用五千人,带三千人去就行,留下两千人引路,直接去打祁山。”王瓘怕姜维怀疑,就带着三千兵去了。姜维让傅佥带着两千魏兵跟随调遣。

忽然传来夏侯霸的消息。夏侯霸说:“都督为何轻易相信王瓘的话?我在魏国,虽然不知情报,但从未听说王瓘是王经的侄子。他其中多有诈,请将军仔细察看。”姜维大笑说:“我早已知道王瓘的诈计,因此分开兵力,利用他的计策而行。”夏侯霸说:“你试着说说。”姜维说:“司马昭是个奸雄,比曹操还坏,既然杀了王经,灭了他的三族,怎么可能留着亲侄在关外领兵?所以我知道他在诈。”于是姜维不去斜谷,而是派人暗中埋伏,以防王瓘的奸细。

不到十天,果然埋伏的兵捉住了王瓘派来向邓艾报信的人。姜维问明情况,搜出了私信,信中约定在八月二十日,从小路运粮送回大寨,叫邓艾派兵在墵山谷中接应。姜维把报信的人杀了,却把信中的时间改为八月十五日,约邓艾亲自带大兵,在墵山谷中接应。同时让人假装魏军向魏营送信;一边让人把现有的粮车数百辆卸掉粮米,装上干柴和茅草等引火的东西,用青布罩上,让傅佥带着两千原降魏兵,举着运粮的旗号。姜维和夏侯霸各带一军,去山谷中埋伏。让蒋舒从斜谷出发,廖化、张翼也各自进兵,前往攻取祁山。

这时邓艾收到了王瓘的信,大喜,急忙写回信,派人送去。到八月十五日,邓艾带着五万精兵径直往墵山谷中来,远远派人凭高观望,只见无数粮车接连不断,从山凹中而来。邓艾勒马观看,果然都是魏兵。左右的人说:“天已经快黑了,可以赶快去接应王瓘出谷。”邓艾说:“前面的山势遮挡,如果有埋伏,急难退步;只能在这里等候。”正说着,忽然有两骑马急匆匆赶来,报说:“王将军因运送粮草过界,后面有人马追来,请速速救应。”邓艾大惊,急忙催兵前进。

在初更的时候,月亮亮得像白天一样,突然听到山后有喊叫声。邓艾以为王瓘在山后打仗,就急忙跑过去。没想到从树林里冲出来一支军队,领头的是蜀国的将领傅佥,他骑着马大喊:“邓艾这个小子!你已经中了我主的计,为什么不早早下马受死!”邓艾吓得赶紧勒住马逃跑。车上的火已经点燃,那火就是信号火。蜀国的士兵们都出来了,把魏国的士兵杀得七断八续,只听四周有人喊:“抓住邓艾的,赏千金,封万户侯!”邓艾无奈之下只好扔掉盔甲,抛下坐骑,混入步兵中,爬山越岭逃跑。姜维和夏侯霸只想着要抓住骑马的头领,没想到邓艾却步行逃掉了。姜维带着胜利的士兵去接王瓘的粮车。

王瓘与邓艾私下约好,提前准备好粮草车,专门等着行动。忽然有心腹的人来报告:“事情已经泄露,邓将军大败,不知道他性命如何。”王瓘大惊,派人去探查,回报说三路士兵正在围杀过来,后面又看到尘土飞扬,四周已经没有退路了。王瓘命令左右放火,烧掉所有的粮草车辆。没多久,火光冲天,烈火烧得一片空。王瓘大喊:“事情紧急!你们要拼死战斗!”于是带领士兵向西杀出去。后面姜维三路追赶。姜维以为王瓘是拼命回魏国,没想到他反而杀入汉中。王瓘因为兵力不足,担心追兵赶上,就把栈道和各个关隘都烧毁了。姜维担心汉中会有失,便不追邓艾,带兵连夜走小路去追杀王瓘。王瓘被四面蜀兵攻击,最终投身黑龙江而死。剩下的士兵全被姜维埋伏击败。虽然姜维击败了邓艾,却损失了许多粮车,还毁了栈道,于是带兵回汉中。邓艾带着败兵逃回祁山寨,向上级请罪,自贬职务。司马昭看到邓艾屡次有大功,不忍心贬他,反而加以厚赐。邓艾把原本赐予他的财物全部分给被害的将士之家。司马昭担心蜀兵再次出动,于是增派五万兵力,与邓艾一起守卫。姜维连夜修复了栈道,又商议出征。正是:

连修栈道兵连出,不伐中原死不休。

不知胜负如何,且看下文分解。

 

 

如果觉得内容不错,欢迎你点一下「在看」,或是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人^^


相关好文推荐:

白话三国——第一百一十三回 丁奉定计斩孙綝 姜维斗阵破邓艾

白话三国——第一百一十二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

白话三国——第一百一十一回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

白话三国——第一百一十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

白话三国——第一百零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

0条留言

留言